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勒

本站原创 佚名 2005-01-07发布

·学术特长>>> 运用所学的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从事中国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和藏学(Tibetology)的研究。用汉语,英语,藏语进行教学,学术演讲和学术报告。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田野考察。研究重点是藏族社会文化,西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西藏的宗教,青藏高原游牧社会,中国西南民族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关系,民族理论,族群关系等。

·学 历>>> 1978年3月-1978年7月,考入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当年破格批准考研究生。 1978年9月-1981年7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与民族学专业硕士学位。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藏族硕士。 1983年3月-1986年7月,在广州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攻读学位,获人类学专业博士学位。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个人类学博士和第一个藏族博士。

·任职经历>>> 1986年分配到北京中国国家级的藏学研究权威机构-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从事藏族社会文化和经济的调研工作,并于1987年4月评聘为副研究员,任社会经济所副所长。 1994年评聘为正研究员(教授),并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的所长。 1998年,经民主选举,选为北京市朝阳区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代表,并于2000年1月出席了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2000年兼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办公室主任。 2001年1月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总干事。 ·语 言>>> 藏语,汉语,英语(第一外语),日语(第二外语)。

·科研获奖>>> 1998年12月21日,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校、教育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颁发的“纪念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入选证书”。 1998年12月,“西藏现代化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文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的理论征文活动中,被评为优秀论文,并获奖励和证书。 1992年10月,作为“为发展我国社会科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表彰证书和政府特殊津贴。 1991年4月,获中山大学“踏上工作岗位后,艰苦创业,为断进取,在生产、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的表彰和奖状。 1991年1月,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和荣誉证书。 《论藏族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周围民族的关系》获中南地区1986年-1988年优秀图书二等奖。 1985年荣获中山大学研究生学业优秀一等奖。

·学术活动>>> 1978年-1981年,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实地学术考察,完成学术专著《从游牧部落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对色达草原游牧社会的民族学研究》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史话》(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出版)。 1981年-1983年,在全国人大民委调研处工作,从事民族关系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调研。 1983年-1986年,受中山大学研究生基金的资助,前往西藏和川西北等民族地区地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人类学田野考察,完成了被专家们评价为“当今唯一以青藏高原文化为依据的人类学著作”的博士论文《论藏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周围民族的关系》(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 1986年分配到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课题《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1996年出版,1999年获全国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的课题领导小组成员和调查组副组长,参与制订该项目的研究计划,组织实施,拟定编写大纲。并承担了其中第四章的编写任务。该项目也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重点课题,作为课题组负责人之一,多次带队深入西藏农村牧区,进行田野调查,完成了一系列被专家认为“有份量的科学调查报告”。其中《藏北牧民》(四人合著)。1993年出版后,在国内外藏学界和社会人类学界反响较大,世界著名的日本社会人类学家中根千枝教授认为“《藏北牧民》是迄今为止,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西藏社会的最好的一本书”。 1992年主持并主编受中华社会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拉萨卷》。负责组织实施课题的计划,调查;拟定全书的编写大纲和总体设计;带领五个科研单位的12位学者深入实地调查和收集第一手材料;承担第一,二,三章的编写;负责全书的审稿,定稿。该项目列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重点科研项目和国家“八。五”重点出版项目,于1995年8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发行。同年,拉萨市委和市政府在拉萨举行了该书的首发式,西藏自治区政府和拉萨市委的领导对此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原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现任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列确为该书写序指出:“《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拉萨卷》,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拉萨市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拉萨、振兴拉萨、促进拉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对于帮助国内外人们了解拉萨,匡正视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认为该书是“一部可贵的资料性学术专著。它既可作为领导机关制定政策和发展战略的依据,又可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资料,同时也是国情市情教育的好素材。” 1995年承担并主持国务院新闻办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重点课题“西藏百户家庭调查”。在制订调研计划的基础上,组织和带领15位来自不同科研单位的中青年学者深入西藏城镇、农区、牧区三个不同类型的社区进行问卷调查。该项目的重要科研成果之一是《西藏家庭四十年变迁-西藏百户家庭调查报》,于1996年7月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作为该项目的附带成果,《西藏农民》《西藏牧民》《西藏城市居民》三本小册子,于1998年10月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向国内外发行。《了望》周刊和人民日报海外板(连载)公布了此项课题的调查结果。 1995年7月应邀给北京大学举办的我国首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做了题为《中国西藏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学术演讲。此讲稿后经整理、修改,收入《社会文化人类学演讲集》,由天津人民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 1996年“藏东地区的一个游牧群体”(英文论文) “TheWashug-Sethar:ANomadicCommunity ofEasternTibet”(inEnglish),发表在台湾“民族学报”总第22卷。MinZuXueBao(ethnologi cal Jou rnal),Vol.22.Nat ionalpol itical Unive rsity,Taiwan(1996)。 1996年5月到2000年,即目前正在承担和主持的科研项目是“中国藏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这是国家社科规划·基金资助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项目(立项通知书和经费数额见附录)。四年来先后组织了八、九个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30余名中青年学者,分别前往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藏区进行问卷调查和入户调查,并收集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和文献材料,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系列的调查报告、专题论文.其中《西藏现代化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获中央中直机关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优秀论文奖和中共中央中宣部、中央文献研究室、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共同颁发的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入选证书”。主编《西藏昌都-历史、传统、现代化》,该书定稿会于1999年9月27日至29日在成都举行,会上,来自西藏和全国各地的领导和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该书“结构严谨,系统全面,资料翔实,观点正确,论证有力,学术价值高,可读性强,填补了空白,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成果目录>>> 专著类>>1,主编(合著)《西藏昌都--历史、传统、现代化》,重庆出版社,重庆,2000年。2,独著《月亮西沉的地方--对西藏阿里人类学田野考察侧记》,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3,主编(合著)《西藏家庭四十年变迁--西藏百户家庭调查报告》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1996年。4,主编(合著)《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拉萨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1995年8月。5,合著《藏北牧民》,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1993年。6,合编《多样性的世界--文化人类学概论》,四川民族出版社,成都,1990年5月。7,独著《论藏族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周围民族的关系》,中山大学出版社,广州1988年。8,独著《甘孜藏族自治州史话》,四川民族出版社,成都,1984。

