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生命的主题

青海藏族 边巴次仁、普布扎西) 2006-07-02发布

人物档案:宗者拉杰,男,藏族,青海省循化县人,1951年生,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创始人。系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理事,青海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青海省文联第四、五届委员,青海藏族研究会理事。他组织以热贡艺人为主的五省区300多名藏、土、汉、蒙古等艺人,采用藏传唐卡技法,于1999年8月制作完成《彩绘大观》,并在拉萨召集藏学专家、高僧大德100多名进行验收鉴定;同年10月和次年2月分别在黄南州隆务镇和青海省西宁市展出,立即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这是世界最长的藏画,内容博大精深,画面浓彩重笔,被誉为“藏族文化艺术百科全图”。画作《彩绘大观》长618米,宽2.5米,1500多平方米,重1000多公斤。共绘制唐卡图案710多幅,上下两边堆绣图案3000多种,1999年12月收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其原料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松耳石等珍贵的矿物宝石,以及藏红花、大黄等名贵植物,色彩浓艳,图案逼真,线条精美,形象生动,富有装饰性,并画面极有耐久性。

高原的冬季同往常一样散发出刺骨的寒气。我终于约见了把艺术当作生命的宗者拉杰先生,当然感觉不到外面的寒冷。先生刚刚从圣城拉萨回来,已经在那里为移交长卷《彩绘大观》忙碌了好几十天。今天,我看到他满脸的欣慰和闲暇,不再象5年前那个焦虑、忙乱的艺术家。5年前,这位历经坎坷和磨难的艺术家,在创制完成长卷后,依然在为着展览、收藏、保护长卷而发愁,显得忐忑不安。先生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够在艺术的故乡建设一座独具特色、集藏族历史、文化、民俗、艺术为一体的博物馆,向世人展示青藏高原的博大精深和神奇灿烂。如今。在青海省人民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宗者拉杰有幸同金诃藏药集团合作,开始在古城西宁修建这幅巨画的“家”。一切美妙的回忆和神奇的足迹,继续在世界之巅欢欣地讲述一段段的美丽的故事:唐卡艺术。我们,也要从这里走进艺术家宗者拉杰先生的生活。

一、一个藏族农民之子的艺术选择 1951年12月,宗者拉杰出生于青海省循化县文都乡牙雄村。他的故乡因两位佛教大师而闻名暇迩:十世班禅和喜饶嘉措。牙雄村位于两位大师诞生地的中间山谷。这里的人们经常传颂着大师们的学识、功德和品格,而故土浓郁的民族宗教传统,深深地影响着这里每一个人的生活和事业。出生在解放初的新中国,他不象那些历史人物充满祥瑞的奇征异兆。作为普通农家的藏族男孩,母亲温暖的怀抱是他智慧的源泉,泥味浓重的乡情是他生命的动力。童年的宗者不仅聪慧勤奋,志向远大,也表现出对艺术的超众热情和灵感。据同乡介绍:年幼的宗者虽然家境贫寒,却酷爱绘画。由于买不起画笔纸墨,他常常以指代笔,或捡来石子,以地代纸,画这画那。就是吃青稞糌粑,也总是先捏塑各式各样的动物、花卉,然后才舍得吃下。而童年的一段时光,是在十世班禅故居寺---文都寺度过的。他开始学习藏文和佛经,接触藏族传统文化。这里虽然没有正统的美术教育,却加深了对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的感情,对绘画艺术的酷爱却倍增不减。 在那个人人皆知的特殊年份,宗者同寺里的教友们一样还俗回家。身份不同了,但对绘画的兴趣和向往依然在心底涌动着。凭借固有的天资、好学、勤奋与锲而不舍的精神,他开始自学佛画技法。