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旺俊美老先生:千年贝叶经的守护者

西藏日报 许万虎 刘洪明 2014-11-19发布

“寻访贝叶经的路很长,不能放过每一片贝叶甚至残片。”次旺俊美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次旺俊美曾任西藏贝叶经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今年初,由于年龄原因,他告别了钟爱的贝叶经事业。可当记者提起6年来的贝叶经寻访之路,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立刻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贝叶经,是纸张发明以前,古印度僧人为了弘扬佛法而书写在一种棕榈叶上的经文。佛教典籍浩如烟海,而梵文贝叶经被认为是最接近释迦牟尼原始教义的“佛教元典”,其文物和文献价值不言而喻。

2006年,我国政府启动大规模的贝叶经寻访、保护工作。那一年,次旺俊美刚刚从西藏社科院院长的岗位上退休,本该在家享清福的他听到消息便坐不住了,“为贝叶经保护传承尽一份力,我责无旁贷”。

同年,次旺俊美开始担任贝叶经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正式走上了历时6年、行程1.7万公里的贝叶经寻访之路。由次旺俊美带领的7人课题组,在西藏全区41个县的寺庙、遗址和不计其数的民众家中留下了足迹。

“寻访工作条件艰苦,但大家都乐此不疲。”次旺俊美说,“6年间,我们整理出历史上曾有译师去过的每一个地方,然后按图索骥,一一寻访,最大程度做到不留遗憾。”

“寻访贝叶经的工作特别琐碎,许多经书存在串页、残缺、重复等问题,调查、复检、验收、整理、编目、影印,一个环节都不能少。”次旺俊美说,这项工作非常枯燥,梵文难度大,字体很多,需要一一辨认,并通过许多资料来旁证,针对梵藏翻译中有疑问的地方,他们会写入调研报告,引起后人重视。

寻找贝叶经的路,漫长却充满惊喜。“比如传说在第28代吐蕃赞普时期,曾有一部《宝箧经》从天而降,落在西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里。我们真的在贝叶经中找到了《宝箧经》,而且找到了几个不同的版本。”他说。

谈起这次收获,次旺俊美老人乐得像个孩子。他说:“长期以来口耳相传的佛教传说,竟然被印证了,这确实令人兴奋。不仅如此,有些贝叶经上与佛有关的故事记录得很完整,还配有精美的插画,谁见了能不惊讶啊!”

寻经六载,终得果实。目前西藏贝叶经已整理出近6万叶、近12万面、1000多函(种),很大一部分也已整理出了书题。

“传承保护贝叶经的接力棒不能断!”次旺俊美说,“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形成系统的贝叶经学,为特色文化保护添砖加瓦。”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10770阅读 130 编辑:Largo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