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烈曲扎

本站原创 佚名 2006-02-03发布

这部著作从整体上描绘了世界屋脊的秀美景色,讲述了人类起源以及西藏的宗教和历史,又从各个侧面描述了各地区最令人关注的民俗意义上的历史变迁。一切都从民间传说出发,也不妨贯以真实的历史痕迹。引人入胜地将读者带进沧海桑田的史前文化背景,又冷不防让人步入佛教本土化的历史进程。从松赞干布创业到朗达玛毁法,吐蕃王朝兴衰过程跃然纸上。从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唐蕃会盟到大元帝师八思巴。从刀耕火种痕迹到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从羌塘无人区的珍稀动物到数不清的神湖圣水,从高原第一寺桑耶寺讲到格鲁教派的名寺,从卡诺遗址讲到当代居民,从节日文化、民间歌舞到世界最长的史诗,从出生命名到婚丧礼仪,等等,民俗的方方面面几乎应有尽有。这一切,都是要了解西藏的读者所特别关注的。1982年冬,这本书刚刚搁上新华书店的书架,就被抢购一空。以后十几年内重版四次还被译为英文本,仍然满足不了国内外读者需要。后来,他在此书基础上,又写了一部《西藏--我的家乡》的书,还只是手抄本时,就被北京外文出版社译成德、法、日、西班牙等四国文字。他在民俗学方面的贡献,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

"为什么选择从民俗学方面介绍西藏?"采访他时,笔者好奇地问道。

他说,我们藏族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中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之一。西藏是一块风水宝地,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景点无数,人文景观神圣。可是长期以来,区外的人对西藏知之甚少。有人只是凭道听途说和主观臆断来加以评判,把西藏想象成十分荒凉可怕的不毛之地,把藏族人民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说成单一落后甚至是野蛮的样子。随着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汹涌浪潮,世界人民了解西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为了消除偏见,让世人客观真实地了解西藏,作为一名藏族学者,有责任承担这一使命。了解-个民族最方便的途径就是了解其民俗风情,那样最容易从感情上沟通。于是就写了《西藏风土志》。

民俗学包括人类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民族学等多学科内容。赤烈曲扎认为,只有到民族的最底层中,大量采集民间文学的素材,才能有达成共识的基础。

正好在1981年,中国和前南斯拉夫根据文化合作协定,要拍摄大型画册《西藏》。作为中方主要编辑之一的赤烈曲扎,有机会随摄影组跑遍山南、林芝、日喀则、昌都、羌塘、阿里,除了拍风情照片,他更注重收集民俗方面的文字材料和包罗万象的传说故事。

在去萨迦的途中,摄影组计划只停留一天。一天的紧张工作下来,天已经快黑了,赤烈曲扎只得利用夜晚做自己的事。他来到一位萨迦僧人的住处。乡上人视拉萨来的工作组之类为"本波啦",意为"当官的",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僧人笑脸相迎,只是不大说话,问一句答一句,不问嘛,下边就没词了。赤烈曲扎主动讲述了自己在色拉寺为僧的经历,彼此的距离迅速拉近了。夜间11点过了,萨迦僧人打上一壶酥油茶,边喝边谈。谈萨迦五祖,谈大元帝师八思巴朝觐忽必烈皇帝,谈整个萨迦王朝的兴衰史,彻夜未眠,东方显出了鱼肚白,话题还未了。司机在室外鸣响了喇叭,赤烈曲扎不得不起身离去。"等你返回来继续谈",萨迦僧人把一包玛塞(用糌粑和奶酪拌在一起的食物)塞在他手里,让他在车上当早餐。一夜间,他们就由陌生人变成了贴心的朋友。

