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玉珍:德吉理发店

《在场》2015夏季号 格桑玉珍 2015-06-10发布

    题记:第一次知道德吉理发店,是在2015年春季的一个中午,微信公众平台“甜茶馆”的策划人多杰,约我谈一个“甜茶馆”即将新推出的“探寻拉萨style”专栏。他希望在这个专栏里,我们能够为读者多展示一些拉萨深处的生活,他跟我说:“比如,你可以写一写德吉理发店,那是拉萨措美林①一代最老的一家理发店,它藏在措美林巷子深处,由一对后藏姐妹经营,看起来很不起眼,却又让人无法忽视。”

    我很少光顾理发店,但美发行业在街头巷尾超强的存在感,使我对拉萨的美发场所也算是略知一二。对我而言,藏在深巷中的老店并不稀奇,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对于有些商家来说,这是一种噱头也说不定。稀奇的是这是一家由藏族人经营的理发店,这确是我的头一次听闻。我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惭愧,同时,心中浮现出种种疑问,便同意了多杰的提议:“好吧,那就写德吉理发店!”

 

    刚被一阵春雨浸润过,傍晚橘黄色的路灯下,拉萨城闪着一层油润的光泽。

    随多杰走进措美林的巷子里,一阵穿堂风迎面而来,这个季节的拉萨还是有一点冷,但巷子里正是热火朝天的时候,路边的小吃店里热气腾腾的金黄色薯条刚出锅,悠扬的印度歌曲不知从哪家店飘了出来,隔着窗玻璃,可以看到某间酒吧里几个驴友和夜一样深邃的面孔,在我们身边,不时有灵巧的电动车载着归巢的人往巷子深处驶去,也有小情侣,不紧不慢的,合着夜色从巷子里走出去……终于,多杰停下脚步,指着眼前一间不大的门面告诉我,德吉理发店到了。

    从外面看,这家店和所有周围的小商店没什么不同,店前门楣上,一块很普通的牌匾上用藏汉双语工整的写着“德吉理发店”几个大字,门两侧挂满的毛巾使本来就不够大的门面显得更加狭小,假如不是慕名而来,只是匆匆经过,绝不会想到这里是一家小有名气的老字号理发店。

    走进店里,正对门的显眼处是一幅很大的十世班禅大师像,画像下和进门左手边整个儿的半面墙都装了镜子,便于顾客整理仪容的同时,也从视觉上拓宽了店面。画像的左面,比画像略低一点的位置,是一套造型复古的壁挂式热水器,热水器性能不错,我们看见理发师德吉正在用汩汩的水流为顾客洗头。一身白色工作服、一次性口罩和塑胶手套,使她看上去非常专业。店里不大的沙发上坐着几位排队等待理发的客人。

    两张敦实的白色理发椅吸引了我的注意,仔细看,果然,得有些年头了,脚踏板上被磨得发亮的“上海制造”字样可以证明,挂在扶手一侧,过去用来擦拭剃刀如今已经变得坚硬的牛皮子也可以证明。镜前梳妆台的一角,一只小巧的香炉里不间断的煨着小缕桑烟②,整个店里都被一种清香的松柏的气息环绕。

    虽是傍晚时分,顾客却络绎不绝,德吉一边麻利的干着手头的活儿,一边笑盈盈的招呼客人们落座,时不时的还要和老客户唠唠家常,我于是也见缝插针,展开了访谈:

    德吉理发店创办于1997年。理发店的创办人琼吉,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拉萨最著名的国营理发馆——拉萨大礼堂理发馆一位老师傅的学徒,年轻的琼吉非常好学勤奋,很快学成出师后便在措美林开了这家小店,一年后,在日喀则老家务农的妹妹德吉受到姐姐邀请,也来到拉萨和姐姐共同经营理发店,直到现在。

    理发店提供的是较为传统的理发及相关服务:

    先说洗头,德吉理发店采用的是传统的壁挂式盥洗设备,洗头的客人需要坐下来弯腰把头伸向盥洗盆,这种洗头方式,有一点老式的藏家四合院里,阿妈们端起兑好温水的水瓢,帮同样也是弯腰低头充满期待的孩子们洗头的架势,没有花哨的按摩技艺,也不询问顾客需要什么品牌什么档次的洗发水,快速洗完,理发师用一块干爽的毛巾麻利的按压几下头发吸附水分,顾客就可以重新坐回到理发镜前被吹干头发了。理发店也为顾客提供免费的香皂和面霜,便于一些洗头顺便也要洗一把脸的客人,把自己拾掇的更加体面。

    再说理发,除却普通的理发服务,德吉理发店自创店以来,有两项招牌业务最受顾客欢迎,一是为出家人理发,二是为新生儿理胎发,因这两种手艺,很多循着口碑慕名而来的顾客也把德吉理发店称作“古秀啦(僧人)理发店”或者“新生儿胎发店”。

    除此之外,理发店老板琼吉传统的剃头刮脸技艺也是一绝,第二次采访,正好有一位年迈的僧人顾客请琼吉老板为他剃头刮脸,我便有幸欣赏到琼吉精湛的剃刀功夫——只见被湿润了皮肤、打好丰富肥皂泡的老僧人舒展淡定的阖眼坐着,没有任何花把式,随着琼吉手中轻盈的剃刀飞舞,没有一刀多余,没有一刀重复,一会儿功夫琼吉就还原了老僧人一颗精神焕发的光洁脑袋。

    染发,这是一项顺应潮流发展、根据顾客要求开设的服务,但考虑到染发药水对身体所产生的各种副作用,理发店只做最简单的染发。对一些要求漂染彩色头发的顾客,理发店不但不提供服务,还会苦口婆心跟顾客分析个中要害,劝说顾客不要染发,当然,也有不能理解理发店这种行为的客人,撂下“有钱不赚,你们傻啊!”的狠话,奔向别家,但德吉理发店坚持她们的主张。

    还有面部除毛美容,也是琼吉的绝活儿之一,只是如今很少有客户会要求做这项看起来风险系数极高的传统美容。

    “您戴着塑胶手套,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我问正在为顾客洗头的德吉理发师,脑海中浮现的是不久前一位拉萨某知名发廊洗头妹向我展示的她的泛白裂口的手指。

    “保护自己,也保护顾客。”德吉理发师迅速回答,“你知道,不直接接触皮肤就不容易传染病菌。”她进一步解释说,“特别是如果手上有伤口,泡在水里不利于愈合,并且对顾客也不好”。

    “来这里理发的僧人,和理胎发的新生儿,大多在什么时候来,藏历③上有没有什么说法呢?”我问我的第二个问题。因为,头一次我开始思考,我们想当然的僧人“发型”都是在哪里打理的呢?我确实很少在普通理发店瞧见过僧人的身影,确切的说,应该是从没见过。而新生儿,在每一个传统的藏族家庭里,他们都是那个时间段里最神圣和隆重的存在,在口碑称颂中被大家公认为“可以为新生儿理胎发的人”,这真是不简单。

    这回坐在理发椅上的是个英俊的康巴人,德吉理发师按照康巴帅哥的要求,帮他修理出了一个时下很流行我却叫不上名字的发型。

    “这种发型叫什么啊?真好看。”没等德吉回答,我又加问一句。

    康巴帅哥对自己的造型似乎很满意,对着镜子又往头上喷了好多啫喱水定型。

    “我也叫不上来,现在发型的名字太多了”,德吉理发师微笑着老实回答我,“只要不是使用化学药水的发型,我们基本都能理出来的。”她又开始为下一位年轻的僧人顾客洗头了,“每年的藏历新年前、桃花朵朵的开春时、藏历六月四日④开始转山转湿地时、夏季的林卡⑤快要开始时,都会迎来一个僧人理发的小高潮”,“而新生儿们多数会根据自己属相对应天文历算测算出来的吉日来理发,姐姐琼吉手轻,为新生儿理发都由姐姐来。”德吉谦虚的说。