论文、文章类>> 1,“西藏现代化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占87%以上人口的农民民的现代化问题”,见由中央统战部民族宗教工作局编《中国民族工作五十年理论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北京,1999年9月。 2,“瓦虚色达:东部藏区的一个游牧部落群体”,见《世界民族》杂志,1998年第2期。 3,“图片西藏古今”序,见廖东凡、张晓明、周爱明编《图片西藏古今》,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香港,1998年8月。 4,“Marital Payments: The Case of Tibetan nomads”(in English). Tibetan Studies, Vol. 1, Edited by Helmut Kraaaer, Michael Torsten Much, Ernst Steinkellner, Helmut Tauscher. Wien 1997。 5,“与古老的文化谈情说爱”,见巴荒著《西藏古文明之旅》序言,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台湾1997年3月。 6, “The Washu-Sethar: A Nomadic Community of Eastern Tibet”(in English). Min Zu Xue Bao(ethnological Journal), Vol.22. National political University, Taiwan(1996)。 7,“中国西藏文化的的人类学研究“见《社会文化人类学演讲集》下816-830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8,“Rural Urbanization in China’s Tibetan Region-Todlung”Deching County as a Typical Example”(in English), Rural Urbanization(II).. Chinese Sociology ana Anthroplogy, Summer 1996 Vol.28.No.4. Pacific Lutheran University. Tacom。 9,“西藏家庭四十年变迁――绪论”,见《西藏家庭四十年变迁》1-19页,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 10,“西藏家庭结构和功能变迁初探”,见《西藏家庭四十年变迁》385-413页, 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 11,“了解西藏文化的百页窗――《中国民族文化大观》读后”,见《中国西藏》1996年第四期。 12,“西藏传统社会中的宗教信仰”,见《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321页-334页,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1996年。又见《雪域文化》总第20期,1993年冬季号。 13,“西藏高原也是原始人类的故乡”,见《藏学论文选集》上,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1996。 14,“阿里农村的传统土地制度和社会结构”,见《藏学论文选集》上,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1996。 15,“都市化与堆龙德庆乡村的变迁“(合著),见《中国藏学》杂志1995年第3期,合订本123页-139页。 16,“色达牧区的嫁妆和娉礼”(合著),见《中国藏学》杂志1995年第2期20页-29页。 17,“色达游牧社区的人类学田野考察记”(藏文,合著),见《中国藏学》杂志1995年第1期。 18,“拉萨历史沿革”,见《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拉萨卷》第26页-46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1995年8月。 19,“拉萨的人口与民族构成”,见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拉萨卷》第47页-85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1995年8月。 20,“打赌与文化随笔”,见《西藏民俗》1994年第1期 21,“The Tibetan Plateau - One of the Homes of Early Man,”(in English). Anthropology of Tibet and the Himalaya, C. Ramble and M. Brauen, eds. Zurich: Ethnologische Schriften Zurich (1993)。 22,“西藏阿里传统税收制度的比较研究”(合译),见《西藏研究》1993年第1期20页-37页。 23,“一位美国人类学家眼中的西藏牧民――评梅尔文戈德斯坦因及其《西藏西部牧民》,见《中国西藏》1992年夏季号。 24,“也谈西藏的地位问题”,见《中国西藏》1992年秋季号。 25,“梁钊韬与我的博士论文”,见《梁钊韬与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广州,1991年。 26,“骨系与亲属、继嗣、身份、和地位”(合译),见《中国藏学》杂志1991年第1期。 27,“藏族的造型艺术”(合译),见《雪域文化》,1991年春季号。 28,“试论藏族戏剧的源流、特点及其他”,见《邦锦花》,1991年第3期,总第66期。 29,“首届‘西藏和喜玛拉雅人类学国际学术会’散记“,见《中国西藏》1991年秋季号。

