位于今甘肃临潭县流顺乡境内的侯家寺大经堂(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侯显,藏族,甘肃省临潭县流顺镇寺底下村人,明朝著名宦官、外交家、汉藏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的杰出使者,《明史》称侯显“有才辩,强力敢任,五使绝域,劳绩与郑和亚”。
在明成祖朱棣时期,朝廷态度坚决,不断派使者加强与周边四方的联系,派出的使者中大多数是宦官显贵。西洋派郑和、王景弘出使,西域派李达出使,北方派海童出使,而藏区则派侯显出使。
侯显一生主要的出使活动有:
1.招谕、安抚藏族地区,迎请哈立麻得银协巴。明成祖朱棣在北京为燕王时,就听说得哈立麻银协巴“有道术,善幻化,欲致一见”。明成祖登基伊始,就着手遴选金册使者出使西藏,迎请自己心目中仰慕已久、渴望相见的高僧哈立麻得银协巴。要遴选一名能体现出朝廷对迎请高僧哈立麻得银协巴的诚意和对此事的重视的金册使者,着实让明成祖费了不少心思,选来选去,最终决定这个人选就是司礼监少监侯显。因为司礼监的宦官是皇帝身边最亲近、最信任的人。侯显又是藏族,懂藏汉两语,了解藏地文化民俗,他文思敏捷、颇有辩才、办事干练、勇于承担责任、赋有冒险精神,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永乐元年二月乙丑(1403年3月10日)明成祖派遣司礼监少监侯显前往乌思藏(西藏)赍送诏书,迎请高僧哈立麻得银协巴,为了确保远途安全,精选壮士健马一路护送。
侯显一行从南京出发,途经江苏、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区,经过长途艰苦跋涉,来到西藏地区噶玛噶举派主寺楚布寺。当时哈立麻得银协巴恰好正在外地传法,得知明朝廷派遣金册使者侯显专程来到楚布寺来迎请他的消息后,当即返回楚布寺,接见了侯显等人。侯显给哈立麻得银协巴呈上了明成祖赐给他的诏书和礼品。哈立麻得银协巴非常高兴和感激,他决定亲自赴南京,发展汉藏民族友好关系。
侯显和哈立麻得银协巴一行途经千山万水,沿途僧俗首领及百姓恭献方物,热情迎请。哈立麻得银协巴也一路弘传佛法,大修善事。期间明朝皇帝也多次遣人携敕谕及礼物到途中迎接。永乐四年十二月乙酉(1407年2月1日),侯显和哈立麻得银协巴一行顺利抵达南京,受到数万名僧侣、官员和群众夹道欢迎,哈立麻得银协巴一行驻锡灵谷寺、大都寺。
至此,侯显顺利完成了他一生的第一次出使任务,“显以奉使劳,擢太监。”
侯显此次进藏,往来历时4年,通过招谕、安抚藏族地区有影响力的僧俗头面人物,宣喻了明朝政府的治藏政策,加强了明朝政府与藏区之间的联系,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促进汉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永乐五年三月丁巳(1407年4月10日),明成祖封哈立麻得银协巴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领天下释教”,简称“大宝法王”,赐印诰及金、银、钞、彩币、织金珠袭装、金银器、鞍马。与此同时其弟子亦有三人被封为大国师。
永乐五年(1407 )四月,哈立麻得银协巴在侯显的护送下从南京出发前往五台山朝拜。
七月乙卯(四日)明成祖的皇后徐氏去世。七月癸酉(二十四日),永乐皇帝命侯显给哈立麻得银协巴传旨,请他在五台山显通寺为仁孝皇后荐福。
哈立麻得银协巴一行在侯显的陪同下,结束了五台山朝拜和为仁孝皇后的荐福,于永乐五年十一月回到南京,奉旨继续在南京传法说教,广做佛事。
永乐六年四月庚子(1408年5月17日)哈立麻得银协巴辞归,仍遣中官护送至藏区。
