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宏:洛克与卓尼版《大藏经》的缘分

本站原创 杨世宏 2023-09-15发布

        约瑟夫洛克(1884-1962)奥地利裔美国植物学家、探险家。1922-1949年,他长久生活在探险区域,终生以丽江为精神家园,以保存、研究、传播纳西文化为己任,是将纳西文化推向世界的“纳西文化之父”。

         1922-1949年27年间,洛克在美国农业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美国药物管理局、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哈佛燕京学社、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多家单位的资助下,主要考察了中国滇川甘青区域,收集了大量动植物标本。

        起先,洛克受聘于美国农业部考察中国西南边陲。1922年2月进入云南后,在丽江周边考察。

        1923年2月,洛克的探险活动转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资助,并且受聘为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云南省探险队队长,在玉龙雪山脚下的雪嵩村(今玉湖村)建立了考察总部。

        1924年1月,洛克第一次探访秘境中的木里王国,用文字和图片揭开了隐世王国的神秘面纱并带到了西方读者的面前。当年夏天,洛克回到美国华盛顿后,获得了与哈佛植物园为期三年的资助合同和哈佛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的一笔用于收集鸟类标本的专项资金。洛克争取到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负责人萨金特教授的首肯和一万六千美元的考察资金,打算进入青海果洛女王统治的地盘进而深入阿尼玛卿山考察。

         1924年9月,洛克抵达上海,取道香港来到越南海防,而后进入云南、四川。站在四川边境上的洛克面临着两条路:一条直接去青海,另一条去甘南。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最终选择去甘南。

        洛克于1925年4月抵达卓尼,受到第十九代土司杨积庆(洛桑丹增南杰道吉)的热情款待。洛克在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写的46页《在卓尼喇嘛寺的生活》一文中,对土司杨积庆有着生动的描写、精准的评价。他说“杨积庆对于外界有惊人的独到见解。虽足不出甘肃,但眼界开阔,精明能干,掌握国内外的政治局势”。

         对杨积庆这个眼界开阔、思想开明的进步土司,洛克颇有好感。杨积庆对这个外国考察家也很欢迎,给洛克在卓尼一带的考察活动提供方便,给予特殊关照。当洛克的资金告罄而陷入困境的时候,杨积庆慷慨解囊,借钱给洛克解其燃眉之急。有了杨积庆土司的支持和帮助,洛克得以深入细致地考察了杨土司辖区山川、河流以及森林、植被,而且全程参观拍摄了卓尼大寺即禅定寺一年中的各种法事活动。

         距今有近八百年悠久历史的安多古刹卓尼禅定寺是洛克当时的借居地。在寺院里,他把老喇嘛从深山密林采来后尽心载培的紫斑牡丹种籽寄回美国哈佛大学植物园。这种极为稀罕的牡丹现在甘南的土地上极其少见,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士等地相继开花结果,被西方人称作“洛克牡丹”。

        卓尼禅定寺内珍藏着许多精美珍贵的佛像和数不清的经卷,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以《甘珠尔》、《丹珠尔》为代表的卓尼版大藏经。洛克在他写的《在卓尼喇嘛寺的生活》一文中写到:“卓尼版大藏经,雕刻精确,文字秀丽,历历在目,内容准确无误,独具风格,在藏文大藏经诸版中可称善本之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购置了一整套卓尼版大藏经。这套《甘珠尔》、《丹珠尔》大藏经,是美国首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的沃尔特博士委托洛克从卓尼大寺禅定寺购置的。由45名僧人花了九个月时间印制的317卷全套大藏经,足足装了92个箱子,用马队驮了七天运到兰州。经兰州、西安、上海辗转寄到美国。由于当时国内战乱,几经周折,拖沓一年后漂洋过海,于1928年终于安然无恙地运低华盛顿。

        著名藏学家东嘎洛桑赤勒撰写的《藏文文献目录学》中也说洛克于1925年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购置了一套卓尼版大藏经,存放在美国华盛顿。日本收藏的卓尼版大藏经,是九世班禅确吉尼玛于1937年赠送给最早到过西藏的日本僧人比丘谢热嘉措(俄克卡哇若)的,据说1940年存放在日本东京东洋文库图书馆。

         洛克离开卓尼后,1928-1929年(民国17年-18年)卓尼禅定寺遭受匪徒两次焚烧,卓尼版大藏经木刻经版全部被毁。洛克购置请走的卓尼版《甘珠尔》、《丹珠尔》大藏经成为最后的绝版,如今作为极其珍贵的经典藏品收藏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分馆,供世人参观、研究、敬仰、膜拜。

