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江才:西藏民俗文化守望者

中国西藏杂志网 刘东平 2008-09-06发布

尼玛江才

不久前,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首府举办的一个藏族民俗文化收藏展览会上,我认识了尼玛江才,他面庞黝黑,身材敦实,为人纯朴热忱,是位有知识的本土年轻藏族后生。他,也是这个藏民俗收藏展的主创人。民俗文化展的藏品丰富,图片精美,吸引了众多中外观众的目光,这正是尼玛江才10 年努力的丰硕成果。

藏族民俗像一条生物链,不能断了线

“在藏族年青一代人中,更多人关注的是现代的、时尚的,你为什么对自己民族民俗文化如此感兴趣,从而走上这一条路?”趁尼玛忙碌的间隙,笔者于他攀谈起来。

“我生在玉树,长在玉树,1994 年去西宁上大学是第一次离开家乡。正像人们所说,距离产生美。就在远离家乡时我才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对家乡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眷恋,非常想为‘母亲’做一点事情,回报家乡对我的养育之恩,纪念自己对家乡的这份情感。”

1998 年,尼玛从青海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的山区当上了老师。

那两年,他几乎天天爬山,看山,和大山打交道,也常听山里老人为他讲述周围一些神山、寺庙的传奇和秘闻,听了这些讲述,尼玛再看那山,那庙,那庙里的器物,感觉就大不一样了——这里蕴含着藏族代代相传的习俗和传统文化,这里有藏民族生活演变的历史。这让尼玛感到很神奇,也很兴奋。他下决心去做一件事情,去收集、整理、研究自己家乡、民族生活的遗存和历史,发扬光大藏族的民俗民间文化。

尼玛江才像一位淘金者,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上山下乡,农村牧场,访问老人,搜寻线索,四处淘宝,几年下来,他几乎跑遍了玉树的山岭沟壑。有一次车过日月山时,遭遇车祸,险些把命送了。母亲常心疼地“责骂”他,不知这次去了,下次还能不能回来。

为了收藏,尼玛有时竟像走火入魔似的,无论在哪里,只要看到一个人的穿着很“有味儿”,佩饰很“土气”,顾不得礼仪和陌生感,就上前询问打听,或说服人家将看中的穿戴收为己有。为细致了解民俗,尼玛还有个特殊嗜好——爱和老年人聊天。他认识的“老”友,甚至比年轻人还要多,不少人奇怪他为何知晓那么多老事旧事?尼玛说,这都是从“老”友那里“挖宝”挖出来的。

有一次,尼玛来到一个偏僻的山村,一位藏民拿出了一块非常原始的打火石给他看,并且还用它划着了火点烟。那个藏民对尼玛说,何为先进或落后呢?最适合的就是最先进的,否则就是没用的。

这话启发了尼玛,他意识到,“如今,许多过去的东西正在被我们无意识、无知地丢弃,还有许多是在人为地抛弃。这无疑是人类生活,民族生活的一大损失,而且这种损失还会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越来越快。”因此社会需要一批觉醒者,能像爱护自己的生命那样去爱护和传播自己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

尼玛说:“我就是这样一个坚定的卫道者。”

尼玛这样认为,“传统的东西并不一定要延续和继承,但我们一定要了解它、认识它。否则你连自己祖先的生活都不了解,怎么可能把握好今天呢,这也就像一个生物链条,不能断了线。我们要学会保存好每一段生物链,懂得去借鉴。”

欲望谁都有,我还是先选择了需求

执著的尼玛在民俗收藏的路上,艰辛而愉快地行走。时间很快过去了两年多。恰逢2001 年玉树迎来自治州成立50 周年大庆,尼玛江才有了将自己收集的藏族民俗物品和拍摄的图片隆重推出的机遇,展览会上展出了藏族民俗物品数百件、图片数百张。前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对那些民俗收藏品感到既熟悉又陌生,这让他们第一次意识了自己家乡还有那么丰富、珍贵的生活遗存,那么鲜活的民族历史。

正由于尼玛在藏族民俗文化收集、整理方面的突出表现,使他获得了资助,有机会到北京首都博物馆进修了一年。

这一年的学习让尼玛眼界大开,信心陡增,他决心从民俗研究的“游击队员”,变成一名正规军,于是他报考并被录取为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专业研究生,开始了他在民俗学领域的继续探求和深造。

身在京城的“游子”尼玛,并没有忘怀远在三江之源的故乡,他一心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家乡的神奇美丽和民俗文化。他以初生牛犊的勇气在京城上下四处筹措经费,再加上自己节省的钱和亲友们的支持,终于在中央民族大学成功举办了《天上来风——三江源藏族民俗文化》图片展,反响出人意料的好,这使他信心倍增,后来这场图片展还在首都几所高校进行巡回展出。

