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忠散文:车巴河笔记(组章)

《黄河文学》2020年第6期 王小忠 2020-09-08发布

饭  碗


        不怕雨泡,就怕雪浸,可三月底偏偏是甘南春雪最多的时候。车巴河岸边的草已经发芽了,河水也翻滚着绿意,春雪却停不下来。春天来了,风也来了。风的吹刮日夜不停,呼啸着,翻卷着,它们经过村委会小二楼,浩浩荡荡去了扎古录小镇。毕竟是春天了,理应是万物温润,春和景明,然而雪偏偏要趁风喘息之时,肆意飘洒起来。一夜之间,视线所到之处全是白茫茫一片。这个时节,干净洁白也只是一阵子的事情,等不到太阳出来,白茫茫的世界却已斑驳不堪。再过一阵子,秃枝荒草全暴露出来了。马路上溪流汇聚,无处着脚。也正是这个时候,令人担忧的事往往会发生。

        一年前因为房屋漏水,我曾几移其居。后来做了修补,度过了高原寒冬,也躲过了高原短命的夏日和细雨不断秋天。那只是暂时的,或者说是运气不错,而问题并没有根除。究其原因,大概是高原光照强,冬雪覆盖时日久,侵蚀严重,除此之外,便是房屋修建的质量问题了。无论如何,这次必须要解决,否则这一年又将不能安心。

        村委会小二楼要彻底维修,漏水是小事,关键是要重建党员活动室,我只好搬到扎古录小镇去住了。

        原想一周时间应该差不多,而实际情况是一周时间维修工作才刚刚展开。所有房间狼藉一片,我的被褥也被扔在过道里,裹满了大白灰。住小旅社其实特好,起码不用半夜裹被跑厕所。可我依然不舒心,因为接二连三的雨雪天气。

        雪的浸透性十分强大,当我返回小二楼的时候,刚刚维修好的房间又漏水了。工人们已经撤走了,不得不给工人们打电话。其实大家心里都不舒服,何况这样的天气里重新做防水,也是不大现实的。经过多次交涉,协调,最后一致认为做个彩钢楼顶是最有效的。

        做彩钢又花了一周时间,再次返回小二楼时,令人烦恼的不再是漏水问题,而是无处不在的垃圾和死死沾在地板上的大白灰。

        整整花了三天时间,同时我还央求了村里好几个人前来帮忙。地面冲洗了好几回,墙裙和地板用抹布擦了好几遍。算是凑合能入住了,接下来便是劈柴生火,提水做饭。一切妥当之后,才发现所有厨具不翼而飞了,我的内心充满了震惊和悲愤。除了他们还会是谁?怎么去要?如何开口?我反而成了贼一样瞻前顾后。跑一趟扎古录镇吧,忍一忍就过去了,撕破脸谁都难受。

        我爬在桌子上写工作日志和即将要进行的党课讲稿,房门突然被人推开了。不知道是谁,我没有抬头,也不想理会。

        啊让(相当于喂),饭不吃吗?

        锅都被人偷走了,用啥做饭?我张口就来。

        谁会偷锅?你的是金锅还是银锅?

