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玛加:“青藏高原精神”的忠实实践者

中华新闻传媒网 佚名 2008-01-21发布

我1992年到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工作, 我的一位前辈曾对我说:“在青海高原要搞好新闻工作,就要做一个青藏高原精神的忠实实践者。”15年来,青藏高原的精神始终是我新闻人生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在我从事记者工作的生涯里,有幸参与了一些重大事件的现场采访和报道,在青海湖畔报道环湖赛的盛况、上可可西里采访野牦牛队队员、赴青藏线了解西新工程、深入柴达木腹地关注盐湖开发,还有青藏铁路通车、江河源环保世纪行等……在采访过程中,我最深刻的体会是:记者,就要深入到第一线去,就要深入到新闻现场去。只有和被采访对象面对面、心贴心,才能使自己感动,才能激发热情,产生灵感,采写出有生命力的新闻作品。

我是汉语编辑部里唯一的一名藏族记者,每遇下牧区、到农村、跑戈壁的采访,自己总是主动请缨。青海幅员辽阔,外出采访,一动就是几百、上千公里。全省平均海拔在三千五百米以上,许多地方空气中含氧量比海平面少40%左右,一年有四到六个月以上时间日平均气温都在摄氏零度以下,早晚温差大,寒冷而干燥。2005年,台里组织题为《为了三江源》的大型系列报道,时值六月,内地一些地方已是高温难耐,但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长江黄河源头,可可西里地区依然白雪皑皑,由于高海拔和高寒缺氧,我和同事都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睡不好觉等高原反应。一次,我和同事深入草原几十公里到沱沱河源头采访一户牧民,天气说变就变,中午出发时还是艳阳高照,到了下午,狂风夹着雪花扑面而来,瞬间,除了牧民家的点点黑帐篷外,周围已是一片银色世界了。返程时,雪花又变成了冰雹,直打得越野车引擎盖叮咚作响!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我和同事深入到三江源核心地区,走访当地干部群众一个多月,行程上万公里。采写了《心中的那片草原》、《让可可西里永远美丽》、《为了三江源的孩子》、《姊妹湖在哭泣》等十几篇稿件,真实地记录了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现状和国家在三江源地区实施生态保护、禁牧搬迁的情况。

我每年下乡采访的行程都超过上万公里。采访中,我不止一次地遇到过沙尘暴,遭遇过山洪,至于高寒缺氧、交通不便等,早已是家常便饭。1999年7月,我从贵德赶往300公里以外的李家峡水库库区采访,为了及时赶到目的地,我们几个记者横穿当时尚未开发的群加原始森林地区。当时的群加林区只有一条二三十年前修的土路与外界相连,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由于山大沟深,还很少有人涉足。我们进入峡谷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艰难前行到几十公里时,瓢泼大雨不期而至,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的土路顿时成了泥浆路,我们不得不几次下车推行,最终车辆还是陷到了淤泥之中,我们一行人在山腰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眼看着天色渐暗,为了不耽误采访,我们几个记者决定徒步前往十几公里的雄先乡,然后再想办法去李家峡。经过几个小时跋涉,当我们冒雨翻过几座大山最后到达雄先乡政府时,我们所有人都已经成了泥人,连续翻越几座三四千米的大山也使我们筋疲力尽。但大家都顾不得休息,马上找车前往目的地,在乡政府的帮助下,我们终于在深夜赶到李家峡,并在第二天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有一次采访,在腊月的冰雪中翻越海拔4500米的大阪山时,一个急刹车,汽车在加了防滑链的情况下,依然向前滑行了十几米,在离悬崖仅半米处才停下,惊出大家一身冷汗;在宝库林区采访时,山洪冲断桥梁,我和护林员在山上被困了一天一夜;在海拔四千米的果洛军分区,我和骑兵连的战士一起巡逻,体验他们的高原军旅生活;在万丈盐桥高原我与养路工一起工作,了解他们的艰辛和奉献……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都是一次感动的过程。虽然,有劳累,有艰辛,也有付出,但是每一个成功的采访,每一次圆满的报道,每一篇被关注肯定的稿件……都会给我带来由衷的快乐和满足。

(万玛加 青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组组长)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3898阅读 28 编辑:iamhere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