哈立麻得银协巴在内地居留了一年半,期间明成祖对这位年轻的藏传佛教高僧予以超乎寻常的优宠礼遇。明成祖通过迎请哈立麻得银协巴来南京举行荐福活动,表明自己是明太祖的合法继承人;通过对哈立麻得银协巴的优厚赏赐,促使他更加效忠于朝廷,并通过分封“大宝法王”来管理西藏地方事务。
2.出使尼泊尔,迎请格鲁派高僧释迦也失。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明成祖派遣侯显出使尼泊尔,“赐西番尼八剌、地涌塔二国”。侯显的这次出使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尼泊尔国王沙地新葛派遣使者随侯显入朝,表贡方物。
十二月侯显一行到达西藏,侯显将明成祖赐的信和佛像送给了大宝法王哈立麻得银协巴。同时,侯显将朝廷的旨意传达给了阐化王扎巴坚赞等人,并进行赏赐,消弥了“因阐化王没有遵从皇上的旨意,朝廷将派兵征讨”传言。
侯显此次入藏的另一重大活动就是调解了萨迦派和帕木竹巴政权之间的矛盾,侯显带去了明成祖命令帕竹第悉交还萨迦大殿给原主萨迦派的诏书。侯显在颇章孜宫宣读了诏书。封热丹贡桑帕巴(贡噶帕之子)为荣禄(大夫)大司徒,并赐给以一大锭白银制成的银印为主的大量礼品,并封其弟热觉桑波为朗钦,赐印章以及礼品等。为此萨迦派举行了隆重的庆典,此件事反应出明朝政府对西藏地方政教势力之间的争执有裁决权和决定处理的权力。
侯显结束了对尼泊尔的出使,回到西藏后,便开始了迎请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洛桑扎巴的活动。
早在格鲁派正式创立之前,宗喀巴的传法授徒活动就通过帕竹第悉、内邬宗宗本等人的介绍和明朝入藏使者的报告引起了明成祖的注意。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就派人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送去邀请的诏书。宗喀巴于永乐六年(1408年)元月给明成祖写了一封回信,婉言拒绝了明成祖的邀请。虽然明成祖感到很失面子,但他仍然继续努力召请宗喀巴大师进京一见。因为能不能迎请格鲁派首领入朝,已经不仅是朝廷颜面如何的事,而是事关“多封众建”的治藏政策是否能够彻底实现的问题。
侯显到达拉萨时,因宗喀巴大师正在修行,入定已深,不得相见。后来因为“阐化王”扎巴坚赞、内邬宗宗本南喀桑布等僧俗官员的出面说情,加之侯显等使臣们流着眼泪一再恳请,宗喀巴大师同意在色拉寺与使臣们会见。见面后,侯显呈献了明成祖皇帝的诏书及大量赏赐物品,宗喀巴大师说明了辞谢明成祖召请的原因,除了当时格鲁派正处于初创的关键阶段,他作为格鲁派的创始人不宜远行外,他的身体状况也不太好,“每与众人相遇,辄疾病大作”,因此,宗喀巴决意不去内地。侯显看到宗喀巴大师的身体状况后,也觉得不能强求。但侯显不甘心徒劳返回,于是请求宗喀巴大师无论如何派一位能代表他的贤良弟子去到内地弘法。宗喀巴大师同意了侯显等的请求,选派弟子释迦也失作为他的代表前往内地。
侯显和释迦也失等一行于永乐十二年(1414年)春到达五台山,释迦也失被安排在大显通寺居住,等待明成祖召见。明成祖为挽回迎请宗喀巴大师未果的面子,直到当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才准奏召见,释迦也失在皇宫的大善殿觐见了永乐皇帝。
永乐十三年(1415年)四月,明成祖敕封释迦也失为“妙觉圆通慧慈普应辅国显教灌顶弘善西天佛子大国师”。永乐十四年(1416年)五月辛丑释迦也失辞归。
宣德九年(1434年),宣宗皇帝敕封释迦也失为“万行妙明真如上胜清净般若弘照普惠辅国显教至善大慈法王西天正觉如来自在大圆通佛”,简称“大慈法王”。
3.出使榜葛剌(今孟加拉)国。