1972年,他开始涉足美术创作,之后来到于循化县相临的黄南州同仁县。这里藏语称为“热贡”,是藏族文化荟萃之地。许多现当代最有影响的藏族文人出自这里:西藏人文主义大师及奇僧根登群培、藏族现当代文学的奠基人及学者端智嘉等;这里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建于元代的隆务寺比著名的塔尔寺还要早200多年。隆务寺不仅是传授藏族语言文字、研习内明哲理的学府,还孕育着藏医、藏戏和包括唐卡、雕塑、木刻、堆绣等工艺在内的热贡艺术。而隆务镇周围的吾屯、年都乎、郭麻日、尕萨日等村庄,则是闻名中外的佛教艺术流派——“热贡艺术”的发源地,被称民家艺术之乡。历史上,热贡艺人以承担佛教寺院的壁画、雕塑、建筑绘饰为谋生手段,足迹踏遍了青海、西藏、四川、甘肃、内蒙古等省、区,远至印度、尼泊尔和东南亚国家。于是,闻名遐迩的艺术之乡选择了宗者拉杰,热爱艺术的宗者拉杰也选择了新的人生历程。

二、多文化视角下开创的艺术走向 在艺术之乡—热贡,著名艺人更藏等大师指导下,他开始勤勉钻研,精进修习各派佛画艺术:曼唐派、钦孜派、希岗派、噶玛噶知派等,佛画艺术知识和素养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同时也有机会参加省、州、县举办的短期培训班,较全面和系统地了解国内外各种艺术门类,包括国画、油画、水彩画和雕刻等技法,作为一名藏族佛画创作者的艺术视野不断得以开拓。象许多出色的民间艺术家,虽然这位高级工艺美术师至今没有什么学历,文化视角的多样性却给他的艺术走向铺平了宽广的道路。 在文化复兴的时代感召下,热贡艺术日益成为世人注目的焦点。1979年9月,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织夏吾才让大师等25位同仁籍艺人,成立热贡艺术家团体。团体先后更名为:藏族艺术筹备组、吾屯艺术研究所、藏族艺术研究所。1981年,宗者拉杰调入热贡艺术研究所,成为一名专职美术工作者,专门研究、绘制佛画,开始了专业的艺术生涯。在热贡艺术大师们的精心指导下,他的绘画技艺日臻娴熟,藏画作品不断问世,不但题材新颖,手法也别有一派风格。这些作品屡屡出现在省内外展厅、报刊,甚受人们欢迎。宗者先生至今清楚地记得:1982年9月首次赴京、沪展览时,兄弟民族对热贡艺术总是赞不绝口。他无法想象自己的创作能够带来如此非凡的欢欣,这又激发了他的创业精神,坚定了对推广民族艺术的信念。此后,热贡艺术品日益受到各民族同胞的青睐,频频呈现在广州、深圳、香港等观众眼前,同时还销住欧美等发达国家。1987年,夏吾才让大师获得“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民族艺术的后生们信心更足了,干劲更大了,宗者面前的路也更宽、更平坦了。 1985年,黄南藏族自治州成立“热贡艺术馆”。据说,馆名是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词的,宗者拉杰和同事们将此视为荣耀和鞭策。作为新生力量的佼佼者,年富力强、内外通达的宗者拉杰成为艺术馆的骨干,年轻艺人的创作灵感也在实践中获得喷发。路,就这样无限延伸。当时的作品《意乐仙女在人间》,将神话与现实融为一体,使佛画艺术有耳目一新之感,在国庆35周年画展中获奖;《吉祥宝瓶》把艺术创作的民族理念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在第八届亚洲运动会展出。这两幅作品奠定了宗者拉杰在民族艺术界的地位。随后,《文成公主进藏》、《文殊菩萨像》、《辅导》等作品相继问世,这是一些传统风格浓郁,又充满现代艺术气息的新作。表现神话故事、历史记录、现代生活等多方面的艺术作品,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名新时期艺人的独到见地和创作视点。此外,先生还是个立体感极强的雕刻家、装饰师,黄南州体育馆门墙建筑装饰《艺海龙吟》,可谓其上乘大作。 当然,唐卡是热贡艺术核心,它包括壁画和卷轴画,是藏族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唐卡只是供奉于寺庙及信徒佛堂的宗教艺术品。如今,唐卡开始迈出佛殿,走向社会,展现在各族人民的眼前。艺人们的机会更多了。

