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佛教文学与佛教对藏族文学的影响

《西藏文学》 克珠群佩 2006-06-13发布

《米拉日巴传》全名《显示解脱和成佛道路瑜伽自在大士米拉日巴尊者传》,书中在叙述米拉日巴一生事迹时,概括为两大类:一、轮回世间大行之部,共三章:第一章,出生,命名米拉之由来,世系来历;第二章,幼年丧父,亲族结仇,丧失财产,亲身体验苦之真谛;第三章,奉母命修炼咒术,惩治仇人;二,寂静涅槃大之部,共九章:第一章,怀着厌离心和出离心寻访具足德相之师;第二章,谒见上师,遵命笃行,以痛苦和失望的折磨将罪障清除无遗;第三章,得师尊悲悯摄授,得到成熟解脱的教授;第四章,在上师身边观修,生出证验之苗;第五章,掌握教授,因梦兆启示得单传教授后离开上师回归家乡;第六章,借助外缘明白了轮回之义,发誓再次修行;第七章,为遵从师教,毕生勤奋精进,专一坐山修持;第八章,经山中修持,证悟增长,终于成功。遂以所得成果利益佛教和众生;第九章,完成解脱和化度事业,为劝众生归佛而将色身融归法界。
《米拉日巴传》的作者是《米拉日巴道歌集》的采录者桑杰坚参,是后藏人,为主巴噶举派僧人,一向崇敬米拉日巴,以之为楷模,隐迹高山石窟,潜心苦修。获得正果后,遍游西藏各地。平日化缘度日,生活清贫,行为怪诞,异乎常人,因此获“藏宁”(后藏疯子)的名号。他又有乳贝坚金、查同杰布、黑如嘎等别名。他是著名的传记文学作家,除了成名作《米拉日巴传》外,还有《玛尔巴译师传》等作品。有《藏宁黑如嘎传》留世。
关于写作《米拉日巴传》的意图和目的,在《藏宁黑如嘎传》中说:桑杰坚参“为了对那些口说积聚福德,而实际上却不按正法行事的王者、大臣、宦门、豪吏以至平民百姓;那些虽按经教修法,但却不知实践深奥要义,而且满足于诩语之泡沫者;以及那些虽获得即生成佛之法宝而到彼岸,但尚需使其善业清净之格西等,以尊者喜金刚(即米拉日巴)的传记作为楷模。对于那些贪求五欲和人生者,作为苦修的楷模。对于那些安于散逸者,作为专心修习的楷模。对于那些怀疑即生成佛的妙法,而不愿实行深奥之修行者,作为已经成功之范例,引之相信正法真谛。因此撰写这部《米拉日巴传》并付之印刷,广为散布和流传。”攘卓先生认为乳贝坚金著《米拉日巴传》的目的,第一是“为了宏扬噶举派的教义”;第二是“为了保存米拉事迹”;第三是“为了使人们心向佛法”。
 西藏社会发展到十五世纪,政教合一制度已经巩固,有些统治集团头目表面上是虔诚的佛教徒,但实际所作所为都是与佛教宗旨背道而驰,而一些纯粹的宗教徒,虽然也是无上正法的拥有者,但不能如法修行,贪图名利地位。整个佛教界呈现出“颓废萎靡”之相。因此,桑杰坚参创作《米拉日巴传》,塑苦修密法,即身成会佛的米拉日巴典型形象,为人们树立榜样。由于作品在情节、结构、语言、人物各方面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具有极强烈的感染力,因此,作品一旦问世就引了巨大反响,产生了巨大影响,达到了作者预期目的。
《玛尔巴译师传》是桑杰坚参撰写的又一部传记文学作品。作者在传记的最后特别说明:玛尔巴的生平事迹,最初是由玛尔巴的亲炙弟子米拉日巴和玛尔巴果勒二人口述给米拉日巴的弟子安宗顿巴;米拉日巴又讲给热琼巴。以后,热琼巴和安宗顿巴二人编写成传的。桑杰坚参以此书为基础,又吸收玛尔巴其他弟子口传下来的记述,写成现在的传记。过去有四川德格印经院等处的藏式木刻版流传。1984年,四川民族出版社铅印出版。1989年,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汉译本。《玛尔巴译师传》,通过对玛尔巴一生之中三次前往印度学法的生动事迹,如实而形象地反映、描绘了这股民族的时代潮流。传中除详细叙述了玛尔巴三次前往印度求法的经历外,还记述了玛尔巴在去印度之前,向卓弥·释迦循努学习梵文及佛法的经过。
《玛尔巴译师传》,共五章;第一章,降生西藏,初遇佛法;第二章,三赴印度,求取佛法。分三节,每节又分三个部分。第一节,首次赴印之事迹;第二节,第二次赴印之事迹;第三节,第三次赴印之事迹。第三章,精修教诫,获得证悟;第四章,实现誓愿,宏法度生;第一节,因其儿子去世,发厌世出离心,饶益众生修法的情形;第二节,预示佛法宏扬,赐灵物及教授的情形;第三节,为引众生生信,身显神通变化的情形;第五章,完成大业,隐入法界。
