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维诺(1924—2018),中国著名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史学科主要创建人、国际知名敦煌学者、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金维诺毕生从事美术教育,倾心于学术研究,他与老一辈的美术史论家共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美术史系,主持创办了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美术研究》,曾长期担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主任,筚路蓝缕,开拓前行,呕心沥血,为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和学科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从事美术教育。1942年,考入武昌艺专艺术教育专业,主修的是油画。建国之初曾先后在《湖北日报》、《中南工人日报》担任编辑和美术文艺组组长,从事美术编辑工作。
1953年北上,因美术理论工作的需要调到中央美术学院,任理论教研组长,兼任新建立的民族美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自此开始投身敦煌艺术和美术史学的研究,在敦煌学、美术文献学、书画鉴定、中国藏学、石窟艺术等领域成就卓著。1955年,赴敦煌考察莫高窟石窟。此后陆续发表了《佛本生图的内容与形式》、《祇园记图考》、《祇园记与变文》、《敦煌晚期的维摩变》等研究论文,备受敦煌学界的关注,敦煌美术研究也从此在敦煌学中有了一席之地。
60年代初,主持美术史系教学工作。对唐宋绘画作品作深入研究。这期间,撰写了论文《职贡图的时代与作者》、《张择端及其作品的时代》、《古帝王图的时代与作者》,通过实物和文献的对校辨析,纠正陈说,所得《职贡图》作者为梁元帝的结论,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现已成为学术定见。
1974年,借调至故宫博物院。在此期间关注书画作品与考古的新发现,发表了《唐代西州墓中的绢画》、《张雄夫妇墓俑与初唐傀儡戏》等相关论文。
1978年,中央美术学院任美术史系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招收第一届美术史论研究生班和师资班,他以读书笔记为基础写成讲稿,讲授《中国绘画史籍概论》课程,部分讲稿在《美术研究》上连载发表。此后这门课被定为美术史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必修课程。
1979年,带学生到新疆。考察临摹新疆龟兹石窟壁画,时间长达45天,初步掌握了古代龟兹石窟的分布以及壁画的题材和风格面貌。后又于80年代中期结合《中国石窟》的出版,再赴甘肃、新疆考察麦积山、炳灵寺、高昌、龟兹等丝绸之路沿线的石窟艺术,论文《炳灵寺及其在佛教艺术交流中的地位》、《麦积山石窟的兴建及其艺术成就》、《新疆的佛教艺术》和《龟兹壁画的艺术成就》等,即是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他所指导的博士论文《龟兹石窟壁画的年代研究》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1992年,68岁,进入西藏。考察藏传佛教美术遗迹,这期间主编《中国美术全集·藏传佛教壁画》和《中国美术全集·藏传佛教雕塑》,撰写《吐蕃时期的佛教艺术》、《藏传佛教造像》等论文,将西藏佛教史与美术遗存比较联系,准确系统地描述了藏传佛教美术演变的脉络,为藏传佛教美术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纲领性的意见。结合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展开藏传佛教美术各项专题的深化研究。1995年出版的《中国宗教美术史》著作中有关藏传佛教美术的章节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的成果。其指导的藏传佛教美术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现在已经是中国藏传佛教美术研究领域里的中坚力量。
2011年,87岁,受季羡林、汤一介先生的邀约,参与“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佛教史》丛书的编写。撰写出版了近50万字的《中国佛教美术史》专著。
金维诺对美术史学科建设的贡献,突出地表现为学科研究方法的探讨和学科整体格局的筹划。自20世纪50年代金维诺先生参与筹建美术史系,60年代任美术史系副主任,领导全面的教学工作开始,他就一直在作美术史学方法与学科特色的探索思考,在个人的学术研究和专业教学中先行尝试,然后调整推进,形成特色。具体的方法可归纳为“四个结合”。即文献与作品的结合;出土品与传世品的结合;古代与现代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个具有学科方法论意义的框架,充分吸收了中国画学传统史论兼容的特点,又避免了传统绘画史失于狭隘的门户格局,同时又密切地联系了美术创作的实践活动,形成了一个有美术学院背景,理论与艺术实践互补的美术史论学科面貌。围绕这个学科形成的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理论三大主干课程体系,不仅提供了美术史系今后发展的坚实基础,而且成为80年代以后全国各美术院校新建美术史论专业的范本。
在学术规划上同样高瞻远瞩。金维诺一贯主张中国美术的一体多元化性质,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美术的历史也是由多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在他主持美术史系工作期间,就特别注意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指导研究生和博士生的过程中,也总要考虑边疆民族美术的研究课题。仅从90年代以来指导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来看,涉及民族地区的研究课题有新疆石窟艺术研究,藏传美术研究,辽金美术研究,西域美术研究,草原民族美术研究等多个方面。古代边疆民族与汉民族长期共存,在交流和互动中建立起来的文化才是中国文化的整体面貌,这一点已为更多的实物所证明。由此可以看到,金维诺先生和他本人转向研究边疆民族美术的深层含意。
