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作家阿来:眼球经济时代,我不怕被遗忘

中国新闻网 2014年03月19日 上官云 2014-03-20发布

 

  知名作家、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长篇小说《瞻对》于近期出版。18日下午,阿来接受记者专访,分享儿时经历与创作经验。阿来说,他儿时曾生活在一个贫瘠的村庄,利用寒暑假采药、砍柴筹集学费。在登上文坛后,又从写诗转向小说创作。但在阿来看来,大多数人的生平不是坐过山车,在构思作品时应遵照社会本身运行的逻辑,跟随自己的情感进入到可以写故事的状态。“我不会为了某种文学观念写作,也不会为数量写作,写作就是一步步往前走。眼球经济时代,我不怕被遗忘。”

  顽强求学:走一百多里山路 靠砍柴筹集学费

  现年55岁的阿来出生在大渡河上游的一个藏族村庄,这里的居民曾过着半牧半农耕的生活。阿来五六岁开始放羊,到了上学的年纪就在只有两三间校舍的村小上课,后来更要翻山越岭走一百多里路去读中学。冬寒暑热,阿来孤寂地行走在山路上,顽强坚持学业。在他早期的小说里有个孤寂敏感的孩子,阿来说,那便有他童年的印记。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时那样一个贫瘠的村庄,对个体有着另外的要求,比如要会打猎放羊、会干活身体好,如果太对文化感兴趣就会显得很孤独,而我却总想着学点儿别的。”阿来直言,每逢寒暑假回家,他都要上山采草药、打柴筹集书费和学费。“冬天砍柴卖掉,一分钱一斤卖给别人,一天砍五百斤能挣五块钱。”

  付出体力还在其次,真正让阿来感到孤独的是精神层面。阿来说,每逢回校,都需要当时生产队开证明证实假期表现,虽然他学习一直很好,但因为要赚钱存学费,无法参加生产队劳动,就拿不到证明,“没证明我就是个‘坏人’,而且砍柴还要偷偷摸摸怕被人发现,从小那种孤独其实来自于此。”

  从师范毕业后,阿来被分到一所乡村学校教书。“那会儿在乡村学校教书是个相对简单的事情,课本只有薄薄的几册。慢慢地我就想干点什么,开始读很多的书。刚好80年代流行写诗,我就想,我也有这样的意愿,是否也能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就这样,阿来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登上文坛:从诗歌转向小说 不为文学观念写作

  阿来最初登上文坛是以诗歌为人熟知,但在不久后却转向小说创作。究其原因,阿来说:“写诗的情感状态与写小说不同。开始喜欢写小说后,我也常常反省自己是不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迅速衰老,不再有那种激情洋溢的状态;同时,社会现实如此复杂,诗歌容量有限,便觉得小说这种具有更大空间的文本体裁更适于表达。”

  在迄今为止的从业经历中,阿来做过老师,编辑,同时很喜欢旅游、采风,坚持不懈地读书,阿来把这称之为“尽可能丰富自己的生活”。他说,这帮助我的写作越来越宽广。

  或许正是因为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阿来的作品常被读者冠以“内蕴深厚”等字眼。针对目前文坛上一些内容泛泛的作品,阿来表示,作品缺乏深度一般是两种情况所致,即认知程度和情感表达不足。“我不反对作品中有情感的小浪花,但作家应该有一种更深入刻骨的体验。现在对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有一种不太好的理解,即怎么曲折怎么好,甚至故意设置过于戏剧化的情节冲突,这其实和实际生活中的人生体验不太一致。”

  阿来说,大多数人的生平不是坐过山车,在构思作品时应遵照社会本身运行的逻辑,跟随自己的情感,进入到那种可以写故事的状态,“我不会为了某种文学观念写作,也不会为数量写作。”

  自评:写作是一步步朝前走 不会刻意给自己的创作“画圈”

  严格来说,阿来不算高产作家,他的每部小说间隔时间都很长。阿来说,那是因为他需要长时间的准备,“我能做的事情不多,但只要我下定决心就会要求自己做好。”