        铁锅都偷,金锅银锅早就被抢了。

        从语气和口音上我知道来的就是旺秀刀智,换了别人,我或许选择沉默。

        看,锅我给你背来了。

        我抬头一看,旺秀刀智果然背着一个新背篼,里面有我所有的厨具。

        你——我真想野野骂几句。

        旺秀刀智说,太不像话了,你们农区不也特别注重自己的饭碗吗?怎么不收拾一下呢。

        我说,都让你偷走了,我收拾啥。

        你这人怎么说话呢?旺秀刀智有点恼怒,说,是打扫卫生的时候康主草操心收拾起来的。既然是饭碗,就要珍惜,不要让人踢来踢去。

        我满怀怨气无处发泄,不过听旺秀刀智这么一说,也有所释怀了。自己的饭碗要自己珍惜,这是多么伟大而朴素的真理。

        谁说的?这么经典。我问旺秀刀智。

        旺秀刀智说,康主草说的。

        又买了一套,真是不应该。我喃喃自语。

        旺秀刀智也看到了,他连忙说,你破费是你自己的事,不能怪别人。康主草帮你收拾了饭碗,你应该去感谢一下人家。

        细细一听,我的饭碗似乎和康主草扯上关系了。

        我勉强露了一下笑容,对旺秀刀智说,那就送给她吧,我已经买了一套新的。

        旺秀刀智说,人家不好意思送到你房间来,才央我送来了。不过还是那句话,饭碗要好好珍惜,不要随意送人。如果要送,还是你自己去送吧。旺秀刀智说完之后,放下锅碗就走了。走了之后,便又返了回来,说,过几天蕨菜就出来了,我带你进山是可以的。

        蕨菜要出来了,今年天气暖和,雨水也广,想必蕨菜一定肥壮而鲜美。对了,我就多收购点康主草折来的蕨菜,也算是感谢了她。

        自己的饭碗一定要好好珍惜,多么伟大而朴素的真理。我一定要记住,那个叫康主草的住在车巴河边的女人,她说出了读书人说不出的真理。


 

枇  杷


        进入四月底,各项工作变得复杂起来了。紧锣密鼓,不仅仅为脱贫工作。村子里大多人要去牧场,我看得出,很多年轻人并不喜欢去牧场,他们眼里满是手机中不断重复着的各种奇异的世界。那个虚拟的世界不能带来丝毫物质的补给,却也不能让人安稳下来。但他们还是去了牧场。诞生在草原上的人们,其实看到的世界更应该光明而辽阔。

        与年轻人相比,老人们安稳多了。老人们合适当生活的向导,然而他们却屡次失败,因为他们的经验带有片面性,或不合时宜。失败使他们失去了做为向导的信心,接下来只好在光阴里安度晚年,无所事事,但那种无法更改的坚定的生活信念永远留存着。在车巴河边生活的这二百多天里,不能说没有得到他们丝毫的教导,至少我学到了某种真诚,还有任何外力都不能动摇的信仰。

        年轻人们终于都去了牧场,村里静了许多。没过多久,孩子们也都去了学校,村子彻底静了下来。我突然听见车巴河的声音轰然鸣响,多么雄厚的交响乐,我忽略它们已经很久了。

        沿着车巴河,我几乎走遍了河边的所有村子。是的,我体验着生命中必须要体验的世界,完全放弃了诗歌和童话。但我不知道,这样的体验能给我带来什么结果?那样的结果能否改变我对生活的重新认知和看法?

        那是一个阳光并不明亮的中午,我又去了车巴河最远的一个村子。已经习惯了出没于各个巷道及家家外院里屋,苦口婆心地讲解政策,叨叨不休地自我介绍。多么伟大的演说家,然而悲哀的是,我的演说从来就没有感动过自己。我把想象中的事实归纳为一个能够理解的现象时,我想我应该能够在这个基础上构建起新的生活。然而我又错了,在不断的错误进程中,我的生活多出了烦恼、焦虑,甚至无法融入的孤独。

        找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烦恼就越来越多。很长一段时间,我成了工作队的随从,成了车巴河边的一个流浪者。毫不夸张地说,我是兢兢业业地做着所有该做的事,可很多群众依然不认可,也不过分给我颜色看,他们只是有意无意的将我晾晒在村委会小二楼上,不闻不问。

        我的一个队员每到一户都很受欢迎,我一直在想,工作不深入民心是因为村里的年轻人都去牧场了吗?其实问题的关键根本不在这里。

        那个队员叫丁子牙,本地人。丁子牙告诉我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个队长。

        村里人竟然不认识我?不是来过无数次了吗?我说。

        丁子牙说,群众们都说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也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一年工作白干了。

        我们入户的那天,恰好是娘乃节,“娘乃”在藏语中是闭斋之意,闭斋是枯燥单调的,是一种苦行。藏区僧俗把纪念佛祖的活动取名为“娘乃”,不言而喻,是为了纪念佛祖当年的苦修行为。娘乃节期间闭斋者全天缄口不语,不能吃喝,或去丛林草坡幽静之处休息,或在家闭门不出,或三三两两去寺院燃香煨桑、念嘛呢以表示内心的供养祈祷,一直到第三天晨曦微露,才解除斋戒,方可喝茶进食。选择这个时间入户,本来就错了。无论怎么解释,或是简单比划,他们只是摇头,抑或同样用手比划着,彼此不知其意。

