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玛才旦聊获奖电影《静静的嘛呢石》(1)

本站原创 xiaozhu 2007-07-02发布

万玛才旦 来自安多藏区。先后就读于西北民族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硕士。

文学作品:小说《诱惑》于1997年荣获海南藏族自治州首届文学作品创作评奖二等奖; 小说《岗》于1999年荣获青海省第四届文艺创作评奖优秀作品奖;小说《乞丐》于2001年荣获西藏自治区全国文艺作品联展优秀作品奖; 广播小说《岗》于2001年荣获五省区藏语广播小说评比一等奖;小说《切忠和她的儿子罗丹》于2004年荣获 “章恰尔”文学奖; 2003年荣获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联合颁发的第五届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新秀奖等多种奖项。

影视作品:

《静静的嘛呢石》(剧情短片30分钟) 2003 ,获大学生电影节第四届短片竞赛单元专业组剧情类优秀奖;北京电影学院首届“金字奖”优秀影片奖;北京首届国际DV论坛剧情片大奖;第二届韩亚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草原》(剧情短片22分钟)2004 ,获第三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中国学生最佳短片奖。《最后的防雹师》(纪录片)2004 ,入选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

《静静的嘛呢石》(剧情长片)2005 ,获第25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韩国釜山电影节上 “新潮流”特别大奖,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龙虎”特别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处女作。

主持人: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现在是新浪网DV频道的看片说话时间。今天我依然是作为嘉宾主持来到这里,因为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又是我们的一位老朋友,让我们欢迎一下万玛才旦导演。

万玛才旦:大家好。

主持人:OK。其实我一直跟万玛导演挺有缘分的,上一次跟万玛才旦导演见面的时候是他刚获得金鸡奖最佳处女作的导演,这次跟他见面,也是因为获得了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处女作的奖,其实也是蛮巧合的,上次参加大学生电影节是抱着什么心态参加的?

万玛才旦:大学生电影节是组织方希望我的片子参加,我就参加了这个电影节,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单元,最后参加颁奖晚会的时候,现场揭奖的时候还知道获得了最佳处女作奖。

主持人:万玛才旦导演以前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学的时候,也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当时也是拍了DV版《草原》,也参加了北京电影学院学生电影作品展,这次大学生电影节,因为也是大学生自己创办、自己操作的这么一个电影节,参加这样的电影节会不会跟参加国外的电影节有不一样?

万玛才旦:参加大学生电影节不仅仅因为这个片子《静静的嘛呢石》,跟大学生电影节很有缘,上大学的时候拍过一个30分钟的短片,那一分钟拍完就是为了参加大学生电影节,《静静的嘛呢石》剪成30分钟的短片。当时参加大学生电影节有个短篇组。

主持人:我记得应该是第七届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当时刚刚有短片大赛。

万玛才旦:我们组上5个人,每个人都参加了短片,每个人都报名,我得了优秀奖。这次长片拍出以后也是参加了大学生电影节,最后得的是最佳处女作奖。

主持人:其实还是蛮有戏剧性的一个效果。因为当时作为学生作品就是DV拍摄的,当时参加了短片大赛,因为我也知道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基本上都是大学生用DV完成的一个个人作品。这次参加大学生电影节是以胶片,又是以长片这么一个身份来角逐真正的大学生电影节了,也是一举夺魁。其实我私下里听到很多大学生对这次大学生电影节,因为他们很多人看了片子,有很多反馈,有一些大学生就跟我说,看到《静静的嘛呢石》的时候,有很纯净的感觉,可能一下子浮躁的心情没有了,是不是被你的影片带去西藏了?

