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辉煌·甘南文华】著名诗人丹真贡布

《甘南日报》2021年8月4日三版 马桂珍 2021-08-18发布

编者按:

        一百年风雨征程,一百年矢志奋斗,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一艘小小红船发展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谱写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篇章,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伟大奇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甘南迈上民主法治、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光辉道路。特别是近几年来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赓续红色传统、坚持团结奋斗,掀起环境革命,建成小康社会,创建“五无甘南”,推进乡村振兴,全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当下甘南各族人民正在和全省、全国人民一道,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我州改革发展稳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广阔实践,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变革极大地激发了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创作热情和艺术创造力,在各级文联的团结带领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扎根社会实践、抒写伟大时代,开展富有思想性和时代性的创作活动,在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电影等领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文艺成果和作品,同时也出现了一批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艺家,以丹心妙笔和璀璨华章,参与了伟大进程、彰显了时代价值、展现了民族特色、反映了审美追求、传播了甘南魅力。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在全州上下奋力打造“五无甘南”、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节点,甘南日报推出“百年辉煌•甘南文华”专题栏目,梳理和记述自建国以来我州涌现出的优秀文艺家和文艺作品,从他们的创作实践和优秀作品中回顾和感受大美甘南建设发展改革、创新蝶变崛起的光辉历程和磅礴力量,激励甘南各族儿女以更加坚定、更加昂扬的姿态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谱写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甘南的壮丽篇章。

丹真贡布.png

仰望喜马拉雅的珊瑚树

——著名藏族诗人丹真贡布和他的诗


马桂珍

 

        丹真贡布先生生于1934年12月,我国著名的藏族诗人,系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人,中共党员。1955年因叙事长诗《拉伊勒与隆木措》一举成名,被誉为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史上的“第一只报春的布谷鸟”。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羚之街》与《溪流集》,与人合作有藏戏剧本《青年达美》。1996年8月22日病逝于兰州。

 

                藏族人爱细瓷的碗

                生在瓷器的祖国

                藏族人爱浓浓的茶

                生在茶叶的祖国

                藏族人要同虎狼搏斗啊

                他们便有个不怕虎的祖国

                啊,我不相信命运的赐予

                却敢说这是挚爱的甜果


        二十多年前,大概是1995年,我高中毕业不久,生命里对文学的热爱初露端倪,我读到了这首丹真贡布先生的《祖国》,当时被深深震撼,只觉那苍劲雄健的笔力,真挚的情感,深邃的哲理如大浪扑怀,心灵瞬间被滚滚热浪冲击,久久难平。“短短的八行,像闪闪发光的燧石,又像富于哲理意味的格言,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光辉与现实神采,也凝聚着诗人对多民族祖国深沉而坚实的爱。”

        怀着敬仰之情我开始追寻丹真贡布先生及其诗歌。指尖触到的第一篇是张存学老师2013年11月24日的新浪博文《丹真贡布》,“关于这个诗人,以文字来通达他的世界不是一件易事。这个诗人生前留下的诗作不多,但仅仅局限于他的诗作并不能显现他的高贵与从容。”文章充满追忆与崇敬之情,看似记忆琐屑却于深微处凸显出丹真贡布先生高贵朴素的人品与文品,他对世事的泰然,对故乡甘南的热爱,对晚辈子女的宽厚,以及对丹真贡布诗歌的高度评价,读来感人至深。张老师在博文最后落下深深的一笔“这样的诗人,诗与人合一,他是我一直敬仰的尊者,也是甘南大地上人们敬仰的尊者。”

        这样的诗人,犹如恒久屹立在喜马拉雅的珊瑚树,穿过时空的尘嚣,在圣洁的雪峰上熠熠闪光。

        六月的清晨,甘南的青杨堆起满树的碧玉,阳光在树丛间晶莹跳跃,空气爽洁清新,在甘南州文联,著名藏族女诗人州文联副主席丁玉萍(完玛央金)老师接待了我。她拿出我事先借阅的丹真贡布先生的诗集《羚之街》,我将那薄薄的只有五十五页的小册子捧在手心里细细端详,淡黄的封面,即繁即简的浅褐色缠枝花纹如月桂花冠,我小心翼翼甚至有些谨慎地打开,封面侧页是丹真贡布先生一张一寸大小的彩色照片,他微笑着,意态谦和,眼神深邃,胸前的口袋里插着两支钢笔。照片下面是短短的作者简介——“丹真贡布,藏族,五十年代开始写作,断断续续写了三十多年,这是一本三十多年习作的结集。”这样的作者简介,这样严肃的创作态度,不禁令人肃然起敬。他没有提及任何职务和头衔,没有提及任何获奖信息,他只透露了一个信息——他一生都在写诗。再看目录,集子里只精选了十九首诗,每一首都是精华,是珠玉之作。