        丁子牙真是费尽心思,每到一户总是不遗余力的解说,我看到的结果是群众们都露出了欢快的笑容。

        你们都玩过扑克,扑克里有两个大王,实在记不住的话就想想玩扑克,那样你们就会想起来,队长姓王,就是扑克里那个“王”,王队长的王……

        丁子牙就是这么说的。多么聪明的家伙,这样一下子就记住了。然而我的心思并不在类似的笑话上,问题的关键在沟通上,不同语言与文化需要多么漫长的时日才可以相互达成一致。

        这天,我再次去了车巴河最深处的那个村子,他们依然说不上我的名字。奇怪的是,他们知道我曾帮忙给村里维修过水磨房的事儿。维修水磨房也不是我的功劳,可他们却记住了。于是我逢人就说,我曾帮你们维修过水磨房。这样一说,大家都热情起来,同时也给我反应了许多困难。不希望他们记住我的名字,各级检查验收过程中,倘若真的受到批评,我也不会在乎,我只是想,怎样才能替他们解决那些实际存在的困难。

        四月算是春和景明的好日子了,可车巴河边依然还在飘雪。朋友在电话里高兴地说着花花绿绿的往事,说着争风吃醋的乐趣,说着跌入低谷而又柳暗花明的虚惊,还说吃了鲜美可口的枇杷,感觉上我已经和热闹芜杂的现实有了距离,不过我也应该吃个枇杷了,枇杷的味道都有点想不起来了。

        离开村委会小二楼,直接去了扎古录镇,走遍了所有水果店,就是没有枇杷。走进最后一家店铺时,那个本分的老板娘张大了嘴巴。

        她问我,你要枇杷干啥?种吗?要去山上挖呀。

        我说,不是你说的那个枇杷。

        她说,枇杷只能长在山里,家里很难种活的。

        我和她之间也无法沟通了,我们都说着枇杷,然而却不是同一个东西。她所言枇杷实际上就是高山杜鹃,因为这一带把高山杜鹃也叫枇杷。是的,是语言问题,书面表达和方言表述之间不仅仅是缺乏沟通那么简单。枇杷在车巴沟没有,而“枇杷”(高山杜鹃)在车巴沟何时缺少过?

        我又说,枇杷是一种水果,很好吃的。

        她说,你们就喜欢吃乱七八糟的东西,车巴沟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

        回到村里,打开电脑,我认真看着枇杷,似乎真的是十分遥远的东西了。

        并不是我的失败。我想,我必须带些枇杷来到车巴河边,其意不在吃,也不在我追求时髦,我只是想证明,的确有一种果子叫枇杷,像玩扑克要知道有两张王一样。不在乎在车巴河边干了那些具体实际的工作,但我愿意让他们记住,曾经有人住在村委会小二楼上,不会说藏语,能和村里年轻人们打成一片,却无法和老人们分享生活与生产的艰辛。


 

再进柏木林


        过几天蕨菜就出来了,我带你进山是可以的。一个月前,旺秀刀智这么说过,我并没有在意。这天早上,我还没有起床,旺秀刀智就来敲门。不喜欢大清早就被打搅,尤其是刚睁开眼睛。睁开眼睛并不等于完全醒来了,我习惯醒来后还要躺上半个小时,天马行空,想象一些世间最美好的事情。

        谁?这么早敲门让不让活了?我说。我知道,除了旺秀刀智,压根就没有人这么早来小二楼的。

        是我,开门。敲门的那人回答。

        你是谁?一听声音,我完全确定是旺秀刀智了。

        我。敲门的那人回答。

        说名字。我故意戏弄他,他打断了我的美好想象,这是该有的惩罚。

        外门没有声音了,可我的美好想象也没有了,我只好穿衣服。

        还没起来吗?是不是干坏事?敲门的那人问。

        报上名来。我回答。

        我是旺秀刀智。敲门的那人恶狠狠地说。

        房间里自然很乱了,旺秀刀智一进来就打开了窗户,窗户一打开,一股冷风就扑进来了。

        我说,这么早你疯了吗?