万玛才旦:应该是这样,唱片和短片剧情没有大的改变,为了做这次短片,做了改写,加了嘛呢石的场面。长篇的时候我没有去现场,短片的时候去了,大学生电影节跟其它地方放的效果有些不一样,一些情节点、观众的笑声都有些不一样。后来有一些反馈,觉得可能不是观众以前的那种想象的西藏的面貌,可能更会觉得真实,更觉得呈现了西藏的纯朴感觉。

主持人:是不是也是因为《静静的嘛呢石》这部片子,因为它的题材是比较特殊的,因为本身西藏可能在我们很多人的心里面觉得是一个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一下子通过你的片子,把它很清楚地展现到我们观众的眼前。包括可能参加大学生电影节,我觉得大学生的喜好,包括这次可能获奖的一些影片,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去看过其它一些获奖影片,其实都是属于很淡淡生活反映的一些片子。

万玛才旦:对,这次大学生电影节我看过几部,那个单元里有一个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的特别展映。我觉得这次大学生电影节关注现实题材的影片比较多。像《天狗》,还有其它也有几个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像《美丽家园》,都是现实题材的影片。通过这个我觉得,当下的大学生对现实、当代现实生活的关注更大、更多一些。

主持人:其实我们这部《静静的嘛呢石》,因为当时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部片子的时候,感觉这是一个反映西藏民族文化、民族特色的片子,但是可能真正看过之后,会被这其中剧情所吸引。因为真正来说小喇嘛跟老喇嘛,我记得我以前跟你探讨DV版片子的时候,还是这两个人,到长片还是他们两个人,有一个延续的感觉。这两个人应该说把我们真正西藏的精神和感觉带到了观众的眼里面。关于这两个人物,因为跟你也算是老朋友了,从短片到长篇,一直都是他们俩。

万玛才旦:对,这个短片和长片之间,不光是剧情上,演员的选择上也有一些很大的联系。因为短片拍出来之后,好多人都问片名为什么叫“静静的嘛呢石”,因为片子当中没有出现嘛呢堆这些场景,好多人都不清楚这个缘故。上次你们那个《DV@时代》赞助我们学校做电影展映的时候,好多同学都提出了这个问题,就是为了加强这个片子,突出片名,加了静静的嘛呢石那一场。

主持人:静静的嘛呢石只是一个概念的东西,并不是一个实体。但是因为到长片的时候,适应观众眼球上的东西,或者从他们理解角度来说,应该把这个东西加入到其中。

万玛才旦:对,把这个东西加进去。这是一个。其它是演员上,像小喇嘛,原来那个短片里边就是那个小喇嘛,那个老喇嘛也是,那个小姑婆、里面的爷爷,很多演员都是延续前面短片里面的。因为在我们没拍之前,2005年底去选景、选演员的时候,去甘肃好多地方都看了好多寺院的小喇嘛,最后还是觉得原来的好,当时因为已经过去了两年,因为他已经长大了,担心他不适合这个角色。后来看了很多寺院的小喇嘛,觉得还是他好,最后就用了他。

主持人:你会不会因为那个小喇嘛因为拍了你的两个片子,长片和短片,他的人生会不会有什么改变?

万玛才旦:人生会不会有什么改变我不清楚,但是他的生活肯定会起一些变化。

主持人:起一些变化。比如什么样的变化?

万玛才旦:比如他在拍摄现场可能看到了、接触到了他平时在寺院接触不到的一些东西。

主持人:可能也通过你们这次的拍摄,让他接触到了有的普通喇嘛一辈子接触不到的东西。

万玛才旦:对。

网友:导演为什么要把《静静的嘛呢石》这个短片再拍成长片?

万玛才旦:短片其实是一个作业,就是我在电影学院第一学期之后,我们的老师希望学生多拍一些短片。这个短片拍出来之后,反响挺不错的。通过国内高校巡回展映,很多老师看了以后,觉得这个短片,30分钟的容量……

主持人:有些东西展现不出来。

万玛才旦:容量小。他们希望是一个长片,他们说这是一个长片的模子,里面缺的东西比较多。后来从电影学院出来,他们希望做成一个长片。

主持人:是不是这么理解?我们后来的长片应该说是在短片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加工?

