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甘南文学创作概览

甘南日报 完玛央金 2012-12-24发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处于甘、青、川三省交界处和多民族文化交汇地带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反映生活的一面镜子,甘南文学忠实地记录了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甘南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积淀深厚,民风淳朴善良,社会生活安定而少受外界侵染,是一块文学创作上可以大有作为的纯净之风水宝地。甘南作家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以神圣的社会使命感和饱满的创作热情,以无私的奉献和甘于寂寞的精神深入生活,贴近人民大众,创作出了大批的精品力作,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宝库,为活跃甘南州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宣传甘南、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如今,甘南文学已成为甘南文化一个不可忽视的优秀的品牌,在一定程度上为提升甘南品味,扩大甘南影响,起到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一、文学创作园地、社团和丰富多彩的创作活动

        (一)从《达赛尔》、《格桑花》、《芳草地》到《腊子口》

        1982年组建了甘南州文联,并创办了藏文文学期刊《达赛尔》和汉文文学杂志《格桑花》,成立了甘南州作家协会等六个协会。迄今,《达赛尔》已出刊98期,发表各类题材文学作品4000余首(篇),共计1500多万字,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特批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省刊,发行范围涉及美、英、法、日等20多个国家。创刊至今,作为宣传甘肃藏区的窗口之一,《达赛尔》立足甘南,面向全藏区,挖掘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活跃藏区群众文化生活,在极力宣传甘南,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促进藏区三个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格桑花》自1981年创刊,迄今总共编辑出版70期。《格桑花》杂志的出版发行是甘南州以汉文为主创作的文学走进新时期,走上一条康庄大道的重要标志。《格桑花》向全省、全国文坛推出了一批批作者,团结和培养了一批批本地及藏区作者,发表了上千篇,近1000多万字的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和推动了甘南文学事业的发展。
        《甘南日报》开辟有文学副刊《芳草地》(其前身为《小草》),一度红火过的《甘南广播电视报》也开辟专版刊发过大量的文学作品。2006年,迭部县复刊了文学杂志《腊子口》,这本刊物一复出就以其文学的纯粹和大气而一下子成为甘南文学的一道亮丽风景。另外,尚有卓尼、迭部、舟曲、玛曲等县的民间刊物《山花》、《山泉》、《雪光报》等的长期坚持,更使得甘南文学的花园色彩纷呈。

        (二)从篝火诗社到甘南州青年诗歌学会

        改革开放初期,一批恢复高考制后毕业的大学生率先在州府合作成立“篝火诗社”,随后,在玛曲县最偏远的乡村群强(现为木西合乡)几位中、小学教师筹建了“雪光文学社”的前身“嫩绿文学社”,1982年,在临潭县由社会上的文学爱好者及中、小学教师发起组建了“新洮文学社”和新城乡“东陇诗社”,卓尼县成立了“柳林文学社”,舟曲、迭部等地也成立了文学社团。20世纪90年代,合作成立了“甘南州青年诗歌学会”,联系、团结了州内外上百位诗人作家。这些文学社团创办了自己的刊物《篝火》、《雪光》、《洮州文学》、《山花》、《柳林文学》、《羚们》等,最大程度地活跃了文学爱好者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学社团组织的成员,勤奋创作,互通信息,共同提高,在州内外各种报刊杂志上崭露头角,作品多次获奖、被选入多种文学作品选集。文学社团的成立,无疑凝聚、巩固和壮大了甘南州文学创作力量,为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使甘南文学创作优秀人才不断脱颖而出。

