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桑耶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山下,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素有“西藏第一座寺庙”美称。公元762年,吐蕃藏王赤松德赞亲自为寺院举行奠基,历时十二年建造,到775年终告落成。传说在初建时,赤松德赞急于想知道建成后的景象,于是主持寺庙修建的莲花生大师就从掌中变出了寺院的幻象,赤松德赞看后不禁惊呼“桑耶”(意为“出乎意料”、“不可想象”),于是该寺被命名为桑耶寺。1996年,桑耶寺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桑耶寺全景 图片源自网络
桑耶寺是西藏最美的寺庙之一。整个寺庙坐北朝南,以乌孜大殿为主体,组成一座庞大完整的建筑群,总面积2.5万余平方米。整个寺院的布局是按佛教“世界”的结构设计而成,一般认为是以古印度摩揭陀地方的欧丹达菩提寺(飞行寺)为蓝本,也有人认为,桑耶寺的建筑形式与佛教密宗的“坛城”(即曼陀罗)相似,是仿照密宗的曼陀罗建造的。位于全寺中心的乌孜大殿,象征宇宙中心的须弥山;乌孜大殿四方各建一殿,象征四大部洲;四方各殿的附近,各有两座小殿,象征八小洲;主殿两旁又建两座小殿,象征日、月:主殿四角又建红、绿、黑、白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魔刹,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全部建筑又围上一道椭圆形围墙,象征铁围山。
记者采访时,乌孜大殿正在维修。大殿共三层,建筑风格分为底层藏式、中层汉式、顶层印度样式。顶层的殿堂外布满脚手架,二层的回廊里,工人们正忙碌地砌墙、运灰。
一走进乌孜大殿,悠扬的歌声就萦绕在耳旁。在二层回廊的屋顶,上百名藏族男女青年手持底部有石墩的木棍,伴随着歌声手舞足蹈,有节奏地击打着地面。
“这是在打‘阿嘎’土”。山南地区文物局局长强巴次仁介绍,“阿嘎”是藏区特有的一种建筑材料,是风化的石灰岩或沙粘质岩捣成的粉末。这种工艺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建成后屋顶有柔性,与土木结构建筑十分相称。打阿嘎土作为一种西藏建筑的传统工艺,被应用于铺设寺庙、宫殿等建筑的地面和屋面。施工时,将其掺水砸实、磨光,边夯打边平铺一层比一层细的“阿嘎”土,然后,用鹅卵石将地面打磨光滑,再在上面磨洗5遍榆树皮、抹上6遍菜籽油,擦洗直到地面变得结实且光滑。
乌孜大殿 图片源自网络
经过打阿嘎土制作出来的地面屋面经久耐用,但这种工艺非常费时费力,成本很高。仅仅在乌孜大殿的修缮中,参与打“阿嘎”土的民工就有300人,每平方米地面都要花费10天的时间反复打磨。
“上世纪八十年代维修大殿时,由于资金原因,用的是水泥。这次全部打掉,恢复传统工艺。”强巴次仁说。
在西藏“十一五”22项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中,对历代班禅驻锡地扎什伦布寺的保护维修是单项投资最大的工程,总投资达1.1亿元,投入位居第二的就是桑耶寺保护修缮工程,总投资达7697万元。维修的重点是桑耶寺展佛台、白哈王宫殿等20处建筑,具体内容包括对屋面进行修缮,对木构件进行修补加固,对墙体裂缝采取灌浆加固,对壁画进行维修和技术保护,以及维修寺内消防、给排水等项目。乌孜大殿被列入2015年度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项目中,国家投资1207万对其进行保护维修,于2016年4月开工。
此次对桑耶寺的保护修缮是有史以来投资最多的一次,维修本着“不改变文物原貌”的原则,严格依照传统施工方法,坚持使用传统施工材料。“‘原材料、原工艺、原风格、原结构’,是施工时要尽量保持的,就是竭尽所能地保留、恢复历史原貌”,强巴次仁说。
“修旧如旧”的理念,在很多细节上也能体现出来。在桑耶寺白哈王宫殿和灵魂殿,记者看到几位工人正在细细打磨面积不大的一块墙面。“这是打磨巴嘎土墙面”,强巴次仁介绍说,先用较粗的含沙粒的黄土做地仗,再抹上细的黄泥“巴嘎土”,而后用细卵石反复打磨,打磨光滑、晾干之后,就可以在上面绘制壁画。用这种传统工艺,一个工人一天只能打磨一平方米。
桑耶寺经过大规模修缮,僧人的学经环境和信众的朝佛环境得到改善,寺院接待的海内外游客也越来越多,“西藏第一座寺庙”正在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