采访收集素材,不比会上听汇报。听些喜报,没有用。想采撷民俗的珍珠,必须实行感情投入,做到心心相印,对方才肯把知道的一切诉说与你。

"像小时候听到过什么故事吗?你们这里有什么好听的做事吗?"赤烈曲扎一边把小衣服、糖果、笔记本之类送给孩子们,一边拿出记录本听户主拉家常。采访常常从听故事开始。乡下的朋友们往往在拉家常的过程中带出个把动听的传说来。要想听一段真话,必须认真听取一大段废话。"五头怪龙与昌珠寺"的故事、"神山之王岗仁波钦的故事"、"昆氏家族的来历",一串串带有雪域乡土味的故事,就这样记入了他的素材本本里。 在西藏,下乡采访是件极为辛苦的事。拉萨人到羌塘大草原,晚上头痛睡不好觉,到了日喀则的定日,高原反应照样严重。行车途中,一天要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翻越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雪山,更是家常便饭。翻过博山口,进入门巴人居住的勒布沟。那里林深苔滑,山道崎岖,几十里坷坎小路全凭"11号"车。赶到一个叫坡拉的小地方,拍了一张门巴聚居区外景照片,同行记者累得气喘吁吁,不想动弹了。赤烈曲扎心想,进了门巴人居住的地方,再累也得去收集门巴风情,将来写西藏风土方面的书,如果缺少这种素材,那会成为一大遗憾。他支撑着疲乏的身体站起来,忽觉喉头发痒,猛烈咳嗽起来。他用手帕捂着嘴,咳完一看,痰中有血,他的支气管病又复发了。顾不得这些了,他在当地请了一位乡干部当翻译,往勒布茶场走去。 在门巴人的火塘边,一杯清茶蘸着荞麦饼,吃得那么香甜。听门巴老人讲门巴族的起源、历史,情绪如波澜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去墨脱,要翻越多雄拉。这山如高高的屏障,横垣在米林墨脱之间。南坡受印度洋暖风吹拂,丛林繁茂,鸟语花香。北坡受高寒气候制约,常常风雪弥漫,被厚雪胁裹。从墨脱采访回来,大雪早已封山了。赤烈曲扎一边吐血一边翻山,硬是一步个脚印,整整爬了一天山路,才回到米林县。 就这样,拖着病体,钻山沟,住帐篷,抓糌粑,赤烈曲扎踏遍西藏的每一个地区,把许多珍贵的民俗材料采撷到手。大半年下来,人变得又黑又瘦。在返回拉萨的车上,他摸摸记满文字的本本,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啊,美丽的家乡,可爱的西藏……"他手舞足蹈地哼起了才旦卓玛唱的歌。 回到工作单位,他一边参加做大型画册《西藏》的文字编写工作,一方面整理大量素材,写作《西藏风土志》,在《西藏日报》编辑蔡贤盛的热情支持帮助下,这部风弥国内外的书终于问世了。

赤烈曲扎的主要精力,放在对西藏民族文化研究上。他参加撰稿、编辑的大型画册《西藏》,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西藏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被译为英文、德文、意大利文和斯拉夫文,发行全世界,赢得友好国家和人民的好评。 1986年,他参加五省区协作编纂《汉藏对照词典》工作,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主持编纂业务,具体担任资料汇集、词条补充、文字修订、译校审定工作。历时5年,终于在1992年出版了。这是解放以来较完整的一部大型翻译工具书。容纳词条8万余条,对学习使用藏语文、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新词术语规范化等作出了贡献。

为了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他花费许多的心血,写成了《西藏传统民歌集》,又把有50多万字的《传统八大藏戏》译成汉文,在西藏学者当中,能用藏、汉两族文字流畅地翻译和写作的人不多,他却是其中的佼佼者。

1937年冬,赤烈曲扎出生于拉萨市南城区敏珠康莎一个手工业劳动者家庭,祖辈世代做裁缝。就在他出生的第二年,父亲因劳累成疾,不幸病逝。母亲后来回了娘家。当时年幼的姐姐和他,根据习俗,男归父亲家,女归母亲家。爷爷已不在世,赤烈曲扎只好跟着奶奶,相依为命过着苦难的日子。家境虽然贫寒,奶奶却是一位有远见的长者。为使孙子摆脱穷苦命运,她咬紧牙关,忍饥挨饿,送赤烈曲扎上学。先在私塾学校学藏文,后到国立拉萨小学读书,学习汉文、算术等课程。老师是孔老夫子的信徒,动不动就体罚学生,用竹篾片子砍手,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从"人之初"到四书五经。不过六年下来,汉语程度有了相当基础。赤烈曲扎自小就学藏、汉两种文字,难怪双语基础特别扎实。

1948年,赤烈曲扎进色拉寺为僧。《因明学》还未学完,西藏已经解放。他从寺院里逃出来,于1952年进入西藏军区社教班学习,从此参加工作。第二年9月,不满16岁的赤烈曲扎随西藏参观团到北京,不久被保送到中央民族学院语言学专业学习。作为毕业实践,于1957年参加中国科学院语言调查队,到甘孜自治州进行康区语言调查工作。

