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学步入网络时代

中国作家网 马季 2009-05-19发布

回顾人类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它的每一次进步,都与媒体的进步联系在一起。说得更直接些,文学艺术的变革总是和传播手段的变革密不可分。二十一世纪连接世界的最新传播手段是互联网,毋庸置疑,它给文学带来的撞击力是巨大的。网络是技术的产物,文学是精神的产物,两者联姻产生的网络文学即是最有力的证明。民族作家不仅是民族精神的守护者,也是社会生活敏锐的感知者、记录者和传播者,他们的作品必然是时代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媒体变革中,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理论研究和文学传承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呈现出一派新的繁荣景象。根据近年来的跟踪调查,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已经步入网络时代。
  
  网络以新的方式培育民族文学新人
  
  培养文学新人、推出高质量的作品,是民族文学事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网络出现之前,这一使命一直由文学期刊、出版社等传统媒体承担。在商品经济环境下,受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限制,不要说边远的民族地区,即使是内地的重要城市,作家的成长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在全球化席卷中国之际,为了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作家队伍急需输入新鲜血液,而在传统作家队伍中,40岁以下的所谓晚生代、新生代民族作家人才奇缺。网络出现之后,各地文学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在整体上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为造就文学新人开辟了一条新的航线。在某种程度上,少数民族地区反而成为这次传播革命的最大受益者。一根网线缩短了他们与文化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改变了民族创作的生存空间,巨大而无形的网络因此成为新生一代民族作家成长的崭新摇篮。
  民族地区利用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以新疆为例,2003、2004年新疆曾经连续举办了两次网络文学大赛,2006年6月,自治区团委、新疆作家协会及北门外网站共同主办了新一届网络文学大赛。主办者认为,这次网络文学的成功举办,是民间文化网站与传统写作者以及纸面媒体之间的一次成功合作,也是对新疆后继文学力量的一次摸底,对挖掘、培养新疆文学界的新生力量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次大赛评委、新疆作家协会副主席刘亮程说,新疆写作人群十几年来一直都是一些老面孔,他真心希望,能通过网络文学大赛这种方式,涌现出一批新的年轻的优秀的写作者。北门外网站的创建者则表示,通过这次网络文学大赛,与内地写手的过招,新疆的写手可以深刻地反思一下自己的写作。
  少数民族文学期刊将视线投向网络,搭建自己的网络平台。《花的原野》(https://www.hdyy.net/)和《回族文学》(https://www.hzwxs.com/)是两本少数民族文学杂志。《花的原野》在2004年率先推出网站,采用蒙、汉双语形式实现了蒙古文学与网络时代的接轨,为传播蒙古文学搭建了网络平台。《回族文学》自建立网站以来,为广泛联系本民族作者开启了快速通道。民族作家的创作情况和民族地区的文学活动,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网站迅速得到传播,对初学写作的民族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对推动民族地区的文学创作起到积极作用。
  
