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的佛性

《柔和声》 吉噶·康楚仁波切 2012-07-17 17:13:02发布

 

 

佛性是一切众生本自俱足的珍宝,它觉知一切,但对一切没有任何执取。在四月十四、十五日两天的开示当中,仁波切先从禅修来谈佛性,再依着弥勒佛所著《宝性论》讨论佛性的哲理。今晚,我要谈的主题是“佛性”。释尊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之后,三转FL。初转FL时,佛教导四圣谛;二转FL时,佛宣说般若法门;三转FL时,佛阐扬了“如来藏”,或称“佛性”。

佛性的禅修 般若与如来藏有如一个铜板的两面──这里的铜板指的是一个人的真实本性── 一边强调本性“空”的面向,另一边则强调本性“光明”的面向。佛先开示空性,因为如果没有这些空性的教授,众生会以为佛性本身是实有的。如果认为佛性本身是实有或是一个自我存在的实体,则为邪见。因此,佛先说明空性法门。不论我们相信自我是一个存在的实体,而后执于这个自我,或相信佛性是一实体,然后对它起执着,无论哪一种情况,执持一项事物为实有,会使我们受困于贪、嗔、痴、嫉妒、骄慢等的烦恼缠中,这实际上产生了创造轮回的业。为了扫除这些误解,所以首先教授空性法门。佛陀教法同时也告诉我们,众生的自性和一切现象的本性为空,并且离于各种概念。如果本性不是离于各种概念、离于能执,则能执永远需要有客体对象(所执)。于是主体的心追随着客体对境,这是二元对立,因此不能成为究竟真理,它永远只能是相对的。这二元的心有着各种的分别和分别的对境,这不是问题,但它就只能是相对的。它由因缘而生,由相对的自然性质而灭失。相对的心不是问题,惟非究竟真理。究竟的心、究竟的真理、佛性,这些都必须是可靠的,是我们实际上可以信以为不变的,是并非由因缘而存在或灭失的。这里的“本质”是指我们自身存在的本质或心的自性。当我们说“心的自性”,这是比较相对世间的说法:火的本性是热、水的本性是湿、地的本性相对上而言是坚硬。究竟上,自心的真实本性是空,“空”意谓无色、声、香、味、触等,没有东西可以让你确切地指认出:这是我的本性。因为色等皆空,所以真实本性不是一个我们可以确切指认的东西。另一方面,如果它像这间屋子一样一无所有的空,那么不会有什么东西可以从中生出。因而,在教导了性空之后,佛于三转FL时,开示了觉醒体性。它不是像屋子一无所有的空,它具有清醒的特质、明了的特质,这其中还有识。在清醒与明了的识当中,有两个面向。在相对心的面向上,我们知道自己是有意识的,并且具有一种清醒或明觉的特质。不过这些都是二元相对,都有客体对象。譬如说,以眼识见物,就有色的存在;以耳去听,就有声的存在;去闻,则有气味(香);去品尝,则有味;去感受,则有触;去想,无论想到什么,都有个对象;因此有识、对象和实相。这个面向的心是很有用的,因为相对的心在某种程度上让我们去执行任务,让我们能觉知各种事物。就以思维和记忆这两件事来说吧!明了的特性、清醒的特性、有意识的特性,这都不是各种因缘所能创造出来的。就像不管人类多么努力地以计算机复制人类心灵的功能,也无法制造出意识。能够真实享受快乐,真实体验痛苦的,是我们所称的有情众生,是他们真实的受困于轮回或者真实的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一个人如何受困于轮回?又如何体验痛苦呢?在相对的心当中,我们有自我的观念,而自我需要被珍惜、被保护。因为自我需要被珍惜保护,于是有了嗔恨和爱执。由于嗔恨,我们试着推开整个世界;因为爱执,我们又试着将整个世界拉进来。我们愚蠢的行为充斥着矛盾与无知,然后还有嫉妒和骄慢。因着这些烦恼缠,我们造作了许多业。业起因于我们的行为,轮回就以这样的方式被创造出来。