        他说,早啥早,太阳都照到屁股上了。

        我笑着说,没有呀,屁股还是凉的。

        他也笑了起来,说,赶紧进山。

        我说,干嘛去?

        他说,折蕨菜,迟了就被人折光了。前天下了雨,这两天照了太阳,蕨菜一定嫩闪闪的。

        没有顾上洗脸,我们走出村委会大门,穿过小巷,踏上河边那座小桥,闪身进了柏木林。

        有阵子没来柏木林,感觉像是进入到另一个天地一般。龙胆已经冒出地皮两寸高了,点地梅一片接一片开着,小鸢尾花也撑起了幽蓝的花朵。旺秀刀智健步如飞,一会儿就把我抛在山底。当我气喘吁吁赶到他跟前时,他的手里已经捏了一把蕨菜。说实话,在车巴沟蕨菜不算啥名贵的菜,比它名贵的自然还有很多,比如虫草、狼肚菌、木耳、酥油蘑菇等,可大凡名贵的菌类都以隐者身份生存,难以寻找。倘若遇到,绝不是一两个,而是一大圈,遇到者自然是有福之人。整整一个季节下来,踏遍千山万水,收入依然微薄,因而所有这些名贵的菌类在趁人不注意期间,悄然成熟。一旦成熟就蒂落,既不能吃也卖不了。有福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大家都把目光聚集在最为常见的蕨菜上。

        蕨菜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属凤尾蕨科,喜生于山间向阳坡地,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它不但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还有清肠健胃、舒筋活络等功效,食用前在开水里焯好,再浸入凉水中除去苦味,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

        按照车巴沟的气候来说,5月初便是蕨菜“心惊胆战”的时节。几场雨过后,蕨菜就按捺不住激情了,一夜之间便在向阳的山坡上齐刷刷抬起头颅。它们刚刚开始握紧拳头,张望新鲜的世界的时候,铺天盖地的折蕨菜的人就来了,顷刻间所到之处狼藉一片。

        从5月初一直到5月中旬,蕨菜家族根本没有机会繁衍。这段时间如果不来春雪倒也罢了,春雪一旦到来,蕨菜就会夭折在泥土之中。折蕨菜的人们恨死了春雪。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从一片坡地到另一片坡地,从不歇息。

        5月过后,蕨菜就完全舒展开了。叶子完全展开的蕨菜形如手掌,地方人叫“扬手”,“扬手”之后,蕨菜令人垂涎的茎秆已成为老败了的枯枝,煮不烂,也嚼不动。这时候蕨菜便不会被人们青睐,和其它植物一样,才可以放心大胆在阳光下生长。只是可惜,一季下来山坡上留下来的并没有多少。对车巴河边常年劳作的人们而言,折来的蕨菜的确弥补了时节里物质的匮乏,而对蕨菜自身来说,却是过早完成了生命的代谢。

        人们对吃的研究总是精益求精,却从来不会想到某种生物的锐减。尽管这样,略有收敛的、科学的做法和想法始终没有出现。

        小满一过,扎古录小镇就变成最热闹的地方了。在那里你总会看见一把一把被橡皮筋扎得整整齐齐的蕨菜。不论泥泞当道,还是烈日当头,他们总是守候在小镇子不大的街道上,眼睛里蓄满了渴望和等待,脑袋随着南来北往的游人来回转动,他们的嘴巴上像涂满了蜜水,他们一双双干枯的手紧紧捂住口袋。钱把许多珍贵的物种推向了绝境,钱也让许多珍贵的物种改变了它原有的本性。《诗经》有诗云:“陟坡南山,言采其蕨。”古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蕨于首阳山的故事有谁还能记得?采蕨作为清高隐逸的象征也只是传说罢了。

