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清明节,云南多地迎来了一场春雪。当各色雪景刷爆社交平台时,有一群“橙色军团”正在积雪厚达60公分的G214白马雪山(老路)上演绎一段“生死急救”。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其实,这是微电影《雪域养路人》的拍摄现场。4月9日,云报客户端记者从《雪域养路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微电影已于当天中午完成最后一组镜头的拍摄并顺利杀青。
这是一部微电影
更是迪庆公路养路人的真实写照
《雪域养路人》是一部由迪庆公路局出品,迪庆冰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香格里拉帕巴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拍摄的微电影。
微电影以迪庆雪域公路一线养路人日常工作为线索,以G214白马雪山路段为背景进行拍摄。通过深情的讲述、演绎一段感人的故事:因天降大雪,德钦至香格里拉方向的白马雪山路段交通瘫痪、车祸不断。临近傍晚时,正在养护段的指挥长格茸达娃接到有两名省外游客被困在白马雪山中心地段月亮湖需要紧急救援的指示,而正当他要展开救援之际,就接到家中电话,告知其妻子突然出现产前大出血,在两难选择的关键时刻,格茸达娃选择了留下来继续救援。最后,在养路工人们的努力下,两名游客获救。救援结束后,养路工人们并没有选择歇一歇,而是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清理路障、奔跑在冰天雪地里……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部电影的营救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里面养路工人的工作情况是真实存在的。”据该微电影的导演唐勇介绍,除了男女主角及部分人员是由专业演员饰演外,其它在影片中出现的养路工人均是来自养路一线。“我们之所以选择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进行拍摄,且每天连续拍摄16小时,从中午12点开始拍摄直至凌晨4点,就是为了反映养路工人工作的真实情况。”“取景地实在太美了,但是美丽的背后是无数养路人的付出。开机那天,积雪有60公分厚,许多演员在雪地里寸步难行,每天收工后,身上都是雪。不仅如此,女主角还因不适应气候发了高烧。然而,我们只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拍摄了三天,但是养路工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坚持了整个雪季。”唐勇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参与拍摄的云南冰湖文化传媒和帕巴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支来自云南开放大学传媒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秀团队。
这是雪中的一缕橘色
也是公路线上最温暖的风景线
“白马雪山的风景太美了,但是我们没有时间看。”这是坚守在白马雪山养路工人的心声。白马雪山很美,但如果没有养路人的付出,我们便无法顺利抵达景区,欣赏到这动人的景色。养路人,是雪域公路线上最温暖的风景线。
白马雪山位于迪庆德钦县境内,国道214线横穿白马雪山,这是云南省公路局公路管养海拔最高点,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雪线以上的公路长达40多公里。每年的十月至来年的五月,这里都是大雪封路,时常阻碍道路通行。不仅如此,由于这里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为公路的养护工作增加了难度。
据迪庆公路局维西分局段友升介绍,公路是迪庆州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但目前迪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因此,在进行公路养护上,养护人需要面临着重重困难。“2008年迪庆普降大雪,白马雪山更是遭遇到了严重雪灾,物资根本运不进去,给德钦县城的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度不便。为了打通生命线,我们的养路工人没日没夜的进行除雪作业。”
这是条安全通畅的雪路
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养路人的坚守
车辆行驶在迪庆的公路上,我们看见的是平坦安全的路、畅通又整洁的路,却看不见养路工人的风餐露宿。
在这里,有一种精神叫坚守。近年以来,迪庆的公路如雨后春笋般悄然贯通,一条一条天路犹如美丽的彩虹连接着雪山峡谷,如五彩的哈达盘绕着雪域高原。如今的迪庆公路交通实现了跨越发展,天堑变通途。但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养路人的坚守。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对迪庆高原雪域上的养路工人最贴切的形容。据迪庆公路局维西分局段友升介绍,“养路工人是一份特殊的职业。尤其是高原上的养路工,一年四季都坚守在雪山上,养护着百姓、游客出行的生命线。我们雪域养路人不善于言辞,总是在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我们拍这部微电影的原因就是想借艺术向每一位养路工人致敬,也是希望这种精神能够传承下去。”
结语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一守就是一辈子,他们把雪山当家,把养路、护路当做一生的承诺和追求,正是这份坚守才有生命线的畅通,才有出行的安全。雪域养路人,为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