作为西藏解放以后党培养的第一代藏族知识分子,赤烈曲扎于1958年回到家乡,在拉萨中学任教。赤烈曲扎当时担任藏文、历史课,自编教材去上课,还担任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校共青团总支书记、教研室主任,像陀螺一样在教学战线上旋转着。

"我为自己有在艰难时期坚守工作岗位的经历感到光荣。我是党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应当把所学到的一切知识还给人民,"他深情地告诉笔者,在那时候,完全把生死搁在一边,针对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培养了一大批新西藏挑大梁的人才。他的同事和学生,有的成为领导骨干,有的成为有名的学者、教师,作家,至今仍战斗在各条战线。他的学生很多,像核桃树一样遍及整个高原。

赤烈曲扎在教育战线奋斗了8年,接着又在自治区文教厅编译室工作了5年,为西藏的教育事业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

1975年,赤烈曲扎参加了五省区协作翻译《水浒全传》的工作,承担译审和一至四册的责任编辑任务。历时3年,在众多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这部文学名著的翻译获得成功,荣获1982年全国汉藏翻译作品一等奖。

1971年,西藏人民出版社成立,赤烈曲扎被调往这家出版社工作。22年来,他由编辑一直升为总辑编,由行政小组长一直当到社长。经他编译校审的图书上千万字,由他担任责任编辑出版了一大批书籍。其中有广泛影响的书有《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藏史明境》、 《萨迦格言》(汉译本),《四世班禅额尔德尼传》等。作为西藏著名学者、作家、翻译家,为使世界了解西藏,做了许多工作。他撰写的《西藏传统民歌集》荣获全国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三等奖,《藏族发祥地》荣获五省区藏族文学散文创作二等奖,《夏鲁纪行》荣获全国少数民族团结征文三等奖。由于学术成就显著,1993年成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

作为学者型领导,他从来不让时间胡搅在事务性圈子里。他对手下工作人员,总是希望他们多出科研成果。他从来不提拔吹牛拍马、阿谀奉承的小人。对于确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他总是注意发挥其特长,予以重用。每次开会,他问的最多的是:"你近来有什么科研成果拿出来?"

他把一切精力和业余时间都用在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上,边看书边作研究工作。藏文的《红史》, 《青史》……, 汉文的《达赖喇嘛传》、《班禅额尔德尼传》,唐宋元明清各代历史,《中国通史》……,他都一一啃读了。对《格萨尔王传》、《阿古登巴的故事》,更是研究得比较透彻。近年,他接受了美国人类文化学家菲利普·巴格比的三模式论,从宏观上综合研究了藏族文化,与人合作写有《论史诗的文化内涵与藏民族的文化特征》的论文,并在第二届《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受到学术界好评。这篇论文在《文化艺术研究》上发表后,被德国华裔学志社转录。

由旧社会的一个穷孩子成长为著名学者,赤烈曲扎感到自豪,但他决不以此为满足。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对整个人类学术界来说,犹如一滴水和大海洋的区别。他总是保持谦逊的学者风度。

他经常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还应邀为留学生讲授民俗课。有些来藏旅游的国内外人士,甚至捧着《西藏风土志》来找他求教民俗问题,他总是乐意同他们共同探讨。有一回,一位丹麦学者问:"我在山南桑耶寺参观时,看见那里的人,住房的平坝上,用小小鹅卵石围成一圈一圈的,那是干什么用的?"外国人的提问,引起赤烈曲扎的深思,他仔细翻阅了《雅垄政教史》和《玛尔巴译师传》之后,才对这一熟视无睹的民俗现象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当年,米拉日巴尊者拜玛尔巴译师为师,玛尔巴开始不收他为徒,不让他听经,只是让他干笨重的体力活。修方形楼房,修三角形楼房,修了拆,拆了修,磨练米拉日巴的性格。最后修成了半圆形的桑噶古托,玛尔巴还是不收他为徒,却说:"听说你有法术,如果能唤来冰雹看看,可以考虑。"听说米拉日巴要用咒术唤来冰雹,一位老太婆拄着拐杖找来,诉说自己只有一巴掌大的地,全靠它的收成糊口,千万不能被冰雹击毁了里面的庄稼。米拉日巴让老太婆指了指那块地的方位,又让她在地上划出个模样来。那老太婆搬来一些鹅卵石,围了一圈,让米拉日巴看清楚了。米拉日巴施法术时,其他人的庄稼地都遭了灾,唯独那老太婆的地里没有降下冰雹。玛尔巴终于收他为徒。

