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会议召开

本站原创 东主才让 2022-07-05发布

由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主办,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承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的学术会议于2022年7月3日在兰州召开。来自北京、吉林、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云南、广西、甘肃等地的学者和甘肃14个地州民宗委主任及兰州新区民宗委有关领导等80余人参加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会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会议在兰召开1.jpg会议合影

会议由甘肃省统战部副部长、甘肃省民委主任赵凌云同志主持。兰州大学副校长范宝军同志、国家民委协调推进司副司长温军同志和甘肃省统占部副长姬安岳分别致辞。兰州大学副校长范宝军同志致欢迎辞后重点介绍了兰州大学举全校之力在铸牢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决策及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国家民委协调推进司副司长温军同志在致辞时强调甘肃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需要着力“推动理论建设、推动话语体系建设、推动史料体系建设、人才体系建设”等四大体系建设;甘肃统战部副部长姬安岳同志在致辞中提出深化理论阐释、凝聚思想共识,关注现实问题、搞好实践研究,发挥独特作用、讲好团结故事等三点希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会议在兰召开2.jpg赵凌云主任主持会议开幕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会议在兰召开3.jpg范宝军副校长代表兰州大学致欢迎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会议在兰召开4.jpg国家民委协调推进司副司长温军线上致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会议在兰召开5.jpg甘肃省统战部姬安岳副部长致辞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社科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研究员在辨析舶来史观的基础上,认为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工作至关重要;云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周平教授从国家治理视角出发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重治理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编审、《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主编李大龙研究员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国家主权视角提出的新时代民族理论,契合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特征;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首席专家李静教授从心理过程出发分析了由聚合性意识、归属性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组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新疆自治区党校副校长艾比沙拉木从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出发,分析了促进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现实表现及未来深化路径;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何生海教授就内蒙古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以上发言对甘肃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借鉴。

下午全体参会人员参观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的边境口岸沙盘实物国门、丝绸之路文化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过程等三个展示室后,分四个分论坛分别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方经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中华民族共同体理义与逻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进行了广泛热烈地发言、讨论。尤其来自不同省区的学者针对不同省区的具体情况提出的因地制宜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方式、路径对甘肃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推动全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可贵的启示作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会议在兰召开6.jpg专家学者及地州民宗委领导在分论坛发言与讨论

在闭幕式上,赵凌云主任总结了主旨发言和分论坛取得的共识,认为此次会议具有四个显著特点。第一,恰逢其时。因为此次会议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之际。第二,主题突出。各位专家学者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和现实重大命题展开讨论;第三,组织有序。此次研讨会线上线下结合、主旨发言与交流评议相结合,达到了交流与学习的目的;第四是成果丰硕。会议征集论文32篇,6位专家学者作主旨发言,23位学者在分论坛作交流发言,内容涉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在此基础上,赵主任提出四点希望:第一,把握正确方向,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第二,聚焦重大问题,努力回应时代之问;第三,立足甘肃实际,努力提供科学指导;第四,加大支持力度,努力健全研究体系,为促进陇原长治久安与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总体来说,此次会议对于甘肃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其他省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验、做好甘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对接、加强和改进甘肃民族工作和推动甘肃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5056阅读 54 编辑:喜热布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