宗喀巴作为西藏佛教界的一代宗师,其传记有三十余种,详略各异其中法王周加苍所著《宗咯巴传》最为详尽客观。作者周加苍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人,生平事迹不详。
《宗咯巴传》共三章:第一章,说明写作此传的原因;第二章,此传记的正文;第三章,以回向和发清净愿而作结束。重点在第二章。第二章共分三节;第一节,识别显密经教中许多悬记的根据即幻化事由等;第二节,就共通现象,略说(宗喀巴大师)往蓝天转生中的史变和未来的情况;第三节,特别详述(宗喀巴大师)此生的史事。第三节是重点。第三节分七个部分:一、宗喀巴大师在美满的地方、时间、父母种姓中降生,从童年时代即取得贤士大德的优越功德的情况;二、宗咯巴大师从削发出家而进入佛门,渐次去到前后藏地区,对显教诸法作广大闻、思的情况;三、宗咯巴大师受具足戒,学习金刚乘密法,以及从诸大德听受正法甘露,依所闻教义而修行,并对其他应化有情传授的情况;四、宗喀巴大师一切教证功德,首创教法之心要——说、修清净宗观,做出伟大的利益佛教和众生事业的情况:五、宗喀巴大师的一切事业中的主要事业:讲说、辩论、著三种事业;善巧、戒严、贤良三业;以及从获得成就地位而作利益佛教和众生事业的情况;六、喀巴大师在此世间暂时完成化度众生事业后,为警醒执常见诸人明白诸法无常,而示寂的情况;七、述说受大师言教的弟子大众的情况。
《宗咯巴传》藏文本于1980年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六百四十八页,由郭和卿先生译成汉文,名曰《至尊宗喀巴大师传》于1988年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关于《宗喀巴传》的特点,郭先生在“译者前言”中归纳为四点:一、记载翔实,所有宗喀巴传记不下三十余种,无一有如此书广泛周密的;二、本书所记宗喀巴大师的德行宗风,无一出自作者杜撰,全部史料者根据西藏诸大德的著述而来。可谓集一切宗喀巴传之精华于此一书中;三,本书除了引据宁玛、萨迦、噶举等其他各派的领导人士所著论述或宗喀巴传中,对宗喀巴大师作出实际的最高评价等。这样不仅避免了本宗派自赞之嫌,而且能杜绝他宗派由偏私忌妒的动机,对宗喀巴妄作非议之口;四、作者于散文断句处,增加中间赞颂,更使本书词藻华丽,锦上添花,尤其是作者所作的中间议论,理论精湛,阐明显密教义之奥秘,确非一般佛教徒所能企及。
《珀东班钦传》是珀东·乔来朗杰的弟子白丹晋美榜于珀东大师圆寂三年后即公元1453年著成的。作者在生卒年代和生平事迹不详,出版《珀东班钦传》的责任编辑略吉巴·旦增多吉先生在给这部书写的“内容提要”中云:“该传记的作者是一位精通显密教二次第的瑜伽师,其生平事迹不见文字记载。但是,从《珀东班钦传》的有关内容和后记看,可以肯定他是羊卓桑定寺的住持或者说桑定寺的创建人知一切珀东大师的明妃至尊曲吉珍美的办事人。”这就是说,《珀东班钦传》的作者是羊卓桑定寺第一世吉帕姆吉珍美的弟子。
《珀东班钦传》于1991年由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有四百一十五页,用散韵相间的手法,从十二个方面记述了珀东大师的生平事迹。第一章,降生;第二章,在家;第三章,出家;第四章,闻思显教;第五章,听闻续部;第六章,学习大、小五明;第七章,护持戒律;第八章,平等八风;第九章,讲、辩、著;第十章,具备善知识德相;第十一章,获得大金刚持位等情况;第十二章,进入涅槃等情况。

一、藏文佛经文学
藏文佛经文学主要是指藏文《大藏经》中具有文学性的著作。藏文《大藏经》由《甘珠尔》和《丹珠尔》两个部分组成。《甘珠尔》目录是由蔡巴·贡噶多吉编的;《丹珠尔》目录是由布顿·仁青珠编的。1411年才在南京廖印了藏文的《某珠尔》部。1594年在北京又补廖了《丹珠尔》部,并颁发到藏区。从此,藏文《大藏经》才有了木刻本传世。到了清代,又有那塘、德格、卓尼、北京、拉萨等不同版本的藏文《大藏经》相继问世。
藏文《大藏经》中包含的佛经文学作品,就其体裁而言,有寓言、故事、叙事诗、格言诗、戏剧、历史传说等。其中佛经故事为最多,这类作品大都是民间文学作品结集,而叙事诗、格言诗、戏剧、历史传记等则是佛教徒中的诗人、戏剧家们的文学创作。