从此,山南人在挨近自己庄稼地的空地里摆上一圈鹅卵石,用来预防冰雹。久而久之,积习成俗,山南的民间地头、平坝上,常常能见到摆上一圈圈鹅卵石的现象。

赤烈曲扎的回答,使丹麦人感到很满意。他把这一习俗的根源找到了,作为民俗学家,的确名不虚传。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深入发展,世人全面了解西藏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藏学界研究西藏的人越多,研究的范围也越广,建立西藏博物馆的工作便提到了议事日程。

1993年,西藏博物馆开始筹建,赤烈曲扎担任筹建办公室的领导工作。

"这项工作如果做得好,功在当代,荫及子孙。"赤烈曲扎对笔者说。

博物馆是以人文文化为主的综合型民俗研究基地。面对党中央、国务院调查研究小组,赤烈曲扎从各个方面论证了西藏博物馆成立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博物馆可以体现出一个民族进化的历史过程,让高原民族通过物证来了解自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面貌,可以起到激励、鞭策、鼓舞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作贡献的作用。西藏要发展,政治上必须稳定。如果从史前文化一直到现在的文化过程来了解西藏与祖国的关系,群众就会产生稳定的认识基础。西藏是个资源丰富的宝地,珍稀动物植物,名贵药材,稀世矿物资源很多,科技工作者在勘探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一旦通过博物馆陈列出来,在全方位开放的当代,对于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来发展西藏的经济,作用不可低估。国外来的旅游者很希望参观博物馆,来了解西藏的古老文明。西藏博物馆如果设立博览中心、大型民俗村,就能满足人们从历史角度、民俗角度,自然资源方面深切了解西藏的意愿。根据考古学家证实,西藏的史前文化,通过古代先民遗址的开掘,就可以往前推至七八千年。对于一个民族的近万年的历史文物,没有一个专门的收藏机构来妥善保存,那是对子孙后代不负历史责任。建立西藏博物馆,正好能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西藏民族文化的发展,很快批准了建立西藏博物馆的计划。

赤烈曲扎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加上他的妻子慈央非常支持他的事业,是他研究民族文化工作的坚强后盾。目前,他正承担了《中国民族文化大观》西藏民俗风情部分的撰著任务,还承担了《中国名人胜迹诗文碑联鉴赏辞典》、《中国宗教胜迹诗文碑联鉴赏辞典》西藏历史名人和宗教名胜条目的撰写任务。西藏文化建设事业正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作为一名使命感很强的爱国学者,赤烈曲扎决心把自己的生命和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民族文化研究事业中去。

雪域赤子,站在世界屋脊上,目光炯炯地展望未来。他的身后,一轮旭日从雪域东方升起,灿烂的阳光,照亮了雪山、草原、江河湖海。一条求索的坦途,从他的脚下延伸,延伸......(藏人文化网 资料)

作为西藏解放以后党培养的第一代藏族知识分子,赤烈曲扎于1958年回到家乡,在拉萨中学任教。赤烈曲扎当时担任藏文、历史课,自编教材去上课,还担任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校共青团总支书记、教研室主任,像陀螺一样在教学战线上旋转着。

"我为自己有在艰难时期坚守工作岗位的经历感到光荣。我是党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应当把所学到的一切知识还给人民,"他深情地告诉笔者,在那时候,完全把生死搁在一边,针对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培养了一大批新西藏挑大梁的人才。他的同事和学生,有的成为领导骨干,有的成为有名的学者、教师,作家,至今仍战斗在各条战线。他的学生很多,像核桃树一样遍及整个高原。

赤烈曲扎在教育战线奋斗了8年,接着又在自治区文教厅编译室工作了5年,为西藏的教育事业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

1975年,赤烈曲扎参加了五省区协作翻译《水浒全传》的工作,承担译审和一至四册的责任编辑任务。历时3年,在众多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这部文学名著的翻译获得成功,荣获1982年全国汉藏翻译作品一等奖。

1971年,西藏人民出版社成立,赤烈曲扎被调往这家出版社工作。22年来,他由编辑一直升为总辑编,由行政小组长一直当到社长。经他编译校审的图书上千万字,由他担任责任编辑出版了一大批书籍。其中有广泛影响的书有《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藏史明境》、 《萨迦格言》(汉译本),《四世班禅额尔德尼传》等。作为西藏著名学者、作家、翻译家,为使世界了解西藏,做了许多工作。他撰写的《西藏传统民歌集》荣获全国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三等奖,《藏族发祥地》荣获五省区藏族文学散文创作二等奖,《夏鲁纪行》荣获全国少数民族团结征文三等奖。由于学术成就显著,1993年成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

作为学者型领导,他从来不让时间胡搅在事务性圈子里。他对手下工作人员,总是希望他们多出科研成果。他从来不提拔吹牛拍马、阿谀奉承的小人。对于确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他总是注意发挥其特长,予以重用。每次开会,他问的最多的是:"你近来有什么科研成果拿出来?"