而实际体验痛苦的是这相对的心,它是意识,它是清醒的,它是实际的知者,它是带有自我观念的真实相续。然而相对的心也有正面的属性。如同我说过的,它是不可或缺,因为我们能看、能听;然而主要却又是它把我们困在轮回中,让我们备尝痛苦。那么我们要问:“若是这样,那有解脱的机会吗?有任何可以从轮回的束缚中或从自己所造的苦痛中出离的机会吗?”有。解脱的可能性、或说从轮回中出离的可能性,来自本性自己。从轮回中出离的可能性怎么会来自本性自己?因为无论众生的染污如何严重,陷于轮回如何深,或受到多少的苦楚,本性自己从未受到影响,也从未受到任何染污。举例来说,无论空间如何以不同样式成型,空间的本性未曾受到影响,它总是维持原本的样子;我们本性的这个面向就称为“佛性”。佛性也是清醒的吗?是的,它是清醒的。它是意识吗?是的,它是意识,但它不是二元对立的清醒,也不是二元对立的意识。它其实是非二元意识、非二元清醒。它没有执取,但有明觉。它有遍知,它是本自有之,它有全然的觉醒,不住色、声、香、味、触等。它是清醒的,觉知一切事物,但没有执取。这种全然的觉醒或意识,从本初以来就存在,它没有因与缘,它不生也不灭,它其实一直都在那儿。

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耶喜。“耶”表示本初以来,“喜”表示觉知或觉识。耶喜〈俱生本自有之的识〉即自心本性,它与长时忙乱的心,二者有何关连?它们的关系就如海洋与波浪──无论波浪有多少不同的样貌,本质上它都是海洋的水。或换个方式来说,它们的关系如同水和冰──冰和水形式不同,但本质上冰由水制成。一种比较具有功用性,另一种则比较类似本性。因此,如果能真实了解“森”(一般的、普通的心)及“耶喜”如同大海与波浪或水与冰的关系,就更能了解我们自心的相对面向与究竟面向。森依于耶喜,但耶喜并不依于森,就像浪花依于大海而大海不依于浪花一样。所以,为了真实触及人人具足的佛性或耶喜〈俱生智〉,我们必须在森〈心〉上好好下功夫。如果我们以为心是劣等的而舍弃它,俱生智是殊胜的而接纳它,这就好像有个要被舍弃的心跟有个要被接纳的俱生智。各位知道,如果我们以这种二元的方式来思惟的话,那么我们与真理就渐行渐远。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我们有心的经验时,是否表示也体验到俱生智?不。心是心,心是染污的,染污把我们困在轮回当中,染污制造痛苦。所以,当我们说要在心上好好下功夫,以便真正接触到俱生智,我们并不是要陷入好坏的思维形式中,然后舍弃或执取;我们只须单纯地接受心的目前状态。当然,我们和感官知觉一起生活,无论我们感觉到什么都不会束缚我们,因为感官知觉没有束缚我们的能力,束缚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分别心。无明实际上内嵌在我们的分别心当中,所以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念头和情绪保持它们的样子,不迎不拒任何心中认定为究竟真理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单纯地让我们心的状态和情绪就是它们的样子,就单纯地是它们的样子,那么在禅修当中,念头和情绪还是会生起,但它们不会持续超过一秒的瞬间。由于它们的本质,在生起之后,它们总都会消融。因此当它们消融时,我们不要造作;更进一步地,在那一刻,仅仅保持平静和明觉。在念头和情绪刚刚消融之后,在念头和情绪消融的那个空隙,有“俱生智”。当俱生智的体验在心上初露曙光时,很像是摘下眼罩,或是突然拿掉遮住眼睛的帽子,有一种比较清醒的感觉,有一种无对境的明觉。之后如果安住在那本性上,你慢慢会了解到,住于本性的经验即是禅修本身。