        (三)文学创作活动

        自甘南州文联组建以来,积极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责,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活动,先后主办了藏族女诗人完玛央金、老诗人方世、著名藏族诗人丹真贡布、伊丹才让诗歌作品研讨会,及著名藏族学者赛仓?洛桑华丹、王洲塔学术成果研讨会,并于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省文联举办了全省少数民族笔会,20世纪80年代初甘南州文联初建时,设立了“达赛尔文学奖”及“格桑花文学奖”。1985年、1986年分别举办第一、二届评奖。2002年、2006年,《达赛尔》编辑部举办第三届、第四届“达赛尔文学奖”评奖。近年来,《达赛尔》编辑部举办了诗歌朗诵会、基层作者培训班等活动。2001年6月《格桑花》编辑部举办第三届“格桑花文学奖”评奖,2008年7月《格桑花》编辑部举办第四届“格桑花文学奖”评奖。同年,《格桑花》编辑部主办“甘南州中青年作家李城、阿信、杜娟、敏彦文、牧风、王小忠个人作品首发式暨甘南文学创作(汉文)研讨会”。多项活动的举办,在甘南文坛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激发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甘南州建设和谐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时,各县相继成立文联,临潭、玛曲、迭部、舟曲等县文联组织团结作家,开展多种创作活动。迭部县恢复了文学刊物《腊子口》,玛曲“雪光文学社”在县委的支持下坚持编辑《雪光报》,于1994年成功举办大型笔会“雪光笔会”,1996年举办全州文学评奖。临潭县文联刊物正在筹办中,舟曲县出版了舟曲文学创作五十年作品选集《九十九眼泉》等。成立于1993年的甘南州青年诗歌学会广泛联络州内外青年诗人、作者,出刊诗刊《羚们》的同时,积极举办活动,编辑出版会员作品丛刊,并编辑出版了《甘南青年诗选二十人》等书。
        三十年来,通过努力,在创作力量上,藏汉两文文学创作队伍不断充实,由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如今的上百人,文学创作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三十年来,我州新老作家肩负民族和时代重任,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文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反映和表现我州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真实生活和精神风貌,积极宣传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热情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文学创作硕果累累,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学创作成就

        建州初期,我州藏汉两文文学创作仅有少数几人,直至文革结束最初几年,文坛一片沉寂。后来有了《格桑花》,有了《达赛尔》,第一次聚集了我州文学爱好者。之后的二十多年,不断有年轻新鲜和强盛的力量注入文学创作队伍,他们在国内外诸多文学刊物和报纸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摘取了诸多奖项,使“甘南”这个名字传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可以说在文学作品和作家队伍的培养两方面,甘南州都取得了重大的收获。

        (一)藏文创作方面

        赛仓-罗桑华丹著有诗论《诗学明鉴》、《赛仓?罗桑华丹文集》;拉加才让出版诗集《黎明的呼唤》;希多才让出版诗集《闪光的思维》;交考出版诗集《雪山情》;玛奥出版诗集《玛奥诗集》;葛?嘉洋意西出版诗集《诱惑的高原》;罗塞出版民间文学作品集《岗拉美多》、《叙事如意宝瓶》、《藏族谚语珍宝鉴》等;热贡?多杰卡出版小说集《花蔓》、文学理论集《论诗歌修辞法》;嘉卜代出版小说集《小小说集》。
        尕藏桑吉、贡老、仁青才尕、贡巴扎西、齐哇-旦正才让等人发表了多篇作品,多次获得文学奖励。

