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四川省马尔康市二中真正意义上的乡土课程在八年级(一)班开讲,该堂课是由阿英老师主讲的《嘉绒,我们美丽的家园》。课上,身着民族服饰的学生们虽稍显稚嫩,但个个精神抖擞,眼神中充满期待。同样的民族服饰让平时精干阿英老师多了几分优雅,课堂中,她用图文并茂的PPT向同学们从多方面、多维度详细介绍了马尔康的风情地貌、经济交通等。期间,她精心设计学生以小导游的形式介绍自己家乡村寨特色的活动环节更是把整堂课推向高潮,同学们踊跃宣传自己的家乡,看到同伴们投来的艳羡目光,心里那份家乡给予的自豪感不由浮现成脸上灿烂的笑容。整堂课上,同学们不仅被阿英老师自信与热情的讲解所吸引,更是被家乡的美好所折服,被民族的文化所浸润。
课后,马尔康市二中乡土课程组全体教师与专程前来拍摄课堂实录的市电视台副台长泽郎东周就本堂课进行了细致认真地评课活动。评课中,彭措老师充分肯定了授课教师的个人能力,他指出阿英老师自信富有张力的授课状态是值得全体组员学习借鉴的,他讲到该堂课是《小洛让的故事》中的第一课,是教学难度最大的一课,加之该堂课是马尔康市二中乡土课程的第一讲,没有教学经验借鉴,因此存在一些问题。他认为要开展好乡土课程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打磨淬炼:一、课堂要跳出传统教学的禁锢,另辟蹊径,以学生活动为主,创造思维开放性的课堂;二、全体教师要不断增加自己的民族知识储备量,对于马尔康地区嘉绒民族的历史要做到心中有数,授课时方能娓娓道来;三、做好课堂教学材料的搜集加工,不可盲目轻信网络流传,本民族的文化终归本民族最了解;三、教学中切忌宏观大论的口号式教学,教学内容要落地做细,细化到村寨,结合学生熟悉的实物,方能调动起自信心和积极性。
电视台副台长泽郎东周也围绕民族文化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同时也给予了课程组良好的工作建议,他认为:一、马尔康市二中能结合“嘉绒之家”实物展览馆开展乡土课程的教学,是抓住了民族地区教育的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二、各位教师在乡土课程的开展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新兴媒介,丰富课堂形式的同时,带来更丰富的教学佐证素材。三、马尔康市电视台领导高度重视马尔康市二中的乡土文化教育,将会持续关注课程的发展,希望双方精诚合作,把二中乡土教育做大做强。课程组的教师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们表示本次评课用“探讨课”形容更贴切。经过讨论自己对于教学有了初步设想,灵感不断涌来,老师们的思路清晰了,信心倍增了。
嘉绒文化实物展览室简介
马尔康市第二中学嘉绒文化实物展览室是北京桂馨基金会2016年公益种子计划审批的项目。项目预算为8万元,项目资金由北京桂馨基金会自助的4万元启动资金和市教育局、市文化局解决的4万元配套资金构成。该项目于2016年9月23日启动,于2017年5月初完工,历时7个多月。展览室面积为60平方米,分服饰、农具、厨具(餐具)、工艺等4个展区,共收藏展品70件,主要从马尔康镇阿底村、脚木足乡孔龙村、康山乡黄垭村等三个乡镇的农户家里收集得来,收购地点呈线性分布,基本涵盖了从东往西的梭磨河流域和由北向南的大渡河上游流域。
该项目最初命名“嘉绒文化实物展览馆”,后来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慢慢视察到,无论从场地面积还是展品数量上看,均与“馆”的规模尚有距离,故改为“马尔康市嘉绒文化实物展览室”;而在朝外的标识牌上则称其为“嘉绒之家”,意在使其不仅成为能吸引师生的文化之家,能激励师生的精神之家,还能成为师生进行乡土文化教学和研究的活动中心;了解和感知嘉绒文化的学习基地;感悟、吸收传统文化精髓,提升其人文素养的教育阵地。
2017年6月12日,马尔康市第二中学嘉绒文化实物展览室落成典礼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