30,“读三本藏学名著有感“,见《对外出版工作》杂志,1991年第3期(总第34期)。 31,“西行阿里”序,见马丽华著《走过西藏》第641页-648页。 32,“霍尔十三寺及其创建者霍尔曲杰昂翁彭错“,见《藏学研究文选》,西藏人民出版社,拉萨,1989年8月。 33,“关于藏族源于印度说的质疑“,见《藏族史论文集》,四川名字出版社,成都,1988年1月。 34,“藏族源于‘发羌’的几点质疑”,见《中国藏学》,1988年第2期。 35,“古代族同化融合西山诸羌与嘉戎藏族的形成”,见《西藏研究》1988年第2期。 36,“中华大地上三大考古文化系统和民族系统”,见《新华文摘》1988年第3期,又见《中山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37,“木雅藏族的形成及其族属考辩”,见《康定民族师专学报》1988年第3期。 38,“新龙谷日的石棺葬及其族属问题”,见《四川文物》1987年第3期。 39,“藏族本教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探讨”(合著),见《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2期(总第24期)。 40,“略论西藏的原始文化与中原地区的关系”,见《民族研究》1986年第3期。 41,“论南方少数民族古代哲学中的共性和个性”,《贵州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论古代羌人与藏族的历史渊源关系”,见《中山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42.“略论藏语辅音韵尾的几个问题”,见《民族语文》1985年第1期。 43.“隋唐时期的西山诸羌和康巴藏族的形成”,见《民族文化》1985年第1期。 44.“甘孜州民族考古散记”,见《甘孜报》1985年11月16日至30日连载。 45.“谈藏戏的艺术特点”,见《民族文化》1984年第1期。 46.“藏族本教的巫师及其巫术活动”,见《中山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47.“一个藏族游牧部落的宗教、法律、家庭、婚姻的调查和研究”,见《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4年11月特刊号。 48.“论藏族本教的神”,见《藏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藏人民出版社,拉萨,1984年9月。 49.“藏族本教的几种神”,见《民族文化》1984年第6期。 50.“藏戏的起源及其艺术特点”,见《贡嘎山》1984年第3期。 51.“色达草原考察记“,见《四川日报》1984年3月12日。 52.“青藏高原上的藏族”,见《民族团结》1983年第3期。 53.“藏族的歌舞”,见《民族文化》1983年第2期。 54.“急待整理发掘的文化宝库――藏文历史档案”,见《西藏研究》1983年第1期。 55.“在日本‘民宿’作客”,见《羊城晚报》1983年11月27日。 56.“解放前藏族牧民的生产方式”,见《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3年第2期。 57.“对解放前四川色达草原游牧部落社会的研究”,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总第14期)。 58.“藏族历史上的学位”,见《百科知识》1982年第7期。 59.“功烈允垂民族史――格达活佛”,见《百科知识》1982年第10期。 60.“我国历史上的人才分布”,见《北京晚报》“百家言”栏目,1981年2月17日。 61.“多样性的世界“,载《雪域文化》1990年第1期。 62.“甘孜巴塘发掘大量古代石棺葬“,载《甘孜报》1982年3月20日 63.“康定的公主桥和塔公寺”,载《民族文化》1983年第1期。 64.《藏族的造型艺术》译后记”,载《雪域文化》1991年春季号。