三、在创作实践中追求崭新的艺术境界 1993年,对宗者拉杰是一个值得庆幸的一年。三件事令他终生难忘:黄南藏族自治州庆祝建政40周年;成立热贡艺术开发总公司;大作《奠基》一鸣惊人。 州庆活动轰轰烈烈,走向富裕的藏族人民在欢腾中开拓进取,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文化振兴计划付诸实践。热贡艺术作为极富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得到政府的优先扶持,筹资成立热贡艺术开发总公司,宗者拉杰任副总经理,重担与责任伴随着振兴民族艺术的使命落到了他的肩上。作品《奠基》获中国西部民族民俗画大展特别奖。 《奠基》,是宗者拉杰成名画作之一。这是一幅体现藏、汉两大民族联姻的历史画卷,艺术地再现了汉藏人民并肩建设美好家园的劳动情景。画面超越时空限制,突破藏画手法,以新颖的构图、奔放的风格,描绘了文成公主协助吐蕃国王松赞干布设计建造大昭寺的感人场面,被赞誉为“汉藏民族团结的赞歌”、“目尽尺幅而神驰千里”。于是,宗者的艺术声望日益倍增,一幅幅艺术精品流向高原内外。在拉萨、塔尔寺、拉卜楞寺,我们到处可以欣赏他的画作。1996年,他为全国政协礼堂设制具有民族风格,融合中外技法的历史画卷《意乐仙女》,可谓是对他绘画水准的一个检验。不少出版物、研究院纷纷收录、收藏他的画作。 在不断创新艺术手法的同时,他刻苦学习中外艺术理论,精心钻研各派绘画理论与技能,研习佛画渊流,撰写了《藏传佛教艺术学》等具有一定分量的论著,这部著作被选为高校美术专业课教材。同样在他的努力下,西北民族学院自1996年招收工艺美术专业(热贡艺术方向)大学生。他坚信,有佛画造诣、懂现代美术知识的这代艺人,必将改变民族艺术的命运和历史,必将使藏画艺术千年不见创新,一味宗教化、模仿化、程序化的不良风尚彻底退出市场。看来,时代的步伐与宗者的艺术贴得如此亲近。鉴于他在艺术创作方面的非凡成就.宗者拉杰先生的生平已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集》、《世界当代艺术家名人录》等大辞典。 在此,我们用谦虚、认真、执着、勤奋八字概括他的人格是很恰当的,了解他的生平,或与他接触,你会处处感受到这一点。宗者拉杰深深地知道:藏民族对真理的追求和世界的探索,为人类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财富。而藏族绘画艺术,特别是传统的卷轴画——唐卡,作为精神的寄托、历史的写照、文化的标志,深受藏民族的的喜爱和推崇,作品遍及藏区各个角落。对于藏民族而言,这种艺术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文化点缀,而是一种内在情感的寄寓。热贡艺术,则是一门植根,辐射全藏的佛画流派,艺人众多,历史悠久,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和地方特色。然而这一悠久而灿烂的藏族艺术因诸多原因的制约,显得发展缓慢,创新不足,有些还带有浓厚的原始色彩。同时,一些人在利俗的推动下,使藏画创作程序化、简单化、庸俗化,降低了它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但是,藏画艺术的发展前景无限光芒。矛盾和痛苦因一个艺术家的良心而折磨着他,一种无奈和激昂交杂的使命感搅得艺术家整夜难眠,也激励他奋勇向前。面对如此复杂的艺术发展趋势,宗者拉杰想:如果条件成熟,就以藏族历史文化为主题,绘制一幅篇幅长、色泽艳丽、内容丰富的精美唐卡长卷,展示青藏高原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神奇的自然景观,培养艺术人才,发展藏画艺术,宏扬藏族文化,那该多好啊!

