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医学之传授

本站原创 祈竹仁宝哲 2008-01-21 13:13:40发布

医画系列之星体运作之规律

传统藏医学之授受,主要分为师徒式教育及学院式教育两种。两种方式之中,以师徒式教育的历史较为悠久。

师徒式教育大致上说,一位愿收学徒的藏医会有一至数名弟子。有些藏医是在家人,所收的徒弟自然包括了自己的家人,也会摄受一些诚实可靠的年青人为徒。医僧则会选年青僧人中较适合习医而又有兴趣者为徒。在师徒式之教学关系中,师父与徒弟之关系尤如父子般之密切。通常师徒会在一起生活多年。在起初的阶段,徒弟主要是背诵医学上之著作,协助师长制药、采药及治疗,从旁观察学习多年。在这阶段上,为徒的同时也从依师学习的过程中熏染了医德的习气。由于传统的藏医多会自己上山采药及自行制药,徒弟便成了必然之助手,一年会有一次或以上的采药行程,从中也学习各种药物的特性、生长地点及药用价值,这种学习比起学院式之教育更为有效。同时,徒弟也要担当师长在生活上之侍从,即使师长十分苛刻也一样要忍受着。所以这种教育方式不但是医学学问之传授,同时也训练学徒之性格及涵养。在学习约十年后,学徒便会开始实习,早期由师长在旁监督。在这种教育方式中,实践占了很重要的席位,十分利于把理论及实践印合。藏医中有一句话:久病的人所懂的比新学成之医生还多!在医学上,实践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所以藏医会把行医的一生视为持续之学习,并不认为自己已经学成毕业。在西藏,有很大部分的藏医都是经由师徒教育中学习而成为医师的。

学院式教育西藏医学中的学院式教育主要分为大寺院中之医学培训及一般的专业医学院教育两种。在如青海塔尔寺及甘肃之拉卜楞寺等一型寺院中,一般设有医学院教育,培训寺中僧人成为藏医学医师。学僧必须首先背诵寺院之常用经文仪轨及有关医学之著作,然后分级及学年依次学习医学知识、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及药物学等,在每一级别上都要接受考核,由师长对学生依成绩作出表扬、建议或处罚。在每年的适当季节,全体学僧必须随师长登山采药一段时期,回寺后再加以分类、辨认及制炼。专业医学院在五零年代前主要只有前面提过的“药王山医学院”及“医历学院”两间,学员主要是在家众。在专业医学院中,学员主要是学习《四部医续》及相关之医典,配合师长之讲解口授,定期接受师长之口试考核及辨认药物之考试,同时也会定期集体上山采药及集体制药,从而学习药物学,更要每周临床观摩师长诊病及实践。整个学习过程也不会少于十年。在现今的国内外藏医学院课程中,又加入了西医之人体解剖学、病理、药物学生理学等新立科目。

《四部医典》与藏医挂画在藏医之培训中,《四部医续》是必修的著作,学员必须加以背诵及通晓。尤其在学院式的教学中,《四部医续》及其有关著作更是最主要之教学素材。

在藏医学文化中,有一种称为“医画”的挂图,在藏语又称为Men-Thang。Men是“医药”的意思,Thang 是藏文Thang Ka的缩写,意为“挂图”。这种“医画”有极悠久的历史,包括了所有与藏医学有关的知识在内,故此成为藏医培训重要教学工具。“医画”的材料为亚麻布或同类画布,绘制颜料全部是天然的颜料,例如金、银、珊瑚、松石等矿物与植物所制造之色料,所以能历千年而不变色。每一幅挂画在绘画完成以后,会裱以织锦及各种绣花绸缎布料,色彩鲜艳。整套的“医画”约近百幅,内容涵盖了所有关于藏医学的知识在内,有一些是描述藏医学源流的、有些是历代藏医学传承师长图像、有些是养生保健的学问、有胚胎形成之逐周生长发展形态描图、有人体解剖图、骨骼结构、气脉系统、血统循环系统、内脏分布及各器官功用图、诊脉方法及各种脉象描述、治疗方法、饮食与健康之关系、死亡征兆、各种药物之疗效、针炙疗法及下炙部位、患病起因等等不能言尽,全部以浅白易明之图像表达,辅以少许解说文字。这种教学工具是极为有效的,能令学员易于记忆、明了及吸收。在中医及西医文化中,虽然也有以图画协助教学的例子,但主要只是有关生理结构、内脏、骨骼等之图像,似乎并无以图像表达脉像,甚至包括医德、历史及诊断方法等的挂图。这种涵括所有医学知识(包括其历史及传承在内)的套图,是藏医学独有的文化。这一套挂图,在古代是极为希有的手绘精品,现今在市面上有藏汉文及藏英文版的精美复制品出售。国外也有一本英语的藏医介绍图册,里面也印出了多张新绘的“医画”,另外附上颇为浅白的解说介绍,是一本十分精美的印刷品

7149阅读 67 编辑:喜饶嘉措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