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告诫:不要迷信书单——让阅读成为逻辑自行展开、自我生长的链条

中国作家网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王金亚 2021-04-23发布

        最美人间四月天,不可忘记是阅读。随着一年一度4·23世界读书日的来临,关于读书的话题也逐渐多了起来。读书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已经毋庸置疑。那么,当我们谈读书时,我们谈些什么?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就是阅读方法。

        每一个认真的读书人,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口味、方法。但是,如果想要追求读书的效率更高,收获更大,还是需要琢磨一番。尤其现在是快节奏时代,信息渠道多元化,该如何更好地读书,汲取营养,为现实生活增添精神养分?

        封面新闻邀请各界读书人尤其是作家,来分享他们各自的阅读经验、心得。其中有《诗刊》主编李少君等诗人对诗歌阅读的建议和点拨;有阿来、柳建伟、李洱等三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关于读书的心得和观点。此外,资深散文家蒋蓝是一位有着独特读书之道的阅读者、写作者,他又是怎么读书的呢?写完《长安十二时辰》,又推出《两京十五日》的“亲王”马伯庸,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也将他的读书之道倾囊相授。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或“世界读书日”。4月23日是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莎士比亚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每年的世界读书日,作家阿来都会被各种阅读主题的活动场合邀请,谈阅读的意义等等。每次阿来都能详细说出设置读书日的宗旨,“以此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阅读比写作更重要

“主要是跟自我的灵魂有关”


        作为一个作家,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阿来将阅读看得比写作更重要,“阅读是我随时随地,只要有条件,是每天一定要进行的事情。甚至,如果哪天有事情,阅读计划没时间完成,我宁愿将正在进行的写作暂时放下,也要把书读好。坦白说,写作有的时候更像是本职行为,而阅读则主要是跟自我的灵魂有关。”2017年,阿来曾出了一本名为《当我们谈写作时,我们在谈些什么》的文学演讲集。其中他深入系统地谈了他的文学人生和阅读生活。文学对他来说,是扩展自我生命的途径。他从事文学,就是为了充分扩张自我的生命。文学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而文学,不光包括文学的写作,还包括文学的阅读。

        在阅读对象方面,阿来多集中在文学、历史领域。他喜欢诗歌,聂鲁达的诗,从青年时代一直滋润到现在。他喜欢读非虚构,《美国梦寻》《二战回忆录》《黄河边的中国》《马帮旅行》《被遗忘的王国》《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是他津津乐道的。他喜欢深入历史的偏僻角落进行探寻。比如西方人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很出名,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斯诺还写过《马帮旅行》。1931年,斯诺由越南进河口,经昆明,过大理,出腾冲,到缅甸,随马帮进行了一番探访旅行。俄国探险家顾彼得曾写过《被遗忘的王国》。“这些都是非常好的非虚构作品。现在很多人,还没把事情弄清楚,就匆匆将一个概念与商业旅游结合起来,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事实上,关于这些历史,有很多非常好的文字材料留下,都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被我们很好地梳理。”


在手机上读《二十四史》

“是享受,而不是苦巴巴在读”


        除了读纸质书,阿来经常在手机上阅读。“网上提供的阅读素材真的很丰富,相当于一个移动图书馆。”封面新闻记者提到,很多人通过手机阅读的多是娱乐或者消遣性质的东西,阿来说,“这主要是看个人的选择了。其实手机上也可以进行很系统很严肃的阅读,就看你去不去找,愿不愿读了。互联网、移动终端的盛行,只要利用得当,对阅读其实能带来很多便利。比如说我,经常出差,只要有信号我就在手机上读书。我爱读史书,但史书有很多卷,要天天背身上,不太现实。这一两年我在手机上读《二十四史》,去年读完了《元史》,今年计划读完辽金、西夏史。此外,认认真真读完了《全唐诗》,还读了不少围绕《全唐诗》的各种古典或现代的批评文章,接下来要读宋词了。读这些东西,其实也是一种享受,我不是苦巴巴在读。”在阿来看来,“其实对于任何人,读书就应该是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情。不需要别人苦口婆心地规劝。现在作家规劝人们多读书,就好像是在强制推销自己的书一样,是尴尬的。天下真正的乐事,都是用不着规劝的。而天下真正的乐事之一,就有读书。”

        近几年,出版市场上出现不少作家解读经典的阐释性作品,阿来是否有兴趣出一本类似的书?“我的主业还是写小说。暂时没有精力写这些。但是不出书并不意味我完全没有进行自己的阐释,我还是需要做一些阐述,以此提升自己对诗歌语言、对历史的感觉。”

        不少作家应邀给读者开书单,阿来很少这样做。但他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有一个核心词:“链接”。意思是,每个人都要进行延展性阅读,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怎样进行“链接”呢?阿来认为,这种“链接”就像我们刷微信朋友圈一样,读到一处,再看到自己感兴趣的点,就不断进行相关点的阅读。阿来不是很认同对“碎片化”这个词语的负面理解,“很多时候,读书也是碎片化的,只不过这个碎片化,比网络上的碎片稍大一些。不管是什么碎片,到最后,必须将这些碎片化的点打通连接起来,将阅读的内容系统化,让阅读成为逻辑自行展开、自我生长的链条。不要迷信别人的书单,你要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原刊于“封面新闻

阿来.jpg

        阿来,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阿坝藏区。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著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 《月光下的银匠》《蘑菇圈》,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云中记》,非虚构作品《瞻对》《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大地的语言》等。曾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7269阅读 104 编辑:索木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