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水:踏遍青山,风景这边好——简评曹建军文学创作

本站原创 瘦水 2021-05-30发布

        一张张反映有青藏屋檐之称的甘南草原内容的摄影作品映入眼帘。这些照片色泽鲜明,主题优美,立意深远,格调高雅,既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视野与审美功底,又对地域和时代具有强烈的情感渗透和热爱,看之让人产生艺术美与生命之美的共鸣。作者的摄影作品和文字作品“1+1”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屡屡获得新浪、百度、搜狐等大型网络平台青睐和推介,引起了摄影和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很多人通过他的摄影和文字作品对甘南草原产生了浓厚的情绪。掩卷长思,让我们不妨和这些作品做一次心灵的接触与交流,和他的一些精美的文字作品对话,探寻这位从白龙江畔走来的对精神世界上下求索的个人人生轨迹,看看作者讴歌社会主义,与时俱进,奉献与服务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

        “这是春的声音,它是曾经植树的心灵,或许那些弓腰取土、提桶浇水的身影今人不知所向,一棵棵、一枝枝,粗壮的根系撑起蓝天,他们的青春依然在这里盛开!”这是散文《黄河边上一枝柳》里一段文字,语句清新,渗透心脾,不禁让人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河风迎面吹来,一枝碧绿的柳树高洁在心头盛开,从而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和劳动者的眷恋与热爱,文章中有着这样优美的表达,如“增添着,增添着……它仅仅在甘南的玛曲草原,一眸‘回首’四百三十三公里,这就是首曲黄河,碧空绿草间飘然的洁白哈达,献出了自已的心灵!”既有创作时灵感优美的跳跃,又有生动的河流与哈达合一的形象展示,时时触动作者与读者的内心世界,从而表达了对生命的尊崇和热爱。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正人明得失,作者在这篇以黄河上游为主题的散文中,浓缩了历史,使个人的气节与精神得到了升华,“水与木,水木格言,这不正是智者贡唐丹贝仲美《水木格言》所描绘的心灵之景吗?‘用心呵护种苗,枝叶必然生长;勤奋行持正道,福德自然萦绕。’‘善者心行相一,相辅相成为因;海水通着雨水,形影相连相伴’ ”。不多的文字中即有历史为鉴,让我们具备一颗善良宽容之心,怜悯和珍惜时光与生命,又写出了当代人们与时俱进和发展建设的奉献之歌。

        不妨对他在甘肃夏河期间写的一些文章进行阅读,那字字浸润的自然与生命之美也是那般的可爱与可敬。“那是春天,晓河沟最美的春天。每每春暖花开之际,每年的四月初,当辽阔的草原还在雪皑之时,这里已是春色绿意。到了五月初,一波一波的鲜花,争先恐后,当你一觉睡醒,顺着鸟鸣望去,山的容颜已被昨夜更加鲜艳……或许,昨日的那一束束,已悄然回到了闺房,展现在眼的已是今晨阳光下的俏丽”(《晓河沟随思》)。文字中出现了一幅青山绿水,百花盛开的初春画面,让人在大自然面前谦虚,眷恋,爱慕,仿佛生命朴实本真的回归。文章的结尾作者对她的未来也表达了强烈的希冀,言明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目标在这样的大美甘南飞跃发展的条件下一定会实现。而在实现了脱贫攻坚任务的今天,作者在这篇散文中提到的香告村今天被称为中国的“青藏第一关,甘南第一村",经济收入和环境保护在藏区声名远扬。如果你走进土门关内,那里的金山银山,秀美奇绝的景色中不乏有作者付出的青春的汗水和孜孜不倦的精神思索。他在夏河工作期写出的《中国拉卜愣》系列散文对推介当地历史与文化知名度,增加本地旅游文化收入起了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展示了一个赤子热爱和敬重故园应有的担当与责任。他写的诗不多,但有着诗的言志和张力,如“你永续着/我也永续着/永续着无尽的空间”(《回答》),奋斗与追索的生命气节得以表达,短短几句,彰显了诗人诗歌作品的张力与表现美。在《土门关随想》中作者写道“文明总时被时空的熔炉修为。没有一种文明南辕北辙,总会伴着城墙遗迹的河水,一刻不停地融入江河海洋,使细微的溪流终究成为不涸的海洋……”,这既是他的写作态度,更是对精神境界更为完美的净化与提升,一个时代的烙印在延续,深入,可喜的是这是真理的启迪和小康社会发展和正在实现的真实的客观反映。另外史料性散文《拉卜楞三章》在文学界也引起不少反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认同感,使命感贯穿始终,在作者的情感得到净化的同时,给读者以更为广阔的空间去想象,更为久远的时间去追思,从而努力奋斗,实现梦想。在《梦绕拉卜楞》中他触景生情由衷写道“回首心灵,从少年初到拉卜楞的无知无觉,又到多年之后的情怀,现在的拉卜楞是一种牵挂,牵挂它的今天、明天,还有未来……又看见了滴水的眼晴,又触到了草根的脉搏……”。仿佛是梦境的回归,又是对现实的深情与爱怜,而这何尝不是文学与生命之美细腻的流淌和完美表达呢?可以说《人文拉卜楞》系列散文是他写作风格和文学功底完美的展现。另外,《探望苦行僧》《牧场散记》《人文夏河系列》等文字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是“生态甘南,环保甘南”与“大美甘南”建设发展的真实生动的反映与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青稞的故事》这篇系列散文,不仅科学地阐述了青稞的成长史,而且给这个雪域民族带来的文明内涵和精神气节的青稞给予阐述,二者合一,文理相结,使人的情感得以净化,读来不仅为他的灵感触动,更为情感而拍案叫绝。“这是中华文化群体认知自我、认知自然、认知自我与自然的一脉心灵记录,闪烁着一丝丝智慧的光芒。这一光芒,犹如澎湃的青稞麦浪,在蓝天下飘扬着博大精髓的心灵寄语”(《青稞的故事之起源篇》)。寥寥几句话便把青稞的起源和一个民族和其他民族的认同感与共同感表现了出来,彰显了青稞不仅养育了雪域民族的魂灵,而且使这个民族具有了认知自然,认知文化,与其他文化共同繁荣的发展观。“呜呼, ‘无我’便是‘利他’,‘利他’便是青稞,这便是青稞精灵,这便是青稞之精神!这便是希冀”(《青稞的故事之发展篇》)。这种文字的情绪化及主观化恰恰反映了藏族人民“无我利他”的奉献精神和价值观,这种大善大美大胸怀也是青稞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在青藏高原才特有的大爱。在《青稞的故事之民俗篇》中他写道“母亲、阿舅、青稞,这一文化群体中,血脉里流淌着历史雄厚积淀的文化基因”,文字中栩栩如生地表现了青稞在一个民族的骨髓血液与生俱来的血脉亲情,进而升化为地域情,共同凝聚起了的大家情,青稞的价值始终贯穿了这个雪域民族的精神,性格,所思所想。文中从迎亲,煨桑,送生等等日常生活方面做了充分的文字说明,生动有趣,使青稞一一我们的再生父母,她的奉献和牺牲精神无不表现在藏民族日常生活和文明当中。“文学的意义,在于唤醒公众向善的心灵,在于动员公众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学的意义不是无病呻吟,更不是为一小撮群体‘寻乐’”(《青稞的故事之束语篇》)。这段话从对青稞所知所想,感恩生命与文化的高度中概括出了作者心目中的文学观。也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对人的精神更高认同和追求,洋溢着一个雪域高原藏人对民族,对自然,对生命,对文明的尊崇和热爱,这也不正是作者一直追逐的文学人生和文学最终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从而表现出了作者以及雪域藏族的大爱情怀和大美情怀。