 在佛经中有一类“本生经”,是释迦牟尼向弟子们讲述他前七世曾为国王、婆罗门、商人、女人等乃至动物行善、积德、修行的故事,阐明佛教济世度人的教义,介绍释迦牟尼经历了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大无畏进取精神和而后证得佛果的全部过程。后由其弟子们记录整理汇集而成的。
 “本生经”中的故事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宣传因果报应的观点而编写的。这类故事,一般较短,内容格式大都雷同。一种是将民间故事和神话按照宗教观点改编而成的,大都保留了民间故事的完整情节。
 故事里的主要人物,除一小部分以动物形象出现外,多数是贵族(包括国王、王子、王妃、大臣等)、婆罗门、商人的形象。都是释迦牟尼前世身。故事涉及面很广,上自天空,下至海洋、神、龙、鬼、魔、怪、罗刹、夜叉,丰富多彩。
 藏文《大藏经》中属于本生经一类的作品有两种,一种是包括几十个甚至一百多个故事的故事集,如《贤愚经》、《本生论》、《狮子本生》、《百缘经》、《撰集百缘经》等。一种是讲一个人的单一故事,如《圣者义成太子经》、《佛主说月光菩萨经》、《金色童子因缘经》、《鸠那罗因缘经》、《善摩揭陀譬喻》等等。
 《贤愚经》是一部翻译较早的佛经文学名著。它是一部分散文体的故事集,藏文译本共有十二卷五十一品,有近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有短到百把字的,也有长达近万字的,一般是三、四千字的。其内容除了讲述各类佛弟子及其信徒的前生故事外,还有不少佛本生故事(佛生前故事)和佛传故事(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九世纪时由廓·曲扎翻译成藏文。
 《本生论》是一部佛的本生故事集。全书共有十二卷三十四个故事,其中有十一个动物故事。主要内容是赞颂释迦牟尼成佛前历世修菩萨行的功德。此书的作者是圣勇,七世纪人,九世纪时由印度亲教师毗耶伽罗翻达和藏族译师曼珠室利跋摩译成藏文。
 《狮子师本生经》也是一部佛的本生故事集。全书共有四章三十五个故事。此书的作者是印度的僧格孝振巴王子,藏文译者是楚程及白巴。
 《圣者义成太子经》是释迦牟尼向弟子们讲述他本生的故事。内容是讲义成太子即释迦牟尼布施独生女和妻子的事。此书是从汉文《太子经》译成藏族文的。
 在《丹珠尔》的本生部里,还有一类是长篇叙事诗。这些叙事诗富有文采,讲究措词修饰,要求形式完整,是印度佛教的文学创作。属于这类作品的有马鸣的《佛所行赞》、格卫旺布的《菩萨本生如意藤》。它们都是用诗的形式来写释迦牟尼的一生事迹的和本生的故事的。
 《佛所行赞》又名《释迦牟尼赞》,其作者是马鸣菩萨,生活在公元一、二世纪。马鸣根据释迦牟尼一生的事迹,采集各种传说,而写成《佛所行赞》的。全书共二十八章,从释迦牟尼出生一直写到涅槃。全书以故事为主线,用传记形式来叙述。把宗教内容同当时已发展起来的最高文学水平的文学形式叙事诗,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菩萨本生如意藤》的作者格卫旺布是十二世纪印度诗人。译者是《诗镜》的译者雄顿·多吉紧参,十三世纪的人。《如意藤》全书共一百零八品,都是有关释迦牟尼的本生的故事。是作者集录其他经论中的本生故事,用诗体改写成的。一百零八吕中有五分之三是讲释迦牟尼利益众生的故事,其余五分之二是讲释迦牟尼修“六度”行的故事。
 在《丹珠尔》的经法“声明”部分,还收有一部抒情诗《云史》。《云史》的作者是纳摩阔,是印度梵语古曲文学中获得世界声誉的杰出的大诗人、剧作家,约生活在四到五世纪发多五朝时代。大约十四纪时译成藏文,译者是绛曲孜摩、献卡桑布和喀什米尔的诗人苏摩那室利。
 《云史》译成藏文后共有一百一十七节诗,四百六十八句。《云史》描写的是一个被主人财神谪到南方山中的药叉托北上的空中雨云带信给妻子,叙述他的思念之情。在艺术成就上,是梵文古曲诗歌中的一部杰作。它的藏译文也是一篇在运用修辞技巧上很优美动人的诗篇,也是藏文《大藏经》中少有的没有宗教内容的世俗文学作品。