本质上,我们安住于自心的真实本性,当我们住于那样的本性时,我们所有的念头都会起来。和以前不同的是,此刻当念头或情绪生起,你立即在念头里,在情绪中。念头和情绪起起落落,并不是它们取代你的觉知而你成为念头,反倒像是在水上写字,随写随消。念头一生起即消失,情绪一生起即消失,并不真的有什么东西束缚着你。当你体验到这种情况时,它并不像是旅行当中你所获得的新鲜体验,它其实一直都是那个样子。所不同的是,在认知了悟自心存在的状态之前,我们是有些微染污的,我们是无明的,我们失去对自心真实存在的明觉,而想象一切事物看起来应该是确实的、实有的、真实的,是可以执取然后制成某个东西。但在实相上,没有任何事物改变。实相可以被发现,不过就实相本身而言,没有任何事物曾有异动,只有无明被去除。这些经验像是一场梦,当我们作梦时,当我们了解我们正在作梦时,它其实不会压制我们。梦持续着,但我们知道那是梦,所以它不是我们加诸的任何想法。通常我们以为我们在梦中所为是真实的,梦中所发生的任何事物都是真的;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否了知正在作梦,梦的特质永远不会改变。因此,本性一直是自我解脱的。是谁藉由认知自我解脱而获得解脱呢?是无明的心。基本上,轮回和无明携手并行。有无明时就有轮回;没有无明,轮回也就不存在。轮回本身获得解脱而至涅槃。轮回的定义是苦,然而苦从那里来?苦来自于信非真为真,然后拼命争扎。涅槃是苦的止息,意即认知真理为真。在究竟真理当中,一切事物是空、是光明,一切事物的生起如幻似梦。藉由认知所生和能生的不可分割及其自我解脱,就没有什么叫作束缚,也没有什么可以被束缚。然后争扎结束了,苦也结束了,因而没有争扎也没有痛苦。另一方面,当无明及无明的果递减时,属于本性的正面特质却不会减少,事实上还有所增加。这些正面的特质是什么呢?是慈爱、关怀、善良、悲心、随喜、利他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聪明、智慧等等,所有这些特质都会增长。当本性的证知越来越深入及稳定时,所有这些正面的特质也会益形增长,虽然它们不真实,但它们也会增长。利他心也会增长。当觉醒时或清醒的心稳定时,会减损的负面特质是什么?是无明。由于相信器世间(现象世界)是真实的,我们因而依恋着某些事物,因而拒绝或嗔恨某些事物。所有的迷惑和愚痴──迷惑的本质──也都会减少。认为自我是真实的、实有的,于是珍爱或保护它,这种认知也会减少。因此骄慢递减,自我的不安全感以及羡慕与嫉妒也递减。由烦恼生出的身口意和行为、认为自我是真实的、或认为所有的现象都是真实的,这些情况也都会减少。于是,我们停止制造恶业,先前所造恶业的习气也会止息。总而言之,轮回在我们眼前停止。来自于我们自心的缺失,是身为无明众生的我们所拥有的;另一方面,由于觉醒,我们其实也享受自心具有的利益。当无明的心拥有自心的缺失,觉醒的人则享有自心的利益。这是佛陀对佛性的开示,而道则取决于你自己。众生心永远都在寻求快乐,寻求解除痛苦。然后他们知道事物的可能性,知道觉醒时会有什么样的利益,无明时会有什么缺失,以及处于觉醒的状态是如何。当一个人了知这些之后,生命会获得很大的提升。人们通常认为不可能放手的,放掉了;然后追求灵性的道路,并在灵性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佛性的哲理 佛性,也就是开悟的本性,一切众生本自俱足。众生虽然具有开悟本性,但却未能认知到。基于无明和由无明生起的各种迷惑,众生流转于轮回中。众生的这种情境,好比一出生即贵为王子或公主,却因某些政治因素而流亡海外,经历许多贫困和痛苦;这跟众生在轮回中所受的苦极为相似。因此,众生所具有这景况即是“本性”,它具有潜力来开展我们自己成为一个觉悟者。