        蕨菜在汉代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刘邦的儿子有天出城打猎,突然一阵狂风把他卷到云雾之中,等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草地上。他在树林里转了许久,肚子饿了只能吃点蕨菜充饥。等随从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死去好几天了。太医们从他的身上找出了致死的原因,但为时已晚。从那以后,汉朝人都不食蕨菜。

        这只是传说,传说是没有历史依据的,也或许是当时聪明的人们为了保护这类植物而想出的高明之策。传说也罢,高明之策也好,可它永远阻止不了现代人的贪欲之心。看到的只有眼前的利益,却看不到利益背后隐藏着的灾难。我想,长期以往,蕨菜的历史恐怕要回归到恐龙时代去了。

        “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这句话说得真好。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我所叙述的这样,现在扎古录街道上你根本就找不见卖蕨菜的人,我的计划也泡汤了。

        一大早出去,中午时分回来,我和旺秀刀智足足折了一大盆子。

        旺秀刀智说,这么多你吃不完,留一碟,剩余的晒在我家暖廊下吧。

        我说,中午多叫几个人过来,吃完就对了。

        旺秀刀智说,晒点干蕨菜,逢年过节吃。

        我说,买点吧,然后多晒点,可以送亲戚朋友。

        旺秀刀智说,你想得美,现在谁卖呀?人家折来的蕨菜要么晒干了,要么用盐腌了,都有亲戚朋友呀。

        我说,前些年不是都卖吗?

        旺秀刀智说,现在没人卖了。

        我说,我都答应给亲戚朋友们卖点的。

        旺秀刀智说,那你自己去折吧。

        我说,为啥不卖了?

        旺秀刀智说,都脱贫了,日子不像以前那么紧张,自然就不卖了。

        我说,酥油呢?

        旺秀刀智说,酥油也不卖了,都留着自己吃。又说,机器打的酥油合作市有卖,想要手工打的,你就死了心吧。

        我说,那我就到你家吃。

        旺秀刀智哈哈大笑,说,一次两次是可以的,天天来吃,怕是你也不好意思吧。

        我没说话,旺秀刀智将折来的蕨菜留了一大碟,其余的都带走了。

        旺秀刀智说,等晒干了我拿来,尝点新鲜,一碟就够了。又说,下午我去牧场,后天回来,给你带点新酥油。

        我说,我下午也走,后天回来,给你带两块砖茶。

        送走旺秀刀智后,我开始烧水,焯蕨菜。突然间我又想起康主草来。一个月前,我也说过,我要多收购点康主草折来的蕨菜,好好感谢下她,因为她帮我收拾过饭碗。她还说过,自己的饭碗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能随意让人踢来踢去。现在看来,我必须要换个方式了,因为康主草家2015年就脱贫了。


 

野  猪


        时令进入立夏,一切温润了起来。车巴河岸边的柳树也由鹅黄变成了嫩绿,风不再那么粗粝,它们调戏着柳条,让柳条轻轻摇摆着细柔的腰身。如果不下雨,河水便是泛着绿意的,卧在河底的石头附着一层青苔,那些像牛毛一样纤细的绿绒随水飘动,石头也似乎有了生命。万物峥嵘,这样的日子谁愿意闲在家中呢。

        这样的日子却给我的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披星戴月,除了工作,我还能享受到大自然馈于的无限情趣。只能这样去想,否则就没有了认真工作的信心和动力。实际上我的心里已经很疲惫,对任何事物都失去了兴趣,众人所言得过且过,大抵如此吧。

        青稞苗已有三寸了,大豆苗也钻出了地面,油菜和洋芋都探出了头角,就连十分金贵的羊肚菌都迫不及待,从大地深处冒出了它小雨伞一样的脑袋。这样的日子里,我们的工作却日益紧张起来。每天进村入户,却是徒劳,和群众见不上面,我们只能枕着各种表册,躺在草地上看白云苍狗,任意东西。

        黄昏时分,牛羊入圈了,天边涌起几团乌云,空气立马就潮湿起来了。车巴沟山大林深,只要见到乌云,便要做好避雨的准备。果然雨下来了,雷鸣闪电不断叫嚣,河水顷刻间变得浑浊不堪。还好,我们要去的那家大门很深,坐在门槛上就像坐在屋檐下一样。大雨之后,天很快就黑了,焦急万分,可必须要等待主人的归来。