金维诺先生治学严谨,重视实物与文献的相互参证,主张从基础资料的整理中提出问题,通过辨析过程得出答案,进而归纳出理论见解。分析个案举证详瞻,鞭辟入理,综合研究则提纲挈领,申明要义。同时又特别留意学术的新动态,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因而常能突破陈说,发表新见,走在学术的前沿。
敦煌石窟艺术的研究是金维诺先生最早涉足的领域。金先生在1955年第一次走进敦煌,同年的11月在《美术》上发表了讨论敦煌艺术的文章,题为《丰富的想象卓越的创造——论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成就》。这不仅是他研究敦煌的处女作,而且也是中国美术史学者讨论敦煌艺术的第一篇美术史文献。50年代后期,他连续发表了多篇有关敦煌壁画和雕塑的论文,其中奠定他在敦煌学领域里学术地位的是《祇园记图考》(1958)、《祇园记图与变文》(1958)、《敦煌窟龛名数考》(1959)等一组富有创见的论文。进入21世纪,发表《吐蕃佛教图像与敦煌的藏传绘画遗存》一文(载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2000年第2期)。该文以充分的证据阐明了第465窟为敦煌吐蕃时期开凿的洞窟,从而引起了学术界对敦煌吐蕃时期石窟问题的关注和全面研究,改变了敦煌石窟只有吐蕃时期的文书和绢纸画,而没有吐蕃佛教洞窟壁画的看法。这一结论对于重新看待吐蕃占领敦煌时期的那段历史至关重要,同样是敦煌学史上的重要文献。
由敦煌石窟艺术转向中国石窟的全面研究是一个自然的学术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金维诺教授曾多次带领学生到新疆、甘肃、山西、河南、四川等地的石窟作实地调查和测绘。80年代参与中日合作出版十七卷本《中国石窟》的编委工作,与夏鼐、宿白、长广敏雄等石窟考古专家共同主编全书,撰写了《炳灵寺及其在佛教艺术交流中的地位》、《麦积山石窟的兴建及其艺术成就》、《龟兹壁画的艺术成就》等多篇专论。90年代又将研究的领域拓展及道教美术、民间宗教美术等领域,1995年出版的《中国宗教美术史》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专门美术史。这部著作在1999年新中国建国五十周年之际,荣获文化部第一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藏学研究则是金先生敦煌学研究的延伸。1992年入藏考察后,他发表了藏传佛教美术的多篇论文,分别主编了4卷本的《中国藏传寺观壁画全集》和6卷本《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推出了藏传美术研究的一批新成果,改变了藏传美术研究中不见中国学者身影的状况。
金维诺先生一贯关注最新学术动态,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尤其注意考古新发现。山东青州、四川成都窖藏佛像出土之后,他撰写了《青州龙兴寺造像的艺术成就——兼论青州背屏式造像及北齐曹家样》、《南梁与北齐造像的成就与影响》等长篇论文,将其长期思考的佛像样式风格问题与新发现的造像联系起来。2002年他的专著《中国古代佛雕——佛造像样式与风格》出版,从中可以看到他多年对佛教艺术风格样式的关注和思考。2013年出版的《中国佛教美术史》是其88岁时撰写完成的中国佛教美术的通史著作,全书不仅时代脉络清晰,特色鲜明,而且每每都有对最新资料的引录和通过研究所得出的独到见解。
通经致用是金维诺先生十分重视的学科拓展手段。早在60年代,他就曾筹划与出版界合作,共同编纂《中国美术全集》,并拟出了初步的框架,后因四清运动而搁置下来。当80年代国家组织出版60卷本《中国美术全集》时,他参与了基本框架的起草,并主动承担起试写先行卷的任务。这以后又主编了《寺观壁画》和《原始—战国雕塑》卷。在续编美术分类全集的过程中,他又组织系内外美术史的力量共同参与,推出十多卷新的成果。80年代他参与组织的出版项目还有《中国石窟》(17卷本)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2卷本)。90年代他主编的《世界美术全集》(21卷本)集中了当时本系和院外优秀的学术力量共同完成,他本人身体力行,这套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好评,其中有关中国美术史的分卷已作为外版图书推荐到了海外。
一、专著
1.《龙门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60年
2.《中国美术史论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台北明文书局,1984年初版、1987年再版;南天书局两卷版,1995年;黑龙江美术出版社三卷版,2004年)
3.《古帝王图》,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4.《中国宗教美术史》(与罗世平合著),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年
5.《中国古代佛雕——佛教造像样式与风格》,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6.《世界美术全集·中国美术·魏晋至隋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7.《中华佛教史·佛教美术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年
二、主编/总主编
1.《中国石窟》(日文版、中文版;合作主编),東京:平凡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1998年。
2.《中国美术全集·隋唐五代绘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
3.《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3·寺观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4.《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1·原始社会至战国雕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