    “看起来,您的姐姐手艺真的很好啊!”我不禁感叹。

    这倒打开了德吉的话匣子了,她告诉我,姐姐琼吉不仅手艺好,还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经常会拎着理发装备,亲自登门,为社区里不能自理的老人免费理发修面,她会特别叮嘱来理胎发的年轻父母们应该如何护理婴儿的头皮和头发,对要求染发的顾客,她则秉持能不染就不染的原则,用心良苦的跟顾客讲利害关系,并教他们采用一些天然的材料护理头发。她还会说一些英语,可以和来店里的外国顾客做简单的交流。

    “只是现在姐姐太忙了,孩子上学需要接送照顾,姐夫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料理家务,所以现在她不会每天都到店里来,不过最忙的周末她一定会来的。”德吉说道。

    客人依然很多,几个等候着理发的年轻人,正相互开着玩笑打发时间。

    “你们不准备扩大门面,增加业务,收些学徒,开家分店吗?”我有些唐突的问道。因为确实,我很难想像一家口碑甚好的老字号理发店,何以近二十年如一日,依然深藏在一条不起眼的巷子里,固守着几样手艺和一间不大的门面。

    正在清洗毛巾的德吉被我这阵突兀的发问问的哈哈大笑,没有我所期待的高大上的答案,她快乐的搓着毛巾回答我:“生意,差不多就行了。开展新的服务暂时没有打算,因为你看到了,现有的服务我们都有点顾不过来了……”,“至于学徒吗,以前也收过,有一个女孩子呆了很长时间,等到她学的差不多了,我们就鼓励她自立门户,也开了一家理发店。”顿一顿,她挤干净毛巾上的水,又说:“如今,也想有学徒来帮忙,只是现在的孩子好像都不太能吃苦啦。”

    “藏族理发师好像挺少见的,您觉得这是什么原因呢?”我问道。

    “我想,可能是因为受一些旧观念的影响,人们觉得被剪掉的头发是不洁的,比较忌讳,就不太愿意干这一行了吧!”指一指煨桑的小香炉,德吉理发师接着说:“您看,我们也是不间断的煨着桑烟在净化工作环境呢。”

    第二次造访,我特地选在周末。

    果然,琼吉也在。和开朗健谈的妹妹德吉比,她显得内敛而腼腆,一头及腰黑发闪着健康的光泽,琼吉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很多。和德吉一样,琼吉也是一边忙着手头的活计,一边笑盈盈的招呼客人,对每一位客人都显得恭敬有礼。

    我本打算问问她对如今的藏族青年们开始时兴的创业大潮有什么看法?有什么嘱咐?对如今人们快节奏又多元的生活方式,有没有什么看法?……都因为琼吉的谦虚和腼腆,没有问成。

    突然,我想起今天可是周末啊,便问姐妹俩,会不会给自己放个假“任性”一番?闲暇时间都喜欢什么娱乐活动?

    妹妹德吉答:“各种节假日是我们最忙的时候,肯定要忙于工作,只是一些藏历的特殊日子,我们才会关几天门,去朝佛、转山什么的。”

    姐姐琼吉想了很久自己喜欢什么娱乐活动,我提醒她,比如麻将,“我不喜欢麻将”琼吉笑着说,“那么过林卡呢?”我又提醒她,还是不对,林卡只有夏天才可以去,又是灵光一现,“对了,平时您喜欢去甜茶馆吗?”我问道,这一回我猜对了,琼吉略显羞涩的面庞上出现了那种舒缓闲适的表情:“会去,每天早上送完孩子,我会去转一会儿经,再去茶馆里和朋友们聊聊天,直到十点我们的理发店开门。”这时,我前文中提到的那位年迈的老僧人出现了,屏气凝神的欣赏完琼吉的剃刀功夫,我问她们姐俩最后一个问题:“如何护理头发?”