        如今的滴水生根眼界更为广阔,情趣盎然,创作勤快,佳作不断——《我的爱在达拉沟等你》《人文拉卜愣》《花开舟曲》《四季甘南》等文字图片系列言简意赅,主题鲜明,讴歌时代的人与物,反映了甘南这片香巴拉净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人文及精神面貌,这也何尝不是一位追求与奉献者惬意的人生。他大力宣传报道的舟曲县立节镇拉沟村自然与人文景观被新华社等新闻媒体多次推介,龙门清泉、天帘瀑布、黄花池、滴水崖等众多景点声名远扬,游客络绎不绝,既继承和保护了当地藏乡民俗文化,又增加了拉沟村群众的收入,文化和扶贫相结合的模式在拉沟村得以完美和谐发展,从而转化为生产力又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他提出的“我要脱贫”“我在拉沟村等你”等文化旅游帮扶脱贫模式作为一张走向小康的名片在舟曲县大力推广,拉沟村也成为舟曲县帮扶模范点,涌现出了甘肃省省级帮扶工作先进个人等扶贫典型。辛勤的汗水和精神文明工作发挥了威力,结出了丰硕的双文明果实。踏遍青山,奇美的风景只有奋斗的人们才能领略。

        最后,还要说说他个人一些情况。从笔名中可以了解作者心中滴水成海,滴水生根这种对生命和生活的探索和奋斗精神,也知道了作者的努力实质上是对甘南山水和哺育自己的藏民族的感恩与回报,粒粒文字表现出了扎根于故乡山水白龙江畔的一个赤子的人文和文学情怀。他真名叫曹建军,舟曲人,藏族,甘肃省作协会员,现任甘南州作协副主席。他的口头语是干出了成绩和有益于人民才是真本事。像他一样,甘南大地走出了贡卜扎西、益希卓玛、丹真贡布、尕藏才旦等扬名全国的知名作家,他们是甘南草原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领头人,实践者。而在青山绿水中,也有了滴水成根对人生的热爱和一个追梦人上下求索的文学之梦。

瘦水4.jpg

        瘦水,藏族,又名索南昂杰,甘肃甘南人。作品散见《诗刊》《民族文学》《星星诗刊》《诗歌报月刊》《诗潮》《诗林》《散文诗》《绿风》等报刊,入选各种年选。出版有文集《这里的黄河静悄悄》。获“甘肃省黄河文学奖”“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学奖”“鲁藜诗歌奖”等。

曹建军.jpg

        曹建军,藏族,笔名滴水成根,甘肃舟曲人。甘肃省作协会员,甘南州作协副主席。有作品在各类报刊发表,有摄影作品获奖。代表作有《四季甘南》《花开舟曲》《大爱拉卜愣》《我的爱拉沟村等你》等系列散文。现供职于甘南州政府。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5430阅读 43 编辑:索木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