  民族网站成为团结民族作家的阵营
  
  网络传播是全球化的传播,通过网络的平台传播民族文化,可以扩大民族文化的传播面和辐射面,让越来多的人了解民族文化;网络传播也是跨时空的传播,可以提高民族文化传播的易得性。总之,利用网络,可以让更多的人更容易的和民族文化“亲密接触”。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方式在今天这个数字化时代,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利用网络来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新兴的民族文化传播方式,也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具体来说,通过建立民族网站(论坛)来传播民族文化,在网站(论坛)建设方面,官方与民间互动、互补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s://iel.cass.cn/)是国内第一个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专业网站,创建于1999年8月。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事业的信息化建设,在特色资源、学术品牌、专业频道等多个向度上寻求突破,通过信息化建设,更好地发展和繁荣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学术研究事业。在中国民族文学界、民间文艺学界、民俗学界和公共信息领域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其构想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口头传统田野研究基地/中国民族文学网”三位一体的方案,将借助网络的信息储存和传播功能,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进入可持续性循环发展阶段。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文库(1949-1999)电子版(https://www.chinawriter.com.cn/zp/jpwk/)分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评论、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六卷,集中了当代少数民族优秀作家的作品,是网上最佳的民族文学集成。
  藏人文化网https://www.tibetcul.com/)是民族地区比较活跃的网站之一,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藏族作家、诗人,比较活跃的少数民族青年诗人有刚杰·索木东、嘎代才让、王小忠、维子·苏努东主、仁谦才华、德乾恒美、尕旦尔、卓仓·果羌、巴桑、道吉交巴等人。这一动向引起了文坛关注,《诗选刊》从藏人文化网和个人博客浩瀚的诗歌中选出10位藏族青年诗人的作品,刊出了藏族青年诗人汉语诗歌专辑。
  民间自建的网站在更符合网络传播多样性的信息内容、互动式的传受关系、个性化的传播风格等特征,因此其传播效果更引人关注。花腰彝族网是一个民间自建的民族特色网站,它的出现把网络传播民族文化的话语权转移到了民间,强调个性化的原汁原味“民族精神家园”,形成了互动频繁的民族文化传播场。花腰彝族网2007年3月18日正式运行后,是当地点击率最高的网站,每天大约有200次的独立IP进入量,总点击率将近20万,为花腰彝族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一番新景象。在这个意义上说,民间建立的网站拥有更好传播效果,真正发挥了网络传播的优点,更适合民族文化的传播。
  许多在民族地区乃至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民族作家,通过民族网站(论坛)和青年作者取得了联系,辅导创作。值得一提的是,一批年轻的少数民族女作家、诗人不仅在传统媒体也在网络上引起读者关注,如梅卓、娜夜、萨娜、金仁顺、包丽英、空特勒、白玛娜珍、沙戈、鲁娟、平原、讴阳北方、柏桦等,给民族创作的天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采。
  除上述以外,在网上人气旺盛的民族网站(论坛)还有如下:
  中国最大清真寺联盟(https://www.china774.com/
  蒙古文化网(https://www.mgwhw.com/
  中国羌族文化信息网(https://www.qiangzu.com/
  昭通文学艺术网(https://www.ztwx.net/)
  苗族在线(https://www.hmongs.cn/
  锡伯人论坛(https://www.sibeweb.com/
  云南富宁百越网 (https://www.rqfn.com/
  壮族在线( https://www.rauz.net/
  中国裕固族论坛(https://yugu.cc.topzj.com/
  彝族人网(https://www.yizuren.com/
  甘肃文学网(https://www.gswenxue.com/
  西域风(新疆)网(https://xjhtzxgx.2000y.net/
  西藏文化网(https://www.tibetculture.net/
  延边大学学而文学网(https://www.xueer.net
  广西文联网(https://www.gxwenlian.com/
  