        卓尼版《甘珠尔》于藏历水阴蛇年(癸巳年,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由第十一代土司杨汝松(摩哨贡保)和胞弟禅定寺第十任僧纲堪布阿旺成列嘉措进京觐见康熙皇帝之后,遵循其父第十代土司杨威(洛桑顿珠)、母亲洛桑草(三品夫人)的意愿,与夫人曼香(二品夫人)发愿刊刻的。

        土司兄弟俩觐见康熙皇帝时,将土司胞弟阿旺成列嘉措封为“普觉护国执教大国师”,并给卓尼大寺赐“禅定寺”扁额。

        据卓尼禅定寺著名大学者扎巴谢珠撰写的《卓尼版甘珠尔目录明鉴》记载:为了顺利刊刻《甘珠尔》经版,从土司衙门和寺院抽调人员组成庞大的组织管理机构。土司衙门内抽调头目陶老巴为总负责,总管南贝秀、多吉南交、嘉嘎尔杰、管家班琼、沙其告、秘书龙本、土司夫人的侍女聪妮玉兰等为助理。寺院方面主要负责人:知客仲尼嘎久阿旺南杰、管家匡佐比丘阿旺桑珠、膳食官索本比丘阿旺坚参等,由恰盖长老洛追嘉措、嘉央道丹二位高僧负责管理。从藏历铁阴牛年(辛丑年,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六月初四良辰吉日动工,于藏历铁阴猪年(辛亥年,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四月十一日峻工,历时十年,耗银17525两。

        卓尼版《甘珠尔》以纳塘、德格木刻版和北京版、拉萨手抄本《甘珠尔》为蓝本,由卓尼禅定寺著名学者扎巴谢珠、大国师阿旺成列嘉措、洛桑丹贝坚参、恰盖长老洛追嘉措等数名高僧学者负责校订、补遗、整理、编纂。由精通文法正字、擅长书法、字迹工整的30人在版面上书写,若干名画工进行版头设计、佛像绘画,精选刻字匠300人雕刻经版,50人从事选材伐木、版片加工。历经漫长的十年,终于完成了这一庞大浩繁的刻版工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据扎巴谢珠撰写的《卓尼版甘珠尔目录明鉴》记载:卓尼版《甘珠尔》109卷(比常规的108卷多了1卷),共35462页,印版亦是35462块。其中包含:续部24部、显乘32部、般若婆逻密多经16部、般若两万颂1部、赤八千颂3部、般若百论1部、宝积经6部、华严经6部、律经13部等经典。印版刻成后,将禅定寺法轮殿改建为《甘珠尔》印经院。

        卓尼版《丹珠尔》印版是由第十四代土司杨声(丹松次仁)和其祖母仁青华宗的共同主持下,从藏历水鸡年(癸酉年,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六月二十五日开始刊刻,于藏历水龙年(壬辰年,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峻工,历时20年。经版刻完后,将禅定寺法舞学院改造扩建为《丹珠尔》印经院。

        自1731年刻成《甘珠尔》印版之后,1772年又刻成《丹珠尔》印版,时隔41年,先后耗时30年完成两部大藏经木刻版的刊刻,创造了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

      《丹珠尔》印版刻成时,著名高僧、精通五部大论的大学者扎巴谢珠尊者已经圆寂。故于第二年即藏历水蛇年(癸巳年,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第十四代土司杨声(丹松次仁)派员专赴拉卜楞寺献银300两,特邀拉卜楞寺寺主二世嘉木样久美昂波为卓尼版《丹珠尔》撰写目录。该《目录》木刻版共264页(印版也是264块),分六个章节。在第五章"刻印《丹珠尔》所参阅的蓝本及目录″一节中,作者明确写到:“这里所排的目次与布顿大师和五世达赖所编的目次稍有不同,却推诿说早以德格版为蓝本,按其原本目录作了编排。因为原目录并非我本人所编,故在此删去。”所以,《卓尼版丹珠尔目录》成了只有长篇大序而无目录的《目录》。作为经典名著,它仍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它比成书于1865年(清同治四年)的《安多政教史》早92年。这本《目录》从土司祖先噶吉到第十四代土司杨声(丹松次仁)了比较详细的记载,成为研究政教合一制度下卓尼土司历史文化和禅定寺佛教文化的权威性资料。(卓尼版《丹珠尔目录》藏文版由我本人于1995年译成汉文版《卓尼版“丹珠尔大藏经序目》,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2008年再版。)