·成果目录>>> 专著类>>1,主编(合著)《西藏昌都--历史、传统、现代化》,重庆出版社,重庆,2000年。2,独著《月亮西沉的地方--对西藏阿里人类学田野考察侧记》,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3,主编(合著)《西藏家庭四十年变迁--西藏百户家庭调查报告》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1996年。4,主编(合著)《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拉萨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1995年8月。5,合著《藏北牧民》,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1993年。6,合编《多样性的世界--文化人类学概论》,四川民族出版社,成都,1990年5月。7,独著《论藏族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周围民族的关系》,中山大学出版社,广州1988年。8,独著《甘孜藏族自治州史话》,四川民族出版社,成都,1984。

论文、文章类>> 1,“西藏现代化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占87%以上人口的农民民的现代化问题”,见由中央统战部民族宗教工作局编《中国民族工作五十年理论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北京,1999年9月。 2,“瓦虚色达:东部藏区的一个游牧部落群体”,见《世界民族》杂志,1998年第2期。 3,“图片西藏古今”序,见廖东凡、张晓明、周爱明编《图片西藏古今》,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香港,1998年8月。 4,“Marital Payments: The Case of Tibetan nomads”(in English). Tibetan Studies, Vol. 1, Edited by Helmut Kraaaer, Michael Torsten Much, Ernst Steinkellner, Helmut Tauscher. Wien 1997。 5,“与古老的文化谈情说爱”,见巴荒著《西藏古文明之旅》序言,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台湾1997年3月。 6, “The Washu-Sethar: A Nomadic Community of Eastern Tibet”(in English). Min Zu Xue Bao(ethnological Journal), Vol.22. National political University, Taiwan(1996)。 7,“中国西藏文化的的人类学研究“见《社会文化人类学演讲集》下816-830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8,“Rural Urbanization in China’s Tibetan Region-Todlung”Deching County as a Typical Example”(in English), Rural Urbanization(II).. Chinese Sociology ana Anthroplogy, Summer 1996 Vol.28.No.4. Pacific Lutheran University. Tacom。 9,“西藏家庭四十年变迁――绪论”,见《西藏家庭四十年变迁》1-19页,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 10,“西藏家庭结构和功能变迁初探”,见《西藏家庭四十年变迁》385-413页, 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 11,“了解西藏文化的百页窗――《中国民族文化大观》读后”,见《中国西藏》1996年第四期。 12,“西藏传统社会中的宗教信仰”,见《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321页-334页,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1996年。又见《雪域文化》总第20期,1993年冬季号。 13,“西藏高原也是原始人类的故乡”,见《藏学论文选集》上,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1996。 14,“阿里农村的传统土地制度和社会结构”,见《藏学论文选集》上,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1996。 15,“都市化与堆龙德庆乡村的变迁“(合著),见《中国藏学》杂志1995年第3期,合订本123页-139页。 16,“色达牧区的嫁妆和娉礼”(合著),见《中国藏学》杂志1995年第2期20页-29页。 17,“色达游牧社区的人类学田野考察记”(藏文,合著),见《中国藏学》杂志1995年第1期。 18,“拉萨历史沿革”,见《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拉萨卷》第26页-46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1995年8月。 19,“拉萨的人口与民族构成”,见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拉萨卷》第47页-85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1995年8月。 20,“打赌与文化随笔”,见《西藏民俗》1994年第1期 21,“The Tibetan Plateau - One of the Homes of Early Man,”(in English). Anthropology of Tibet and the Himalaya, C. Ramble and M. Brauen, eds. Zurich: Ethnologische Schriften Zurich (1993)。 22,“西藏阿里传统税收制度的比较研究”(合译),见《西藏研究》1993年第1期20页-37页。 23,“一位美国人类学家眼中的西藏牧民――评梅尔文戈德斯坦因及其《西藏西部牧民》,见《中国西藏》1992年夏季号。 24,“也谈西藏的地位问题”,见《中国西藏》1992年秋季号。 25,“梁钊韬与我的博士论文”,见《梁钊韬与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广州,1991年。 26,“骨系与亲属、继嗣、身份、和地位”(合译),见《中国藏学》杂志1991年第1期。 27,“藏族的造型艺术”(合译),见《雪域文化》,1991年春季号。 28,“试论藏族戏剧的源流、特点及其他”,见《邦锦花》,1991年第3期,总第66期。 29,“首届‘西藏和喜玛拉雅人类学国际学术会’散记“,见《中国西藏》1991年秋季号。

