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恬:热情与善良:现实中的河流——读王小忠《洮河源笔记》

《甘南日报》2021年11月24日 辛恬 2021-12-09发布

        青年作家王小忠的散文集《洮河源笔记》,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阅读过程中,我不仅看到了宽阔的高原、高耸的雪山以及成熟的麦子和青稞,同时,还记住了洮河两岸的许多人和事,这些人与事不仅是单纯的记录和铺陈,还具有重要的社会与现实意义。作者在最大的程度上还原人与事的本来面貌,阅读的过程仿佛置身于他们中间,一同经历着人生中的喜怒哀乐。

        《洮河源笔记》收录了八篇散文,《祥云》中的主人公是“我”的母亲,她艰难的人生经历引发了我们对人生与命运的再思考。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记录了母亲的一生,并通过“母亲”形象的书写对不合理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母亲的“反抗”也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除此之外,小镇上的木匠陈兵、养石花鱼的胡广义的命运也是作者重点关注的,其中也同样蕴含着深刻的意义。王小忠在叙述陈兵大起大落的艰难人生的同时,也将他的冷漠与贪欲表现了出来。书写胡广义艰难返乡的过程中,也仔细刻画了人心变化的过程。王小忠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只是一个开始,他在写作过程中深挖人物命运背后的现实原因,使他的散文引发人们深思的同时又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洮河源笔记》中,还大量书写了洮河两岸的现实生活现状。通过他的文字,看到了利用大棚种植蔬菜勤劳致富的牧民,看到了取得硕士学历却留在家乡创业的年轻人扎西,也看到了在时代环境变化下人心的变化。对此,作者不褒扬,也不批判,以相对客观的态度和直观的感受记录下来,将思考与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

        《三条河流》中,王小忠将焦点聚集在扎西家的客栈,是为了表现出藏族牧民们现实生活的新状态。扎西藏家客栈的兴办与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时代环境的推动。新时代下,牧区的经济形态升级,藏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旅游文化也不断发展,扎西的藏家客栈就显得既符合时代的要求也符合藏区经济增长的需求,作者想要呈现出的就是藏区的社会转型以及藏族牧民们在社会转型后真实的生活现状。然而,转型后的藏区自然也是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的。扎西毕业后留在家乡的决定却遭到了阿爸的不满,阿爸认为好不容易读完大学,理应去外面闯荡一番,这也体现了两代藏族牧民们的思想观念差异。面对父子二人的不同观点和想法,作者持着客观的态度,认为扎西留在家乡是求新求变的思维方式,这与他接受完整的高等教育密切相关,是新一代藏族牧民身上的显著表现;而阿爸那一代老牧民,他们自古逐草而居,他们的理想和追求都是在马背上完成的,要他们用很短的时间接受新理念是不现实的。作者将父子二人的想法均赋予合理意义,既不褒扬,也不批判,只是将事情的的产生、发展以及现状呈现在读者面前。

        “逝水,逝者如斯。其实河流并没有逝去,它浩浩荡荡,一如既往地直奔目的地,洮河沿岸,不断逝去的是先民创造的一些民族文化,不断萎缩的是先民创造的民族传统。”王小忠并没有沉浸在文化与传统逝去的痛苦中,而且他对洮河的魅力是充满信心的,对洮河养育的两岸牧民同样充满信心。王小忠努力填补传统文化逝去的空缺,还原出他们的生存与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书写出了他们在此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温暖、热情与善良。通过此种方式赋予洮河新的活力与生命力,让沉重的生活焕发出温情的一面。

        《洮河源笔记》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与现实主义精神。实际上,这已经超出了散文的写作功能,属于“越界和冒犯”,但是这种写作方式同时也符合近年来散文写作的新趋势。评论家王清辉指出:“随着自媒体的兴起,散文日益成为参与时代精神建构最有效的文体类别之一。”强调的是新时代的散文写作应具备现实意义,王小忠的散文书写是从旧时代散文转向新时代散文的有力尝试,尤其是针对藏区与藏族牧民们而写的具有现实维度的散文,具有更加深刻的社会意义。


原刊于《甘南日报》2021年11月24日

辛恬.jpg

        辛恬,女,1997年出生,黑龙江佳木斯人,西藏民族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王小忠2021120.jpg

        王小忠,藏族, 甘肃甘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甘南草原》、小说集《五只羊》、散文集《浮生九记》《黄河源笔记》《洮河源笔记》等。作品入选《中国年度最佳散文》《散文精选集》《2013青春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精选》等十余种选本。曾获甘肃少数民族文学奖、甘肃黄河文学奖、《红豆》年度文学奖·小说奖、散文奖,《莽原》年度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等。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6469阅读 54 编辑:索木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