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现代文明视域下的民族书写——以藏族作家王小忠小说集《五只羊》为例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李捷 2023-01-14发布

【摘    要】王小忠的小说,以甘南藏地风物为背景,真实地展现了在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汉藏家庭融合的艰难、匠心精神传承的隐忧、现代人性变迁的沉思。同时,在汉藏民族故事的讲述中,作者融入了对于伦理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碰撞的深切关怀和人文之思。其折射的不仅是甘南草原的变迁,更是民族文化的所面临现实问题。王小忠的小说,不仅展现着藏民族作家创作的独特性与超越性,更是自觉地探寻着现代文明视域下民族书写与融合中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王小忠;民族书写;文化反思;现代文明


        小说集《五只羊》入选“2020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在此之前,藏族作家王小忠就已创作过散文集《黄河源笔记》《洮河源笔记》《浮生九记》等。生于七八十年代之交的他,试图探寻着新生代甘南藏族自治州农牧结合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矛盾冲突。如同次仁罗布、色波等对藏地民众生活小人物的挖掘,王小忠的小说也在努力尝试着。甘南藏地并非一个封闭保守之地,也并非神秘化、理想化的小世界。之所以具有独创性,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书写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反思的现实甘南。


一、家庭内部: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王小忠围绕甘南藏地这片沃土,或讲述藏族姑娘来到汉族家庭,或讲述汉家小伙融入藏区生活,于家庭琐事或生意往来间,流露着汉藏民族之间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信仰观念。具体而言,集中体现在《谁厉害》《铁匠的马》《黑木耳》篇目之中。

        在《谁厉害》中,以孩子加措的视角,于判断“厉害”的标准变化之中,讲述了藏汉家庭融合中的日常生活琐事。具体而言,“厉害”的标准伴随着孩子加措的成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父母争吵打架时期,以“谁的拳头硬谁厉害”为标准,此时母亲卡卓草占据了上风,父亲显得怯懦窝囊,加措显得战战兢兢;在家庭谋求物质生活时期,以“谁能赚到钱或做成某事”为标准,此时父亲刘启林占据了上风,他外出干活,家庭的生活物质条件得以改善,母亲由泼辣粗暴变得温柔体贴,村人由揶揄嘲讽变得刮目相看;在家庭面临即将破裂时期,以“谁有担当、不离不弃、能赢得孩子深爱与尊敬”为标准,一是母亲卡卓草为救丈夫刘启林,卖牛羊凑钱、回牧场借钱、挖药材卖钱;二是爷爷刘三志为救儿子刘启林,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甘愿吃苦受累去放羊,甘愿放下面子去各家混饭;三是父亲刘启林的重新开始,由土生土长的多瓦村走向了宁静祥和的牧场,是重新修好情感的悔过之心,是对妻子、对孩子的深爱之心,是对藏汉融合的包容之心。

        至此,从表层看,《谁厉害》讲述了“我”的成长历程,在家暴的环境中,父母打闹动刀,“我”似乎是个幸灾乐祸的、想要分出“谁厉害”的旁观者,性格变得复杂、多疑、敏感,“我”恨父母对自己打骂,恨爷爷更疼爱天亮,恨村人茶余饭后的闲言碎语,但在父亲刘启林出事后,出现了对家人从不认可到爱与包容的变化;而从深层来看,其背后隐含的是藏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在相互融合中所面临的现实物质困境、宗教信仰困境、道德伦理困境,王小忠的小说亦在忧心忡忡地思考着汉藏家庭融合的启蒙、人性的关怀、精神的救赎,小说结尾处被砍伤后的刘启林走向牧场、身后一片通明,预示着一个充满温暖、包容、希望的家庭的新开始,汉藏两种习俗观念也在碰撞中渐趋融合。

        《铁匠的马》讲述的是汉家男子来到藏族村落相融合的故事。小说展现了藏族儿子道尔吉对于汉家男子六指儿“是否是一家人”的深切追问和态度转变。从好奇到猜疑再到接纳的过程,小说的矛盾点源于赛马节前,醉酒后的道尔吉对于汉家男子的不认可、不接纳,不明白丧偶的母亲周毛塔为何让汉家男子六指儿借住,在村人的评价话语下,对汉人六指儿的身份认同产生了强烈质疑。在道尔吉真正成为驰骋马场的骑手后,他懂得了作为男人的勇毅、担当、包容,实现了其真正的成长。而六指儿的吃苦耐劳、技艺精湛赢得了藏族村民们的尊重,善良、老实、本分赢得了周毛塔的接纳和爱意,一如既往的无私之爱赢得了道尔吉的真正理解。