30,“读三本藏学名著有感“,见《对外出版工作》杂志,1991年第3期(总第34期)。 31,“西行阿里”序,见马丽华著《走过西藏》第641页-648页。 32,“霍尔十三寺及其创建者霍尔曲杰昂翁彭错“,见《藏学研究文选》,西藏人民出版社,拉萨,1989年8月。 33,“关于藏族源于印度说的质疑“,见《藏族史论文集》,四川名字出版社,成都,1988年1月。 34,“藏族源于‘发羌’的几点质疑”,见《中国藏学》,1988年第2期。 35,“古代族同化融合西山诸羌与嘉戎藏族的形成”,见《西藏研究》1988年第2期。 36,“中华大地上三大考古文化系统和民族系统”,见《新华文摘》1988年第3期,又见《中山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37,“木雅藏族的形成及其族属考辩”,见《康定民族师专学报》1988年第3期。 38,“新龙谷日的石棺葬及其族属问题”,见《四川文物》1987年第3期。 39,“藏族本教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探讨”(合著),见《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2期(总第24期)。 40,“略论西藏的原始文化与中原地区的关系”,见《民族研究》1986年第3期。 41,“论南方少数民族古代哲学中的共性和个性”,《贵州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论古代羌人与藏族的历史渊源关系”,见《中山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42.“略论藏语辅音韵尾的几个问题”,见《民族语文》1985年第1期。 43.“隋唐时期的西山诸羌和康巴藏族的形成”,见《民族文化》1985年第1期。 44.“甘孜州民族考古散记”,见《甘孜报》1985年11月16日至30日连载。 45.“谈藏戏的艺术特点”,见《民族文化》1984年第1期。 46.“藏族本教的巫师及其巫术活动”,见《中山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47.“一个藏族游牧部落的宗教、法律、家庭、婚姻的调查和研究”,见《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4年11月特刊号。 48.“论藏族本教的神”,见《藏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藏人民出版社,拉萨,1984年9月。 49.“藏族本教的几种神”,见《民族文化》1984年第6期。 50.“藏戏的起源及其艺术特点”,见《贡嘎山》1984年第3期。 51.“色达草原考察记“,见《四川日报》1984年3月12日。 52.“青藏高原上的藏族”,见《民族团结》1983年第3期。 53.“藏族的歌舞”,见《民族文化》1983年第2期。 54.“急待整理发掘的文化宝库――藏文历史档案”,见《西藏研究》1983年第1期。 55.“在日本‘民宿’作客”,见《羊城晚报》1983年11月27日。 56.“解放前藏族牧民的生产方式”,见《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3年第2期。 57.“对解放前四川色达草原游牧部落社会的研究”,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总第14期)。 58.“藏族历史上的学位”,见《百科知识》1982年第7期。 59.“功烈允垂民族史――格达活佛”,见《百科知识》1982年第10期。 60.“我国历史上的人才分布”,见《北京晚报》“百家言”栏目,1981年2月17日。 61.“多样性的世界“,载《雪域文化》1990年第1期。 62.“甘孜巴塘发掘大量古代石棺葬“,载《甘孜报》1982年3月20日 63.“康定的公主桥和塔公寺”,载《民族文化》1983年第1期。 64.《藏族的造型艺术》译后记”,载《雪域文化》1991年春季号。