        刊刻《丹珠尔》印版时,负责刻版的总管由比丘阿旺达吉、头人噶本才让、管家三斤、头人才旺诺布、头人道吉、管家次仁、管家王海等人共同担任。书写经版的有比丘洛桑坚参等50人,绘画卷首佛像的画工是华觉尔嘉措,负责校订的有经师阿旺达吉等10位格西学者,刻版工有300人,还有200名木工伐木制板、制墨造纸,另有50名勤杂工。土司衙门和禅定寺给缮写、雕刻人员赏给不需要纳税的达汗头衔和充足的工钱,给其他工匠发放了丰富的财物和饮食。刻写印版的纸张、墨汁、板材等所需材料,不依权势征收,也不收税,以高于当时市场价收购,使得所用物品和材料质优量足。据说,为了保证印版质量,给刻字工付工钱时,将沙金倒在刻好的版面上,用平尺一刮,然后倒出来,字刻得深的就得到的沙金多。以此妙法鼓励刻工精雕细刻,提高印版质量,充分体现了土司衙门和寺院管理人员的聪明才智。由于措施得当,方法巧妙,参加刻版的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保征了历时20年的刻版工程圆满完成。

        卓尼版《丹珠尔》仍以纳塘和德格木刻版、北京版、拉萨手抄本《丹珠尔》为蓝本刻成,共209卷。经粗略计算,土司府库中用去的财物折成银子,共计耗资13937两多。另有甘丹寺大法台坚赞桑盖捐马21匹,在蒙古传法的噶钦诺门罕捐银1300两,北京雍和宫诺门罕夏尔巴曲杰(曾任西藏摄政、八世达赖的经师、第61任甘丹寺大治台的第一世策墨林阿旺慈成)捐银150两,迭当洛桑云丹捐银193两,二世嘉木样捐银100两,车巴告玉囊活佛洛桑热卜丹捐银100两,哇处活佛捐银100两,更登达吉捐银65两,牙地比丘洛桑扎西捐银50两,曲杰洛桑格勒捐银50两,管家香巴华桑捐银50两,苏尼特左旗桃云曲吉捐银50两,强岔嘉央捐银48两5钱。土司府库中用去的财物加上个人捐献的银子和值钱的贵重物品,估计耗资不低于刻印《甘珠尔》的费用。

         经过第十一代土司杨汝松(摩哨贡保)和他的长子第十二代土司杨冲霄(嘉央诺布)、曾孙第十四代土司杨声(丹松次仁)三代土司先后主持刊刻了《甘珠尔》、《丹珠尔》大藏经,此外,还有历代土司和禅定寺僧纲、高僧等主持刊刻印发了其他方面的许多经典文献,内容涉及佛学、哲学、逻辑学、因明、天文历算、词藻、声明、韵律、文法、正字等大小十明学科,为继承发扬藏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举世注目的巨大贡献。

        根据我翻译的《扎巴谢珠自传》和他撰写的《卓尼大寺佛教圣物目录》记载:寺内珍藏大量用金、银、玉、珊瑚、玛瑙粉汁誊写的藏文经典,还有无数极为珍贵的佛像、佛塔、唐卡等珍品。第十代土司杨威(洛桑顿珠)的夫人洛桑草用金银丝线亲手剌绣的《般若八千颂》,成为禅定寺藏文经典文献的传世珍宝。

        卓尼禅定寺在近八百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出版、收藏了以卓尼版《甘珠尔》、《丹珠尔》为典范的大量珍贵藏文经卷和印版。由于历史战乱和极左政策的影响干扰,寺院遭受了三次毁灭性破坏。

        第一次是在民国17-18年(1928-1929年),马仲英等匪徒纵火烧毁禅定寺,三代土司先后用30年刻成的驰名中外的卓尼版《甘珠尔》、《丹珠尔》为主的12万多块印版付之一炬。这不仅是禅定寺和卓尼僧俗群众的巨大损失,也是藏族人民的巨大损失;不仅是藏族文化史上的灾难,也是中华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灾难。