        旦知刀知他们终于来了,裹着一身泥水,昏黄的门口路灯下,根本看不出他们有着怎样的疲惫,或是欢愉。他们见我们坐在门槛上,于惊奇之中连声说着不好意思的客套话。这哪能怪罪于他们呢?从早晨到下午天气一直是晴空万里,谁曾想到黄昏之后突然下雨。

        旦知刀知家有七口人,儿子和儿媳妇都在牧场,女儿周毛草上大学,两个孙子都上寄宿制小学,2013年纳入贫困户,2018年脱贫。旦知刀知是明白人,他知道我们来了好几次,因而对相关的政策和有关数据都牢记于心了。没等我们开口,他就滔滔不绝说起来。我好几次想打断他的话,却又不忍心插嘴。旦知刀知像是履行一项神圣的职责一般,他对政策的熟悉程度绝不亚于我们。

        旦知刀知见我露出惊讶的神色,停下来对我说,哪儿不对了吗?

        我说,没有呀,都非常准确。

        旦知刀知说,西姆(丫头)一闲就给我说这些,我们家脱贫了,就再不能给政府添麻烦,也不能拉村子的后腿。

        旁边添火做饭的他的女儿周毛草说,阿爸不识字,但记性好,说一遍就能记住百分之七八十。

        家里有读书人就是不一样。我说,周毛草在哪个学校上学呢?

        旦知刀知接过来说,具体我也不知道,反正在合作。

        周毛草说,在甘肃民院上学,三年级了。

        我笑着说,和我上的同一个学校,算是小师妹了,不过那时候不叫民院。

        叫合作师专对吧?周毛草说。

        对对对,就是合作师专,旦知刀知立刻接过话题,说,合作师专名气大得很,全村没有一个不知道的人。

        我和周毛草聊了几句关于学校里的事儿,旦知刀知就插不上话了,他显得很着急,一边喊周毛草取酥油和糌粑,一边又让她取酸奶。都没吃饭,一碗酸奶顷刻间就下肚了。谦虚退让,人家会看不起你的。早些年牧区人家选女婿差不多就这样,要一口气吃完一条羊腿,才能过关。

        和旦知刀知的交流十分愉快,似乎也不存在语言上的障碍。他说着牧场上的牛羊,也说起养殖的收入,最后落到孩子的上学上。旦知刀知的确是个明白人,在孩子上学的问题上一点都不马虎,甚至说出了有文化才算真正脱贫的硬道理来,知识就是金钱嘛。

        贡巴寺维修转经房,全村人差不多都去义务劳动。旦知刀知说,老人们要早晚转经,都是给自己修善,多干点活算是好事情。

        我避开了他关于义务劳动的话题,说,今年种的庄稼多吗?

        旦知刀知说,今年种的多,青稞、大豆、油菜、洋芋都种了,就是想多增加点收入。不过护林员工资、合作社入股分红、学生寄宿补助等所有惠农政策都享受了,再不脱贫就说不过去了。

        我说,这个你放心,脱贫不脱政策的,平常有啥困难了就到村委会小二楼来找我。

        说起困难,旦知刀知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说了出来。

        旦知刀知说,那我就说实话了。

        我说,你说吧,能解决的我们尽量解决。

        能不能把野猪赶走?旦知刀知说。

        赶走野猪?我有点不解。

        旦知刀知说,大豆,洋芋已经出来了,野猪坏得很,它们不但吃苗子,而且连根都抛出来给吃了。

        解决野猪吃苗的问题,的确是有困难的。去年就有群众反映,说马鹿经常吃青稞苗,问题汇报过了,不是没有结果,而是压根不能彻底去解决。车巴沟属环境保护核心区,这些野生动物谁都不敢动。原想沿山拉一道铁丝围栏,挡住它们进入田地的去路,但不行,它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要来河边喝水,拉了围栏,就等于断了它们的水源,何况野猪走路不抬头,倘若碰到围栏,它会更加发疯般破坏农田的。