5.《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壁画全集·藏传寺院壁画》,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
6.《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壁画全集32—34·藏传寺院2—4》,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1993年
7.《中华文明史·美术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8.《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殿堂壁画全集3·元代道观壁画》,太原:山西美术出版社,1997年
9.《永乐宫壁画全集》,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
10.《双林寺彩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11.《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6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12.《中国寺观壁画典藏丛书》16册,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
13.《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寺观雕塑全集》5卷,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2006年
14.《世界美术全集》2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中国彩塑精华珍赏丛书》15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16.《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寺观壁画全集》7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2011年
17.《中国美术全集·殿堂壁画》2卷,合肥:黄山书社,2010年
18.《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墓室壁画全集》3卷,石家庄:河北美术教育出版社,2011年
19.《中国美术史魏晋至隋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20.《西域美术全集》12卷,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乌鲁木齐:新疆文化出版社,2016年
21.《中华大典·艺术典》5卷,长沙:岳麓书院,2015—2017年
三、论文
1.《丰富的想象,卓越的创造——论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成就》,《美术》1955年第10期
2.《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谈莫高窟的彩塑》,《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2期
3.《智慧的花朵——谈敦煌图案的艺术成就》,《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8期
4.《〈纨扇仕女图〉与周昉》,《文物》1957年第1期
5.《敦煌本生图的内容与形式》,《美术研究》1957年第3期
6.《〈佛本生图〉形式的演变》,《美术研究》1957年第4期。收入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20“佛教艺术论集”,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7.《敦煌壁画中的中国佛教故事》,《美术研究》1958年第1期
8.《接受遗产与破除陈规》,《美术研究》1958年第4期
9.《顾恺之的艺术成就》,《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6期。收入邹清泉主编:《顾恺之研究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
10.《敦煌壁画〈祇园记图〉考》,《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0期。收入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1.《〈祇园记图〉与变文》,《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1期。收入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吴光正、李舜臣、余来明主编:《异质文化的碰撞——二十世纪“佛教与古代文学”论丛》,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12.《现象与本质现实与想象》,《美术》1959年第2期
13.《佛教画中的古代传说》,《美术》1959年第2期
14.《壁画〈维摩变〉的发展》,《文物》1959年第2期。收入《现代佛教学术丛刊》20“佛教艺术论集”
15.《鹿母夫人(佛经故事)》,《美术》1959年第3期
16.《法海寺壁画〈帝释梵天图〉》,《美术研究》1959年第3期
17.《敦煌晚期的〈维摩变〉》,《文物》1959年第4期。收入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20“佛教艺术论集”
18.《沙漠上的艺术之宫——敦煌石窟》,《美术研究》1959年第4期
19.《敦煌窟龛名数考》,《文物》1959年第5期
20.《阎立本与尉迟乙僧》,《文物》1960年第4期
