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弘期下路复兴的先驱者——喇钦·贡巴饶赛

本站原创 pmlm 2014-03-21 15:31:42发布

丹斗寺里的喇钦像

喇钦·贡巴饶赛(བླ་ཆེན་དགོངས་པ་རབ་གསལ།  952-1036),本名穆苏赛拔(དམུ་ཟུ་གསལ་འབར།),法名为格瓦饶萨(དགེ་བ་རབ་གསལ།),由于学问渊博、洞晓义理,被人们尊称为“喇钦·贡巴饶赛”,在汉文史籍中译为“意明大师”。

喇钦·贡巴饶赛是一名博通佛教经律的著名高僧,在藏传佛教后弘期初期享誉整个藏区,为藏传佛教的下路复兴做了很大贡献。

 

1.降世

据土观·却吉尼玛大师的《喇钦贡巴饶赛传略》,喇钦的前世名叫莫卢·达纳赤松杰,曾担任吐蕃王朝信佛赞普的大臣,因发誓要护持佛法,水鼠年(952年)转生在安多宗喀地方一个苯教徒家中,父母为其取名穆苏赛拔。

2.闻思修

他从小敬信佛教,长大后向一个名叫南嘉华的人学习佛经,又向一位名叫康·仁钦多杰的人请教发菩提心,从吉·嘉白邹多学习中观和因明学,拜南木·噶丹绛曲为师学习瑜伽。

彼时,吐蕃赞普朗达玛发动灭佛运动。本在静修的玛·释迦牟尼、约·格琼、藏·饶赛等三人闻此消息后,携带律藏经籍,经多地辗转来到了黄河岸边的多杰札、安琼南木宗、丹斗协吉央贡寺(简称丹斗寺,在今青海化隆县境内),在这些地方修习安住。

穆苏赛拔闻此消息,前往拜见三位大师,并对他们产生信仰之心,要求出家授戒。三位大师给他律藏经籍,说:“看看这部经典,倘若虔诚信仰,即可受戒出家。” 穆苏赛拔诵读经典之后,对佛教产生了强烈的虔诚之心。他流着泪再次向三师请求出家。于是,由藏·饶赛作亲教师,约·格琼任轨范师,给他授了沙弥戒。按照二位师长的名字,为他取法名为格瓦饶萨。

五年后,格瓦饶萨达到授受比丘戒的条件,请求给他授比丘戒,上师说:“比丘不足五名之数,不能授这种戒。”此时,拉隆·贝吉多杰刺杀了朗达玛,逃到隆塘地方,因感自己罪孽深重,常住金刚岩某岩洞单独闭关修行。贡巴饶赛闻名前去谒见,并提出授戒请求。贝吉多杰回答说:“我因刺杀了藏王,不能充授戒比丘之数,但可代为寻找。”于是找来了两名汉族比丘,名叫郭旺和季万。由原来两位师长作亲教师和轨范师,玛·释迦牟尼为密教师,再加上两位汉族比丘,凑足受戒比丘之数,给格瓦饶萨授了近圆比丘戒。

《安多政教史》记载,喇钦·贡巴饶赛当时除了在自己的几位授戒上师座前研习佛法外,还赴北依止了一位名叫果荣僧格札的老僧,系统学习律藏,这位老僧给他赠送了律分别、律本事、律杂事和律上分四部毗奈部耶,并嘱咐道:“我已年老,在世时间不多,望你严格继承佛教正统。”

 

后来喇钦·贡巴饶赛有幸与从尼泊尔和印度留学归来,当时也避难至康区的拜噶沃·却札巴大师相遇,依止大师12年之久,学习《十万般若波罗密多大疏》、《大乘对法藏》及菩萨地等法要。

总之,他长期精进,闻思修习,终于成为三学贯通的大德。

因他的心智广大,人们常不直称其法名,而叫他“贡巴饶赛”(意明);又因他后来教化徒众,培养出一大批弘法人才,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作“喇钦”(大上师)。

3.传法利生

根据《青史》记载,喇钦巴饶赛的佛学知识和道德行为,在南宗和丹斗一带的群众中不仅得到承认,而且逐步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喇钦贡巴饶赛把丹斗地方作为自己的宗教活动中心,开展供养佛教三宝等各种宗教活动,并向当地诸神祈求,护佑自己的弘法事业。

随着信徒的不断增多和本地有势力人家的资助,喇钦贡巴饶赛49岁时,在丹斗地方开始创建寺院、佛塔等佛教建筑物。著名的丹斗寺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建成的。

随着喇钦贡巴饶赛在丹斗寺的声望日益提高,有不少慕名前来丹斗寺出家为僧者。

根据史书记载,在喇钦贡巴饶赛座前首先出家受比丘戒的是巴果益西雍仲,其次是帕奈丹札巴前来剃度受戒,史称巴、帕二僧;此后依次有四对八人剃度出家,前后产生十位比丘僧。其中巴果益西雍仲继承了喇钦贡巴饶赛戒律传承,向他的弟子郑益西坚赞授予比丘戒。