  网络闪耀民族作家的未来之星
  
  目前活跃在网络的民族作家人数众多,他们有的在本地区引人注目,有的跨地区横向发展,这对民族作家开阔创作视野,传播民族文化都具有积极意义。在此列仅出其中部分成员:
  旺秀才丹(网名:阿里狼客),甘肃天祝人,1960后生,供职于西北民族大学。早期在纸媒发表有大量作品。于2004年创办“藏人文化网”并任总监;先后担任“天涯社区天涯诗会”等多家文学论坛版主,活跃在“天涯社区”、“诗选刊论坛”、“诗江湖”、“星星诗歌论坛”等全国多家文学网站(论坛),发表有大量网络诗歌作品,建立有多个个人文学博客。
  刚杰·索木东:甘肃卓尼人,1970后生,供职于西北师范大学。早期在纸媒发表有大量文学作品,本世纪初接触网络文学,最早加盟 “藏人文化网” ,任文学极地版主(藏巴哇);先后任“非常道文化网”、“莽昆仑论坛”、“大敦煌论坛”等文学论坛诗歌版主;早期和别人联合创办有“我们论坛”等,在“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等大型网站开辟个人专栏;活跃在“天涯社区”、“故乡社区”、“诗选刊论坛”、“星星诗歌论坛”等全国多家文学网站(论坛),发表有大量网络诗歌作品,建有个人文学博客。
  嘎代才让(网名:黑人、西部藏人):甘肃夏河人,1980后生,先后在青海日报、甘南州文联工作。除积极在各类文学纸媒发表作品外,近两年活跃于网络文学论坛,任“藏人文化网文学极地”、“莽昆仑论坛”、“非常道文化网”等多家文学网站(论坛)的诗歌版主;和别人联合创办“草原部落论坛”;在“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等大型网站开辟个人专栏;活跃在“天涯社区”、“诗江湖”、“个”、“唐”、“流放地”等全国多家文学网站(论坛),发表有大量网络诗歌作品,建立有多个个人文学博客。
  王小忠,藏族,甘肃甘南人,1980年生,供职于临潭县第三中学。在纸媒发表有大量文学作品。担任“岁月”等多家文学论坛版主,活跃在 “诗选刊论坛”、“星星诗歌论坛”等全国多家文学网站(论坛),发表有大量网络诗歌作品,建立有多个个人文学博客。
  纪尘,壮族女作家,1970后生,在传统媒体发表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若干,中篇小说《九月》在首届“华夏作家网杯”《中华文学选刊》文学大赛上获得一等奖。
  唐玉文,广西贺州瑶族作家唐玉文在起点中文网、幻剑书盟发表了《神探钟仆》、《瑶乡传奇》、《神奇的特种兵》等中长篇电子图书6部,其中《神探钟仆》获得幻剑书盟2005年网络文学大赛创新奖,并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套三卷本的长篇小说,成为富川瑶乡有史以来出版的最长篇幅文学作品。
  紫夫,本名叫贺志富,笔名康人、智夫等。甘孜州《贡呷山》杂志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写作网络小说《白姑传》过程中,他还总结出网络文学写作的特征:一、节奏明快,情节动人,语言简练,有触及读者敏感点和兴奋点的足够吸引力。二、因其读者对象是以青年男女为主,更能贴近年青一代,引起他们的共鸣和认可。三、流通更宽泛、更公平、快捷,情感上无任何限制。应属一种较为单纯的精神消费品。他的观点得到了学界的认同。
  苏柯静想,又名静想,原名钟进翔,裕固族,1970年出生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原明花区莲花乡绍尔塔拉(盐碱草原)。在各类报刊发表民族题材小说、诗歌近百首(篇)。主要诗歌作品有:《红系腰》、《尧熬尔》、《姑娘苏姬斯》、《我的枣红马》、《梦中故乡》、《萨里玛珂》、《太阳民族》、《天鹅琴的故事(组诗)》等,主要小说作品有:《萨尔走过的草原》、《雪莲》、《白房子黑帐篷》、《白骆驼》等,其中部分小说被收入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狂奔的彩虹马》、甘肃肃南皇城二中出版的裕固族乡土教材《裕固族文学作品选读》等书籍。2005年开始涉足网络文学,其中,小说《萨尔走过的草原》获得“电信杯”金张掖首届网络文学大赛小说类优秀奖。
  乌娜姬, 本名蕾蕾,鄂温克族,1979年生于黑龙江,西北大学毕业,现定居西安。大学期间1999年上网,曾获碧海银沙主办的文学创作大赛小说组二等奖和西陆文学五虎将称号,其个人博客,在搜狐有一批读者,忝列文化名人专栏。自2007年开始专门从事少年儿童文学创作,获《故事大王》2007年度十大人气故事奖;以乌娜姬笔名撰文于《中国民族》,负责民族文化名人专栏工作 ,介绍少数民族名人和一些文化习俗。
  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批“80后”民族作者,则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参与网络写作,他们的作品有鲜明的现代感和强烈的娱乐性、针对性。他们主要集中在“自行车”、“漆诗歌沙龙”、“扬子鳄”、“南楼丹霞”、“相思湖诗群”等5个诗歌站点。在30多位写作者中有壮、瑶、苗、侗、毛南、回、水和仡佬等少数民族,其中,多数选择诗歌创作,如三分夜色的“死亡”、费城的“乡愁”、陆辉艳的“虚妄”等内容的艺术表现已经初具特色。其中的佼佼者在纸质文学刊物频频亮相,如费城、陆辉艳、甘应鑫等,已经成为“80后”作家群体中的重要成员。这批写作者多数出生在偏僻的乡镇或城乡结合部,求学在喧嚣的城市或寂静的小城,工作在偏远的城镇或繁华的都市,他们既有对自上而下社会弊病的批判,又有对美好社会人生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他们既有务实的人生态度和激进的个人行动;又有修身养性的强烈的人生愿望。民族精神在他们的创作中获得了新的表现形式。
  
