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迪庆民间音乐的“常青树”

香格里拉新闻网 石显尧 2008-11-15发布

阿姆:迪庆民间音乐的“常青树”

以63岁的演唱“高龄”仍活跃于民间舞台,能歌善舞的阿姆是位名人,也是一棵迪庆民间音乐的“常青树”。只要一提阿姆的名字,迪庆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激情的歌声伴随她走过了两个世纪,歌声中也融进了阿姆难以言尽的艺术人生。

阿姆生来爱唱歌

阿姆出生于有“弦子之乡”美誉的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得天独厚的藏族民间文化滋养了阿姆的歌舞天才,加之她的父亲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阿姆天生的一副好嗓子从幼年开始便得以在乡邻中展示。阿姆从记事起就记得,自己常常被父亲带在身边参加各种节庆活动,弦子、锅庄、山歌,小阿姆一学就会,被老师、家长带到各处表演已成了家常便饭,在迪庆高原这片艺术沃土上,阿姆迅速成长起来。

上世纪60年代初,年仅14岁的阿姆就被选入迪庆州歌舞团,担纲独唱演员的重任。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阿姆以惊人的速度走红于迪庆的舞台、机关、农村、学校,以民间艺术为主的歌舞团被称为迪庆高原的“轻骑兵”。他们深入农村演出、锻炼,一呆就是半年,近到周边单位,远到羊拉村寨,阿姆走到哪里,哪里就留下她高吭的歌声,善于学习、总结使阿姆的演唱更具有了超越于普通歌手的质感。“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迪庆藏区的小才旦卓玛”,阿姆被掌声、赞誉包围着,不久,她被上级部门推荐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因为阿姆是歌舞团的台柱子,每场演出都少不了她,团领导没有同意。年幼的阿姆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一次人生最大的机遇,这也成为了她一生最大的遗憾。

音乐路上的那段坎坷

风光的演出伴随着少年阿姆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阿姆收获了艺术的成长和如潮水般的掌声。刚刚长大的阿姆和她的歌声一样,质朴、甜美,也许是母亲去世得早的原因,单纯的阿姆没能在母亲的呵护中学会保护自我,没有成人般的阅历便跨入了纷繁的社会,用自己的纯真探索未知的世界,结果被无情的现实粉碎了自己刚刚绽放的青春之歌。阿姆离开了她热爱的舞台,一别20多年。

回到家乡的阿姆在乡亲们眼中,依然是有着云莺般歌喉的阿姆,乡亲们喜欢她,用家人似的亲情呵护着她,阿姆用歌声回报乡亲。当时以生产队为劳动单位,工分制计报酬,乡亲们只让阿姆干点轻活,以她的歌“记工分”,这种不成文的独特的以歌计分制一直关照到阿姆出嫁到维西县。维西杂居着藏、傈僳、纳西等民族,为人妻母的阿姆,凭借着聪颖,在打工之余很快学会了傈僳语,还学会了傈僳歌曲的演唱,并把其风格与藏族歌曲融合起来,维西这块土地同样也响起了阿姆优美的歌声。

被挽救的生命艺术

1985年是阿姆生命中重要的一年。6月,云南省广播电台民族文艺栏目的赵有义老师到德钦采录藏族民歌,赵有义早就耳闻阿姆的名字,便主动与迪庆州相关部门联系,提出要请阿姆到当时的州府中甸,进行专题采访的要求,基于历史原因,有关部门显得很为难。赵有义力举阿姆这位音乐奇人,在传承藏民族歌舞方面具有比较现实的意义。赵有义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如愿把阿姆约请到中甸。

当时,他们入住的州招待所专门腾出了一间会议室供录音用,赵有义用开盘式录音机,在坐满了近20人的简陋的录音条件下,创造了一个录制节目的奇迹。中甸的群众听说阿姆来了,久违了她歌声的藏民们奔走相告,渴望亲耳聆听并留下阿姆演唱的歌曲,十分为难的赵有义深知藏民对阿姆的感情,只好千叮咛、万嘱咐,一遍一遍地对他们讲录音的要求、条件,一次放进10多个手提录音机的群众,安排他们坐好,按下录音键,一连三天,赵有义录下了阿姆演唱的48首题材广泛的歌曲,前来录音的藏民换了一批又一批,直到现在这三大盘录音带还一直保存在省广播电台的资料库里。激越、高吭的歌声,重新回荡在中甸,阿姆激动得无法自制。白天录歌,晚上中甸的群众自发组织的歌舞晚会使阿姆重当明星,招待所工作人员怕人多楼板承受不了,临时把晚会换到一楼举行。阿姆白天连着黑夜地唱着、跳着,却不觉得累。

此次阿姆演唱的48首歌曲已被完全录制,经过民间一遍遍的复制,传遍了迪庆各县,大街小巷、乡村学校,到处飘扬着阿姆的歌。当时任迪庆州人大主任的阿多美,因公到拉萨出差,办完公事,阿多美在八角街买了一盘磁带,塞进录音机一听,居然是阿姆的歌,连赵有义指挥录音时叫预备的声音都没有抹去。当省广播电台民族文艺栏目播出《阿姆的歌声》后,更多的人认识了阿姆。阿姆重新开始了自己的音乐之旅。

多彩的艺术人生

1992年,迪庆州文艺届组织调演,阿姆一举摘奖。2001年6月,阿姆得知有一个不限参赛选手年龄的全国性比赛在昆明举行,重新振作起来的阿姆依然报名参加了全国歌手唱云南比赛,作为年龄最大的参赛者,阿姆以一曲《迪庆礼赞》,在千名歌手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并在8月份获得“全国歌手唱云南”优秀奖。同年10月,阿姆应邀到南宁参加国际民歌邀请赛,获最佳歌手奖,在获奖歌手的专场演出中,阿姆倒数第二个出场,座无虚席的体育馆全场观众齐声呼喊阿姆的名字,出场后,观众争相请阿姆签名,还有兴奋的学生在她脸上留下了热吻。

弹指一挥间,十年中阿姆拿了数不清的奖项。终于在2002年8月,阿姆在参加第三届沙湖杯西部十二省民歌邀请赛中捧回了银奖,被省民委、省文化厅命名为“民族民间音乐师”。由于阿姆在民族民间音乐领域中做出了突出贡献,2006年迪庆州委、州政府授予她为“十五时期文艺宣传特别贡献先进个人”称号。

40多年来,一直活跃于民间基层舞台的阿姆,演唱博采众长,把民间题材、唱法、喜怒哀乐信手拈来地融入演唱中,用自己的艺术修养不断提炼民间艺术,把古老的民间音乐与现代的民间歌唱相结合,即兴填词现编现唱。在她的指导下不少“徒弟”现在都已经是活跃于香格里拉或省内外舞台的台柱子了。在“梦幻香格里拉”唱歌的小姑娘取宗告诉记者,她刚来“藏民家访”打工时,嗓子是好,就是歌唱不好。是阿姆娘娘一手把她带出来的,阿姆教她唱歌、教她跳舞,还告诉她什么时候该填什么样的歌词,唱出什么样的情调才好……就这样跟了阿姆四五年以后,如今她自己出场了,还是演艺中心的台柱子。

现在,阿姆还活跃于“藏民家访”、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的各种舞台,她还在为自己的艺术人生奔忙着。说阿姆是迪庆州最出色的民族民间歌唱演员,应该是当之无愧的,阿姆的歌声像盛开的格桑花一样永不凋谢……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4162阅读 22 编辑:华锐·索南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