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琴:浪花与雪花奏响的爱——读陈人杰的长诗《山海间》

《西藏文学》2022年第四期 徐琴 2022-07-26发布

        诗歌,作为语言的最高成就,作为一种裸露情怀展现胸襟的书写,显现着诗人独特的精神探求。西藏,这片高地厚土是产生伟大诗人和优秀诗歌的沃土。藏地独特的地域文化为诗人提供了丰厚的创作源泉,藏地诗歌因此成为藏地风貌之画卷、藏地精神之凝练。自和平解放后,西藏的社会政治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文学领域,藏汉诗人共同构筑起诗歌创作的繁盛景象,书写着这块土地上的崭新变化,共同点缀着文学的璀璨星空。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加强了对西藏的扶持,西藏社会各行各业更是得到飞速的发展,因此展现雪域高原新风貌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

        庚子年10月2日《光明日报》发表了西藏文联副主席、叶巴村驻村干部陈人杰的长诗《山海间》。这位扎根在边疆的战士,在党中央脱贫攻坚的决胜时刻,用爱谱写了一曲藏地绝唱,用诗歌吹暖了华夏大地,为祖国母亲助力远航,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

        作为一名援藏三届又调藏工作的干部,诗人陈仁杰一路向西,从江浙大地至青藏高原,在他的身上,既有鱼米之乡文人的淡雅与清高,又有青藏高原人民的质朴与豪放。他的诗歌,境界阔大,高原水乡,思绪飞扬,一路掠过稻香与绍兴酒洌的冲击平原,抵达糌粑与青稞酒香浓郁的叶巴村。他的诗歌,细致入微,炊烟缭绕,鸟鸣欢唱,一边掀起飘忽的经幡,搅动爱的呼唤,一边撬开封闭的大门,绽放绚烂的藏地变化之盛景。他的诗作既对故乡满驻深情,同时又将满腔豪情寄予在雪域大地,其精神探求也由一己情怀到辽阔的祖国边疆,并由此升华到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大爱。

        新作《山海间》是一首充满魅力、情感充沛的优秀作品,这是诗人倾情而作献给母亲脱贫攻坚的大礼。《山海间》带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是对西藏当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展现了在强基惠民政策的影响下,西藏农村基层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西藏自治区实施强基惠民政策,全区企事业单位派工作人员到各地区乡镇村进行驻村活动,目的是宣传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这一政策,是西藏自治区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对于这样的社会大事件,一些有过驻村经验的作家创作过一些有特色的艺术作品,既显示了作家们较为敏锐的艺术嗅觉,也展示了作家关注现实的创作精神。七年的援藏时光中,从钱塘江到怒江,陈人杰目睹了脚下这片土地发生的变化,站在雪域高原上,他似乎能更清楚的观察到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进步与不易。由于险峻的地理状况和复杂的历史原因,西藏社会的发展面临着比中国其他地区更为严峻、复杂、艰难的现实局面。但西藏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全面发展,与中国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一样,关系到整个中国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长远目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小小的叶巴村落的觉醒和腾飞,昭示着西藏乡村的可喜变化,流淌着很多驻村干部的心血,也浓缩着国家对于边疆的大爱。陈人杰目睹了叶巴村的层层蜕变,也由衷地体会到广大藏区的飞速前进。七年前这个坐落在怒江中游、被横断山脉群山掩映的古老村庄叶巴村,像一位沉睡的老人,被孤单、冷清、挣扎、饥贫所包围,然而今天,“易地搬迁、生态补贴、国家兜底/像一场场细雨/飘洒你的房前屋后/多少情丝,原来饱含汁液/每一块瓦片/分明被嵌入了爱的节奏/点滴时光从海拔的光影落下/月亮搬进了新居/能源提升大地上的雨水/电视塔、水塔追逐国家的云烟,”诗人用葆含热情的文字,画卷般展现了西藏脱贫攻坚的巨大成果,像一部跳跃的史诗,吟唱出了西藏基层社会的改变。“门前植菊,屋后栽柳/暖棚种植江南/陶公三径连接林卡锅庄,”这桃花源般美好的生活,是心心向往的“彼岸时光”,是千万藏区人民梦想中的天堂,是藏区千万扶贫干部共同努力的成果,浓缩着党中央和中华民族对青藏人民深切关怀。“这是青藏高原的再一次崛起/特提斯古海抬高浩荡苦旅/无处不在的鞭子燃烧火焰/最高的飞翔献给彩虹,星月同天/海岸线将所有的雄浑、深远、蔚蓝加在一起/把高原的根部、露珠、魂魄连在一起/我所看见的,皆为可以凭依的家园/古老民族的呐喊激荡远方的云彩。”陈人杰以开阔的视野,关注在雪域大地上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关注时代的最强音,因此他的诗歌有着脚踏大地的现实主义情怀。