        (二)汉文创作方面

         老作家丹真贡布的《羚之街》、《溪流集》以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充满时代和人文气息,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称得上是我州文坛的经典之作;尕藏才旦出版了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牧区新生活的小说集《半阴半阳回旋曲》、被著名藏族作家阿来称作一餐“藏族文化盛宴”的《吉祥右旋寺——金座活佛》;老作家益西卓玛的短篇小说《美与丑》获80年代初全国短篇小说奖;扎西东珠的评论《当代藏族短篇小说思考》获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评奖优秀奖;小说家雷建政出版了小说集《劫道》,他的中篇小说《命兮运兮》获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甘肃省“第二届敦煌文艺奖”;小说家道吉坚赞出版小说集《小镇轶事》,女诗人完玛央金出版散文集《触摸紫色的草穗》,她的诗集《完玛央金诗选》获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学“铜奔马奖”;江乾?旦智塔始终以民族前途及命运的思考为个性,十几来发表诗作上百首,荣获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学“铜奔马奖”。诗人阿信、扎西才让、陈拓获得第四届敦煌文艺奖;诗人敏彦文、小说家李城获得甘肃省首届黄河文学奖;诗人瘦水获得甘肃省第二届黄河文学奖,等等。
        三十年来,甘南作家、诗人们出版了许多个人作品集:诗人贡卜扎西出版诗集《贡卜扎西诗集》、《飞跃太平洋》等;诗人贡保甲出版诗集《黄河源的彩虹》;阿丁出版诗集《阿丁诗抄》;葛?嘉洋意西出版诗集《圣洁的雪域》等;诗人阿信出版诗集《阿信的诗》;回族诗人敏彦文出版诗集《相知的鸟》、散文集《生命的夜露》;诗人牧风出版了散文诗集《记忆深处的甘南》;女诗人杜娟出版诗集《苏鲁梅朵》;青年诗人王小忠出版诗集《甘南草原》;扎西东珠出版小说集《山梁上的白马或爱的折磨》;小说家李城出版小说集《叩响秘境之门》、散文集《行走在天堂边缘》;诗人陈拓出版散文集《游牧青藏》。
        三十年来,甘南州涌现了阿信、桑子、完玛央金、敏彦文、扎西才让、李志勇、瘦水、阿垅、王力、彭世华、嘎代才让、王小忠、花盛、唐亚琼等一大批在全国、全省颇有影响的青年诗人。
        在散文、小说界,甘南的文学力量也是后浪推前浪,目前有李城、冰鼎、唐毅、知否、汪树峰、包红霞、马桂珍、唐伟民、嘉卜代、拉目栋智、敏奇才、张发海等活跃在文坛上。
        在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联编辑出版的甘肃文艺史《甘肃当代文艺五十年》中甘南州有十多位作家、诗人被专节论述或提及,在《1949——1999甘肃文学作品选》中甘南州十多位作家的作品入选。甘南文学在全省文学领域占据了一定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甘南州文联编辑出版了《甘南小说散文选》、《甘南诗歌选》、《藏族谚语选》,创办了《格桑花》、《达赛尔》,举办过四届“格桑花文学奖”,四届“达赛尔文艺奖”,组织多场文学作品研讨会,甘南文坛新人辈出,老作家宝刀不老,呈现出前所未有骄人景象。

        三、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真实反映生活

        甘南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灿烂,交通四通八达,自古,各民族往来频繁密切,编织了特殊文化界域内独具特色的风俗民情,它与本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一起深深吸引着人们的无限遐想。这份独特和富裕是甘南作家永远吸收不完的养分,也是赋予甘南作家与生俱来的优势。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内容的生活,甘南州作家以神圣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热情歌颂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新生活,宣传爱国、爱民族的精神,真实地再现这一方土地上人们的喜怒哀乐和追求向往。
        以藏民族母语进行创作的作家诗人,热情讴歌新时代新生活,观照思考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真诚赞美真善美,作品民族及生活气息浓郁。
        以汉语进行创作的著名藏族诗人丹真贡布以自己深厚的生活底蕴,以一颗对民族、对祖国的赤诚心灵,满怀深情地歌颂党,反应藏族人民的心声,赞美藏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谱写的新的时代乐章;老作家益西卓玛对藏族人民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生活方式的刻画与描绘,真实地再现了人们的美好心灵。她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尕藏才旦时刻关注社会转型时期藏区人民的生活,在反映改革和开放、贫困与富裕、愚昧与科学、宗教意识与民主精神的矛盾中表现着民族的发展变化;雷建政以严格的现实主义笔法把笔触深入到生活深层,剖析人们的灵魂。他的作品描写了在生存中挣扎的人性颤栗,概括了草原独特的生活风貌,在甘南文坛上独树一帜;扎西东珠将本民族置身于整个社会历史中加以观照;道吉坚赞把他的审美视角投向现实之外的宗教层面,开掘积淀与本民族心理的文化意蕴;阿信、桑子来到甘南草原,积极融入这片神奇,书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和领悟,表达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理解;李城十分沉稳地观察生活,及时把握和表现草原生活中的细微的新变化;完玛央金、扎西才让、敏彦文、李志勇、瘦水、陈拓、王小忠、嘎代才让们十分迷恋草原的独特风光和独特人生,把自己经历的每一场内心风暴真诚地奉献给社会(以上各位作家成就参照《甘肃当代文艺五十年》)。
        民族的,也会是世界的,那些真诚的作品将留给时间检验。