21.《〈职贡图〉的时代与作者》,《文物》1960年第7期。收入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编:《文物鉴赏丛录·书画》(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22.《张择端及其作品的时代——读画札记》,《美术研究》1961年第1期。收入傅杰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史考据文录》,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辽宁省博物馆编:《〈清明上河图〉研究文献汇编》,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7年
23.《花鸟画的阶级性》,《美术》1961年第3期。收入郎绍君、水天中编:《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下,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
24.《我国古代杰出的雕塑家戴逵与戴颙》,《人民日报》1961年5月24日
25.《李思训父子》,《文物》1961年第6期
26.《李公麟的绘画》,《文物》1961年第6期
27.《〈步辇图〉与〈凌烟阁功臣图〉》,《文物》1962年第10期。收入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编:《故宫博物院藏宝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
28.《僧祐律师与南朝石窟》,《现代佛学》1962—1963年
29.《唐代画家程修己墓志》,《文物》1963年第4期
30.《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年代的探索》,《文物》1974年第1期。收入孙进己、冯永谦等主编:《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秦汉至三国一、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31.《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画》,《文物》1974年第11期。收入湖南省博物馆编:《马王堆汉墓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32.《唐代西州墓中的绢画》(与卫边合著),《文物》1975年第10期。收入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疆考古三十年》,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
33.《关于中国文明之起源》,《艺术教育》1975年
34.《张雄夫妇墓俑与初唐傀儡戏》(与李遇春合著),《文物》1976年第12期。收入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疆考古三十年》,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
35.《从楚墓帛画看早期肖象画的发展》,《美术》1977年第5期
36.《舞蹈纹陶盆与原始舞乐》,《文物》1978年第3期
37.《炳灵寺石窟》,载《中国旅游》,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
38.《中国早期的绘画史籍》,《美术研究》1979年第1期
39.《〈历代名画记〉与〈唐朝名画录〉》,《美术研究》1979年第2期
40.《北宋时期的绘画史籍》,《美术研究》1979年第3期
41.《宋元续编的绘画通史》,《美术研究》1979年第4期
42.《十百斋书画录》,《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第4期
43.《解放后关于古代壁画的研究》,《文物》1979年第10期
44.《〈搜山图〉的内容与艺术表现》,《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年第3期
45.《宋元绘画收藏著录》,《美术研究》1980年第3期
46.《〈古帝王图〉的时代与作者》,《美术家》(香港)1980年
47.《隋唐时代的雕塑家》,《中国美术史论集》,1981年
48.《早期花鸟画的发展》,《美术研究》1983年第1期。收入梅忠智编著:《20世纪花鸟画艺术论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
49.《唐代的人物画》,《中国画》1982年第2期
50.《早期工笔重彩画的发展》,《中国书画》1981年
51.《欧美访问散记》,《美术研究》1981年第4期
52.《看〈波士顿博物馆美国名画原作展〉有感》,《人民日报》1981年9月29日
53.《秦汉雕塑艺术》,《中国美术》1981年第1期
54.《秦汉时代的壁画》,《美术研究》1980年第1期
55.《关于望都汉墓的墓主》,载《中国美术史论集》,1981年
56.《访问波士顿——欧美访问散记之二》,《美术研究》1982年第1期
57.《从华盛顿到纽约——欧美访问散记之三》,《美术研究》1982年第2期
58.《〈早秋图〉与〈八公图〉——欧美访问散记之四》,《美术研究》1982年第4期
59.《古帝王图》,载《古帝王图》,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60.《早期的山水画》,载《日本美术史学会论文集》,1983年
61.《有关寺院艺术的几部史籍》,载沈鹏编:《美术论集》第2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62.《〈宫中图〉与〈五老图〉——欧美访问散记之五》,《美术研究》1983年第3期
63.《歌颂统一的纪念碑雕塑——浅谈秦兵马俑的艺术成就》,载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中国历代雕塑·秦始皇陵俑塑群》,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64.《曹家样与杨子华风格》,《美术研究》1984年第1期
65.《形象、意境与装饰风格——谈学习古代工笔重彩画的传统》,《中国书画》第15期(1984年)
66.《北齐绘画遗珍》,《中国艺术》总第1集,1985年