多麦三圣和喇钦等人在东方安多藏区授戒传法的消息传到藏传佛教的发源地——前藏以后,前藏桑耶地区的领主查纳益西坚赞心情振奋,立即派出佛教徒前去受戒并引进佛教律藏传承。

当时陆续抵达安多丹斗寺的佛教徒主要有:前藏的五人即鲁梅·茨诚喜饶、章益西永丹、热希茨诚迥奈、巴茨诚罗追、松巴益西罗追,后藏的五人即罗顿多杰旺秀、聪增喜饶僧格、阿里巴奥杰兄弟两人和普东巴欧帕第噶。

前后藏共十人先后到达安多丹斗寺后,都在喇钦贡巴饶赛的再传弟子,持有律藏直系传承的郑益西坚赞座前受比丘戒,并请到律藏传承,跟从喇钦及其弟子学习律法与经论。

这十人相继返回西藏后,各自在前后藏收徒弟、建造寺院,传授沙弥戒和比丘戒,弘扬教法,发展出家僧侣队伍,佛法的余烬从多康进入卫藏,再度复燃,开藏传佛教再弘之端。

因藏人习惯上称西北为上、东南为下,多康属于下路,所以卫藏十人从多康进入卫藏弘法,史称藏传佛教的“下路复兴”,其所传戒律传承,亦称“下路律统”。喇钦·贡巴饶赛可谓是藏传佛教下路复兴的关键性人物。

4.示寂

喇钦·贡巴饶赛是49岁时来到丹斗,驻锡该地35年,建寺立塔,住在崖上的一个洞里。于藏历阴木猪年(1035年,宋景祐三年)在玛藏岩圆寂,世寿84岁。

为了不使喇钦的遗体朽坏,便将其安葬在一尊泥塑像中,供在崖洞里。之后,信徒们建立了一座寺院,把喇钦的塑像供在寺中。

后来,有人向阿底峡尊者说起喇钦复燃佛教余烬的情况时,尊者说:“一般凡夫俗子不会有如此成就,唯有喇钦才能获得。”在看了喇钦所著《经藏供养》后,又说∶“一般人怎么可能知道这其中的要义!这是班智达所撰。”

后来喇钦·贡巴饶赛有幸与从尼泊尔和印度留学归来,当时也避难至康区的拜噶沃·却札巴大师相遇,依止大师12年之久,学习《十万般若波罗密多大疏》、《大乘对法藏》及菩萨地等法要。

总之,他长期精进,闻思修习,终于成为三学贯通的大德。

因他的心智广大,人们常不直称其法名,而叫他“贡巴饶赛”(意明);又因他后来教化徒众,培养出一大批弘法人才,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作“喇钦”(大上师)。

3.传法利生

根据《青史》记载,喇钦巴饶赛的佛学知识和道德行为,在南宗和丹斗一带的群众中不仅得到承认,而且逐步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喇钦贡巴饶赛把丹斗地方作为自己的宗教活动中心,开展供养佛教三宝等各种宗教活动,并向当地诸神祈求,护佑自己的弘法事业。

随着信徒的不断增多和本地有势力人家的资助,喇钦贡巴饶赛49岁时,在丹斗地方开始创建寺院、佛塔等佛教建筑物。著名的丹斗寺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建成的。

随着喇钦贡巴饶赛在丹斗寺的声望日益提高,有不少慕名前来丹斗寺出家为僧者。

根据史书记载,在喇钦贡巴饶赛座前首先出家受比丘戒的是巴果益西雍仲,其次是帕奈丹札巴前来剃度受戒,史称巴、帕二僧;此后依次有四对八人剃度出家,前后产生十位比丘僧。其中巴果益西雍仲继承了喇钦贡巴饶赛戒律传承,向他的弟子郑益西坚赞授予比丘戒。

多麦三圣和喇钦等人在东方安多藏区授戒传法的消息传到藏传佛教的发源地——前藏以后,前藏桑耶地区的领主查纳益西坚赞心情振奋,立即派出佛教徒前去受戒并引进佛教律藏传承。

当时陆续抵达安多丹斗寺的佛教徒主要有:前藏的五人即鲁梅·茨诚喜饶、章益西永丹、热希茨诚迥奈、巴茨诚罗追、松巴益西罗追,后藏的五人即罗顿多杰旺秀、聪增喜饶僧格、阿里巴奥杰兄弟两人和普东巴欧帕第噶。

前后藏共十人先后到达安多丹斗寺后,都在喇钦贡巴饶赛的再传弟子,持有律藏直系传承的郑益西坚赞座前受比丘戒,并请到律藏传承,跟从喇钦及其弟子学习律法与经论。

这十人相继返回西藏后,各自在前后藏收徒弟、建造寺院,传授沙弥戒和比丘戒,弘扬教法,发展出家僧侣队伍,佛法的余烬从多康进入卫藏,再度复燃,开藏传佛教再弘之端。

因藏人习惯上称西北为上、东南为下,多康属于下路,所以卫藏十人从多康进入卫藏弘法,史称藏传佛教的“下路复兴”,其所传戒律传承,亦称“下路律统”。喇钦·贡巴饶赛可谓是藏传佛教下路复兴的关键性人物。