尼玛说,“我是三江源土生土长的藏族人。我并不是以猎奇者的眼光,而是以一个本土人的心灵去观察和感悟,用民俗学人类学的视野去摄录和整理,展出的500 多幅三江源藏族民俗文化图片,是从我拍摄的1400 多张图片中精选出来的。我希望借此引起更多的人来关注中国的三江源,关注生活在那里的纯朴人民和他们丰富精彩的文化创造。”

尼玛的努力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当图片展在北京大学举办时,引起了北大学子的浓厚兴趣,许多同学驻足观看,并不时向尼玛提出问题,尼玛江才还受北大教育知行社邀请,在北大做了《三江源生态环境、民俗文化保护》主题演讲并和北大同学互动交流。此后他又从中精选出部分图片,在自办的藏族民俗文化网上广泛传播。

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时光很快过去了。尼玛又一次面临选择。是留在大城市,还是返回家乡?谁不羡慕大城市的繁华、舒适和优越,谁不想享受现代生活的便捷和愉悦!欲望和诱惑是现实的。但尼玛内心清楚,人的欲望和需要是两回事:欲望是在需要之上生成的另一种需要,而需要就是你现时的要求。

“留在大城市也许能满足欲望,但我搞的是民俗,我喜欢家乡的山水,喜欢原汁原味的东西。因之当欲望和需求在脑子里徘徊时,我还是先选择了需求。先为工作和发展打下一个基础,这会使我内心更平衡些。”

把藏民族优秀文化介绍给外面的世界

尼玛从北京回到了家乡玉树,重新开始了他熟悉的教学生活。他说,选择工作在学校,是为了能有假期时间,安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去做民俗收藏和研究。而且学校对他的民俗研究很支持,专门拨给他一定经费去搞民间民俗物品的发掘和收藏。

一谈起多年倾力地民俗收藏,尼玛就显得情不自禁。“我的收藏范围正不断扩大。许多人通过两次民俗展览认识了我,主动为我提供收藏线索,或捐献家藏的老物件等。前不久我去了色巴寺,寺里藏着不少‘宝贝’,一些官服、民装、宗教祭器等等,都是老百姓捐赠或寺里保存下来的,现在寺院没有力量来管理和保护,活佛希望我能来接收保管这些‘宝贝’,他们相信我会保护好的。”

如今,除了收藏,尼玛还忙着几件他想做的事情:

一是整理出版藏族民俗文化系列书籍。目前他已完成了一本12 万字,图文并茂的《藏族火文化》,下面还要写水文化、食文化等选题,形成一个系列,每本书后附藏族民俗百问,“这种深入浅出、好读好懂的民俗文化读本,我想会有市场销路的。”尼玛肯定地说。

二是继续举办藏族民俗文化图片展览,不仅在一些大中城市,还要争取展到国外去,让更多的国人和外国人了解和认识三江源的民俗文化。尼玛告诉笔者,“就在民俗文化展期间,有几位研究中国文化的韩国大学教授饶有兴趣地前来参观,他们不仅被一些稀有的精美展品所吸引,还提出愿意和我交流、合作研究。”尼玛意识到,今后自己要更主动去做一些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因为三江源的自然与民俗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三是打算拍几部藏族民俗文化专题纪录片。真实记录藏族民俗的形成、发展、来龙去脉和今昔对比。现在他最想拍的就是《玉树玛尼文化》专题。因为他出生的村庄就是一个玛尼石村。村民以凿刻玛尼石为生,经年累月的刻石、堆石,才创造出了村边数亿块玛尼石的世界吉尼斯纪录。尼玛曾听母亲讲过,那昔日占地100 多亩、一层一层垒建起来的玛尼墙,在巨大的社会震荡中惨遭破坏。尼玛想拍出这玛尼石的奇迹,玛尼石的悲痛,玛尼石的变化。

四是想搞民俗旅游,因这些年搞民俗调查收集,他把玉树的沟沟壑壑都走到了,也把玉树民俗的家底摸透了。“有些地方真是让你感到陌生,感到美的惊人!比如一些岩画,一些民俗历史遗址,很震撼的!”

尼玛觉得,民俗旅游能让更多人去分享美、感受美,也能促进藏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当你的事业成为一个产业,一个文化窗口,就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紧密结合市场的需求去做大做强,让它得以良性的循环和快速发展。”

尽管尼玛的打算设想还有很多,一项项实施起来虽然并非容易,却满怀自信。他说,“以前我想都没敢想过,能去首都北京进修、能读了研究生、能走上北大讲坛去做演讲;能被邀请到九寨沟去传授民俗文化保护的理念;能在玉树第一个举办个人的民俗文化展览。但这些我都做到了,实现了!人的跨度就是这么大!我想,今后的跨度会更大,路会更宽。”

我们祝福尼玛江才和他的保护传播藏族民俗文化之路阳光普照,越走越宽!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4006阅读 24 编辑:华锐·索南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