永乐十二年(1414年),榜葛剌国国王赛佛丁遣使向明朝贡献“麒麟(长颈鹿)”及诸多当地特产。这是非洲长颈鹿第一次引进中国,所以在当时引起一场不小的轰动,朝内大臣、文人墨客纷纷赋诗献画以示祝贺。明成祖为了回报榜葛剌国王的贡献瑞兽之礼,于永乐十三年(1415年)七月特派侯显率领使团带了大批赏赐品进行回访。
侯显和费信等人率领船队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经占城、暹罗到苏门答腊,然后穿越马六甲海峡北驶,到达榜葛刺。
榜葛刺即今孟加拉,位于恒河下游。由于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所以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
榜葛剌人民对中国使节十分友好。当侯显率领船队到达其港口察地港的时候,国王就派遣臣子带了一千余人的欢迎队伍前来迎接。当侯显一行到达锁纳儿江时,又派遣臣子带着象队,驮着礼物迎接。从锁纳儿江西行,就到达了榜葛刺国的都城板独哇。这是一座十分繁华的城市,街道店铺,连楹接栋,商品极为丰富。王宫高大雄伟,皆用砖石砌成,有三道宫门,里面是九间长殿,殿柱上包着黄铜。雕饰着花草鸟兽。榜葛刺国王在宫内接见了侯显。那一天,王宫内经过精心布置,显得格外富丽堂皇,进了宫门,但见左右长廊上排列着上千的骑兵,他们穿着明盔亮甲,拿着弓箭长矛,显得整肃雄壮。骑兵队列的后面是步兵,他们手执刀剑,一个个都是经过挑选的彪形大汉,黑红的脸上留着密扎扎的络腮胡子,更显得威猛非常。再往里进,是一支象队,大约有一百只象齐齐整整地排列成两行。士兵们高踞于战象背上的藤围栏里。每只战象背上有两名士兵,前面的是驭手,后面的是斗士。象队之后是大殿的丹墀,设置着一百顶孔雀翎伞盖,五彩斑斓,在阳光照耀下,远望如一片令人眼花缭乱的宝石。国王坐在大殿正中高大的八宝王座上,他头缠白布,身穿绣金圆领长衫,腰围绣金手巾,足蹬金线羊皮靴,膝盖上还横着一柄代表权力的金柄宝剑,神态极其安详庄严。
当侯显来到丹墀之下时,两名手持银杖的引导官便从丹墀上走下来接引,领着侯显五步一呼地向前走。上了丹墀,又有两名手持金杖的引导官从大殿内走出接引,依然五步一呼,将侯显一直领进大殿。侯显向国王递交了国书,馈赠了礼品。
接见仪式结束后,国王便从宝座上下来,亲自引领侯显步入宴会大厅赐宴。宴席极其丰盛,以牛、羊肉为主,有燔的,有炙的,特别是烤整羊,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宴会上没有酒,而是以蔷薇露加香蜜代替。赐宴之后,国王又向使团人员回赠礼品,正使为金盔、金系腰、金盆、金瓶,副使是银盔、银系腰、银盆、银瓶,副使以下,一般随行人员则有的是金铃,有的是纫纻丝质的长衣或银钱。
侯显船队在榜葛刺作了短暂的停留后与永乐十六年(1418年)六月回到了南京。
侯显的此次出使,使明朝政府与榜葛剌等国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
4.出使沼纳朴儿国,成功调解榜、沼两国争端。永乐十八年(1420年)九月,明成祖命侯显出使沼纳朴儿国。因为榜葛剌国西部邻国沼纳朴儿国入侵榜葛剌国。榜葛剌国国王赛佛丁向明朝政府控告沼纳朴儿国的侵略行径。侯显一行到达沼纳朴儿国之后,斡旋于沼纳朴儿与榜葛剌两国之间,经多次调解,两国罢兵和解。这次外交活动是600多年前明朝政府成功调解南亚两个国家之间军事冲突的一个典型案例。永乐十九年(1421年),侯显顺利完成使命回到了京城。
5.再次出使尼泊尔,遍历西藏地区。宣德二年(1427年)四月辛酉(二十九日),明宣宗皇帝“遣太监侯显赍敕往乌斯藏等处谕帕木竹巴灌顶国师、阐化王吉剌思八监藏巴里藏卜、必里工瓦阐教王领真巴吉监藏、灵藏赞善王喃葛监藏、尼八剌国王沙地新葛、地涌塔王子可般、辅教王喃葛列思巴罗葛啰监藏巴藏卜等,各赐之绒锦、纻丝有差”。此次出使自然也是通过西藏去尼泊尔等国的,但主要活动还是在西藏地区。