而现在,由于无明──其真正的本性是开悟的──和迷惑,所以众生在轮回中受苦,只能将开悟的本性当作种性本质来享有。梵文tathagatagharba 译为“如来藏”,tathagata 的意思是“如此超越〈译:即“如来”〉”,gharba 的意思是“本性如此超越的东西〈译:即“胎藏”〉”,它是一切有情目前的体性,体性意味着有个“壳”或“障蔽”──意即一个东西包含在另外一个东西里面。一切有情皆有如来藏,皆有此种性本质,尽管它本身是完美无瑕,但由于众生尚未认知它、善用它,遂于轮回中无止尽地受苦与流转。然而不管众生在轮回中流转或受苦多久,如来藏的直觉智能始终有所展现。一切众生皆有的这个如来藏是如何展现它的的直觉智能呢?是藉由观察一切众生而来。如果不是有情众生,那就另当别论了。众生意味着“具有能体验欲求的心识”,所以只要是众生,就会希求快乐,就会渴望从痛苦中解脱。只要有众生,也就一直会有这些表现。身为众生的我们,就是被这些希求渴望所束缚;另一方面,也就是这些东西,使我们人类跟其它一切众生平等。弥勒佛在《宝性论》中提到,只要是众生,就一直会表现出“希求快乐、渴望从痛苦中解脱”的佛性的直觉智能。除非解除痛苦是可能的,否则我们怎会一直表现出希求快乐?既然希求快乐、渴望解除痛苦是一切众生的自然表现,那么它们必然是开悟的心或佛性的一部分,而且遍存于一切众生之中。虽然欲望、渴求一直都是佛性的展现,然而众生为了培育快乐与自由所采取的行为,却是欠缺聪明与智慧,因此到头来还是要受苦。众生为了达成这些愿望所采取的行为错在哪儿呢?错在不能认知佛性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本性中。由于不知道佛性存在于所有众生中、存在于个人的真实本性中,于是迷惑生起。非实有的,我们执为实有;无我的,我们执为有我。非实有却误认为实有的这种邪见,就如同器世间非实有却被认为实有,我们从这些迷惑中创造了实有。无我,却执于有我,因而在自身的存在中创造出我是实有的概念,然后我们常常去珍惜它、保护它。依于此,贪爱、嗔恨、愚痴、傲慢及嫉妒等等烦恼现起。这些都创造了业,众生因而受苦。不管这些苦痛多么剧烈难受,它毕竟只是一场梦,梦的真实本性就只是虚幻。实相上,我们不会将梦投射为真实的事物,它也不是究竟上存在的任何事物。实相上,梦不会依照我们所梦到的样子存在,它非究竟真实。轮回的一切都是一场梦魇,梦魇本质上就是梦,实相上是不存在的。相同的,轮回是我们的心在迷惑状态下的投射。实相上,所有轮回的投射,都非真实存在。尽管我们说它不存在,但在我们觉醒之前,梦都还是会压制我们。因此,轮回也像这样压制着我们。只有当我们觉醒时,我们才会了知,轮回只是像一场梦,非究竟存在。这个觉醒的过程,正是佛来到世间并给予教授的整个目的。佛实际上指出了什么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力,什么是我们继承的财产;他引领我们拿回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力,拿回我们应该继承的财产。举例来说,有一个人非常穷困,但是在他家里,在他的土地下,埋藏有一堆金币。这个人毫无所悉,金币也不会对他说:“喂!我在这里。”另外有个人具有先见,他知道这个穷人遭受了许多痛苦和穷困,可是穷人家的土地下有这么一堆金子,如果穷人能拥有这些财富,就能从贫穷和痛苦中解脱出来。由于这个人的善心、发心与悲心,他对穷人指出,如果能挖出埋藏在自家地下的黄金,就可以克服贫穷与苦痛。同样的,佛陀向我们指出佛性,让我们发觉本自的佛性,我们依此便能够从轮回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弥勒佛用了许多类似的譬喻说明佛性如何存在于所有众生之中。