        陈人杰开阔的社会历史视野和大局观,不仅仅体现在他以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的广阔现实为依据,写出了叶巴村的今昔变化,写出了西藏扶贫攻坚的巨大成果,他的诗歌还渗透出鲜明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多民族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新时期决胜小康的重要因素。只有各民族和睦相处,同心协力,才能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宁发展,社会稳固进步。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就民族问题作出面向新时代的全新指示,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主旋律。从生长珊瑚的东部海域到生长雪莲的西部雪域,从钱塘江到怒江源,诗人生命的轨迹在流转,他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认识也在血脉中一次次强化。山与海遥远相望,山与海又彼此相依。海拔所分割的,只是不同的植被风光,不同的山川风貌,它无法割断母亲和孩子之间的血缘,无法割断兄弟姐妹之间同气连枝的血脉。“但太平洋、印度洋/一如既往地,接纳/万里高原的馈赠与汹涌/长江,湄公河,羌塘草原的丹心/奔赴不同的海岸。而我来了/万水归宗,又通过/指间风雨,携回洋底渊流。”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看,山与海,是一个整体,水汽从海洋流向高山,会带来成型的雨,水汽从高山流向海洋,会参与雨的形成,他们,谁也离不开谁。作者以细腻温婉的笔触,用淡雅真实的文字,讲述了跨山越川的山海之间相成相生的关系,海的辽阔昭示着山的巍峨,山的挺拔衬托着海的幽深。钱塘江大潮温婉的轰鸣通过青藏、川藏、滇藏线传送到了高原上雪莲的耳中,怒江源下激荡的轰鸣传输到了苏杭的空谷幽兰耳中。从青藏高原发源的河流,一路向东向南奔流入海,汇入祖国母亲的怀抱,也无私地馈赠着下游的大河小江,而“东海的浪花”在母亲拳拳之心的驱动下,踏入了这片圣洁之地。“是浪花与雪花的感应/蕴含着天地的循环、香息”,“东海浪花”仿佛依靠着一种无形的牵引,主动向最高处靠拢。而这种“无形的牵引”,无疑是同宗同源的血脉力量,浪花不过是雪花的另外一种存在形式,青稞不过是稻子的另外一种生长方式,中华这条巨龙从头到尾都是一体的----我们是同一个命运共同体。选择青藏,是诗人选择了一种全新的生命存在方式,将“这一滴水”,融入了青藏纯净的溪流,流进了中华民族恣肆的汪洋。陈人杰以对西藏深深的爱和眷恋为基础,描绘了自己跨越山海对祖国大地的深切情感,描绘了藏地崛起的历程,是在山与海的交流交融中,展现了沧海一粒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独特表达。