        汉藏融合之家中,有生活习俗的矛盾、有文化信仰的矛盾、有身份认同的矛盾,但最终能够走向融合,靠的是什么?王小忠将答案融于了平实的叙述,是善良踏实的彼此信任、是生活情感的深度融合、是民族一家亲的归属认同。

        而在《黑木耳》中的汉藏之家融合则更为曲折艰难。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我”与藏族姑娘一家的生活琐事,以“撞倒煨桑炉”、“偷了献给神山的牛”等诸多误解为矛盾冲突,同时,小说以双线并行的方式,既讲述了“我”种植黑木耳的曲折过程,又讲述了汉族男子“我”在爱上藏族姑娘后的一波三折,最终杨卓玛怀上了孩子。作者以“黑木耳”作为喻体,一方面象征着“我”在现代文明技术的影响下,对于新的致富道路的探索;另一方面象征着新的生命希望和汉藏一家融合的微观景象。最终,汉族的父亲和藏族的父亲坐在了一起,而放下一切的过程,也预示着两种民族文化的彼此包容、谅解、渐趋融合。

        从上可以看出,王小忠以日常汉藏家庭的故事为切入点,展现了汉藏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正如巴赫金所言:“在文化领域内,外在性是理解的最强有力的杠杆。异种文化只有在他种文化的眼中,才得以更充分和更深刻地揭示自己……在两种文化发生对话和相遇的情况下,它们既不会彼此融合,也不会相互混同,各自都会保持自己的统一性和开放性的完整性,然而它们却相互丰富起来。”而王小忠小说则呈现了甘南藏地汉藏两种文化的碰撞,是如何展现着自身的统一与开放。在其作品中,两种民族文化濡染下的家庭关系,从另一个角度也是民族共处关系的缩影。民族家庭关系的融洽与否,影响着民族间的团结稳定和生命延续。值得注意的是,藏汉融合后,孩子的成长问题,亦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比如《铁匠的马》中孩子的价值判断,《谁厉害》中孩子的畸形成长。当然,伴随着理解与温暖,民族家庭的起伏冲突,都最终走向了“和而不同”的新起点。


二、藏地行业:传统技艺的传承与隐痛


        小说中除了展现汉藏民族文化交融的曲折之外,还围绕铁匠、银匠、木匠、皮匠等小人物,讲述了他们在传承民间技艺过程中的艰难性,尤其是老一代工匠的遭遇和坚守,对行业衰落的留恋和叹惋。而作者在讲述传统技艺的传承中,更多的注入了情感、价值、伦理等的思考。

        《羊皮围裙》中,最能展现工匠技艺传承的艰难。故事讲述了老银匠阿爸寻找手艺传承者的故事,南木卡粗心贪婪、心术不正,反而向传他手艺的老银匠要工钱;道智外表老实,内心却觊觎美色,重利忘义,还将老银匠所珍藏的佛像偷走。而悟性极高的小银匠,自带技艺,并能与老银匠切磋打制首饰的功法,原本最有希望成为继承人。但小银匠却移情别恋、心有杂念、追逐名利,离开城镇转向城市,甚至妄图以法律诉讼去占有老银匠的铺面和房屋,丢失了本分与忠诚。

        从表面上看,故事讲述的是老银匠寻找徒弟的曲折过程和失败问题;而从深层来看,在甘南这个特殊地域环境的转换期,老一代工匠精神艰难地生存着、坚守着,在社会转型中其善良的品格和价值便愈发可贵,就像老银匠打造的器物一样坚实和有质感。然而,传统技艺的衰微,在现代工艺面前似乎已是大势所趋,这不是老银匠的个人问题,而是一个行业的共性之思。

        《谁厉害》中的爷爷刘三志,作为一个曾经很受尊敬的木匠,同样也面临着技艺难以传承的怅惘。故事中,老一代木匠和徒弟们形成了鲜明对比,爷爷认为“木匠永远是木匠”,其手艺、地位、匠心精神是无法替代的;而其徒弟们没有传承下来,早已改换了门户,其儿子刘启林游手好闲,亦无法成为传人。文中借老一代匠人的感慨,于平实的叙述中表达着对传统技艺渐失的回眸与哀婉。

        《缸里的羊皮》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视角,见证了传统手工技艺和现代机器技术之间的冲突。皮匠楞木代拉、揉、搓、铲的裁制皮衣过程,展现了手艺人精益求精的制作过程。他对机器技术的态度,从质疑其性能、到惊叹其产量、再到怨恨其夺走了自己好匠人的名声。手艺人楞木代和机器尝试者班玛次力,二人的成功合作过程,是两种文明的相碰撞融合的过程。离开机器制作,楞木代用传统技艺所做的皮子,数量上无法高产;离开传统泡皮的手艺,班玛次力操作机器所制的皮子,质量上无法过关。