由于众生缺乏对佛性的了解与认知,所以他讲述众生是如何受苦,诸佛菩萨与大善知识是如何出生,并且以不同的譬喻为众生解说佛性。有一个譬喻说明了贪爱与佛性的关联:佛性是体性,贪爱为障蔽。这个譬喻使用莲花,有一朵美丽的莲花,内有一尊金塑佛像,因为莲花尚未开放,金塑佛像也就未能展现。莲花象征贪爱,为什么莲花象征贪爱?初看莲花,它是那么美丽,只要看它一眼就令你心旷神怡;但是一日终了,再看此莲花,它已枯萎,花瓣凋零,你产生了与之前相反的感受。贪爱的作用即是如此。嗔恨是障蔽而佛性是体性的另一个譬喻是蜂窝跟窝内的蜂蜜。任何东西一靠近蜜蜂,蜜蜂就会因为受到打扰而反螫。蜂蜜很珍贵,一旦去采蜜,蜂就会来螫。嗔恨与此类似,当一个人威胁到别人时,嗔恨便会出现,它像蜜蜂一样伤害别人。不过也就如同蜜蜂,螫了别人之后自己也死亡。同样的,嗔恨不但伤害了别人也伤害自己。所以蜂蜜好比佛性,蜜蜂则如嗔恨。还有,无明或愚痴为障蔽,佛性是资产,这就如同稻壳跟稻壳中的米。虽然米是可以吃的,甚至可以当成营养品,可是当它在稻壳里,我们不能吃它。所以稻壳像是无明或愚痴,而米则如佛性。弥勒佛在本论中,给了许多关于佛性如何住于我们充满贪嗔痴的心中的例子。总而言之,我们有此众生心,众生心陷于苦痛之中,这是因为我们对佛性的无知,并且把器世间的无实误认为有实,把无我错误投射为有我,然后从这邪见生出所有烦恼,再从这烦恼缠中创造了一切的业;于是这虚幻使自我长存不朽。从某种观点来看,佛性有三个阶段。当众生停留在轮回当中,停留在痛苦中,而且不思任何的觉醒,这是第一个阶段,也就是众生所处的第一个地方。只有在此情况里,才有希求快乐、渴望自由的佛性展现出来。

然后过了一些时候,众生有意无意间累积了一些福德──福德意谓使我们的心比较明智地转向自然本有的正面行为──然后开始追寻解脱之道。当我们开始寻求解脱道,我们也就开始认知觉悟的本性,开始净化障蔽,但不是净化全部障蔽,而只是净化一部分。所以这当中有佛性,有佛性的认知,有障蔽的净化,虽然只是净化部分;这是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当我们认知到佛性,不但认知并且强化我们所认知的,一切障蔽也完全被清净,清净到不退转的程度;这就是佛性的最后一个阶段──开悟。净化的发生有四个条件。首先是虔信心,第二是精进,第三禅修,第四是智慧。虔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本性是开悟的,于是希望能具体显现真实本性;而后受到启发去具体显现真实本性,于是从迷惑及痛苦中解脱出来。再来是精进,有了虔信心之后,我们要不屈不挠地在成佛的道上精进。因着努力不懈,我们向前迈进,并且使我们虔信的目标成为可能。然后现在,我们必须实际上去禅修。没有禅修,没有转我们的心向内而步向平静,没有透过禅修的过程认知什么是佛性的障碍,什么是佛性本身,或者没有透过沉静而到达非常安宁的境界或体验到接受加持的禅修,我们是无法圆满解脱道所必需的条件。最后谈到智慧。我们可以有虔信心,我们可以很精进,我们可以进入甚深禅定,但如果没有了悟到真理,我们只能有短暂的舒缓,而无法拥有究竟的解脱。因此在了悟真理之后──“真理”指的是空性、光明、法界性,我们才拥有智慧。具备此四项条件,我们才能真正走在菩萨道上,才能真正清除所有的障难,我们也才能通过五道而究竟成佛。开悟成佛的功德〈特质〉什么是?它真正的功德是无垢,是离于各种的障蔽。这是一项功德,然后所有其余的功德是从解脱、觉醒及不可摧毁之实相本身〈即法界体性〉而来的。这些是开悟的真正功德。开悟的人所给予的教授,我们称为“法”。法的本性实质上是平和的,是没有任何烦恼缠。实相本身以及通往实相的道,亦皆称为“法”。当佛陀教授法,群体开展了,我们称这个群体为“僧”。