    得到的回复是,洗完头发可以抹一些乡下产的那种很纯的藏油⑥在发梢,新生婴儿可以在柔软的头皮上抹一点新鲜酥油做护理。

    告别过姐妹俩,走在又开始华灯初上的措美林巷子里,重新翻看在采访中拍摄的理发店照片:老式结实的白色理发椅、正煨着桑的小香炉、高高悬挂在最显眼处的班禅大师像、挂在画像左侧比画像略低一些的热水器、姐妹俩工作中的身影……我重又开始思考在采访前就浮现在我脑海中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这家看起来其貌不扬的理发店能够长久的屹立于市场经济大潮中呢?我想,手艺好,自不必说,这是最起码的。第二,应该是这家店能够非常贴近民俗,比如为僧人理发,在我采访期间,我发现光顾理发店的顾客有一半都是僧人,这些僧人口音各异来自藏区的各个地方,但他们对理发的要求都非常一致,因为很多僧人的汉语不够流利,在汉族人经营的理发店理发,交流就有了一些困难,而在德吉理发店,不仅沟通不是问题,并且理发师们早已对僧人们对发型的要求捻熟于心,僧人们在这家简朴的小店里,能瞻仰到班禅大师的画像,闻到松柏桑烟的清香,感受到理发师们恭敬默契的服务,“古秀啦(僧人)理发店”的口碑应该就是这样一点点在庞大的僧人消费群中积累起来的吧。第三,也是最重要一点,那就是德吉理发店自始至终高高奉于生活之上的坚定信仰。这信仰不仅是狭义上的宗教信仰,更是她们近二十年如一日的真诚用心和负责担当。还有她们显示出的那种藏族人作为佛教徒特有的淡泊,对赚钱发财没有过多的野心,显得知足而快活。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藏族理发师、理发店少之又少呢?如德吉理发师所说,受传统观念影响,藏族人对理发行业持有偏见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通过百度导航可以看出,拉萨目前有从事美发行业的商家360户左右,这其中和德吉理发馆一样的藏式理发馆只有五六家。

    在拉萨,和德吉理发店相似的传统小店还有许多,他们也和德吉理发店一样,固守着不大的店面和几样传统手艺,信仰坚定、快乐自足,乐观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在竞争愈来愈激烈残酷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特别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推进的今天,想要常立于市场而不倒?我替他们捏了一把汗。

    走出深巷,拉萨城又开始落下金贵如油的春雨,一阵电话铃声打断了我莫名沉重的思绪,接起来,电话那头传来德吉理发师快乐的声音:“普姆(姑娘),您上一次不是问我们,我们的店除了“德吉理发店”、“古秀啦(僧人)理发店”、“新生儿理发店”之外还被客人们叫过什么名字吗?前面忘了告诉您啦,我们的顾客们也把我们的店称作“姐妹理发店””。

    “非常感谢您。”我回答。

    也许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注释:

①措美林:为拉萨一处老社区,因该社区地处位于小昭寺西南角的措美林寺区域而得名。

②桑烟:“桑”是藏语的译音,本义为“净”,桑烟又称熏香,一般采用松柏枝叶,桑烟熏香可以清除污秽、清净身心、净化空气。

③藏历:藏族天文历算,是藏族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参照依据。藏历天文历算体系包括五大行星运动值的推算、闰月和重缺日的设置、日月食的预报等,还涉及到依据天文历算学原理推算各地事宜的农耕牧作时机、物候、节令、人体脉相变化周期,中长短期天气预报等。

④藏历六月初四,是佛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的纪念日,这一天,拉萨人有转山转拉鲁湿地的习俗。

⑤林卡:藏语音译,也称过林卡、耍坝子,是一种类似野炊郊游的亲近大自然的休闲活动,是藏族人夏季最普遍的休闲娱乐方式,一般从藏历五月开始。

⑥藏油:多指产于藏区的粗榨菜籽油,有时也指蓖麻油。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4681阅读 25 编辑:索木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