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建立青藏高原新近纪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

新华社 温竞华、张泉 2023-12-26发布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员和青藏高原研究所方小敏院士率领的团队,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新近纪地层和化石群进行总结,建立和完善了可用于国际对比的青藏高原地区新近纪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并查明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新近纪的古气候环境演化特征。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学术期刊《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上。

这是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了解到的信息。

新近纪是新生代的第二个纪,从2300万年前延续至260万年前,包括中新世和上新世。“由于青藏高原在新近纪的显著隆升对东亚乃至全球的气候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建立青藏高原新近纪地层框架对地球科学各领域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邓涛介绍。

W020231226321131238840.jpg 西藏札达盆地上新世哺乳动物群生态复原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供图)

中国的新近纪年代地层系统分为中新统的谢家阶、山旺阶、通古尔阶、灞河阶、保德阶5个阶,以及上新统的高庄阶和麻则沟阶2个阶。研究提出,在青藏高原新生代陆相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测年标定上,哺乳动物化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在青藏高原新生代盆地发现了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并且东亚地区许多哺乳动物首现属出现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这使得古哺乳动物学家很容易对化石依据其所处的演化阶段进行时间排序。结合高分辨率的古地磁测年,可提高新近纪青藏高原地质地层年代的测量精度。”邓涛说。

该研究将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新生代盆地划分为5个地层区,即南疆-西昆仑区、柴达木-祁连-西秦岭区、羌塘区、滇西-川西区、冈底斯-喜马拉雅-西瓦立克区,并可进一步细分为次一级的地层小区。在生物地层和磁性地层的约束下,以地质年代为框架,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各地层分区的岩石地层单位得到精细对比。

W020231226321131546223.jpg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新近纪地层对比。(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供图)

此外,科研人员通过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新生代沉积物及其所含的哺乳动物化石进行牙釉质和古土壤碳氧同位素分析发现,青藏高原在中新世整体上已上升至海拔3000米左右,成为阻碍大型哺乳动物交流的屏障;至上新世达到4000米以上的现代海拔高度,由此形成冰冻圈环境,导致冰期动物群祖先类型出现。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2271阅读 13 编辑:喜热布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