·成果目录>>> 专著类>>1,主编(合著)《西藏昌都--历史、传统、现代化》,重庆出版社,重庆,2000年。2,独著《月亮西沉的地方--对西藏阿里人类学田野考察侧记》,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3,主编(合著)《西藏家庭四十年变迁--西藏百户家庭调查报告》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1996年。4,主编(合著)《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拉萨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1995年8月。5,合著《藏北牧民》,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1993年。6,合编《多样性的世界--文化人类学概论》,四川民族出版社,成都,1990年5月。7,独著《论藏族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周围民族的关系》,中山大学出版社,广州1988年。8,独著《甘孜藏族自治州史话》,四川民族出版社,成都,1984。

论文、文章类>> 1,“西藏现代化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占87%以上人口的农民民的现代化问题”,见由中央统战部民族宗教工作局编《中国民族工作五十年理论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北京,1999年9月。 2,“瓦虚色达:东部藏区的一个游牧部落群体”,见《世界民族》杂志,1998年第2期。 3,“图片西藏古今”序,见廖东凡、张晓明、周爱明编《图片西藏古今》,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香港,1998年8月。 4,“Marital Payments: The Case of Tibetan nomads”(in English). Tibetan Studies, Vol. 1, Edited by Helmut Kraaaer, Michael Torsten Much, Ernst Steinkellner, Helmut Tauscher. Wien 1997。 5,“与古老的文化谈情说爱”,见巴荒著《西藏古文明之旅》序言,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台湾1997年3月。 6, “The Washu-Sethar: A Nomadic Community of Eastern Tibet”(in English). Min Zu Xue Bao(ethnological Journal), Vol.22. National political University, Taiwan(1996)。 7,“中国西藏文化的的人类学研究“见《社会文化人类学演讲集》下816-830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8,“Rural Urbanization in China’s Tibetan Region-Todlung”Deching County as a Typical Example”(in English), Rural Urbanization(II).. Chinese Sociology ana Anthroplogy, Summer 1996 Vol.28.No.4. Pacific Lutheran University. Tacom。 9,“西藏家庭四十年变迁――绪论”,见《西藏家庭四十年变迁》1-19页,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 10,“西藏家庭结构和功能变迁初探”,见《西藏家庭四十年变迁》385-413页, 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 11,“了解西藏文化的百页窗――《中国民族文化大观》读后”,见《中国西藏》1996年第四期。 12,“西藏传统社会中的宗教信仰”,见《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321页-334页,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1996年。又见《雪域文化》总第20期,1993年冬季号。 13,“西藏高原也是原始人类的故乡”,见《藏学论文选集》上,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1996。 14,“阿里农村的传统土地制度和社会结构”,见《藏学论文选集》上,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1996。 15,“都市化与堆龙德庆乡村的变迁“(合著),见《中国藏学》杂志1995年第3期,合订本123页-139页。 16,“色达牧区的嫁妆和娉礼”(合著),见《中国藏学》杂志1995年第2期20页-29页。 17,“色达游牧社区的人类学田野考察记”(藏文,合著),见《中国藏学》杂志1995年第1期。 18,“拉萨历史沿革”,见《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拉萨卷》第26页-46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1995年8月。 19,“拉萨的人口与民族构成”,见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拉萨卷》第47页-85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1995年8月。 20,“打赌与文化随笔”,见《西藏民俗》1994年第1期 21,“The Tibetan Plateau - One of the Homes of Early Man,”(in English). Anthropology of Tibet and the Himalaya, C. Ramble and M. Brauen, eds. Zurich: Ethnologische Schriften Zurich (1993)。 22,“西藏阿里传统税收制度的比较研究”(合译),见《西藏研究》1993年第1期20页-37页。 23,“一位美国人类学家眼中的西藏牧民――评梅尔文戈德斯坦因及其《西藏西部牧民》,见《中国西藏》1992年夏季号。 24,“也谈西藏的地位问题”,见《中国西藏》1992年秋季号。 25,“梁钊韬与我的博士论文”,见《梁钊韬与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广州,1991年。 26,“骨系与亲属、继嗣、身份、和地位”(合译),见《中国藏学》杂志1991年第1期。 27,“藏族的造型艺术”(合译),见《雪域文化》,1991年春季号。 28,“试论藏族戏剧的源流、特点及其他”,见《邦锦花》,1991年第3期,总第66期。 29,“首届‘西藏和喜玛拉雅人类学国际学术会’散记“,见《中国西藏》1991年秋季号。

