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短篇小说:丛林鸡

本站原创 知 否 2023-11-14发布

在福津,丛林鸡,如今成了城里乡间的香妹妹。

不,在三河一江的羚州这片高原,丛林鸡也是一个宝贝。

云林间,山寨里,这坡那林里,丛林鸡带着清风雨露,嬉得清欢。

这,首先与三国时的一个著名将军有关。

公元260年左右,古西羌,白龙江上游南岸的一片大山中,徐徐走来了一支着铠甲的队伍。稍息片刻后,他们挖石窠,筑碉堡,像是要钉在这里扎下根的意思。一会儿,一群士兵簇拥着一个显然是头领的将军转了若干山头后,将军大手一挥:“弟兄们,开荒,种粮!”

这片山岭中,村寨原本是零零落落的,田地也是斑斑驳驳的。于是,四五万士兵呼啦啦地铺开,这一堆那一伙,炼石造铁,熔铁铸䦆,斩草整坡,逐渐出现一片片的耕地。将军看着这,笑了,眼前,似乎出现了一片片金黄的麦浪,房前屋后架满了麦垛,山川无比秀美壮丽。

渐渐的,兵营里有了山寨的气息,有了女子的身影。山寨里也有了兵营娃子们的身影,一缕缕炊烟在兵营上空袅袅盘旋。

柳青柳黄的,村寨人家的周围有了一个又一个的篱笆院场,篱笆高低错落,里边有被驯得乖顺了的野猪,还有麻悠悠的山鸡。山鸡扑楞着翅膀,飞上飞下,跑东跑西,似乎非常快乐。

一天,将军巡山,突然胃疼得十分剧烈,跌下马来。随军医士手忙脚乱,无奈,遂在一农家讨得一土方,烈火熬得一碗鸡胃汤,将军服下,疼痛大大缓解。

村里一老者说:“此沟壑里湿气重,雨后,胃寒,必用此山中林间的山鸡胃囊熬汤服下,方才驱出寒气,治愈。”

将军感慨:“是啊,现在腹上像被一双柔软的手抚摸了一阵,里边很温暖。”

并大赞:“奇物,珍禽!”

史书记载,此将军乃刘蜀诸葛亮爱将——姜维。此地时称沓中。

面对将军一行的好奇,在火塘篝火的映照中,老者给众人娓娓讲述了此山鸡的前世来路。

好久以前,村子旁边常有一种大鸟飞下来与村人们抢夺地里的粮食,村民们很气恼。一天,外面来了一个白眉白须的奇人,他说自有办法对付这些大鸟。田里一片净光后,他在一家屋后用树枝围了一个院落,然后从地里往院落里撒了一行粮食。一些大鸟顺着粮食颗粒进了院子,这奇人捉住它们并关到了小笼子里。饿它们五六天放出后,这些大鸟的翅膀软了,让它们琢吃院子里的粿粒,他们高兴得活蹦乱跳起来,遂昴头招唤伙伴们前来,大鸟们就纷纷从树上转到了人间。后来,人们用类似的办法,不仅捉了山猪,还捉了狗,圈起来,使它们变得听人的了,让它们生仔繁殖,看家护院。

将军听了,哈哈大笑:“山里人真行啊,你们飞不过鸟,跑不过猪,凶不过狗,倒把他们折腾得听话了,攒劲!”

将军传出口令:“士兵们进山捕捉山鸡,圈起来,多多繁殖。”

将军颇懂诗书,夜晚,深思,恍然一悟:“此禽,利爪能搏,遇敌敢拼,见食呼伴,司夜能鸣,真具勇、武、仁、诚四德矣。”遂之,如此整训队伍,兵卒扣儿系得紧,操行整饬,并与山民秋毫无犯。

