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多民族文学沃土的回望与审视 ——《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读札

本站原创 肖隆福 2006-04-28发布

《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

主编:丁帆
副主编:马永强 管卫中
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近读由著名学者丁帆教授担任主编,批评家马永强、管卫中担任副主编,云集了一批教授、博士组成的团队撰写的我国第一部西部文学史--《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此系"十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其从文化视角对西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照,使人大有眼界广开、然开朗的惬意与快感。
该著分别用区别于政治、地理上西部概念的"文化西部"的概念,厘清了西部文学的边界和视域。以严谨的学术研究,理性的作品剖析,生动细腻的文字,记述了我国西部"独特"的文明形态和20世纪"西部现代文学的历史演进"等全方位的内容。进而展示了这一地理文学版图上产生的特殊文学形态,从而使得中国西部文学丰富多彩的美学形态,得以准确而有力的呈现,是一部"站在历史的、多元的文明形态的角度,用一种西部文化精神的整体观来统摄西部文学中的每一个文学现象、社团流派和作家作品"的最新且最具权威性的新文学史书。
我国现存的现代文学史著作零零总总不下几百种,但仔细加以甄别,西部文学罕占一席之位,时常被遗忘或边缘化,以至甚多的优秀作家作品被埋没,如此极易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使西部文学始终处于一种蒙蔽状态。《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一书集作者五年之功,从文学史的角度给我们展示了壮阔的西部及其文学镜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部深层次了解西部文化的知识窗口,是20世纪西部文学的精华集萃与掠影。
该书以1900年为起点,一直叙述到当下的西部文学现状。乍看书名,本书似乎在讲述我们习惯上称谓的西部之文学史,其实不然。本书首要精彩处表现在对西部概念的界定上,作者厘定并首次提出了"文化西部"概念作为划分西部边界的内在标准,即"西部"是一个由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以及民族、宗教、文化等因素构成的独特的文明形态的指称,是以游牧文明为背景为主体的范畴。主要包括两大宗教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新疆)和藏传佛教文化圈(西藏、青海),以及连接这两个文化圈和它的辐射带(宁夏是又一个不同于新疆的伊斯兰文化圈、内蒙是藏传佛教文化圈的辐射带)的多民族文化交融、碰撞的黄河流域汉文化的西向传播线--古丝绸之路(甘肃走廊),因此,这里的西部指西藏、新疆、内蒙、青海、甘肃、宁夏六省区。既区别于农耕文明和沿海都市文明,又于地理、政治上的西部相别,角度的新颖性首创性自不待言,其实更映衬和凸现了作者的宏阔视野和独特的文化视角。如果非要对西部文学概括性的加以总结的话,正如作者所言"只要文本的旨意是指向西部这一独特的文明形态,就都属于西部文学的范畴。它即包括西部多民族的神话传说、口传史诗、民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创作和发展,也包括历朝历代的文人创作。"
纵观全书有两条线索十分突出,即西部文学史内在的审美逻辑和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一个清晰而标新立异的研究格局逐步显露,即西部文学的"三画"(风俗画、风景画、风情画)和"四彩"(自然色彩、神性色彩、流寓色彩、悲情色彩)。每个部分严谨的研究,理性的剖析,富于哲理和启示意义的描述,无不给人以审美餍足和深刻启迪。全书由序言、绪论与九章三十五节构成,以时间顺序为经,以不同时期作家作品为纬,从1900-1949西部现代文学的萌动期起到当代的蓬勃发展景观,一幅浩大的历史长卷明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我们知道,西部这块热土,自古以来就是一块多民族交融与文化传播的交叉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色与历史渊源。基于此,作者开篇对西部悠远的文学作历史素描,一展其酷烈、奔放、豪迈、坚忍、宽广的文学镜像,娓娓的铺述,犹如一首苍劲的西部民歌,久久回荡。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把域外探险者推上台,从他们西部探险记游文学入手,展现西部散发着的自然色彩、神性色彩、流寓色彩和悲情色彩,主要表现手法就是通过对他们的经历与作品的梳理和洞察,彰显西部境遇给他们的强烈感受。正因为不平凡的西部文学沃土,造就了西部文学的大量对外传播,也给西部本土文学的萌动奠定了坚固的基础。接下来该书的"文学路线图"就十分清晰了,从1949年西部文学进入新时代,以人的觉醒为显著标志,到1979年后文学的繁荣景象,再到1992年后的蓬勃景观和当下的活跃,一气呵成,顺理成章,脉胳清晰。
全书以作家为各分期的串联点,充分发掘不同身份、境遇的作家在西部体验、感受的差异;深入文化的底层和作家的心灵世界,探讨客居作家、流放作家、土著作家写作心态的差异对创作的影响,使文本中的"流亡意识"、"本土意识"、"乡土意识"与"人类意识"得到了较为准确而深入的诠释,却又绝不是单纯的作家作品的罗列,一批批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作家也得以悉数登场,既自成一个独立的价值序列,又丰富充实了现代文学史的篇章:着力勾勒出西部独有的"三画""四彩"及其文学流变,时间的架构与空间的易转在唯美和富含理性的叙述中巧然合一。作者进而通过作品的剖析与评价,对西部民族心理进行深层次的探幽,洞悉了西部宗教对人的文化心理的影响,并且在描述中极力展示西部与内地民族、文化融合的渊源与历程。
在现有的文学史书中,西部是被作为"少数民族"来看待的,这种被边缘化的事实已是一个不争的客观存在,因而有专著为西部文学"正名"是令人欣喜的事。更难能可贵的是,此部专著里专门辟出一章,为西部少数民族文学"立言"。对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学一一作客观纪实与审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西部的少数民族文学由逐渐摆脱建国以来的政治话语的束缚,向文学本体回归的朝向,也跟随着历史的脚步,剥落出其现代性的追求与回归民族历史文化的理性批判的趋向。
除此,从口传文化的传播视角对西部口传文学进行的梳理与发掘,是本书的另一大特色与亮点。在全球化和传媒愈来愈发达的境遇下,西部口传文学被推到一个尴尬的边缘,而此书花了一章的笔墨对《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三大史诗等进行内容、形式、源流、风格、发展上的考究,无疑具有标识性意义。特别是作者对黑格尔说中国"没有民族史诗"进行学术上的辩证,以大量的事实与史实作论据加以反驳,入木三分,透彻而精彩,一显恢宏浩瀚的西部史诗魅力,也为个案研究作出了有力的拓展。
该著立意深稳,论述精到,观点新颖,无论是宏观上的论述还是对文本的剖析,都脉络清晰、丰富细致。这即得益于全书精美典雅的文字,当然还有其扎实的史论和说服逻辑。行文如行云流水,汩汩而出,即使是宏观概括也一样活泼、质朴、生动,仿佛在与读者聊天倾谈。
总之,该书是一次总结性的工作又是开拓性的有益尝试,除了原本具有的拓荒意义和填补文学史空白的贡献外,更具有交叉学科的内涵,已经超越了纯文学的研究范畴,它对于我们了解西部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和民族心理,增进民族团结,具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

(作者: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2003级研究生)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4678阅读 41 编辑:华锐·索南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