万玛才旦:对。那个主线没有变。加了一些比较大的情节。人物可能增多,小喇嘛一家里的人物增多,嘛呢堆那一场也增加了一些人物,寺庙里也增加了一些人物。

网友:万玛才旦是不是也是藏族兄弟?

主持人:是,万玛导演应该是来自安多藏区的。

网友:是不是因为自己本身的民族因为来自藏族,才想起拍藏族题材的?

主持人:其实这个问题我也能回答,肯定的。

万玛才旦:不是想起来的。

主持人:就是因为民族的特性促使你要把你平时感受到或者是你身边的东西展现给平时接触不到的人。

网友:《静静的嘛呢石》长片里的导演,刚才我们说短片里小喇嘛和老喇嘛都是业余的导演,其他演员是不是也是业余的?

万玛才旦:其他也是业余的。比较特殊的是剧本中演员的身份和自己真实身份都基本是符合的。那个老喇嘛、小喇嘛也是真正寺庙里的老喇嘛、小喇嘛,小胡婆也是真正的小胡婆,为了让他演费了很大工夫,专门找人说服他,最后大概用了4、5天,集中他那个戏拍,然后送回去了。

主持人:也算是一个名人了。

万玛才旦:其他主要加的是藏区那一场,他们也是纯粹的非职业演员。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长片里的演员基本上都是由业余演员组成的?

万玛才旦:对。

网友:《静静的嘛呢石》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不是导演的故乡?

万玛才旦:算故乡。

主持人:大概念说应该是。

网友:万玛才旦导演想通过讲述这个故事表现出什么东西?

万玛才旦:藏区传统文化的象征,像以前藏区可能现在这种形式的学校很少,文化的传承各种方面都是通过寺院传承下来的,寺院就像一个学校所有文化的保存都是通过寺院这种方式来保存的,就是传统文化的象征。进入现代有一些变化,随着一些新鲜事物的进来,可能传统和现代之间有一些碰撞、有一些磨合。这个片子就是藏区现状的一个象征,藏区表面看起来可能变化不像其它地方一样特别明显,但是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些变化。

主持人:其实就是相当于原来一个很神秘、很封闭的一个区域,突然之间打开了它的门之后,或者是有不一样的东西进入,可能跟它原来的一些东西有些摩擦和碰撞,产生一些变化。那其实很多人一想到西藏,可能第一想到的是布达拉宫,想到这些寺庙。所以,你这个片子正好通过寺庙里的故事,通过这个点来带动整个西藏精神上的一些东西。

万玛才旦:对。因为展示的题材和主题的需要,写剧本的时候主要是选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寺院,它传统的这种文化各个方面可能保存的比较完善。一个是村庄,村庄和寺庙相比起来,村庄可能接触到现代的文化气息会多一些。所以,就选了这样两个地方。

主持人:当时我记得在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影视学生作品展,谢飞是影视作品展的主席。当时跟他交流的时候,过往几届作品展,他比较称道的就是万玛导演的《静静的嘛呢石》。当时我跟他交流的时候,他说静静的嘛呢堆,我不知道是不是该纠正他的错误,或者是在他的理解当中就是这样的名字。刚才有网友在问,嘛呢堆、嘛呢石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

万玛才旦:嘛呢石就是一块块石头,上面刻有经文或者是佛像。

主持人:人为刻上去的?

万玛才旦:专门有人刻,有一个老人专门在上面刻经文,这就是嘛呢石,有些嘛呢石堆成堆,有些经文刻的很多,包括所有佛教的经典,刻下来可能有几百米那样的石墙,那算是嘛呢堆。

主持人:其实相当于这些石头应该是被寄托了一些东西在上面。

万玛才旦:你自己可以镌刻,如果你会刻你自己刻也可以,可以寄托一些信仰。比如你家里有一个人去世了,他会给刻嘛呢石的老人捐一些钱,让他刻,然后镌上去。

主持人:还是带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只有西藏有,其它地方也不会有这个东西。

万玛才旦:应该是。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4837阅读 27 编辑:xiaozhu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