 在《丹珠尔》的修身部里收集有印度的七部格言诗,它们是:1、《百智论》龙树著,白泽和萨尔伐耆那陀伐译。有格言九十八首。2、《修身论智慧树》龙树著,译者佚名。有格言二百六十一首。3、《修身论众生养育滴》龙树著,益希德和尸兰陀罗菩提译。有格言八十六首。4、《颂藏》尼玛白巴著,白吉伦布德和耆里奈僧底译。有格言一百四十一首。5、《遮那迦修身论》遮那迦著,仁钦桑布和钵罗博伽罗室利弥多罗译。全书分八章,有格言二百五十四首。6、《修身论》摩苏罗刹著,释迦洛卓和达摩室利伐阁罗译。全书分七章,有格言一百三十一首。7、《百句颂》却色著,曲吉喜馓和毗那战陀罗译。有格言一百零六首。这七部格言诗总的内容都是教导人们如何立身处世、修养德行,如何识别贤愚,以及劝人行善修法的。这些格言诗对藏族格言诗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丹珠尔》的赞颂部及其他秘密疏部里,收集了很多印度宗教大师们写的赞颂诗歌,有龙树的《法界赞》、《三身赞》、《八大圣地灵塔赞》、《佛十二相成道赞》、《圣文珠师利慈悲赞》、《礼拜赞》等;有玛底其陀罗的《三宝吉祥赞》、《正等觉相赞》、《三十五善逝赞名宝饰》;有却色的《大黑赞》、《大黑天女赞》、《行者赞》等;还有世亲的《三宝赞》,陈那的《杂赞》,无著的《法身位不共功德赞》。法称的《佛入涅槃赞》寂护的《八如来赞》,马鸣的《一百五十赞》,阿底峡的《圣度母赞》等等。其内容和格式大同小异,多是赞颂佛陀身语意的,此外是赞颂度母、妙音天女、大黑天等本尊、护法神的。
《丹珠尔》本生部中收有两个剧本,一个叫《龙喜记》,一个叫《世喜记》。《龙喜记》的作者是白噶卫拉,十三世纪时由雄顿·多右坚参和印度罗乞什弥迦罗译成藏文。《世喜记》的作者是印度战陀罗弥,十三世纪时译者扎巴坚参和印度学者吉底占陀罗译成藏文。五幕剧,主题也是宣扬布施功德的,内容是讲祖那诺布国王以身肉饲罗刹,布施妻儿及“顶髻宝”的故事。

二、佛教对藏族文学的影响
佛教渗透到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弥漫在每个角落,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藏族人民的道德标准、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无不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反映藏族社会生活的文学创作,当然也就不只是受到一些影响而已,而是在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各方面。几乎都涂抹上了厚厚的宗教色彩,渗漏出了浓浓的佛教汁液。
 以上所介绍的文学作品都是出自西藏僧侣之手,或直接来源于佛教经籍,都属于佛教文学不用说,这些文学附和反映的主要是佛教内容,在这里文学成了宣传佛教教义,为宗教服务的一个有力工具。不仅如此,而且那些出自世俗作家之手或表现世俗社会生活的世俗文学作品也深受佛教影响。
 “四圣谛”是佛祖释迦牟尼初转法轮的中心内容,是佛教的最基本、最根本的思想,包含着佛教的有关“苦”和“空”的所有内容。佛教的其他种种教义,可以说都是由此衍长而生。“四圣谛”的具体内容是苦、集、灭、道。“苦”指生死轮回之八苦及至一百一十种苦等无量诸苦。这是人生观的根本所在。“集”是集合的意思,是造成痛苦的原因,以善恶之诸业为主,贪嗔痴等烦恼为铺。此二谛是佛陀未出家同现实社会生活接触时所认识和了悟的真理,是属于世间因果法。“灭”是指人生苦海的灭寂、解脱、指断绝业惑,灭尽贪欲,离生死之苦。“道”是指道路、途径、方法,就是引向灭除痛苦,证得涅槃的正道。此二谛是佛陀在宗教实践即修炼中觉悟到解脱世间生老病死等痛苦,消除造成痛苦的种种原因的妙法,是通向去除无明的烦恼,到达不生不灭涅槃境界之圣道。可称为出世因果法。总起来讲,前二谛的中心在“苦”是佛教人生观的中心内容,后二谛的主旨在于“空”,是佛教解脱观的核心所在。
 《循努达美》是藏族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其作者朵噶·次仁旺杰(1697-1764年)曾担任过宗本、孜本、噶伦等官职。