        由此,王小忠表面上写的是草原文明进程中的悲剧,自私的班玛次力不愿将机器使用方法传给楞木代,而保守的楞木代也不愿去学习新技术;但实际上,作者在反思着造成悲剧的根源,面对社会的变迁,愚昧保守并不可取,自私自利也不可行,猜疑仇恨必须摒弃,两种品质的结合、两种文明的交融乃是前行的途径。

        《铁匠的马》中,讲述的是铁匠钉马掌的故事,详细地描写了打铁的过程以及他想要将手艺传承下去。铁匠是受人尊敬的手艺人,虽然赚来的钱用来买炭,但六指儿从不因赚钱的多少衡量铁匠的价值。这便是老一代的匠心精神,追求的是坚守与专注、是精益求精、是求真求善。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匠心精神,在现代化文明的浪潮中,却并没有得到尊重与认可。张隆溪在《走出文化的封闭圈》中讲道:“文化和人的生命一样,也有生老病死的变化,其中有些成分也会随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推移而过时乃至死亡。”作者以温和的笔触,不仅详尽地描写了老一代工匠们的手工艺制作过程和美好的品格,而且思考着在现代技术带来便利、乡村走向城镇化的道路上,我们迷失的是什么?造成老一代工匠的哀婉或悲剧又是什么?虽然文章中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却引发了我们对于这些问题的深思,它们包括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的矛盾、人性坚守与时代变迁的矛盾,这并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时代转型变迁下,一个行业、一个时代、一个地域无法避免的阵痛。更深层地看,是传统技艺或文化的断流,是更为严峻的民族之痛。


三、人性问题:价值观念的震荡与沉思


        作者在探讨匠心精神渐行渐远悲剧的同时,并没有一味地将问题归结于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墨守成规的匠人,而是对现代文明冲击下的人性问题,寄予了更多的思考。具体来讲,有急于求成的草原牧民、有利欲熏心的寺院长老、有见利忘义的生意朋友,作者对这一类人的价值观念转变,进行了沉思。

        《虚劳》中讲述的是不枯积德行医最终身患虚劳的故事。从表面上看,孝顺的不枯,为完成母亲意愿和缓解母亲病痛,虔诚诵经、自学行医、猫城寻药,偶然治好张老板病痛而带来物质财富,却被智慧长老当作摇钱树而身患虚劳,走向还俗的过程。从深层上讲,这是天伦寺逐渐沦为名利场、走向“虚劳”的过程。大师们在寺门附近开杂货铺、高价变卖香火、算命卜卦,僧人们以获得财富多少来衡量价值大小,充满了俗气和贪欲,价值观也在日趋走向异化。由此,不枯还俗离去,既是自我个体的如释重负、精神解脱,同时也是以天伦寺为代表的“名利场”的放弃治疗、无药可救。而不枯母亲的善良虔诚、心无杂念与智慧长老的伪善贪心、满眼功利形成了强烈对比,母亲临终之前也要捐赠扩建寺院的香火钱,而智慧长老已将筹建寺院的钱占为己有,扬长而去。

        《夜如铅》是桑吉以现实和回忆穿梭的形式,讲述了来自班玛草原的桑吉被儿时同学杨继荣所骗的过程。小说开头以顺叙的形式,讲述了一无所有的桑吉经不住诱惑,迈入了供风花雪月的、可疑的休闲娱乐夜店,而身无分文的桑吉却得到了风尘女子的帮助。接着又以倒叙的形式,讲述了桑吉贩卖虫草之时,被“女教师”和“小伙伴”联手欺骗的过程。在此,既形成了桑吉形象的前后呼应,又形成了“风尘女子”和“人民教师”的善恶对比。表面上看,是“女教师”巧设圈套骗取桑吉的信任和钱财。实际上,是桑吉自身也无法抗拒诱惑、人性中的贪欲使其掉入陷阱。

        同时,小说也在隐晦地传达着,看似善良老实的身份和形象,未必是值得信赖之人,亦有其恶毒狠辣的一面;而身处恶劣环境、看似身份低劣的人,其人性也有其闪耀的地方。再者,小说以“夜如铅”为标题隐喻,明写的是夜色之中,回忆生意场上虫草被灌入铅粉的骗局;暗喻的是漫漫人生,人性险恶比夜色更为黑暗。当然,小说并没有一味地书写人性阴暗,当桑吉得知骗局是作为同学的“合伙人”设计,在看到其因车祸而失明,桑吉把想要报仇的刀子扔掉的举动,也是作者以其宽容的姿态,对于恶的行为给予了温情的处理。