僧是觉醒的,当然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程度,他们的离障程度也不同,但所有的僧众都有一个发心,就是达到全然的觉醒并且开悟。佛、法、僧,这些实际上都是佛性本身的副产品。当佛性完全离于各种障蔽时,开悟也就是佛性,因此当没有任何障蔽时,即为真实佛性;我们所了解的开悟即是如此。开悟的功德也都是自然任运的,如同有太阳时就有阳光。因此就像这样,开悟的所有功德都来自佛性本身。举例来说,慈爱众生是开悟之心的功德。悲悯众生并且对他们指出真理,帮助他们解脱成佛。悲悯众生的开悟之心即是向众生指出解脱之道,并带领他们迈向解脱。还有开悟之心的力量,有能力去做前述这些事情,有能力知道什么是真理,有能力知道众生是如何陷于障难中,这些障难如何被净除,以及知道被净除之后如何开悟。能够真正有效地指出解脱及带领众生到达开悟境地的,都是佛的功德。佛陀的事业是利益众生。佛利益众生最深最有效的方法是给予教授,实际对众生指出一条路,让他们得以为自己的觉醒心担负起责任。在弥勒佛的《宝性论》一书中,共有七个金刚句:佛、法、僧、佛性、开悟、开悟的功德及事业。所有这些不过是佛性本身、以及我们所拥有的究竟真理或开悟本性的副产品,这些都是对佛性本身及我们所拥有的开悟本性的不同描述。总之,我们对自己的真实本性是开悟的要有信心,然后试着找出认知开悟本性的方法,再稳定这开悟本性,并运用此开悟本性克服、清除所有的障难。当我们接受佛性的教授时,我们要发心,希望培育如上的开悟功德。比那更重要的是要实际去禅修,要尽可能自然地安住于我们的心。虽然心的表面会受到干扰,虽然心会出现许多烦恼,我们都要相信我们的真实本性。俗谚说:“只要你不去搅拌池水,池水自然清澄。”心会变得安祥、清新、澄明。无论如何,在禅修初期,如同我们所说的,会有许多念头、烦恼生起。但如果我们能处于自然,不要太操弄,而且相信自己开悟的本性会浮现。只要具备这样的信心,安住于此,最终,所有的表相都会获得安定,空性和清明的心都将会出现。当它出现时,就像我们曾描述的,具足信心并且不丧失自重,只要安住在那儿,再也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然而另一方面,如果执于“噢,这是佛性”、“我是一个开悟的人”、“我已证得佛性,所以我很棒”或其它类似的想法,这毫无帮助,这些都是概念的心。当你想要更有自尊时,事实上会更迷惑并且毫无帮助。只要能自然安住,没有任何概念,并且相信自己的真实本性是佛性,当我们表相上的烦恼缠与障蔽瓦解后,将会出现我们向往之道的美好部分。 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耶喜。“耶”表示本初以来,“喜”表示觉知或觉识。耶喜〈俱生本自有之的识〉即自心本性,它与长时忙乱的心,二者有何关连?它们的关系就如海洋与波浪──无论波浪有多少不同的样貌,本质上它都是海洋的水。或换个方式来说,它们的关系如同水和冰──冰和水形式不同,但本质上冰由水制成。一种比较具有功用性,另一种则比较类似本性。因此,如果能真实了解“森”(一般的、普通的心)及“耶喜”如同大海与波浪或水与冰的关系,就更能了解我们自心的相对面向与究竟面向。森依于耶喜,但耶喜并不依于森,就像浪花依于大海而大海不依于浪花一样。所以,为了真实触及人人具足的佛性或耶喜〈俱生智〉,我们必须在森〈心〉上好好下功夫。如果我们以为心是劣等的而舍弃它,俱生智是殊胜的而接纳它,这就好像有个要被舍弃的心跟有个要被接纳的俱生智。各位知道,如果我们以这种二元的方式来思惟的话,那么我们与真理就渐行渐远。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我们有心的经验时,是否表示也体验到俱生智?不。