 关于《循努达美》的主题思想,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曰:它歌颂了青年男女为追求幸福而与封建婚姻制度斗争的精神;或曰:它描写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揭露和鞭挞统治阶级的残酷无情,批判了社会黑暗面。作者在作品中指出创作的意图为:“以看破红尘和万物皆空为引子,中心内容是突出佛法和出离”。我们认为作品通过描写现实生活,塑造人物形象,提炼情节,安排结构等技术手段来表现佛教“四圣谛”这一主题。
 根据内容作品可分为两大段落。第一大段落的前半部分,作者以热情洋溢的笔调向读者介绍作品的主人公——文武全才、体魁伟俊、名震四海的某国王子循努达美和性情温柔、贤淑明慧、具有羞花闭月之貌的某国公主意翁玛。极力赞美他们的心地纯正、志趣之清高、情感之真挚、外貌之俊美。后半部分描写这对青年男女追求幸福之艰辛,描写统治阶级为了一已之私欲,不顾百姓的死活,发动战争,杀人盈野,血流成河而毫不怜惜的残酷本性。
 《循努达美》的第三大段,叙述循努达美放弃王位,离开父母,甚至抛弃自己运用各种方法(甚至战争),冒着生命危险所得到的爱妻意翁玛,视世间荣华富贵为虚无飘渺的烟雾,走入出林,潜心修炼,最后大砌大悟,练出神通,道行圆满。而且在他的感召下,大将斯巴循努和爱妻意翁玛也悟出佛法真谛,并同他专心修道。
 总之,作品通过描写残酷战争,刻划统治阶级的丑恶本性来诠释苦谛;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纯洁的爱情、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来演释集谛,其最终目的在于引导人们进入抛弃世俗繁闹杂事,消除贪恋烦恼,获得涅槃解脱的灭道二谛境界。
 《颇罗鼐传》是朵噶·次仁旺杰的另一部名作,其主人公颇罗鼐·索朗多杰(1689-1747)是其作者次仁旺杰的同时代人。他们共经历并参与了当时西藏地方发生的两次历史事件。颇罗鼐以其出类拔萃的才能成为战场上的良将,政坛中的能臣,威名赫赫,威震遐迩,堪称一代风流人物。
 《颇罗鼐传》是一部以真人真事为题材的世俗人物传记,它在详细记述颇罗鼐从降生一直到去世的全部主要事迹,通过对颇罗鼐外抗准噶尔部族的侵扰,内平隆布鼐和阿尔布巴之乱等业绩的记述,形象生动地反映出十八世纪前后,西藏地区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的同时,在作品的字里行间也约漫着郁烈的宗教气息,渗漏出浓重的佛教色彩。如书中写道:“……这时,颇罗鼐台想道:哎呀,人生间不过是虚无梦幻,刹时即灭,无常、不定而多变。因此,一切事物的本性,就是在生的最后必然死亡。如今,我已经临近死亡了。……无论是谁,没有不被死亡征服的,何独我一人!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眷属亲友并非前生结交而同来。以前生生世世或生为神,或生为人,一切宝贵享受,只能留下而投生今世。不但就是同生的躯体也只能抛弃而独自死去。那么,为什么还要贪恋眼前的享受?!想到此,顿觉生老病死的苦轮,滚滚转动不已。本非实有,而认为真,补发非是。以此念为罪过,因知万物轮回涅槃,均系虚无梦幻。真正存在者,连微尘那么点的东西也没有。生起了这样对于空性的深刻信念。……”
 总之,作品时不时对插入宣传佛教的内容,使我们感觉到作者在记述和歌颂这位文武全才、有胆有识的西藏政界要人,驰骋疆场、赫赫有名的乱世英雄的时候,也时刻不忘宣传宗教、诠释佛法的苦心。
藏戏产生于十四世纪,是一种广大藏族僧侣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藏戏经常演出的著名剧目有《汉妃尼妃》、《朗萨雯波》、《诺桑王子》、《赤美更登》、《卓娃桑姆》、《苏吉尼玛》、《顿月顿珠》、《白玛文巴》等八藏戏。另外还有《支乘王子》、《热琼巴》、《德巴登巴》、《索白旺曲》、《敬巴钦布》等剧目。剧本内容广泛,取材于历史传说、民间故事、佛经故事和社会事件等。其中取材于佛经故事的剧本为数最多,并且除了《汉妃尼妃》的主要思想是赞美汉藏、尼藏的友谊,歌颂民族的团结外,其他剧本都是宣传佛教故事和描写宗教人物的剧本,光从学者们公认是描写社会现实斗争的《朗萨雯波》中,也不难看出藏族古代文学的基本主题“四圣谛”。