67.《固原北魏漆棺彩画》,载《固原北魏漆棺彩画》,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68.《炳灵寺与佛教艺术交流》,载《中国石窟·永靖炳灵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69.《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论吴道子及吴家样之光辉成就》,《美术》1989年第12期
70.《敦煌窟龛名数考补》(提要),载段文杰主编:《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编1987》,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
71.《〈西方净土变〉的形成与发展》,《佛教文化》1990年第2期
72.《从楚墓帛画看早期肖像画的发展》,《楚艺术研究》,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1年
73.《论山西佛寺彩塑》,《佛教文化》1991年第3期
74.《绘画风格与风格传承——在东北中国画风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美术》1991年第5期
75.《西藏早期佛教艺术》,载梅益主编:《中国与日本文化研究》第1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
76.《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载郎绍君等著:《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四大家研究》,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
77.《情满于山的画家》,载浦江县政协、湖北美术学院编:《越楚心香集——纪念张振铎》,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2年
78.《论法海寺壁画》,载《法海寺壁画》,1993年
79.《张萱与唐代仕女画》,载《中国美术史论集》,1993年
80.《慈悯寓于威严庄穆妙手出乎世代传承》,《文物天地》1993年第4期。收入苏天钧主编:《北京考古集成9·明清3》,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81.《古格王国的寺院壁画》,《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创刊号
82.《漫谈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国画家》1993年总第3期
83.《尊师爱徒教学楷模》,《美术》1993年第7期“美术百家”专栏记“画家张振铎”
84.《古格王国及其寺院艺术》,《雄狮美术》(台北)1994年5月号。收入北京图书馆敦煌吐鲁番学资料中心、台北《南海》杂志社编:《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论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
85.《东方艺术的风格特征》,《美术史学报》(韩国)1994年第7期
86.《僧祐与南朝石窟》,载《六朝剡东文化》,1995年
87.《绘画的情景、内涵与风格》,《艺海》(长沙)1995年第1期
88.《中國佛敎雕塑藝術》,《미술사논단》(艺术史论坛)1995年第2期
89.《中国美术传统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载黄爱平、王俊义编:《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90.《中国佛教艺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载《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997年
91.《花鸟画的创新也源于生活——在汤文选画展座谈会上的发言》,《美术》1997年第1期
92.《墓室壁画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美术研究》1997年第2期
93.《龟兹艺术的风格与成就》,《西域研究》1997年第3期。收入张新伦、裴孝曾主编:《龟兹文化研究》编委会编,《龟兹文化研究》2,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新疆通史》编纂委员会编:《新疆历史研究论文选编·通论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
94.《书画鉴定与考古》,《文物天地》1997年第5期
95.《释迦应化示迹图的艺术成就》,载《释迦应化示迹图》,1997年
96.《先秦至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载《中国绘画全集·先秦隋唐五代》,1997年
97.《千楹耀目万栱凝烟——试论永乐宫壁画的渊源》,载薛永年、王宏建主编:《筚路蓝缕四十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师论文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
98.《筚路蓝缕四十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建系40周年》,《美术》1997年第11期
99.《中国佛教艺术对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载王尧主编:《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
100.《龟兹艺术的风格与成就》,载《中国石窟·克孜尔石窟》3,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101.《麦积山石窟的兴建及其艺术成就》,载《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收入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编:《麦积山石窟研究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天水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水石窟文化》,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4年