30,“读三本藏学名著有感“,见《对外出版工作》杂志,1991年第3期(总第34期)。 31,“西行阿里”序,见马丽华著《走过西藏》第641页-648页。 32,“霍尔十三寺及其创建者霍尔曲杰昂翁彭错“,见《藏学研究文选》,西藏人民出版社,拉萨,1989年8月。 33,“关于藏族源于印度说的质疑“,见《藏族史论文集》,四川名字出版社,成都,1988年1月。 34,“藏族源于‘发羌’的几点质疑”,见《中国藏学》,1988年第2期。 35,“古代族同化融合西山诸羌与嘉戎藏族的形成”,见《西藏研究》1988年第2期。 36,“中华大地上三大考古文化系统和民族系统”,见《新华文摘》1988年第3期,又见《中山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37,“木雅藏族的形成及其族属考辩”,见《康定民族师专学报》1988年第3期。 38,“新龙谷日的石棺葬及其族属问题”,见《四川文物》1987年第3期。 39,“藏族本教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探讨”(合著),见《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2期(总第24期)。 40,“略论西藏的原始文化与中原地区的关系”,见《民族研究》1986年第3期。 41,“论南方少数民族古代哲学中的共性和个性”,《贵州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论古代羌人与藏族的历史渊源关系”,见《中山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42.“略论藏语辅音韵尾的几个问题”,见《民族语文》1985年第1期。 43.“隋唐时期的西山诸羌和康巴藏族的形成”,见《民族文化》1985年第1期。 44.“甘孜州民族考古散记”,见《甘孜报》1985年11月16日至30日连载。 45.“谈藏戏的艺术特点”,见《民族文化》1984年第1期。 46.“藏族本教的巫师及其巫术活动”,见《中山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47.“一个藏族游牧部落的宗教、法律、家庭、婚姻的调查和研究”,见《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4年11月特刊号。 48.“论藏族本教的神”,见《藏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藏人民出版社,拉萨,1984年9月。 49.“藏族本教的几种神”,见《民族文化》1984年第6期。 50.“藏戏的起源及其艺术特点”,见《贡嘎山》1984年第3期。 51.“色达草原考察记“,见《四川日报》1984年3月12日。 52.“青藏高原上的藏族”,见《民族团结》1983年第3期。 53.“藏族的歌舞”,见《民族文化》1983年第2期。 54.“急待整理发掘的文化宝库――藏文历史档案”,见《西藏研究》1983年第1期。 55.“在日本‘民宿’作客”,见《羊城晚报》1983年11月27日。 56.“解放前藏族牧民的生产方式”,见《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3年第2期。 57.“对解放前四川色达草原游牧部落社会的研究”,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总第14期)。 58.“藏族历史上的学位”,见《百科知识》1982年第7期。 59.“功烈允垂民族史――格达活佛”,见《百科知识》1982年第10期。 60.“我国历史上的人才分布”,见《北京晚报》“百家言”栏目,1981年2月17日。 61.“多样性的世界“,载《雪域文化》1990年第1期。 62.“甘孜巴塘发掘大量古代石棺葬“,载《甘孜报》1982年3月20日 63.“康定的公主桥和塔公寺”,载《民族文化》1983年第1期。 64.《藏族的造型艺术》译后记”,载《雪域文化》1991年春季号。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4935阅读 27 编辑:华锐·索南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