《朗萨雯》的故事说的是:后藏娘堆地方有一位平民姑娘,叫朗萨雯波,被当地的统治者扎钦巴强娶她为儿媳。朗萨嫁到扎钦巴家后,虽终日辛勤操劳,但却受尽欺凌虐待,最后活活被扎钦巴父子打死。死后魂游地府,又因生前善业之力得以还阳。复活后深感世事无常、人生如苦海,遂遁入空门。最后扎钦巴父子也受佛法教化,皈依正法。
 乍看起来,此剧是反映封建农奴社会的黑暗面,揭露以扎钦巴父子为代表的农妈主的残暴专横。但只要我们透过描写社会黑暗辛酸和统治蛮横强暴的重云浓雾,去细细揣摩和领悟作者最深层的意图及隐秘在现实生活的矛盾斗争表壳下的思想,就不难领会到剧本描写社会丑恶是为了达到使人感知现世可憎可恶,佛法可亲可敬,进而对现实产生厌离之心,导向专心向佛的目的。作者的真正创作意图是通过朗萨雯波其人,来宣传人生无常、轮回苦海的佛教“四真谛”的思想;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结局,来规劝人们信佛修法,并以扎钦巴父子也受到佛法感化,改恶从善,皈依正法的结局,来充分显示佛法的威力。
  十九世纪以来,高原上出现一批以动物等的形象为比喻的寓言体短篇小说。如:《猴鸟的故事》、《白公鸡》、《茶酒夸功》、《牦牛、绵羊、山羊和猪的故事》、《莲池歌舞》等等。它们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练形象,故事生动有趣,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广为读者所喜爱。《莲池歌舞》讲到这样一个故事:莲花园里,群蜂飞翔游戏。金蜂玉峰夫妇俩在园中欢闹嬉戏。一天金蜂在空中飞翔,玉蜂在花中饮甘浆,刹时乌云突起,莲花一齐闭缩,把玉蜂活活憋死在花蕊中。于是,金蜂万念俱灭,去山顶寻师学法,修炼菩提行。
 不言而喻,此篇寓言体小说的主题国思想也是通过玉蜂的不幸遭遇和金蜂痛苦和觉悟,来宣传世事无常、人生如梦,唯有及时修法,才得解脱苦难的佛法“四圣谛”的。
《格萨尔王传》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它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它通过对主人公格萨尔一生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险阻,以惊人的毅力和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降伏妖魔、除暴安良、造福人民的英雄业绩的描写,热情讴歌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斗争。这部史诗在广阔的背景下,以恢宏的气势,高度的艺术技巧,反映古代藏族发展的重大历史阶段及其社会的基本结构形态,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崇高理想;描述了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及其逐渐走向统一的过程;提示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反映了古代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道理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格萨尔王传》主要以民间说唱艺人的口头说唱形式在广大藏族群众中流传,从目前搜集整理的情况看,至少有一百部左右,约为一百万诗行,一千多万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
 《格萨尔王传》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极为广泛,思想内容异常非富深厚,从不同角度显示出多种多样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因而具有多方面的认识价值和美学的价值。真、善、美与假、丑、恶之间的斗争,像一条红线,贯空了《格萨尔王传》。对真、善、美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的同时,热情讴歌了人的力量和智慧、描述了藏族先民同大自然所进行的伟大的斗争;深刻地表达了藏族人民的社会理想、着意描绘了岭国这样一个藏族人民心中的理想王国。