四、创新之路曲折艰辛,却挡不住艺术家前进的步伐 风雨路上创奇迹。多年从艺,宗者的意志和毅力得到了磨练。宗者发现,接二连三的荣誉并不是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如果真的能够用毕生精力,创造一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艺术奇迹,才不会辜负人们对佛画艺术的尊重和期望,才能够缔造一个功德圆满的生命境界。恢宏的构想一经确定,他就开始筹划了。那是在1980年,他独身揣着一架120像机,踏上征集艺术素材的漫漫长路。他漫游藏、青、甘、川等藏区,遍访名山大川、宝刹古寺和高僧大德,感受藏族纯朴、独特风情文化及无限风光;同时,查阅了大量有关藏族历史、经济、宗教、艺术等方面的文献,收集了大量理论著作和佛画作品。这个知识积累、素材收集和艺术观摩的过程,整整用了十年。这25公里的行程,他拍摄到了近万幅图片素材,加深了对这个民族外在的和灵魂的了解,他说:“我感受到了所谓的爱、顽强与搏斗,感受到虔诚的信仰力量。我想,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会象藏民族一样独特、富饶、多彩。”“仅说帽子吧,我亲眼见到的藏帽就有3600多种,对于这个民族,个体的艺术达到了很开放的程度。” 以此为基础,1990年,他草拟了100多米长的《彩绘大观》的蓝图,开始要把梦想变为现实。但是他知道,要完成这个宏篇巨幅,对一个依靠工资养家糊口的艺人来说谈何容易。虽然不少同行、朋友称赞、支持和鼓励这一创新,但准备工作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仅说画草图,要是一个人画,大概需要36年,人的一生有多少个36年呢!这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去依靠政府。于是就请求州人民政府给予支持。后又跑到省上,去找民族、文化、艺术等部门游说。人开始忙乎起来。老伴看他整天忙忙碌碌,废寝忘食,怕他累伤了身体,总是怨言不断,唠唠叨叨。这哪能让艺人就此罢休。幸好不少部门领导赞同和支持这一设想,使他心里有了点底。1996年春节刚过,他开始张罗着请人合作创制长卷。他知道,每到农历2月21日,热贡艺人们就会出门去献艺挣钱,过了这天再就很难找到艺人了。于是正月十五这个吉祥的日子,他在隆务镇一家饭馆赊帐摆了两桌饭菜,请来18名艺人共同商量绘制长卷的事情。自此,藏画长卷《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绘制工作正式启动,相继组建《彩绘大观》筹委会、创委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6年5月,黄南州批准长卷绘制计划,《彩绘大观》的创制工作正式拉开帷幕,这是一个按捺不住欢笑的日子。来自藏区各地的70多位名画家云集在养育藏族佛画热贡艺术之乡,一笔笔地勾勒,一笔笔地绘图……在那间租用的绘制大厅,看着那么长的布幔,那么多一丝不苟的艺人,宗者拉杰的心似乎有些颤抖。这是一种充满激情、喜悦、责任和担心交相夹杂的感觉。特色绘画在这样复杂的节奏中向前推进。 宗者拉杰虽然注册了一个艺术开发公司,任总经理兼创委会主任,但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三无公司:无资金、无场所、无设备,一切得白手起家。起初,画家经历的宗者拉杰还能拿自家的粮油和存款,解决绘画原料、画工食宿及报酬等问题。家里空了,还可以向朋友借点用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绘画规模越来越大,参与的画师越来越多,最多时有300多名艺人同时工作,绘速也越来越快,每小时工资和原料费用高达400元以上,他再也支撑不住了,他回忆说:“当时,绘画资金特别紧缺,我急得东跑西跑。说象热锅上的蚂蚁一点也不为过吧。” 说来也是,众所周知,唐卡也叫卷轴画,多绘于布料,以壁式画为形式,有曼唐、钦孜、希岗、噶玛噶折等流派。也可分为金质唐卡、黑唐、彩唐等。讲究浓彩重笔,工艺细腻,色彩艳丽,装饰效果极强。唐卡画以纯天然矿物与植物珍品为颜料,这是敦煌壁画以及藏区各寺唐卡历经百年风沙而永不退色的秘诀所在。要绘制数百米长的画卷,他购买金银、珊瑚、玛瑙、珍珠及藏红花、大黄等名贵金属、矿物、植物颜料,确实需要一笔不小的经费,加上人员工资,这个长卷创制人几乎连大家的工作餐都难以保证。宗者说:“所有艺人无疑是用心投入这项工程的。大家放弃了上等的待遇和客观的收入,在这里却十分艰苦,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只有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感激励我们奋勇前进!” 无奈是一种可笑的事情。困境中的宗者拉杰想到了信贷机构。银行职员们有些见怪:画画贷款?岂不是开玩笑!