        旦知刀知看到我的为难,又说,能不能想个办法,不打死它,也不能让它们到地里来。

        我给旦知刀知的回答和给其他村里人的回答一样,而他给我的建议也和其他村里人的建议一样。我只好口头答应着,说了一堆汇报、努力解决之类的话。实际上,关于沿山拉铁丝围栏一事,早就被否定了的。

        走出旦知刀知家大门时,天已经很晚了。天空分成了两半,一半透亮,一半幽黑,而幽黑的那一半星星反而贼亮。我们步行着一直到河底,旦知刀知家的等还亮着。突然间,我开始讨厌起自己来,为什么总要答应人家自己根本办不到的事情呢?这不是寄予他们希望的同时,又将他们推入深井之中了吗?这样去做,难道仅仅是为了站好最后一班岗吗?谁能告诉我呢。


 

达拉水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加昼连夜工作。帮扶工作队除了我和丁子牙,还有两个年轻小伙子。困了大家说说笑话,累了就地躺一会儿,倒也觉得开心。这几日在一起吃住,少不了羊肉面片,也差不了野菜补馋。不过时日久了,胃便开始挑剔,于是我们商议每个人拿出一道拿手菜来。话这么说,可是除了野菜,也没啥好东西可以让肠胃舒服一下了。其实,常年吃肉,差不了营养,吃几顿野菜,倒是无比可口。

        高原的阳光滑过了中天,饭点早就过去了。村子在车巴沟中段,跑一趟扎古录小镇,一来是怕深坑颠簸,再说了扎古录所有大小饭馆都挨个吃过来了。往沟里走,就是贡巴,继续前行,便是尼巴、江车,再继续,就是光盖山,翻过山便是迭部扎尕那了。一条沟,隔一座山,一边是神仙居住扎尕那,一边却是泥泞漫道的车巴沟。在这条沟里住了这么久,开心和不开心都是自己说了算。

        过了饭点,自然就感觉不到饿了,但饭还是要吃的。

        我们去贡巴吧。丁子牙提议。

        是不是想家了?想喝奶了?我们拿他开玩笑,因为他家距离贡巴只两三公里路。

        丁子牙没有辩解,他说了一句,贡巴商贸城就在贡巴,你们不知道吧。

        贡巴啥时候还有了商贸城?我们还真不知道。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丁子牙笑而不答,我们只好求他带路。贡巴去过好多次,唯独不知道商贸城在哪儿,甚至没听说过还有商贸城,于是我们把丁子牙搡进车里,一溜烟去了贡巴。

        经常跑贡巴不是为其他,而是乡政府就在贡巴。乡政府在贡巴的一个高台上,左边是车巴森林公安局,右边就是贡巴寺院。高台下边是马路,马路旁边是学校和卫生院。我放眼扫了一圈,就是没有看见商贸城。

        寺院有法师活动,我们沿寺院转了一圈,从寺院里下来,丁子牙就带我们去了贡巴商贸城。第一次进商贸城,当然高兴了。商贸城应有尽有,热闹非凡,除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外,还有饭馆。开饭馆的是扎古录附件牙关村的,生意特不错,做的粉条面片最好吃,如果再加几头大蒜,估计其味更好,当然,那种吃法是属于安大师的吃法了(安大师是我的一位老师,无论各种面食,他都喜欢就着大蒜吃)。你可以驰骋想象,我是不会告诉你商贸城在那儿的。

        吃完饭之后,我们又逛了一圈,大约不到十分钟就逛完了。这就是商贸城?我们对丁子牙所谓的商贸城表现出强烈的不满。

        丁子牙说,这才是冰山一角呀。

        渴望着他带我们去看看整座冰山,然而一切不过是想象罢了。所谓商贸城,只是在一片空阔的草地上搭建了许多错落有致的活动板房而已。商贸城由寺管会统一管理,按年收租,板房有大有小,也是随经营者的能力而划分。商贸城最多的商品自然是绳子和铁制品了,因为在牧区,这些东西是不可或缺的。除此之外,应该是日常用品,也有少量化妆品。让人高兴的是还有一家裁缝店,店铺里挂满了各种衣服。裁缝是本地人,手艺相当出色,衣服都是她亲自缝制的。我们问过了,平日补个裤洞,订个扣子,都是不要钱的。