 《格萨尔王传》中反映的宗教内容也相当多。对于苯教,史诗一方面把苯教的创始人顿巴辛饶同释迦牟尼佛祖并列,并热情地讴歌。另一方面,又把苯教作为岭国的主要敌人——四大魔王信奉的宗教,处处加以贬斥和嘲讽。而对于佛教明显有崇敬倾向,格萨尔自己多次宣称,他来到世间就是为了弘扬佛法,降伏伏魔。“把魔地变为佛法昌盛的地区,把信奉苯教的众生教化成佛祖的信徒。”佛教里的佛、菩萨和神,成了歌颂、祈祷、信奉的对象。史诗中还把莲花生大师放在突出地位,说格萨尔是莲花生大师的化身,莲花生大师又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因此格萨尔也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上面我们谈到藏族古代文化中相当一部分作品的基本主题思想是佛教的“四圣谛”,作为文学作品,尤其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其主要都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通过展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命运结局来表现的。毫无疑问,藏族古代文学的人物塑造也必然受到佛教“四圣谛”这一基本主题思想的制约。宁晓嵇先生《循努达美》的“译者前言”中说:“总之,这是一部宗教文学著作。它明显地受到印度古代文化的影响,主人公也具有释迦牟尼和阿育王、戒日王的某些影子。”其实,不仅仅是在循努达美的形象中可以明显地看到释迦牟尼的影子,而且许多藏族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发展和命运结局都与释迦牟尼相似。如:郑宛达瓦、米拉日巴、朗萨姑娘、金蜂等等,都或显或隐、或强或弱地显示出了释迦牟尼一生的影子。不管是王室公子,还是农家贫女,不管是历史人物,还是虚拟的形象,他们性格发展的总趋势相同——从热爱现世生活、追求和向往幸福,到厌恶尘世,断念出家,最后成为不为世间的喜怒哀乐和荣华宝贵所左右,不为人类七情六欲等情感所支配的佛教人物。他们的一生遭遇和命运结局也基本相同——自小智慧超群,聪颖绝伦,心地纯正,温和善良,但在现世生活中不断遭到种种不幸,经受种种折磨,渐渐认识到现世生活之苦难,感到轮回世界之虚幻不实。于是,在入世和出世思想的分河界旁久久徘徊,苦苦求索。最后为了灵魂解脱的永恒幸福,为了获得宇宙真谛,毅然抛却一切世间的荣华富贵,斩断种种系累,发心出家,悉心向道,历尽艰苦修炼,终获无上正果。一个个在现世生活中充满悲剧色彩的世俗人物,霎时间脱胎换骨,突变为佛教世界中大圆式的喜剧人物。
 那么,是不是藏族先哲们对佛祖释迦牟尼怀有无限崇敬和基于依样画葫芦地摹仿他的一生才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艺术典型形象呢?否也!在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性格,塑造艺术典型,是传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提示作品的主题思想的最重要手段。佛陀释迦牟尼的一生是认识和探寻佛教“四圣谛”,宣传和实践“四圣谛”的一生。以佛教“四圣谛”为基本主题而创作的藏族古代文学,其人物也是认识苦谛,了悟集谛,根据灭谛和道谛的修炼即宗教实践登上涅槃极位的世态形象。这些人物虽然过于模式化、类型化,但他们仍然不失为典型化的艺术形象,因为他们代表着一大批藏族历史上的佛教高僧大德及政界和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和智者学人。他们的遭遇是许许多的人在生活道路上跋涉过后所留下来的共同轨迹。