心是心,心是染污的,染污把我们困在轮回当中,染污制造痛苦。所以,当我们说要在心上好好下功夫,以便真正接触到俱生智,我们并不是要陷入好坏的思维形式中,然后舍弃或执取;我们只须单纯地接受心的目前状态。当然,我们和感官知觉一起生活,无论我们感觉到什么都不会束缚我们,因为感官知觉没有束缚我们的能力,束缚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分别心。无明实际上内嵌在我们的分别心当中,所以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念头和情绪保持它们的样子,不迎不拒任何心中认定为究竟真理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单纯地让我们心的状态和情绪就是它们的样子,就单纯地是它们的样子,那么在禅修当中,念头和情绪还是会生起,但它们不会持续超过一秒的瞬间。由于它们的本质,在生起之后,它们总都会消融。因此当它们消融时,我们不要造作;更进一步地,在那一刻,仅仅保持平静和明觉。在念头和情绪刚刚消融之后,在念头和情绪消融的那个空隙,有“俱生智”。当俱生智的体验在心上初露曙光时,很像是摘下眼罩,或是突然拿掉遮住眼睛的帽子,有一种比较清醒的感觉,有一种无对境的明觉。之后如果安住在那本性上,你慢慢会了解到,住于本性的经验即是禅修本身。本质上,我们安住于自心的真实本性,当我们住于那样的本性时,我们所有的念头都会起来。和以前不同的是,此刻当念头或情绪生起,你立即在念头里,在情绪中。念头和情绪起起落落,并不是它们取代你的觉知而你成为念头,反倒像是在水上写字,随写随消。念头一生起即消失,情绪一生起即消失,并不真的有什么东西束缚着你。当你体验到这种情况时,它并不像是旅行当中你所获得的新鲜体验,它其实一直都是那个样子。所不同的是,在认知了悟自心存在的状态之前,我们是有些微染污的,我们是无明的,我们失去对自心真实存在的明觉,而想象一切事物看起来应该是确实的、实有的、真实的,是可以执取然后制成某个东西。但在实相上,没有任何事物改变。实相可以被发现,不过就实相本身而言,没有任何事物曾有异动,只有无明被去除。这些经验像是一场梦,当我们作梦时,当我们了解我们正在作梦时,它其实不会压制我们。梦持续着,但我们知道那是梦,所以它不是我们加诸的任何想法。通常我们以为我们在梦中所为是真实的,梦中所发生的任何事物都是真的;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否了知正在作梦,梦的特质永远不会改变。因此,本性一直是自我解脱的。是谁藉由认知自我解脱而获得解脱呢?是无明的心。基本上,轮回和无明携手并行。有无明时就有轮回;没有无明,轮回也就不存在。轮回本身获得解脱而至涅槃。轮回的定义是苦,然而苦从那里来?苦来自于信非真为真,然后拼命争扎。涅槃是苦的止息,意即认知真理为真。在究竟真理当中,一切事物是空、是光明,一切事物的生起如幻似梦。藉由认知所生和能生的不可分割及其自我解脱,就没有什么叫作束缚,也没有什么可以被束缚。然后争扎结束了,苦也结束了,因而没有争扎也没有痛苦。另一方面,当无明及无明的果递减时,属于本性的正面特质却不会减少,事实上还有所增加。这些正面的特质是什么呢?是慈爱、关怀、善良、悲心、随喜、利他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聪明、智慧等等,所有这些特质都会增长。当本性的证知越来越深入及稳定时,所有这些正面的特质也会益形增长,虽然它们不真实,但它们也会增长。利他心也会增长。当觉醒时或清醒的心稳定时,会减损的负面特质是什么?是无明。由于相信器世间(现象世界)是真实的,我们因而依恋着某些事物,因而拒绝或嗔恨某些事物。