无奈的宗者拉杰到处求助举债,子女没,蒽开始怀疑他是不是往日那个因艺术而受人尊敬的阿爸,妻子埋怨他干工作不要家庭,弄得自己象没有生活希望的乞丐。在这个时候,什么难听的比喻都会让无奈变得苦笑不得。然而,困难是吓不倒那些在寒冷中锻炼成材的高原儿女的,他相信,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不会被金钱所推倒的。宗者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没有欢声笑语,从早到晚泡在工作间,有点“管它春夏与秋冬”的样子。他吃饭、走路、做梦,时时刻刻想者《彩绘大观》。有时候去找有关单位办事,到了门口才发觉是休息日,“人家不上班你瞎忙乎什么呀?”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慢慢地,他的执着感动了家人,老伴决心变卖祖传家产支持他创业,任中学教师的儿子帮助负责文字编写,女儿免费为绘制工作打杂,帮为他解忧…… 责任感、事业心也感动了周围的人。终于有一位银行行长答应给他放贷款,可这位行长突然调走了,真是好事多磨。就在几乎绝望的关键时候,通过州政府的协调努力,一家银行答应以水电公司和冷冻厂作为抵押,给画作贷款35万。这些钱真是雪中送炭,缓解了创制遇到的窘境。宗者拉杰松了一口气,巨画的绘制更顺利了。 为了准确无误地用绘画形式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藏文化,进一步收集真实可靠、有价值的藏族历史文化资料,1996年8月,宗者买了一辆旧吉普车,带领汉藏文秘书和摄制人员一行5人,再一次前往藏区考察、访问,搜集绘画素材,校正画稿内容。这次所经之地,几乎在海拔4000米以上,路途远,路况差,衣食住行经常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真可谓历尽千辛万苦。为了抢时间,他们白天访问,晚上赶路,或整理当天资料,一天下来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有一次,宗者拉杰跪在地上,翻拍资料三个多小时,最后都站不起来了。在40多天的时间里,他们行程1万多公里,收集文字资料20多万字,录像资料21个小时,照片5000多幅。回来后,用这些资料对《彩绘大观》内容进行校正、调整、补充,并再次决定画长由300米增加到500米,扩大篇幅,提高质量。为了保证画作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又邀请赵朴初先生、卡尔美•桑木旦等70多位国内外学者、专家做顾问,专题研究解决绘制工作中遇到的学术问题:如历史事件的主次、历史人物的排序、佛像的度量标准、传统技艺的革新、画面的文化范畴,等等。同时广泛征求各界贤达的建议意见,并就藏族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征集论文。1997年11月,宗者拉杰主持召集专题座谈,在内容增删问题上取得共识。他以所收资料为基础,补充画卷内容,改进绘制技艺,并将原定画名《藏传佛教源流热贡艺术彩绘大观》更名为《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画长也调整到618米。这已经是第三次调整画卷长度了。同时,他还组织专家,进一步整理、修改、补充出版了长达70万字的巨画说明书——《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图说明镜》,这本巨作包涵了藏族历史、宗教、文化、艺术、民俗、自然风貌各方面的丰富内容,堪称“目前仅有的藏族文化百科全书”。该书藏、汉文版,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就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藏族文化艺术“百科全图”和“百科全书”,在青海南隅的隆务河畔应运而生。

五、让藏画境界无限博大的《彩绘大观》 1999年8月,是个收获的季节,共和国经历了50年的成长历程,高原奇迹《彩绘大观》在黄南州绘制完成。这是宗者拉杰生命的精化,是300多名各族艺人智慧的结晶。画卷不拘形式,技法独特,融会贯通。它以热贡艺术的传统藏画技法为主,涵括了藏族绘画的所有重要流派的风格,如曼唐派、钦孜派、希岗派、噶玛噶知派等。而画作的瑜伽部神佛像,完全符合印度的《阿难祈问经》、《支雅萨木匝拉》、曼拉东主的《如意度量经》、第司•桑杰嘉措的《琉璃去垢》、米旁•嘉样南杰嘉措的《人体度量经》等美术典籍的绘画度量要求。同时,画作将现代艺术手法融人画面,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十二、十三世达赖、十一世班禅、十七世噶玛巴等像,立体感强,采用焦点透视法,与传统唐卡散点透视形成显明对照。