        优秀的诗歌背后站着一个人,陈人杰的诗歌创作中呈现着强烈的生命意识。作为一位三届援藏并选择调入西藏,最终栖居在藏的诗人,他以自己蓬勃的激情构筑了新的审美场域,也营造了一个丰厚的精神家园。“一个人的生命线到底有多长/从杭州到西藏乃至根本无法预知的村落/从碧海到雪域、浪花到雪花/后现代到文明倩影/呼风唤雨到藏地风情/于高冷、孤绝、自省中/一次次拓宽内心的精神疆域,”他立足高原、融入这片神奇的土地,寻找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改善脚下土地的面貌,希望她能和母亲其他的孩子一样站在中华民族的大舞台上,展现她独特的魅力;希望能掀开她神秘的面纱,像其他兄弟姐妹一样,奔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他身体力行,扎根西藏,灵魂也找到了寄托的地方。“人在哪儿,根即在哪里/移动的树/也能扎出冰川纪另一片星空/枯枝,为了明天的树林更加葱郁/纵使缄默如树皮/新鲜果实也要送到饥饿者手中……”,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我”在哪里,故乡就在哪里,“我所看见的,皆为可以凭依的家园”。西藏巍峨的大山向“我”伸出了双臂,“我”越来越成为一个西藏人,在时空的交织中感受山的巍峨、海的辽远,感受不断进步、迈向新时代的青藏高原的和煦之风,感受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大道无形,大爱稀声,脚下的这片土地,早已融入进诗人的血肉。在那个“被黄叶安排的秋天”,沿着“乱石惊涛,茶马古道”,带着“一颗正在撞击的心脏”,诗人与叶巴村撞了个满怀,川藏线上鹰隼搅动的潮声中,恍惚有“我”期盼的微声。尽管“人生已过半”,但“我”无怨无悔。“把苦欣化作乳汁的甜蜜”是诗人援藏七载岁月的真实写照,从富庶繁华的低海拔巷陌,到海拔4700米的藏北腹地,他要克服的不仅是高原氧气稀缺所带来的生理抵触,还有生活设施的落后带来的思想差距,天黑人静之后心理上的孤独寂寞……要如何做,才能融入这片独特的土地?“炊烟萦眸,经幡飘忽/布谷雪山像莲蕊吻你在手心/露珠指点小草/万物重新命名,”“我在无限地靠近”,靠近这圣洁土地的内心。诗人用满蕴的真情描绘了自己在民族交流交融中对边疆情感的升华,刻画了在祖国母亲的关怀下以叶巴村为代表的藏区人民的茁壮成长和美好未来。连接山与海的是情,山海之间灌注的是爱!从浙江西子湖畔到羌塘草原,从钱塘到怒江,“我”在成长,叶巴村在成长,藏区和母亲在交融。浪花,雪花,屋脊,海岸线,渡口,边界,这是同一片星空下的月圆,是十三亿的爱汇聚的“一”。“我”在世界屋脊的瓦片里,找到了灵魂的栖息地。作者以理想主义激情,展现了奉献西藏的情怀。

        从不同的路线款款迈入雪域,闪闪的格桑花开在每个人的心房。茶马古道上的马蹄声穿越历史的尘封,在LED灯的灯光照耀下,一声一蹄,稳健而有力。古老的民族正在崛起,东方的巨龙正在腾飞,珠穆朗玛峰下燃烧的中华火种,将腾飞的盛景献给母亲。山与海终将连为一线,不论是怒江、长江还是钱塘,雄鸡的每一羽,都是家园----这是陈人杰心中的大家园。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中国古代诗人不断追寻的心灵归宿,诗人陈人杰在高原上的村落里找到了,他把灵魂注入在了西藏巍峨的山脉中。在这片汇聚日月精华于一身的圣洁土地上,孕育出了爱的诗行,传达出了西藏的风土民情和自然风光。这爱,跨越了祖国的高山大川,在雪域大地蓬勃生长!


原刊于《西藏文学》2022年第四期

徐琴2022.jpg

        徐琴,女,文学博士,西藏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主持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及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有学术专著《文化身份的建构与书写——当代藏族女性文学研究》等。

陈人杰.jpg

       陈人杰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三届援藏干部,后调藏工作。出版诗集《回家》《西藏书》等。曾入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提名,获第五届中国长诗奖、第二届“浪漫海岸杯”国际爱情诗大赛特等奖、第二届徐志摩诗歌奖、《诗刊》青年诗人奖、《扬子江》诗学奖、珠穆朗玛文学艺术奖特别奖等奖项。多组作品入选年度中国最佳诗歌多种版本。入选《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60年诗歌精选)、《“青春诗会”三十年诗选》等。荣获2014年度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5222阅读 31 编辑:刚杰•索木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