 作品的结构是表现作品内容、显示作品主题思想的重要艺术手段。没有适当的结构方式就不能把丰富的生活内容和创作材料组合起来,形成完美的艺术作品。无论是洋洋数十万言的巨著,还是只有几千字的短篇,如果离开了结构,都不可能称其为艺术作品。因此,结构是文学作品形式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作品的结构里,凝结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创作才华,也最能体现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我们研究藏族古代文学时发现,许多作品在总的情节结构方面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不管是人物众多、事件复杂的长篇小说,还是数量可观、独具特色的传记文学作品,不管是雅俗共赏、为广大藏族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藏戏,还是优美别致、短小精悍的寓言体短篇小说,都在其情节和结构上有如下很明显的相同点:
  一、都可以分成两大段,而且前后段之间的转变很明显。前一段都以主人公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为背景,重点描写作为世俗的主人公在现世生活中的遭遇——悲欢离合和吉凶祸福。后一段则把视角点从充满痛苦繁闹杂乱的现世转向幽静宁谧的林中水旁、山间洞内,着重描写作为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主人公在证悟佛法要理,登上涅槃极果,到达彼岸世界途中的艰辛和喜乐——忍辱负重和含辛茹苦以及灵魂解脱,进入极乐世界。
  二、表现人命运历史的情节以及情节构成的基本要素的事件相同。许多作品在开端部分总是描述人物所生活的环境,描写主人公在某种神秘的气氛中诞生,并且具有一些超群非凡的特点。在发展部分总描写主人公或遭到邪恶势力的虐待摧残而走投无路,或耳闻目睹了现世生活中的丑恶苦难而深感忧虑,或因天灾人祸而悲痛欲绝。在高潮部分,总是描写主人公领悟世事无常、人生乏味的道理。面对强大的恶势力,产生厌离之心,出世和入世思想激烈交锋,最后出世思想终于占了上峰。在结尾部分,总是写下主人公经过数年的艰苦修炼,道行圆满,或收徒建寺,讲经说法,或以佛法治理国政,国泰民安。
  三、都是大圆满式的结局。在结尾部分,总是描写经过数所艰苦修炼过的主人公了悟佛理,获得真知。他们通过法力征服或演说佛法,使本来处于劣势的正面力量扭转乾坤,大占优势,代表邪恶势力的反面力量节节败退,最后主人公或重登御座、执掌国政、或道行圆满飞往极乐世界,往生净土。
 任何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都应当是相和谐、相适应、相一致的。在这种和谐、适应和一致中又总是内容决定形式和形式适应内容的。一定的内容完全有权提出对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的特殊的、具体的要求,而任何表现方法则永远只能顺从地任其所择、任其所变地满足和适应内容要求和需要。藏族古代文学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之所以类同化、模式化,是因为藏族古代文学的主题思想相同,归根结底是由佛教“四圣谛”所制约和决定的。例如,一部作品的结构由色调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构成,因为前半部分所表现的中心内容是苦集二谛,是佛教的人生观,是世间因法,着眼点在现世生活。而后半部分所演示的宗旨是灭道二谛,是佛教的解脱观,是出世因果法,着眼点在宗教实践上。又由于主人公是认识四谛、了悟四谛,根据四谛进行宗教实践并获得正果的佛教人物,因此,表现人物命运历史的情节也相同。结尾之所以是圆满式的喜剧结构格调,也是由其主题思想决定的。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5069阅读 37 编辑:华锐·索南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