其细腻笔法更为惊奇,概括浓缩性强,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笔画最细处每平方寸有2480多笔,在一平方米的画面上绘有300多个人物或30间宫房。许多微小图像需要用放大镜才能观赏清楚。用一根毫毛为笔尖才能绘成如此作品。如果不用放大镜,不少微型图像难以观赏。这幅巨画规模宏大,总面积1500多平方米,重约1吨,绘有710幅唐卡,上下堆绣镶边图案3000多种,绘有18.3万多人物,数量、规模远远超过世界任何一个绘画巨作。长卷还包容了金唐、黑唐、彩唐等分支。 其次是画面内容博大精深。这里高度浓缩了藏民族的时间和空间,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藏族历史、宗教、文化、艺术、民俗以及自然景观。画面气势磅礴,内容浩瀚,主要内容有:1.地球和世界形成史;2.藏族历史;3.藏传佛教各派别;4.民族大众文化;5.藏族民俗;6.未来世界;7.吉祥祈祷等七个部分。它以藏画的形式表现了藏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个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名符其实的藏族文化百科全图。而一大批藏族艺术家,在这一创作过程中相互学习,学户借鉴,交流探讨,促进了藏族绘画艺术的发展,尤其为突破师徒单传、地方保守的艺术创作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通过实践磨练的艺术家们,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个地方风格、一个传统流派、一些墨守成规的佛教主题,突破那些历史遗留的局限性,开始追求更高的、更宽的艺术境界。 绘制完成后,《彩绘大观》至今,由国家民委、国家经贸委、中央电视台等主办,在西宁、北京、拉萨和韩国展览9次,展出近600天,参观人数达230多万人次。每到一处,都会在观众如潮,好评如潮,给人们带来无比神圣的精神愉悦,引起一场藏画热潮。人们流连在半公里多长、犹如迷宫一样蜿蜒盘旋的藏画世界,为藏族文化艺术之绚丽多彩赞叹不已。在展出的留言簿上,各民族和国内外观众留下了无数热情洋溢的赞语,称赞这是“世界一绝”、“中华瑰宝”。中央和地方强势媒体纷纷报道,社会反响日益高涨。2000年5月,20多位民族学、藏学、宗教学专家,在北京召开座谈会,热情赞誉《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的成就。首都30多家新闻媒体作了报道。专家们指出,《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是一部展现藏民族伟大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史诗性画卷,涵盖了藏族社会的神话传说、历史发展、宗教源流、哲学、科学、艺术、民间文化与生活习俗、风光名胜及历史名人等,汇集了藏区绘画艺术不同风格流派的精美之作,是藏族绘画艺术发展与传承的一次集中展示,显示了藏族文化的绚丽多彩和博大精深。它不仅是藏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宗者拉杰和同行们看来,这样的评价是客观的,值得的。 一时间,想展览、合作、收购、收藏的国内外客商络绎不绝,让艺术家宗者拉杰有些不知所措。但是,他还是渴望着能够在艺术的故土建立一座特色博物馆,永久性地收藏《彩绘大观》,让艺术的博大精深代代相传。如今,他的这个愿望的青海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得以实现,金诃藏药集团决定投入巨资建设一座特色博物馆,永久性收藏《彩绘大观》。而艺术家宗者拉杰还将继续自己的艺术创作:组织专业画家,绘画出藏民族的风俗习惯、藏医药知识、甘青地区民族历史三大块内容,以弥补《彩绘大观》篇幅内容的一些不足,画作全长将会增加到1000米。增加画长是小事,但这些脏组传统绘画所缺少的内容,需要宗者拉杰投入太多的时间研究、搜集、设计、绘制。 但是,宗者拉杰已经没有任何焦虑和不安,《彩绘大观》的创制到收藏,让他感受到了艺术带给他生命的无限力量。只是有一种遗憾,很多顾问和艺人相继谢世,包括赵朴老、安多强巴等许多大师,他们没有看到巨幅唐卡真的在艺术的故乡安营扎根。为了纪念这个奇迹的诞生和为此付出一切的顾问、艺术家们,宗者拉杰唯一的补救,就是用藏族传统的方式,修建一座名副其实的纪念物。虽然不能与为佛祖修建灵塔的功德相比较,几百名时代英雄的心血还是值得有个永久不变的纪念标志。宗者拉杰决定把纪念物表现为白塔的形式,命名为“彩绘大观纪念塔”,渴望着把所有的故事和奇迹收藏在大地的怀抱中,收藏在历史的记忆里。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3992阅读 20 编辑:华锐·索南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