        翻开诗集扉页,再度与那首依然滚烫的《祖国》相遇。我给州文联的丁玉萍老师讲了二十多年前这首诗对我的震撼和冲击,丁玉萍老师说“丹真贡布先生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是一个人品与文品高度统一的人。”“他非常谦虚,也甘于寂寞,从不做沽名钓誉或急功近利之事。他宽厚待人,爱护文学新人,支持文学事业。”丁主席回忆起丹真贡布先生的一些往事。

        丁玉萍老师的第一本诗集《日影•星星》出版后开作品研讨会,丹真贡布先生非常重视,赶来参加,使当年刚刚步入文学殿堂,而在日后为大家所熟知的这位藏族女诗人非常感动,并鼓舞和激励了她的创作;九十年代一群热心于文学事业的作家办了一份民间报纸《文化纵横》,丹真贡布先生热情地题写藏文刊名,并因为第一次的题字丢失而毫无怨言和批评,又给大家重写了一幅;1985年,省作协组织一批作家去武汉参加湖北省作协的一个活动,丹真贡布先生非常低调,发言轻声慢语,结果有些同志没听清。同会的甘肃省作协副主席伊丹才让先生就打趣地说“他发出二分之一的声音来发言,我们听到了四分之一。”……丹真贡布先生作品的高度,与他的姿态是成反比的。

        我说“丹真贡布先生的声音在他的作品里!”

        丁玉萍老师说“对!他的声音就在他的诗歌里!”

        入夜,四围沉寂,夜雨无声飘落。我沉下心绪,将身心沉浸在阔大的寂静里,郑重地打开那本薄而厚重的诗集,逐一读来,文字中露出的晶粒慢慢地闪烁着,我感到一股暗暗的磁力无影无形,却已牢牢抓住了我,它热情真切不加掩饰,却始终与我保持着一个高度,一段距离,它一字一句释放着它的魅力,从历史纵深处发出独有的浑厚宽阔,沉着深邃的音色。

丹真贡布作品集.jpg

        丹真贡布先生生前只出过薄薄的两本诗集,一本是《羚之街》,一本是《溪流集》。《羚之街》收录的是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的诗作。作为一位与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优秀的民族诗人,丹真贡布先生的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的诗歌带着热度,那热度来自诗人对他的祖国,他的民族,他的家乡满怀真诚的爱恋。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全部热诚饱含深情地为时代而歌,为人民而歌,真诚的歌颂党和政府,歌颂社会主义道路,抒写涉藏地区人民的心声,呈现了一个从蒙昧中蹒跚走进新纪元新时代的甘南。诗人将民族情感与爱国主义思想、共产主义理想结合起来,赋予了诗作深刻的思想内涵,犀利的审视锋芒。《祖国》《春愿》《献给家乡的花》等名篇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质。

        丹真贡布先生诗歌的另一特质是既有民族自豪感,又有作为藏族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诗人在表现民族生活的同时,融进了严肃的思考,表现出对祖国,对民族未来命运的忧虑和关注。在《滞留》一诗中诗人吟唱道:


                我还得滞留,守住

                这丰饶和这贫困

                孩子们需要注射疫苗

                有些课本缺了页

                孕妇的心在跳

                惟一的一架钢琴得镶牙

                实验室的空旷得搬走

                还有许多的翅膀

                得种植在心灵的田地里


        他摒弃了浅层次的赞颂和盲目的乐观,静观并思虑,“全诗浸满一个共产党员的古道热肠,也渗透了一个藏族哲人的使命似的思绪。”

        读丹真贡布先生的诗,总能从他熠熠生辉的诗歌语言中领略到他高远博大的胸怀,独特的审美意识,健全的美学观念。他不拘于一隅,不固步自封,博采众长。他既是一个继承者又是一个创造者,根植于藏族民歌的沃土中,又融合了中西方古典诗歌及现代诗歌的审美,他的诗中既有民歌的养分民族的风采,又有强烈的多元文化气质。丹真贡布先生的诗歌将民族性与艺术性融于一体,集大成之美。《春天的传说》、《拉萨的丁香》、《苹果坡》、《献给家乡的花》等足以代表。

        在《春愿》中诗人说:


                ——比起你今天壮阔的行旅

                雄浑的进行曲

                古老而又新生的大地啊

                在新季节里吹你的薰风

                向着同类放你自己的鸣唳

                向着世界响你自己的雷声

                撒你自己的虹霓

                是的,祖国曾经这样嘱咐你

                六色春鸟这样祝愿你


    真诚的诗人和他的笔在时代大空间里自由地回转起落,饱含深情、激情澎湃地为祖国和人民歌唱,捧给后世“珍珠翡翠八大盘”。作为甘南当代诗歌的奠基人,丹真贡布先生为繁荣当代藏族文学,为推动甘南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以高贵朴素的人品与诗品犹如屹立在喜马拉雅的珊瑚树,历经时光的冲刷打磨,沧海桑田,依旧在文学圣洁的雪峰上闪烁着恒久的光芒。


注释:①②赵之洵《雪域的溪流》


经典作品赏析


祖 国


藏族人爱细瓷的碗,

生在瓷器的祖国。

藏族人爱浓浓的茶,

生在茶叶的祖国。

藏族人要同虎狼搏斗啊,

他们便有个不怕虎的祖国。

啊,我不相信命运的赐予,

却敢说这是挚爱的甜果。

1963年6月


    【赏析】丹真贡布先生在少年时代就投身革命,把自己的和民族的命运同整个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将自己的民族感情与爱国主义思想、共产主义理想结合起来,赋予这首《祖国》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犀利的审视锋芒。他赞颂着新中国,骄傲于有一个如此可爱的祖国,短短八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深沉而坚实的爱。


献给家乡的花(节选)

——庆祝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十周年


        一


打开你的衣柜,

串起你的珊瑚项链吧,

司香酪甜乳的女神,

挤五百头奶牛的姑娘呵,

今天是穿戴的日子了。


拉出你的青龙马,

擦亮你的钢枪吧,

同虎狼作对的守卫者,

牧一千匹马的小伙子呵,

今天是骑射的日子了。


举起你的酒碗,

透亮你的歌喉吧,

布谷鸟的亲族,

十万支歌的歌手呵,

今天是欢唱的日子了。


        二


忘不了那白底蓝花大帐篷,

额帘上一颗火红的星,

十年前,我们的自治州就在那顶帐篷里诞生。


绿荫下,男歌女舞,

雪白的笑牙,

欢乐的颜容,

一齐映照着丽日的光明。


今天,我们再一次庆贺,

我们的自治州,

十年的炊烟上了青霄,

十年的流水归了大海,

十年的畜牧耕耘收成好,

十年的战果累累献祖国。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地庆贺吧,

三十万只手指蘸着酒和乳,

三十万勺清水随着心儿激荡,

一声欢呼,一齐向着清晨的天空,

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

泼洒开去,于是

洁净的雨,馨香的甘霖,

一阵阵,降落在

我们自治州的土地上。


        三


在我的故乡

有冰封不住的河,

在我的故乡,

有勤劳的三十万乡亲,

是他们

最懂得春天的可贵,

和冰雪的无情。


纵横千里,

走遍甘南,

五河穿流的土地上,

不见了那些

挥舞着的,精编巧制的皮鞭,

不见了那些

肥瘦不一,

而狰狞相似的头人。


劳动的牧人得到了什么,

那些铺天盖地的牧人?

所有的草原,

所有的河流。


脚下的道路,

突然变得那么平坦,

通向丰收,

通向幸福和爱情,

通向人民代表会议,

庄严的厅堂,

胸前挂起红绸代表证,

认真地谈论着专政和春天的草芽。


脚上沾着泥土和花瓣,

她从草原走来,

打着一把伞,

顶住雨的浇淋,和烈日的照晒……


有很多话,

都要说出来,

她那样安详,

走上讲台。

羊群、牛群,

成百成千。

在她口中,

枯燥的数字开出红花,

还象有青的枝,

绿的叶。


她说起书本、说起病床,

说起瓷碗和机械……

展示出草原牧场,

新生活的斑斓色彩,

袒露出一个藏族妇女

在社会主义时代,

当家作主的宽阔胸怀。

1963年10月


    【赏析】这是丹真贡布先生写于1963年,庆祝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十周年的一首诗,全诗共七节,语言优美,情绪连贯,一气呵成。诗人将他对家乡的爱,对祖国的爱,对美好未来的确信和憧憬化育在了道德与灵魂的血脉深层,唱出一首深沉嘹亮的赞歌。全诗如民歌般优美、纯净、明澈、闪耀着心灵的光泽。


原刊于《甘南日报》2021年8月4日


作者简介:马桂珍,女,回族,笔名法蒂玛•白羽, 1976年生,甘肃省夏河县人,现居甘南合作市。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散文选刊》《民族文学》《回族文学》《黄河文学》等刊物。获2019《民族文学》年度散文奖、2018年第六届《格桑花》文学奖、2021年第六届甘肃少数民族文学奖等。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6671阅读 79 编辑:索木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