  网络拓展民族文学理论研究的空间
  
  相对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来说,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在当代文学中的缺席较为严重,许多理论批评文章由于对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对作品的民族意味、民族表达缺少洞察,泛泛之言犹如“隔靴搔痒”,说不到要害处。而网络上网友的简短评论和跟贴完全发自内心,不失为对系统理论批评的补充。
  更重要的是,大量研究少数民族创作的理论批评文章纷纷进入网络,对民族文学创作现状、创作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等等进行批评和总结,为民族创作的整体考察提供了理论依据。尽管这些理论评论文章多数首发于传统媒体,但由于网络的转贴,迅速扩大了影响,引起了关注。
  例如,在中国作家网发表的《托举宁夏文学的又一双巨手——略论宁夏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作者:郎伟,回族)、《文坛盛开金达莱——朝鲜族当代文学创作访谈》(作者:明江,满族);在中国民族文学网发表的《印象与思考——当代黎族文学发展浅议》(作者:王海,黎族)、《生命承受苦难的文学追求——东乡族作家了一容小说创作散论》(作者:李生滨);在藏人文化网发表的《浮面歌吟——关于当代西藏文学生存与发展的一些断想》(作者:尼玛扎西,藏族)、《浅析甘肃少数民族作家写作中的文化自觉问题》(作者:白晓霞)、《论藏族作家长篇小说中歌谣的艺术魅力》(作者:徐美恒);在贵州民族报网站发表的《从民族文化到人类心灵——近年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一览》(作者:周兴国,布依族)、《黔南的民族文学创作存在现状》(作者:孟学祥);在中国最大清真寺联盟发表的《回归与认知:回族散杂居地区回族作家的创作个性与本民族特性之关系》(作者:王延辉,回族);在花的原野网发表的《“安代”的文化意识溯源》(作者:苏尤格,蒙古族);在昭通文学艺术网发表的《论云南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言说方式的现代性迷误》(作者:牟泽雄);在云南富宁百越网发表的《寻根·开拓·构建——壮族文学30年的反思和展望》(作者:梁庭望,壮族);在锡伯人论坛发表的《论新疆锡伯族诗歌创作特征》(作者:贺元秀);在独立诗歌网发表的《“当代大凉山彝族现代诗群体”论》(作者:发星);在彝族人网发表的《守望乡村的记忆——略论彝族作家余继聪的乡土散文》(作者:杨荣昌,彝族)、《浅谈贵州彝族文学及其长篇创作——丰富多彩 各具特色》(作者:安文新)、《母语的光辉——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创作概述》(作者:罗庆春)等等,“中国民族文学网”登载的大量学术论文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还有像昆明文学评论家冉隆中的《访谈:云南网络作家的走向与发展空间》,就是利用网络采访云南网络作家,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理论研究,很有创新意义。冉隆中表示,在研究昆明都市文学现状的时候,我感觉到有一个很大的空缺:网络文学,我们知道点什么?于是找到一些以网络写作为主要方式的朋友来共同探讨。这一现象恰好说明,民族地区和网络接轨已成为事实,少数民族文学正在步入网络时代。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4449阅读 24 编辑:索木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