他把一切精力和业余时间都用在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上,边看书边作研究工作。藏文的《红史》, 《青史》……, 汉文的《达赖喇嘛传》、《班禅额尔德尼传》,唐宋元明清各代历史,《中国通史》……,他都一一啃读了。对《格萨尔王传》、《阿古登巴的故事》,更是研究得比较透彻。近年,他接受了美国人类文化学家菲利普·巴格比的三模式论,从宏观上综合研究了藏族文化,与人合作写有《论史诗的文化内涵与藏民族的文化特征》的论文,并在第二届《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受到学术界好评。这篇论文在《文化艺术研究》上发表后,被德国华裔学志社转录。

由旧社会的一个穷孩子成长为著名学者,赤烈曲扎感到自豪,但他决不以此为满足。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对整个人类学术界来说,犹如一滴水和大海洋的区别。他总是保持谦逊的学者风度。

他经常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还应邀为留学生讲授民俗课。有些来藏旅游的国内外人士,甚至捧着《西藏风土志》来找他求教民俗问题,他总是乐意同他们共同探讨。有一回,一位丹麦学者问:"我在山南桑耶寺参观时,看见那里的人,住房的平坝上,用小小鹅卵石围成一圈一圈的,那是干什么用的?"外国人的提问,引起赤烈曲扎的深思,他仔细翻阅了《雅垄政教史》和《玛尔巴译师传》之后,才对这一熟视无睹的民俗现象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当年,米拉日巴尊者拜玛尔巴译师为师,玛尔巴开始不收他为徒,不让他听经,只是让他干笨重的体力活。修方形楼房,修三角形楼房,修了拆,拆了修,磨练米拉日巴的性格。最后修成了半圆形的桑噶古托,玛尔巴还是不收他为徒,却说:"听说你有法术,如果能唤来冰雹看看,可以考虑。"听说米拉日巴要用咒术唤来冰雹,一位老太婆拄着拐杖找来,诉说自己只有一巴掌大的地,全靠它的收成糊口,千万不能被冰雹击毁了里面的庄稼。米拉日巴让老太婆指了指那块地的方位,又让她在地上划出个模样来。那老太婆搬来一些鹅卵石,围了一圈,让米拉日巴看清楚了。米拉日巴施法术时,其他人的庄稼地都遭了灾,唯独那老太婆的地里没有降下冰雹。玛尔巴终于收他为徒。

从此,山南人在挨近自己庄稼地的空地里摆上一圈鹅卵石,用来预防冰雹。久而久之,积习成俗,山南的民间地头、平坝上,常常能见到摆上一圈圈鹅卵石的现象。

赤烈曲扎的回答,使丹麦人感到很满意。他把这一习俗的根源找到了,作为民俗学家,的确名不虚传。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深入发展,世人全面了解西藏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藏学界研究西藏的人越多,研究的范围也越广,建立西藏博物馆的工作便提到了议事日程。

1993年,西藏博物馆开始筹建,赤烈曲扎担任筹建办公室的领导工作。

"这项工作如果做得好,功在当代,荫及子孙。"赤烈曲扎对笔者说。

博物馆是以人文文化为主的综合型民俗研究基地。面对党中央、国务院调查研究小组,赤烈曲扎从各个方面论证了西藏博物馆成立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博物馆可以体现出一个民族进化的历史过程,让高原民族通过物证来了解自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面貌,可以起到激励、鞭策、鼓舞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作贡献的作用。西藏要发展,政治上必须稳定。如果从史前文化一直到现在的文化过程来了解西藏与祖国的关系,群众就会产生稳定的认识基础。西藏是个资源丰富的宝地,珍稀动物植物,名贵药材,稀世矿物资源很多,科技工作者在勘探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一旦通过博物馆陈列出来,在全方位开放的当代,对于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来发展西藏的经济,作用不可低估。国外来的旅游者很希望参观博物馆,来了解西藏的古老文明。西藏博物馆如果设立博览中心、大型民俗村,就能满足人们从历史角度、民俗角度,自然资源方面深切了解西藏的意愿。根据考古学家证实,西藏的史前文化,通过古代先民遗址的开掘,就可以往前推至七八千年。对于一个民族的近万年的历史文物,没有一个专门的收藏机构来妥善保存,那是对子孙后代不负历史责任。建立西藏博物馆,正好能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西藏民族文化的发展,很快批准了建立西藏博物馆的计划。