        除了裁缝店,还有一家专门打酥油的店铺,主人叫扎西吉,她的店铺是有冷藏柜,柜里有大小不一的许多酥油坨子。除了酥油,还有酸奶,酸奶不是市面上那种,而是地方群众所言的达拉水。简单地说,达拉水就是制作酥油所剩下的酸水。达拉水如果在锅里熬,熬好倒入一干净的白布袋,让水份慢慢沥干澄尽,剩在布兜之中的就是曲拉了。将固体颗粒的曲拉打成粉末,在拌糌粑的时候和酥油、青稞炒面一起吃是藏族人最常见的饮食方法。如果能再拌以白糖进去,甜甜的口味就再美不过了。曲拉还可以制作成奶酪。奶酪是食物补钙的最佳选择,奶酪能增进人体低抗疾病的能力,奶酪还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达拉水真是好东西,扎西吉的达拉水卖得便宜,无论桶子的大小,均为二十块。其实买达拉水的人一次最多也就买四五斤,一旦喝不完,隔夜之后就变得非常酸。

        扎西吉也是本地人,家庭条件很好,丈夫在外地开铺子,她在商贸城打酥油,酥油是纯手工制作的,质量好,价格合理。我们拍了许多照片,她很配合,还笑着说,别发朋友圈,全贡巴的人都知道我的酥油好,没必要宣传了。

        不发不发。我们笑着说。

        一天能卖多少?我问扎西吉。

        扎西吉说,达拉水不到中午就卖完了,天热了,卖得很快。酥油都是人家定好的,多余的没有,要的话要提前定。

        是酸奶,不是达拉水,奶总比水好吧。我说,生意特好吧。

        说啥不要紧,东西就那个东西,不会变呀。她笑着说,生意还凑合吧。奶子都是附近村里的,我给的价钱高,也算是帮大家销售,对谁都好。虽然都脱贫了,收入再多点,毕竟不是坏事情。

        是呀是呀,收入多了当然好。我又说,酥油零卖吗?

        扎西吉说,有小的坨子,三斤半。

        我说,我想买一斤尝尝,好了再来拿。

        扎西吉笑了笑,说,一斤吃两天就完了。也只这三斤半的坨子,定出去了,只是还没来取。

        就一斤,你切吧,剩余的我明天来拿,你给他重新打三斤半。我也笑着说。

        扎西吉说,那好吧。她说完后就拿出一把闪着光芒的新切刀,但她没有直接切酥油。

        我说,不是要用细铁丝勒开吗?怎么用切刀?

        扎西吉说,这个坨子小,不用铁丝。

        我说,切刀沾油呀,切不下去。

        扎西吉没说话,她又端来一盆热水,将切刀放到热水中,不到一分钟就拿了出来,切刀出神了,切酥油像切豆腐一样。我张大嘴巴,同时也为前几日切一坨酥油而沾满了刀刃羞愧不已。

        从商贸城出来,天色渐渐转阴了,而且闷热,看来又要下雨了。

        丁子牙说,商贸城是我起的名字,只给你们说了,别人还不知道呢。

        我们都笑而不答。大家心里明白,直接说出来,怕是他脸上挂不住。

        丁子牙又说,有一天这里一定会成大型商贸城的,马上要奔入小康了,没有商贸城也说不过去呀。

        这点倒是,马上要进入小康社会了,没有商贸城的确说不过去。可是我又想,有了商贸城,还会不会有这么好的酸奶和酥油。不过你可以驰骋想象,现在我是不会告诉你商贸城在那儿的。


原刊于《黄河文学》2020年第6期

王小忠2020.jpg

        王小忠,藏族,甘肃甘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甘南草原》等两部, 散文集《浮生九记》《黄河源笔记》等五部。作品入选《中国年度最佳散文》《散文精选集》《2013青春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精选》等十余种选本。曾获甘肃少数民族文学奖、甘肃黄河文学奖、《红豆》年度文学奖·小说奖、《莽原》年度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等。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4843阅读 54 编辑:索木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