        《凶手》表面上讲的是寻找凶手和真相,实则是对于人性的思考,对善与恶发出灵魂的追问。兽医鲁伟探索人工种植牛黄,惨遭陷害,被误以为是屠牛取胆的凶手,多年来苦苦查找凶手和真相,而凶手竟是关心他的老领导和有着生死之交的朋友。小说着重书写了人性的复杂,人人都称赞的好人,实则未必如真,“凶手”才保加和四个大汉曾经救过自己,但也是嫁祸自己的凶手。鲁伟选择了将举报信撕碎,在扔进黄河的刹那,也意味着其对“凶手”的态度选择了宽容。

        《金手指》中讲述了拉加才让探索走出草原、转向生意的探索。主人公感到老老实实放牧太苦,想要急于转向小城安逸生活。而他对于城市的陌生感和新奇感、对于足浴的全新体验、对于西服领带的新认识,难以经受住诱惑。在体验了一夜的足浴之后,便盲目卖掉牛羊,凑钱去找足浴技师合作干生意。听到足浴店出事,死亡案件扑朔迷离,“金手指”离奇消失,一系列事件使拉加才让渴望快速赚钱的梦想破灭,并重新审视着当老板一事。在此,他认识到了没有什么“金手指”的捷径,真正能靠得上的是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草原也一样可以当老板。

        正如阿来所言,“我愿意写出生命所经历的磨难、罪过、悲苦,但我更愿意写出经历过着一切后,人性的温暖。即便看起来,这个世界还在向着贪婪与罪过滑行,但我还是愿意对人性保持温暖的向往。”甘南作家王小忠亦是如此,他在描写甘南游牧生活转向现代化城镇的过程中,集中体现了小人物人性的变化,但是作者结尾处的笔墨,最终指向的是温暖的场景,对于恶势力的行为,在不遗余力鞭挞的同时,隐含着同情与悲悯,而更多的是包容与宽恕。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小说的主人公大多是生活在甘南大地的弱者,他们或积极探寻着改变生活现状,或坚守着人性中最珍贵的情感,或写出了城镇化进程中人心的起伏。城市现代文明的入侵下,外来文化元素的巨大诱惑与乡村人物自身的欲望渴求,成了甘南乡村人物悲剧的内在引力。善与恶的交织、美与丑的对照,小人物的命运都难逃现代文明的浪潮。汪晖曾提到,“思想、观念和命题不仅是某种语境的产物,它们也是历史变化或历史语境的构成性力量。”在新一代人物中,秉持人性美好的坚守,方是现代化语境下不可或缺的价值取向和内在力量。现代化道路上,固然有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但在冲突中又何尝不是一种时代进步的推动力量。


四、结语


        总的来看,作为甘南藏地作家的王小忠,以更为自觉的甘南文化先行者,忧思着民族文化所面临的精神困境,探寻着自我超越的可能性和民族融合的重要性。王小忠的创作自觉,不是对甘南藏地包罗万象的审美展现,而是剖出一个切面,引导读者去体会汉藏家庭融合过程中的曲折历程、去审视老一代工匠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问题、去思考现代文明下人性变迁的精神困境。汉藏文化间的冲突不可避免,但王小忠想要呈现的是,不要把焦点集中在民族文化矛盾或“文化排他”的陷阱,文化的冲突实则也在强化着文化认同。不同于其他少数民族作家,对汉文化入侵或现代文明技术进行批判,或对藏族乡村生活美好的怀念,王小忠力图将目光更多地集中于甘南藏地文化的发展变迁,换句话说,这也是王小忠小说的文化纵深感和价值厚重感。


参考文献:

[1]王小忠.谁厉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20:231.

[2]王小忠.铁匠的马[J]. 芳草(文学杂志),2017(6).

[3]王小忠.黑木耳[J].民族文学,2019(5).

[4]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7-38.

[5]王小忠.羊皮围裙[J].红豆,2015(7).

[6]王小忠.缸里的羊皮[J].红豆,2016(6).

[7]张隆溪.走出文化的封闭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3.

[8]王小忠.虚劳[J].青年文学,2015(5).

[9]王小忠.夜如铅[J].广州文艺,2019(7).

[10]王小忠.凶手[J].青年文学,2019(11).

[11]王小忠.金手指[J]湖南文学,2017(2).

[12]阿来.蘑菇圈·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3.