        四、展望未来,再创甘南文学新辉煌

        回顾过去,甘南州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展望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
        首先,二十一世纪已为我们各项事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断改变陈旧观念,适应新变化,锐意进取,与时俱进。
        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大变革时代,社会为文学工作者提供了大舞台和丰富多彩、真实有价值的素材,甘南文学工作者和广大作家要深入生活,深入人民大众,把握生活的主流和本质,把握时代的脉搏,充分了解和认识人民大众对文艺发展的基本要求,不断推陈出新,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努力。
        其次,立足于民族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壤,继承和发扬其优秀的传统,放眼州内外,博采众长。
        甘南文学是祖国民族文化之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是祖国民族文化之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独具个性,独具魅力,文学创作者在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的基础上,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继承是创新的保证,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只有对民族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做到弘扬传统和开拓创新的有机结合,才能创作出唱响主旋律,具备时代感和生命力的佳作,也才迎来甘南州文学创作事业的又一个辉煌时期,每一位文学工作者和创作者都要为此付出努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文学创作园地、社团和丰富多彩的创作活动

        (一)从《达赛尔》、《格桑花》、《芳草地》到《腊子口》

        1982年组建了甘南州文联,并创办了藏文文学期刊《达赛尔》和汉文文学杂志《格桑花》,成立了甘南州作家协会等六个协会。迄今,《达赛尔》已出刊98期,发表各类题材文学作品4000余首(篇),共计1500多万字,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特批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省刊,发行范围涉及美、英、法、日等20多个国家。创刊至今,作为宣传甘肃藏区的窗口之一,《达赛尔》立足甘南,面向全藏区,挖掘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活跃藏区群众文化生活,在极力宣传甘南,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促进藏区三个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格桑花》自1981年创刊,迄今总共编辑出版70期。《格桑花》杂志的出版发行是甘南州以汉文为主创作的文学走进新时期,走上一条康庄大道的重要标志。《格桑花》向全省、全国文坛推出了一批批作者,团结和培养了一批批本地及藏区作者,发表了上千篇,近1000多万字的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和推动了甘南文学事业的发展。
        《甘南日报》开辟有文学副刊《芳草地》(其前身为《小草》),一度红火过的《甘南广播电视报》也开辟专版刊发过大量的文学作品。2006年,迭部县复刊了文学杂志《腊子口》,这本刊物一复出就以其文学的纯粹和大气而一下子成为甘南文学的一道亮丽风景。另外,尚有卓尼、迭部、舟曲、玛曲等县的民间刊物《山花》、《山泉》、《雪光报》等的长期坚持,更使得甘南文学的花园色彩纷呈。