赤烈曲扎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加上他的妻子慈央非常支持他的事业,是他研究民族文化工作的坚强后盾。目前,他正承担了《中国民族文化大观》西藏民俗风情部分的撰著任务,还承担了《中国名人胜迹诗文碑联鉴赏辞典》、《中国宗教胜迹诗文碑联鉴赏辞典》西藏历史名人和宗教名胜条目的撰写任务。西藏文化建设事业正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作为一名使命感很强的爱国学者,赤烈曲扎决心把自己的生命和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民族文化研究事业中去。

雪域赤子,站在世界屋脊上,目光炯炯地展望未来。他的身后,一轮旭日从雪域东方升起,灿烂的阳光,照亮了雪山、草原、江河湖海。一条求索的坦途,从他的脚下延伸,延伸......(藏人文化网 资料)

作为西藏解放以后党培养的第一代藏族知识分子,赤烈曲扎于1958年回到家乡,在拉萨中学任教。赤烈曲扎当时担任藏文、历史课,自编教材去上课,还担任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校共青团总支书记、教研室主任,像陀螺一样在教学战线上旋转着。

"我为自己有在艰难时期坚守工作岗位的经历感到光荣。我是党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应当把所学到的一切知识还给人民,"他深情地告诉笔者,在那时候,完全把生死搁在一边,针对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培养了一大批新西藏挑大梁的人才。他的同事和学生,有的成为领导骨干,有的成为有名的学者、教师,作家,至今仍战斗在各条战线。他的学生很多,像核桃树一样遍及整个高原。

赤烈曲扎在教育战线奋斗了8年,接着又在自治区文教厅编译室工作了5年,为西藏的教育事业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

1975年,赤烈曲扎参加了五省区协作翻译《水浒全传》的工作,承担译审和一至四册的责任编辑任务。历时3年,在众多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这部文学名著的翻译获得成功,荣获1982年全国汉藏翻译作品一等奖。

1971年,西藏人民出版社成立,赤烈曲扎被调往这家出版社工作。22年来,他由编辑一直升为总辑编,由行政小组长一直当到社长。经他编译校审的图书上千万字,由他担任责任编辑出版了一大批书籍。其中有广泛影响的书有《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藏史明境》、 《萨迦格言》(汉译本),《四世班禅额尔德尼传》等。作为西藏著名学者、作家、翻译家,为使世界了解西藏,做了许多工作。他撰写的《西藏传统民歌集》荣获全国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三等奖,《藏族发祥地》荣获五省区藏族文学散文创作二等奖,《夏鲁纪行》荣获全国少数民族团结征文三等奖。由于学术成就显著,1993年成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

作为学者型领导,他从来不让时间胡搅在事务性圈子里。他对手下工作人员,总是希望他们多出科研成果。他从来不提拔吹牛拍马、阿谀奉承的小人。对于确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他总是注意发挥其特长,予以重用。每次开会,他问的最多的是:"你近来有什么科研成果拿出来?"

他把一切精力和业余时间都用在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上,边看书边作研究工作。藏文的《红史》, 《青史》……, 汉文的《达赖喇嘛传》、《班禅额尔德尼传》,唐宋元明清各代历史,《中国通史》……,他都一一啃读了。对《格萨尔王传》、《阿古登巴的故事》,更是研究得比较透彻。近年,他接受了美国人类文化学家菲利普·巴格比的三模式论,从宏观上综合研究了藏族文化,与人合作写有《论史诗的文化内涵与藏民族的文化特征》的论文,并在第二届《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受到学术界好评。这篇论文在《文化艺术研究》上发表后,被德国华裔学志社转录。

由旧社会的一个穷孩子成长为著名学者,赤烈曲扎感到自豪,但他决不以此为满足。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对整个人类学术界来说,犹如一滴水和大海洋的区别。他总是保持谦逊的学者风度。