102.《双林寺的雕塑与壁画》,载同氏主编:《双林寺彩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103.《唐代在书画理论上的继承与发展》,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4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4.《南梁与北齐造像──在〈全国考古新发现精品展〉研讨会上的发言》,《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98年第1期
105.《寺院壁画的考察与研究》,《文物》1998年第4期
106.《敦煌艺术在美术史上的研究地位》,载《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5,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107.《简论青州出土造像的艺术风范》,载《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佛教石刻造像精品》,1999年。收入《盛世重光——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佛教石刻造像精品》,北京:历史博物馆,1999年
108.《从黄胄的速写和画驴谈艺术美》,载杨悦浦主编:《黄胄研究》,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9年
109.《世界美术馆巡览前言》,载《世界美术馆巡览》,外文出版社,1999年
110.《南梁与北齐造像的成就与影响》,载中山大学艺术学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1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另刊《美术研究》2000年第3期
111.《山西寺观彩塑的成就》,载《山西彩塑》,1999年
112.《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代序),载王华庆主编:《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年
113.《青州龙兴寺造像的艺术成就——兼论青州背屏式造像及北齐“曹家样”》,载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114.《中国新疆早期佛教彩塑的形成与发展》,《雕塑》2000年第1期
115.《敦煌艺术与书画传统的学习与继承》,《荣宝斋》2000年第2期
116.《书画鉴定与考古发现》,《紫禁城》2000年第4期。收入《名家谈收藏·陶瓷书画玉器杂项》,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117.《吐蕃佛教图像与敦煌的藏传绘画遗存一一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载:邵宏、向群主编:《艺术史研究》第2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8.《阿里风情与文明的赞歌》,《中国艺术报》2000年11月3日
119.《原始社会的雕塑》,《雕塑》2002年第6期
120.《青州佛教造像的艺术成就》,载王建琪、王华庆主编:《青州北朝佛教造像》,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2年。收入郑培凯主编:《九州学林》2004春季2卷1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1.《佛教艺术与藏传金铜佛像》,《收藏家》2002年第10期
122.《〈图集〉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光明日报》2003年3月27日
123.《寺观壁画的普及本》,《美术之友》2003年第1期
124.《先秦时代的雕塑》,《雕塑》2003年第1期
125.《秦代的雕塑艺术》,《雕塑》2003年第2期
126.《汉代的雕塑》,《雕塑》2003年第4期
127.《汉魏时期佛教造像遗迹》,《雕塑》2003年第5期
128.《早期的佛教彩塑》,《雕塑》2003年第6期
129.《敦煌的彩塑》,载《敦煌与丝路文化学术讲座》,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130.《唐代宫廷绘画及其影响》,《中国书画》2004年第1期
131.《北魏云冈与龙门等石窟》,《雕塑》2004年第1期
132.《深入浅出专业通俗——读中国纹样史》,《收藏家》2004年第2期
133.《麦积山的北朝造像》,《雕塑》2004年第2期。收入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编:《天水麦积山石窟研究论文集》,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年
134.《艺坛之雄永载史册——回忆常书鸿先生》,《敦煌研究》2004年第3期。收入郝春文主编:《2013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135.《敦煌的雕塑艺术》,《雕塑》2004年第3期
136.《流散国外的金铜造像》,《雕塑》2004年第5期
137.《四川石窟造像》,《雕塑》2004年第4、5、6期
138.《从辽博藏画试谈唐代仕女画的成就》,《中国书画》2004年第10期。收入王志纯主编:《丹青文萃——中国工笔画学会论文集》1,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
139.《〈画谱〉木刻本与〈清湘大涤子画法秘谈〉手写本》,载《艺术史研究》第8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0.《龟兹艺术的创造性成就》,载新疆龟兹学会编:《龟兹学研究》第2辑,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7年
141.《龟兹艺术的创造性成就》,《西域研究》2007第1期