  以《格萨尔王》为例,写这部作品阿来准备了三年,包括大量的案头工作,阅读超过两百本书籍,包括史料与口头传说,并采访几十个民间艺人。

  “我很喜欢这种工作方式,一方面做案头工作可以书房中随时随地阅读,一方面能抽出几个月时间去这些故事的发生地行走,考察人文地理,既丰富生活体验,也为自己的创作积累素材。”阿来透露,每次写完一本书,他拿到的材料不过用去十分之一。在他看来,创作应先把事情来龙去脉搞清,“不然写作是一个多么无趣的事情。”

  “写作就是一步步往前走。眼球经济时代,作家害怕被遗忘,但我不是。在加深对文学的体认方面,我的每一部作品都小有进展。”阿来笑称,在创作方面不会给自己画圈,拘泥于“是什么类型的作家”,唯一的希望便是自己的创作能符合中国几千年来文学传统中雅正的标准。”

  盘点阿来的主要作品《尘埃落定》、《格萨尔王》、乃至新近出版的《瞻对》,均与藏族的习俗传统有关。提及原因,阿来表示,自己有一半的藏族血统,30多岁以前一直都在藏地生活,有着天然联系。而更重要的是受到自身创作理念的引导,“中华文化是多元的,写这些作品,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全面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社会,看到他们的诉求。”

  顽强求学:走一百多里山路 靠砍柴筹集学费

  现年55岁的阿来出生在大渡河上游的一个藏族村庄,这里的居民曾过着半牧半农耕的生活。阿来五六岁开始放羊,到了上学的年纪就在只有两三间校舍的村小上课,后来更要翻山越岭走一百多里路去读中学。冬寒暑热,阿来孤寂地行走在山路上,顽强坚持学业。在他早期的小说里有个孤寂敏感的孩子,阿来说,那便有他童年的印记。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时那样一个贫瘠的村庄,对个体有着另外的要求,比如要会打猎放羊、会干活身体好,如果太对文化感兴趣就会显得很孤独,而我却总想着学点儿别的。”阿来直言,每逢寒暑假回家,他都要上山采草药、打柴筹集书费和学费。“冬天砍柴卖掉,一分钱一斤卖给别人,一天砍五百斤能挣五块钱。”

  付出体力还在其次,真正让阿来感到孤独的是精神层面。阿来说,每逢回校,都需要当时生产队开证明证实假期表现,虽然他学习一直很好,但因为要赚钱存学费,无法参加生产队劳动,就拿不到证明,“没证明我就是个‘坏人’,而且砍柴还要偷偷摸摸怕被人发现,从小那种孤独其实来自于此。”

  从师范毕业后,阿来被分到一所乡村学校教书。“那会儿在乡村学校教书是个相对简单的事情,课本只有薄薄的几册。慢慢地我就想干点什么,开始读很多的书。刚好80年代流行写诗,我就想,我也有这样的意愿,是否也能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就这样,阿来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自评:写作是一步步朝前走 不会刻意给自己的创作“画圈”

  严格来说,阿来不算高产作家,他的每部小说间隔时间都很长。阿来说,那是因为他需要长时间的准备,“我能做的事情不多,但只要我下定决心就会要求自己做好。”

  以《格萨尔王》为例,写这部作品阿来准备了三年,包括大量的案头工作,阅读超过两百本书籍,包括史料与口头传说,并采访几十个民间艺人。

  “我很喜欢这种工作方式,一方面做案头工作可以书房中随时随地阅读,一方面能抽出几个月时间去这些故事的发生地行走,考察人文地理,既丰富生活体验,也为自己的创作积累素材。”阿来透露,每次写完一本书,他拿到的材料不过用去十分之一。在他看来,创作应先把事情来龙去脉搞清,“不然写作是一个多么无趣的事情。”

  “写作就是一步步往前走。眼球经济时代,作家害怕被遗忘,但我不是。在加深对文学的体认方面,我的每一部作品都小有进展。”阿来笑称,在创作方面不会给自己画圈,拘泥于“是什么类型的作家”,唯一的希望便是自己的创作能符合中国几千年来文学传统中雅正的标准。”

  盘点阿来的主要作品《尘埃落定》、《格萨尔王》、乃至新近出版的《瞻对》,均与藏族的习俗传统有关。提及原因,阿来表示,自己有一半的藏族血统,30多岁以前一直都在藏地生活,有着天然联系。而更重要的是受到自身创作理念的引导,“中华文化是多元的,写这些作品,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全面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社会,看到他们的诉求。”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4422阅读 25 编辑:索木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