他经常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还应邀为留学生讲授民俗课。有些来藏旅游的国内外人士,甚至捧着《西藏风土志》来找他求教民俗问题,他总是乐意同他们共同探讨。有一回,一位丹麦学者问:"我在山南桑耶寺参观时,看见那里的人,住房的平坝上,用小小鹅卵石围成一圈一圈的,那是干什么用的?"外国人的提问,引起赤烈曲扎的深思,他仔细翻阅了《雅垄政教史》和《玛尔巴译师传》之后,才对这一熟视无睹的民俗现象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当年,米拉日巴尊者拜玛尔巴译师为师,玛尔巴开始不收他为徒,不让他听经,只是让他干笨重的体力活。修方形楼房,修三角形楼房,修了拆,拆了修,磨练米拉日巴的性格。最后修成了半圆形的桑噶古托,玛尔巴还是不收他为徒,却说:"听说你有法术,如果能唤来冰雹看看,可以考虑。"听说米拉日巴要用咒术唤来冰雹,一位老太婆拄着拐杖找来,诉说自己只有一巴掌大的地,全靠它的收成糊口,千万不能被冰雹击毁了里面的庄稼。米拉日巴让老太婆指了指那块地的方位,又让她在地上划出个模样来。那老太婆搬来一些鹅卵石,围了一圈,让米拉日巴看清楚了。米拉日巴施法术时,其他人的庄稼地都遭了灾,唯独那老太婆的地里没有降下冰雹。玛尔巴终于收他为徒。

从此,山南人在挨近自己庄稼地的空地里摆上一圈鹅卵石,用来预防冰雹。久而久之,积习成俗,山南的民间地头、平坝上,常常能见到摆上一圈圈鹅卵石的现象。

赤烈曲扎的回答,使丹麦人感到很满意。他把这一习俗的根源找到了,作为民俗学家,的确名不虚传。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深入发展,世人全面了解西藏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藏学界研究西藏的人越多,研究的范围也越广,建立西藏博物馆的工作便提到了议事日程。

1993年,西藏博物馆开始筹建,赤烈曲扎担任筹建办公室的领导工作。

"这项工作如果做得好,功在当代,荫及子孙。"赤烈曲扎对笔者说。

博物馆是以人文文化为主的综合型民俗研究基地。面对党中央、国务院调查研究小组,赤烈曲扎从各个方面论证了西藏博物馆成立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博物馆可以体现出一个民族进化的历史过程,让高原民族通过物证来了解自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面貌,可以起到激励、鞭策、鼓舞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作贡献的作用。西藏要发展,政治上必须稳定。如果从史前文化一直到现在的文化过程来了解西藏与祖国的关系,群众就会产生稳定的认识基础。西藏是个资源丰富的宝地,珍稀动物植物,名贵药材,稀世矿物资源很多,科技工作者在勘探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一旦通过博物馆陈列出来,在全方位开放的当代,对于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来发展西藏的经济,作用不可低估。国外来的旅游者很希望参观博物馆,来了解西藏的古老文明。西藏博物馆如果设立博览中心、大型民俗村,就能满足人们从历史角度、民俗角度,自然资源方面深切了解西藏的意愿。根据考古学家证实,西藏的史前文化,通过古代先民遗址的开掘,就可以往前推至七八千年。对于一个民族的近万年的历史文物,没有一个专门的收藏机构来妥善保存,那是对子孙后代不负历史责任。建立西藏博物馆,正好能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西藏民族文化的发展,很快批准了建立西藏博物馆的计划。

赤烈曲扎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加上他的妻子慈央非常支持他的事业,是他研究民族文化工作的坚强后盾。目前,他正承担了《中国民族文化大观》西藏民俗风情部分的撰著任务,还承担了《中国名人胜迹诗文碑联鉴赏辞典》、《中国宗教胜迹诗文碑联鉴赏辞典》西藏历史名人和宗教名胜条目的撰写任务。西藏文化建设事业正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作为一名使命感很强的爱国学者,赤烈曲扎决心把自己的生命和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民族文化研究事业中去。

雪域赤子,站在世界屋脊上,目光炯炯地展望未来。他的身后,一轮旭日从雪域东方升起,灿烂的阳光,照亮了雪山、草原、江河湖海。一条求索的坦途,从他的脚下延伸,延伸......(藏人文化网 资料)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4717阅读 37 编辑:华锐·索南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