        (二)从篝火诗社到甘南州青年诗歌学会

        改革开放初期,一批恢复高考制后毕业的大学生率先在州府合作成立“篝火诗社”,随后,在玛曲县最偏远的乡村群强(现为木西合乡)几位中、小学教师筹建了“雪光文学社”的前身“嫩绿文学社”,1982年,在临潭县由社会上的文学爱好者及中、小学教师发起组建了“新洮文学社”和新城乡“东陇诗社”,卓尼县成立了“柳林文学社”,舟曲、迭部等地也成立了文学社团。20世纪90年代,合作成立了“甘南州青年诗歌学会”,联系、团结了州内外上百位诗人作家。这些文学社团创办了自己的刊物《篝火》、《雪光》、《洮州文学》、《山花》、《柳林文学》、《羚们》等,最大程度地活跃了文学爱好者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学社团组织的成员,勤奋创作,互通信息,共同提高,在州内外各种报刊杂志上崭露头角,作品多次获奖、被选入多种文学作品选集。文学社团的成立,无疑凝聚、巩固和壮大了甘南州文学创作力量,为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使甘南文学创作优秀人才不断脱颖而出。

        (三)文学创作活动

        自甘南州文联组建以来,积极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责,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活动,先后主办了藏族女诗人完玛央金、老诗人方世、著名藏族诗人丹真贡布、伊丹才让诗歌作品研讨会,及著名藏族学者赛仓?洛桑华丹、王洲塔学术成果研讨会,并于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省文联举办了全省少数民族笔会,20世纪80年代初甘南州文联初建时,设立了“达赛尔文学奖”及“格桑花文学奖”。1985年、1986年分别举办第一、二届评奖。2002年、2006年,《达赛尔》编辑部举办第三届、第四届“达赛尔文学奖”评奖。近年来,《达赛尔》编辑部举办了诗歌朗诵会、基层作者培训班等活动。2001年6月《格桑花》编辑部举办第三届“格桑花文学奖”评奖,2008年7月《格桑花》编辑部举办第四届“格桑花文学奖”评奖。同年,《格桑花》编辑部主办“甘南州中青年作家李城、阿信、杜娟、敏彦文、牧风、王小忠个人作品首发式暨甘南文学创作(汉文)研讨会”。多项活动的举办,在甘南文坛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激发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甘南州建设和谐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时,各县相继成立文联,临潭、玛曲、迭部、舟曲等县文联组织团结作家,开展多种创作活动。迭部县恢复了文学刊物《腊子口》,玛曲“雪光文学社”在县委的支持下坚持编辑《雪光报》,于1994年成功举办大型笔会“雪光笔会”,1996年举办全州文学评奖。临潭县文联刊物正在筹办中,舟曲县出版了舟曲文学创作五十年作品选集《九十九眼泉》等。成立于1993年的甘南州青年诗歌学会广泛联络州内外青年诗人、作者,出刊诗刊《羚们》的同时,积极举办活动,编辑出版会员作品丛刊,并编辑出版了《甘南青年诗选二十人》等书。
        三十年来,通过努力,在创作力量上,藏汉两文文学创作队伍不断充实,由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如今的上百人,文学创作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三十年来,我州新老作家肩负民族和时代重任,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文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反映和表现我州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真实生活和精神风貌,积极宣传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热情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文学创作硕果累累,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四、展望未来,再创甘南文学新辉煌

        回顾过去,甘南州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展望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
        首先,二十一世纪已为我们各项事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断改变陈旧观念,适应新变化,锐意进取,与时俱进。
        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大变革时代,社会为文学工作者提供了大舞台和丰富多彩、真实有价值的素材,甘南文学工作者和广大作家要深入生活,深入人民大众,把握生活的主流和本质,把握时代的脉搏,充分了解和认识人民大众对文艺发展的基本要求,不断推陈出新,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努力。
        其次,立足于民族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壤,继承和发扬其优秀的传统,放眼州内外,博采众长。
        甘南文学是祖国民族文化之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是祖国民族文化之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独具个性,独具魅力,文学创作者在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的基础上,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继承是创新的保证,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只有对民族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做到弘扬传统和开拓创新的有机结合,才能创作出唱响主旋律,具备时代感和生命力的佳作,也才迎来甘南州文学创作事业的又一个辉煌时期,每一位文学工作者和创作者都要为此付出努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4612阅读 41 编辑:索木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