[13]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基金项目“西藏当代文学幸福书写的人民性话语实践研究”(项目号:20BZW02)的阶段性成果;系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与实践项目“藏族当代汉语作家小说中的生态美学研究”(项目号:Y2022074)的阶段性成果


主持人语:

        在非虚构文学逐步成为“大气候”的今天,中国当代文学的非虚构写作已经呈现出了不凡的亮丽。不难想象,非虚构作品承载着人世间诸多的真善美走进广大读者群体的同时,我们也为那些如实反映生存中的矛盾问题,准确记录中国后乡土社会的生存困境,用心思考中国后乡村社会未来的文学作品拍案叫绝。不难发现,非虚构文学追求文学的“真”,保存和体现了文学最纯粹的一面,可是读者不会轻易想到许多非虚构作家所经历的艰辛,他们穷年累月,或行走于荒野,或一头扎进陌生的乡土大地,为文学的真实取证、访谈,辨伪人性的善恶,勘察科技飞速发展和人欲望急遽膨胀下人们的生存困境及自然生态所面临的境遇,将一部部满载生活真实的文学作品奉还给读者,旨在“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效的注意”(鲁迅语)。

        本期推出的甘肃甘南籍藏族“80后”作家王小忠就是一位躬身于甘南大地的非虚构写作者,他新世纪初就读大学时创作了大量的诗文,大学期间出版了个人诗集《风雨中的灯盏》。可以说对文学的热爱、刻苦、勤奋、虔诚以及甘南无明争暗斗、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一良好的文学生态成就了这位作家。使得他从出版诗集《甘南草原》到散文集《静静守望太阳神》《红尘往事》《浮生九记》《小镇笔记》,再到小说集《五只羊》等一路走到当下。他用忧郁沉思之诗书写个人在甘南地域中独特的生命体验,他用生活哲思之散文真实记录了一步步走向现代化进程中乡土大地的变迁与美好人伦的逐步失真,这并不是绝望的乡村叹息,这是他试图用文学找回丢弃在乡土社会中的美好人伦。由此看来,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近几年,王小忠多次深入玛曲的阿万仓、欧拉等空旷地带,勘察日以蜕化的自然生态,用文字记录下这方净土之上人们的真实生活,同时他也多次进入卓尼洮河沿岸的农牧村地带,了解新型乡村机制下农牧民的生活,并将这些成果汇集成了今天的非虚构作品《黄河源笔记》和《洮河源笔记》。这两部作品散发着作者王小忠的生态忧思与人性况味,的确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手笔。持续、多元、与时俱进是王小忠目前创作的真实状态,目前他的创作引起了学界不少读者的关注。

        本期刊登的论文中,西藏民族大学卢顽梅纵观王小忠的散文和小说,从三方面得出了十分精当的观点:一是从时代变迁的角度,注重论述了《黄河源笔记》《洮河源笔记》所观照的现实变迁,深入分析了作者对其的忧思和悲观;二是论文切中“文学即人学”这一主题,从人性淳朴与人心贪婪的二元对立与冲突中深入探究了王小忠小说对物质异化人心过程的真实书写;三是注重思考了王小忠小说所披露的人放弃土地又无法离开土地这一生存矛盾,从而得出王小忠创作所体现的是“灵魂书写”这一命题。北京师范大学王玥力借本雅明所强调“远行之人必有故事可讲”的这一话语,展开对王小忠非虚构作品《洮河源笔记》的专题性研究,深入论证了这部作品叙事的生成及文本结构上的特殊性与文本所关切的人的生存矛盾,肯定了作者对土地、河流的深情厚义。西藏民族大学李捷以家庭伦理为视角,注重分析了王小忠小说集《五只羊》,论者从《谁厉害》《铁匠的马》《黑木耳》三部作品中深入论述了多维文化融合后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危机。总之, 此三篇文章的论述为学界研究甘肃藏族作家王小忠文学创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也希望学界给中国乡村非虚构写作者给予更多地关注。

——朱永明(文学博士,兰州文理学院副教授)


原刊于《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注释已略,详见全文)

李捷.jpg

        李捷,女,山西省忻州人,西藏民族大学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藏族审美文化。文学评论散见于《星星》《陕西社会论丛》《青少年文学》《五台山》《草地》等。

1599545732271087.jpg

        王小忠,藏族, 甘肃甘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甘南草原》、小说集《五只羊》、散文集《浮生九记》《黄河源笔记》《洮河源笔记》等。作品入选《中国年度最佳散文》《散文精选集》《2013青春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精选》等十余种选本。曾获甘肃少数民族文学奖、甘肃黄河文学奖、《红豆》年度文学奖·小说奖、散文奖,《莽原》年度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等。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4424阅读 234 编辑:刚杰•索木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