不想,刘蜀政权忽告危,将军急率兵夜弛川北门户剑阁御敌。

将军走时,山民十里相送。山鸡们也似通人性,纷纷飞上树头,昂首高吭,“咯咯咯”,似“哥哥哥”,叫声凄厉,情景悲壮,相传十里可闻。

将军走了,留下了一片片的良田。良田四周權乔林立,溪流纵横,草丛遍野,犹如世外桃源。

天高皇帝远。这里天高气爽、风清绿幽,夏秋稼禾缤纷绚烂,鸡们天天奔跑着,嬉闹着,公鸡叫鸣,母鸡守窝,日子过得很滋润。

1500年后,一个偶然的机遇,它们进城上京了,竟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千年星月,风云更替,西羌人的一页翻了篇,福津的山山梁梁成了吐蕃人的世界。山高沟深皇帝远,朝廷对这里睁只眼闭只眼,任其土司折腾着。

一山寨,深夜,屋外凄风苦雨,屋里幽暗的松油灯下,周顿嘉措几人嘀咕了一晚上,面对衙门方向吐痰:“他娘的,无法无天!”他们决定第二天千里万里上京城,面呈朝廷,乞求流官管理。

上路,鬼使神差,他们每人竟带了一个山鸡,活的,人有一口,它们就有一口。走了几千里路程不知,但他们铁了心、一根筋,沿路挨饿乞讨,披星戴月,风餐露宿,终于走近了皇城根。

咚咚咚,连续敲了三天的民怨鼓,哭天叫地,终于进宫。哪知,想觐见皇上的还有其他一拔一拔的,有带风干的牛肉、羊肉的,有带熏烤的猪肉、熊肉的,好家伙,都有东西。理蕃院的官吏们发愁了:哪一拔的人先面呈圣上呢?

在御膳房里,各家都想把自己带的贡品让皇上尝一尝,留个好印象。熊肉味飘来了,有一种森林之气,雄浑,浓郁;牛肉煮起来了,飘逸出一股高原的气息,敦厚,沉潜;羊肉味,清朗;大肉味,有薰香……个个有劲道,味香清晰可辨,有一种强烈的感觉。

周顿嘉措暗暗叫苦。他那山鸡的味道虽然丝丝缕缕地也飘了过来,但清清淡淡的,芳似凝露,香而不艳。他想,这糟糕了,理蕃院定会小看咱,圣上面前定会丢人。这档上,败下阵来:无疑。

可是,天佑孽障人。看着锅里咕嘟嘟咕嘟嘟翻滾不止的美食,理蕃院有些着急了,一官吏突发奇想:“谁的肉先煮熟,谁先进朝堂。”

周顿嘉措因带的是活鸡,虽然奄奄一息,但宰杀下锅后,当然是先熟先软了。

周顿嘉措被引进朝堂。下人呈上乡民的诚物,皇上一边尝鲜,一边笑眯眯地听他诉苦,说:“味道不错。”周顿嘉措心想,也许圣上大鱼大肉吃惯了,吃个山野小鸡,感觉新鲜,也许是圣上怜惜小民千里迢迢带来诚意,有心宽慰夸夸。遂之,乡民诉述,朝堂逐个了断。末了,圣上笑着说:“老乡带来的乡物味道都不错,辛苦了大家,各有其香,各有其长。”然后盯着周顿嘉措说:“你们倒有脑筋,千里迢迢带一只活的来,好招啊。”周顿嘉措回话:“这藏鸡,吃得少,不比那牛、羊饭量大,像草民一样好养活。再,它生息于丛林之中,能三天两头地为农家下鸡蛋,换盐换油,济日度人,实是德物啊。”

皇上点点头:“老乡,你说得好,德物,让人深有所动,这是天下为政之道啊!”再说,“高原藏地物产特异,此丛林鸡可与那黑牦牛、草滩羊视为一宝。”

皇上遂衘笔一题:“归化顺民”,并说:“将此旨转递羚州府,羚州府派人与周顿嘉措等一行至福津山寨,当众宣读圣意,宣讲大清律令,整顿土司治理。”

奇怪,这天,京城上空格外清爽,晴空万里。

遂后,官吏一行跋山涉水一月,进得羚州地界。沿途寻问地方事务及物产,方知晓远远近近地有河曲黑牦牛、桑曲草滩羊、迭山蕨麻猪等皆为牧家农家饲养物,为农户桌上佳肴,大喜,令其岁岁进贡。