这是侯家寺侯显灵塔照片(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由此可知侯显此次入藏的任务主要是宣谕并赏赐,巩固和加强已建立的明朝政府与西藏地方的关系,代表明朝政府检查、监督西藏僧俗的行为。虽然在明成祖时期,曾谕令恢复通往西藏地方的交通驿站,也曾数次派遣中官及地方卫所官员巡视督办,但是到洪熙、宣德年间使臣仍然频繁遭到劫杀,驿道很不安全。鉴于这种情况,明朝廷加强了对出使人员的保卫工作,“以遣太监侯显往乌思藏、尼八刺等处抚谕给赐,遣人赍敕驰谕都督佥事刘昭,领指挥后广等原调洮州等六卫官军护送出境。仍敕川卜、川藏、陇答、罕东、灵藏、上笼卜、下笼卜、管牒、上邛部、下邛部、乌思藏怕木竹巴、必力工瓦等处及万户、寨官、大小头目军民人等,给道里费,且遣人防护。”尽管防护非常严格,侯显此行还是遭到了劫掠。宣德四年(1429年)四月,侯显返回京城。宣德五年(1430年)正月,侯显上奏皇帝,谈到了他这次的经历:“‘先使乌思藏,至邛部之地,遇贼劫掠官军马牛,随行官军与贼对敌,有勇敢当先者,有齐力向前者,有擒贼者,有斩贼首级者,有阵亡者,通四百六十余人,悉具名闻。’上命行在兵部:擒贼及斩首与当先者,皆升一级;齐力向前者,加赐赍;阵亡者,升用(其子),仍恤其家。”从侯显的报告来看,仅立功及阵亡官兵就有四百六十余人,可见侯显所率的使团规模相当庞大。这是侯显最后一次出使,这次出使很像是一次朝廷大员对西藏地区的视察活动,有军队护卫。侯显的出使和视察活动整整经历了两年,侯显的使藏,无疑加强了西藏地区与中原内地的联系。
侯显三次出使西藏的毅力来自于他对明朝政府的忠诚和对藏传佛教的虔诚。晚年他回到家乡,居住在侯家寺(藏语称为“叶儿哇桑珠林”),修建佛殿,弘扬佛法。侯显去世后,当地僧众修建了灵骨石塔以示纪念。
综括侯显的一生,功劳是巨大的,他不仅促进了中国和南亚洲国家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与交往,更重要的是他为促进汉藏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者简介
杨士钰,男,藏族,1963年11月生,甘肃卓尼县人,1985年6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和民族史、地方史、地方民间信仰研究,2010年评聘为教授。
先后在《中国藏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水师院学报》、《甘肃高师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1998年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材一部。2008年1月出版学术专著《侯显传》一部,并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6年获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河洮岷地区民间多元信仰与族际互动问题研究”一项,已顺利结项。2017年12月出版学术专著《甘肃洮州卓逊杨土司简传》一部。2018年9月承担国家民委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民族地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课题《阿木去乎——博拉地区稳定发展研究调查报告》,已顺利结项。
来源: 本站原创
编辑:喜热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