142.《陈沛同志,我们怀念您》,《美术研究》2007第3期
143.《段文杰与敦煌擘画临摹》,《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
144.《回忆唐一禾老师》,《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7年专刊
145.《双林寺的雕塑艺术》,《法音》2007年第12期
146.《古画传摹对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载广东美术馆编:《广东美术馆年鉴2005》,澳门出版社,2007年
147.《艺术创作与理论研讨相结合的经验值得推广》,载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编:《大道雄风:关东画派中国画人物画大展文集》上,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
148.《佛牙舍利与招仙浮图》,载王春元主编:《佛舍利五重宝塔》,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149.《从敦煌艺术看佛画的形式和流派》,载吴健等著:《佛教美术全集4·敦煌佛影》,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150.《石佛遗珍》,载徐政夫编著:《佛教美术全集7·观想佛像》,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151.《冯骥才绘画的情与景》,《文艺报》2011年3月25日第7版
152.《总论神祠、寺观的发展及其壁画》,载罗世平、丁凤萍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寺观壁画全集1·早期寺院壁画》,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年
153.《观徐冬冬的绘画》,《中国书画》2011第9期
154.《光辉的一生:敦煌学的先行者向达先生——在国家图书馆向达先生追思会上的发言》,《美术研究》,2011年第1期
155.《唐代绘画的艺术成就及其典范性》,载上海博物馆编:《千年丹青——细读中日藏唐宋元绘画珍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另刊《艺术品》2014第1期
156.《艺坛之雄永载史册——回忆常书鸿先生》,载郝春文主编:《2013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157.《中国古代木刻版画的发展及其成就简述》,载翁连溪、李洪波:《中国佛教版画全集》目录卷,北京:中国书店,2014年
158.《史籍载辽金时期美术》,《美术研究》2015年第1期
四、序言(部分)
1.《序》,载北京市法海寺文物保管所:《法海寺壁画》,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年
2.《序》,载敦煌研究院编:《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1996年
3.《序》,载熊文彬:《中世纪藏传佛教艺术——白居寺壁画艺术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
4.《序》,载薛永年、王宏建主编:《筚路蓝缕四十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师论文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
5.《序》,载《龙门石窟总录》,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6.《前言》,载吴运鸿主编:《家庭艺术馆典藏系列》,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年
7.《序》,载程晓钟、杨富学:《庄浪石窟》,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另刊《陇右文博》2000年第1期。
8.《序》,载贺西林:《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9.《序》,载谢继胜:《西夏藏传绘画:黑水城出土西夏唐卡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序》,载贾应逸、霍旭初主编:《龟兹学研究》第1辑,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序》,载陈雨前:《景德镇学:景德镇之魂》,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
12.《前言》,载韩刚:《北宋翰林图画院制度渊源考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13.《序》,载戴晓云:《佛教水陆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14.《序》,载李森:《青州龙兴寺历史与窖藏佛教造像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年。收入《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5期
15.《序言》,载乌力吉:《辽代墓葬艺术中的捺钵文化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
16.《序言》,载邹清泉:《虎头金粟影——维摩诘变相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17.《序》,载王敏庆:《北周佛教美术研究——以长安造像为中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18.《序言》,载戴晓云:《天地冥阳水陆仪文校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资料来源:罗世平:《鉴古开今永远进取——金维诺教授的学术人生》,原载中央美术学院;浙大汉藏艺术中心汉藏佛教艺术公众号《金维诺教授(1924—2018)著作目录》,内容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