顿时,福津的丛林鸡声名鹊起,成为白龙江流域之一宝,与河曲牛、桑曲羊、蕨麻猪一齐并称高原羚州四宝。

此乃大抵是民间传说。但至今,不论是盛宴、客饭,草原上的手抓首曲牛肉、桑曲羊排,是贵重食物,而在农耕乡村,山地里的丛林鸡、蕨麻猪烹制的蘑菇炖鸡和腊肉排骨等,也是主人会隆重推出的桌上盛馔,其香味四溢,众口称赞,确实不虚。

这丛林鸡到底怎么样?福津乡下有句俗语:吃了丛林鸡,上山十里不喘气;喝了林鸡汤,上山敢打山中狼。还有:看起看不起,就看上不上丛林鸡。乡里人的话,话丑理端。

日月穿梭,时光进入公元2000年代,步入新时代。

中国农科院的专家进入福津。

此前,县府领导在苦苦寻觅,除了那一家一亩三分地,还有什么才是山山乡乡农人能多收银子的出路呢?专家的到来,带来了域外的眼光,上上下下一起走山访水,终于在白龙江上游的一片草坡山上发现了惊奇。一群劲瘦脖长的丛林鸡在林中欢快地蹦跃着,栖树丛,有野性,但为人们圈养已久。专家们说:“就是它,食草虫,饮涧水,纯天然,营养肯定好,市场错不了!”

一行人从山里归来,近城郊,看到河边北坡上有一片树林,问,有人答:“这是尚品农庄合作社,养鸡场。”进得庄园,瞅见有丛林藏鸡,甚为高兴。遂一一问其饲养,一二三地出出主意。

北京的、兰州的农科院有心想拉福津一把,也不易。县畜牧工作站、尚品农庄等合作社跑省府、上京城,东家西家验视,材料层层呈报国家有关单位。可人家那儿材料一摞摞的,仅鸡类申报绿色产品、地理标志等证书的,云南、贵州、四川的种类很多,况且人家不少鸡种的知名度、生产率已大有情况。相比而言,福津的丛林鸡有历史、无品牌,完全是一个刚上道的小白,遇到的对手强劲。左右一打量,上下都有些气短,有些心寒。

但是,最终,这小家伙却因独特的历史文化,也因开发晚而保真度高,被有些专家特别亲睐,弯道超车,爆出冷门。一份丛林藏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批准证书,终于颁给了福津县。

菩萨给福津人的辛勤和赤诚,还是开了眼。

福津县的领导舒了一口长气,开心地笑了。

羚州高原的丛林鸡,幸运地被传说所言中,四大宝之一更坐实了。

北京的、县上的一行人感慨:“姜维啊姜维,你没有保住刘蜀的政权,却在这儿留下了大片的良田,创造了一方静静繁衍丛林鸡的幽秘之地,千秋有灵哦。”

吐蕃的后人——福津的藏族人,也笑了:“谁说我们福津说藏话的不是藏族,两百多年前我们带上丛林藏鸡千里迢迢让朝廷里的圣上也尝了,打了赏,说是藏地一宝呢。我们为羚州藏人拉过一个大票,赢得过一大好名声!”

福津人瞧那昔日习以为常的小家伙,都活蹦乱跳的,笑了。这些家伙,出圈了,有戏了。

尚品农庄合作社的社员笑了,理事长也笑了。

如今,白龙江畔,这一村那一寨,都瞅上了这丛林藏鸡,养起来,火了起来。

城里乡间,来了省州的客人,来了他乡的亲人,一盆山药炖鸡——丛林鸡上起来,大家吃得欢,嘣嘣香,都说:“这才是地道的山珍野味!”

丛林藏鸡,飘逸着田野的草香,纯真,清爽,温婉。

穿越历史烟云,丛林鸡从传说中走出,如乡里妹子,走进小镇,走进了城市。

注:丛林藏鸡原型为“舟曲从岭藏鸡”。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与座。

1698715936767993.jpg

知 否,甘肃舟曲人。2008年4月主持创建舟曲楹联诗词学会,2014年编著《古今楹联——中国对联集成甘肃舟曲卷》,出版刊印有《城里乡间》《江城街事》《戏剧人生》《楹联读写十五讲》等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理论著作。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甘南州政协理论研究室工作。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3150阅读 46 编辑:刚杰•索木东 岗路巴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