        据卓尼县政协编的《百年卓尼实录》中选录的著名史学家王树民先生的《陇游日记节选——洮州日记》中写到:“卓尼寺过去最负盛名者为藏文经版二部,一曰《纲经》,凡108本,一日《禅经》(禅音单),凡216本,每本300叶。每年以二版轮流印刷一次,《纲经》每次仅印3部,每部价1500元;《禅经》每次仅印二部,每部价2300元。自康、藏、青海远至蒙古所需是项经典,均取购于是。而如此贵重之文化瓖宝,竟遭彼无情之惨劫,衷心痛惜之情固非笔墨所能寄者矣!十七年十二月四日,《纲经》版毁;十八年五月十八日,《禅经》版毁。此项摧残,非仅藏人寺僧之损失,实人间学界所应同悼者也。”

         第二次是在1958年反封建斗争中,将寺内各种文物、经卷、印版、古籍全部销毁。

         第三次是文革期间,将寺院毁得片瓦不留,寺址修成梯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禅定寺得到空前的恢复。今天的禅定寺金碧辉煌,以其雄宏壮观的建筑气势,飞虹流彩的文化艺术稀世无价的珍贵文物,成为安多地区信教群众向往的圣地和人们探究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窗口。

        卓尼版《甘珠尔》、《丹珠尔》印版,在当时工农业生产尚处于落后的历史条件下,先后耗时30年编纂、制版、雕刻、印刷、出版,完成如此浩繁的巨大工程,不仅是安多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也是广大藏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如果没有虔诚的信仰、坚定的意志、远大的理想,执著的追求、锲而不舍、孜孜不倦、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没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和雄厚的财力物力来支撑,不可能完成人类文化史上如此罕见的伟大事业。卓尼禅定寺的印刷事业,在藏传佛教史和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以刊刻《甘珠尔》、《丹珠尔》大藏经印版成为名扬四海的卓尼大寺,既为名寺,自然不乏誉满雪域的名僧,甘丹寺第29任大法台波萨哇谢念扎巴、第45任大法台锁藏哇嘉央慈成达吉(第46任大法台金巴嘉措任职3年后辞世,他又继任后4年大法台)、第49任大法台阿子塘哇洛桑达吉、第61任大法台一世策墨林阿旺慈成、第73任大法台二世策墨林阿旺姜贝慈成、第86任大法台三世策墨林洛桑丹贝坚参等6位高僧先后担任过7任甘丹寺大法台,其中一世二世三世策墨林任过西藏摄政王,还有精通五明、著作等身的著名大学者扎巴谢珠等许多名僧数不胜数。

        卓尼在安多地区甚至整个藏族的文化史和宗教史上具有特殊地位,自古以来,卓尼人杰地灵,哺育了如此诸多的英才,他们有些是在西藏佛教界拥有重要地位和崇高威望的高僧大德,有些是西藏政坛上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们共同为弘扬藏族传统文化,沟通藏汉蒙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加强中央与地方政治、文化、经济联系,为开发卓尼这片神奇的土地,建立了丰功伟绩。

        近百年之前,约瑟夫洛克历经劫难,辗转来到卓尼这个神秘的土司王国,冥冥之中与卓尼版《甘珠尔》、《丹珠尔》两部大藏经结下了难解的缘分。他留给世人的一幅幅图片和美国国会图书馆珍藏的卓尼版《大藏经》,为卓尼留下了不胜唏嘘又是无比自豪的回忆。今天,我们了解洛克与卓尼的邂逅相遇,与禅定寺和《大藏经》的不解之缘,铭记的不仅是卓尼辉煌的过去,更应很好地利用洛克的遗产憧憬卓尼的未来。


参考书目: 

1.《卓尼版甘珠尔目录》,藏文;

2.《卓尼版丹珠尔目录》,藏文;

3.《安多政教史》,藏文;

4.《扎巴谢珠自传》,藏文;

5.《卓尼大寺佛教圣物目录》,藏文;

6.《苦行孤旅 洛克传》,汉文;

7.《在卓尼喇嘛寺的生活》,汉文;

8.《百年卓尼实录》上下册,汉文。

     

2023年9月2日

杨世宏20230915.jpg

        杨世宏,又名卓尼•德格尔,藏族,1957年生于甘肃卓尼,1988年毕业于西北民大第二届硕士研究生(古藏文专业)。曾任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副校长、学术带头人,教授。出版《中学藏语文教学法》《第一世嘉木样传》《卓尼版“丹珠尔”大藏经序目》《西藏的佛教》《西藏摄政策墨林活佛传略》《卓尼藏族创世史诗“善巴”》等6部专译著,其中,《卓尼版“丹珠尔”大藏经序目》获甘肃省社科“兴隆奖”二等奖。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6006阅读 76 编辑:刚杰•索木东 岗路巴•完代克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