4.示寂

喇钦·贡巴饶赛是49岁时来到丹斗,驻锡该地35年,建寺立塔,住在崖上的一个洞里。于藏历阴木猪年(1035年,宋景祐三年)在玛藏岩圆寂,世寿84岁。

为了不使喇钦的遗体朽坏,便将其安葬在一尊泥塑像中,供在崖洞里。之后,信徒们建立了一座寺院,把喇钦的塑像供在寺中。

后来,有人向阿底峡尊者说起喇钦复燃佛教余烬的情况时,尊者说:“一般凡夫俗子不会有如此成就,唯有喇钦才能获得。”在看了喇钦所著《经藏供养》后,又说∶“一般人怎么可能知道这其中的要义!这是班智达所撰。”

后来喇钦·贡巴饶赛有幸与从尼泊尔和印度留学归来,当时也避难至康区的拜噶沃·却札巴大师相遇,依止大师12年之久,学习《十万般若波罗密多大疏》、《大乘对法藏》及菩萨地等法要。

总之,他长期精进,闻思修习,终于成为三学贯通的大德。

因他的心智广大,人们常不直称其法名,而叫他“贡巴饶赛”(意明);又因他后来教化徒众,培养出一大批弘法人才,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作“喇钦”(大上师)。

3.传法利生

根据《青史》记载,喇钦巴饶赛的佛学知识和道德行为,在南宗和丹斗一带的群众中不仅得到承认,而且逐步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喇钦贡巴饶赛把丹斗地方作为自己的宗教活动中心,开展供养佛教三宝等各种宗教活动,并向当地诸神祈求,护佑自己的弘法事业。

随着信徒的不断增多和本地有势力人家的资助,喇钦贡巴饶赛49岁时,在丹斗地方开始创建寺院、佛塔等佛教建筑物。著名的丹斗寺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建成的。

随着喇钦贡巴饶赛在丹斗寺的声望日益提高,有不少慕名前来丹斗寺出家为僧者。

根据史书记载,在喇钦贡巴饶赛座前首先出家受比丘戒的是巴果益西雍仲,其次是帕奈丹札巴前来剃度受戒,史称巴、帕二僧;此后依次有四对八人剃度出家,前后产生十位比丘僧。其中巴果益西雍仲继承了喇钦贡巴饶赛戒律传承,向他的弟子郑益西坚赞授予比丘戒。

多麦三圣和喇钦等人在东方安多藏区授戒传法的消息传到藏传佛教的发源地——前藏以后,前藏桑耶地区的领主查纳益西坚赞心情振奋,立即派出佛教徒前去受戒并引进佛教律藏传承。

当时陆续抵达安多丹斗寺的佛教徒主要有:前藏的五人即鲁梅·茨诚喜饶、章益西永丹、热希茨诚迥奈、巴茨诚罗追、松巴益西罗追,后藏的五人即罗顿多杰旺秀、聪增喜饶僧格、阿里巴奥杰兄弟两人和普东巴欧帕第噶。

前后藏共十人先后到达安多丹斗寺后,都在喇钦贡巴饶赛的再传弟子,持有律藏直系传承的郑益西坚赞座前受比丘戒,并请到律藏传承,跟从喇钦及其弟子学习律法与经论。

这十人相继返回西藏后,各自在前后藏收徒弟、建造寺院,传授沙弥戒和比丘戒,弘扬教法,发展出家僧侣队伍,佛法的余烬从多康进入卫藏,再度复燃,开藏传佛教再弘之端。

因藏人习惯上称西北为上、东南为下,多康属于下路,所以卫藏十人从多康进入卫藏弘法,史称藏传佛教的“下路复兴”,其所传戒律传承,亦称“下路律统”。喇钦·贡巴饶赛可谓是藏传佛教下路复兴的关键性人物。

4.示寂

喇钦·贡巴饶赛是49岁时来到丹斗,驻锡该地35年,建寺立塔,住在崖上的一个洞里。于藏历阴木猪年(1035年,宋景祐三年)在玛藏岩圆寂,世寿84岁。

为了不使喇钦的遗体朽坏,便将其安葬在一尊泥塑像中,供在崖洞里。之后,信徒们建立了一座寺院,把喇钦的塑像供在寺中。

后来,有人向阿底峡尊者说起喇钦复燃佛教余烬的情况时,尊者说:“一般凡夫俗子不会有如此成就,唯有喇钦才能获得。”在看了喇钦所著《经藏供养》后,又说∶“一般人怎么可能知道这其中的要义!这是班智达所撰。”

5610阅读 126 编辑:baimalamu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