所有的迷惑和愚痴──迷惑的本质──也都会减少。认为自我是真实的、实有的,于是珍爱或保护它,这种认知也会减少。因此骄慢递减,自我的不安全感以及羡慕与嫉妒也递减。由烦恼生出的身口意和行为、认为自我是真实的、或认为所有的现象都是真实的,这些情况也都会减少。于是,我们停止制造恶业,先前所造恶业的习气也会止息。总而言之,轮回在我们眼前停止。来自于我们自心的缺失,是身为无明众生的我们所拥有的;另一方面,由于觉醒,我们其实也享受自心具有的利益。当无明的心拥有自心的缺失,觉醒的人则享有自心的利益。这是佛陀对佛性的开示,而道则取决于你自己。众生心永远都在寻求快乐,寻求解除痛苦。然后他们知道事物的可能性,知道觉醒时会有什么样的利益,无明时会有什么缺失,以及处于觉醒的状态是如何。当一个人了知这些之后,生命会获得很大的提升。人们通常认为不可能放手的,放掉了;然后追求灵性的道路,并在灵性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然后过了一些时候,众生有意无意间累积了一些福德──福德意谓使我们的心比较明智地转向自然本有的正面行为──然后开始追寻解脱之道。当我们开始寻求解脱道,我们也就开始认知觉悟的本性,开始净化障蔽,但不是净化全部障蔽,而只是净化一部分。所以这当中有佛性,有佛性的认知,有障蔽的净化,虽然只是净化部分;这是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当我们认知到佛性,不但认知并且强化我们所认知的,一切障蔽也完全被清净,清净到不退转的程度;这就是佛性的最后一个阶段──开悟。净化的发生有四个条件。首先是虔信心,第二是精进,第三禅修,第四是智慧。虔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本性是开悟的,于是希望能具体显现真实本性;而后受到启发去具体显现真实本性,于是从迷惑及痛苦中解脱出来。再来是精进,有了虔信心之后,我们要不屈不挠地在成佛的道上精进。因着努力不懈,我们向前迈进,并且使我们虔信的目标成为可能。然后现在,我们必须实际上去禅修。没有禅修,没有转我们的心向内而步向平静,没有透过禅修的过程认知什么是佛性的障碍,什么是佛性本身,或者没有透过沉静而到达非常安宁的境界或体验到接受加持的禅修,我们是无法圆满解脱道所必需的条件。最后谈到智慧。我们可以有虔信心,我们可以很精进,我们可以进入甚深禅定,但如果没有了悟到真理,我们只能有短暂的舒缓,而无法拥有究竟的解脱。因此在了悟真理之后──“真理”指的是空性、光明、法界性,我们才拥有智慧。具备此四项条件,我们才能真正走在菩萨道上,才能真正清除所有的障难,我们也才能通过五道而究竟成佛。开悟成佛的功德〈特质〉什么是?它真正的功德是无垢,是离于各种的障蔽。这是一项功德,然后所有其余的功德是从解脱、觉醒及不可摧毁之实相本身〈即法界体性〉而来的。这些是开悟的真正功德。开悟的人所给予的教授,我们称为“法”。法的本性实质上是平和的,是没有任何烦恼缠。实相本身以及通往实相的道,亦皆称为“法”。当佛陀教授法,群体开展了,我们称这个群体为“僧”。僧是觉醒的,当然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程度,他们的离障程度也不同,但所有的僧众都有一个发心,就是达到全然的觉醒并且开悟。佛、法、僧,这些实际上都是佛性本身的副产品。当佛性完全离于各种障蔽时,开悟也就是佛性,因此当没有任何障蔽时,即为真实佛性;我们所了解的开悟即是如此。开悟的功德也都是自然任运的,如同有太阳时就有阳光。因此就像这样,开悟的所有功德都来自佛性本身。举例来说,慈爱众生是开悟之心的功德。悲悯众生并且对他们指出真理,帮助他们解脱成佛。悲悯众生的开悟之心即是向众生指出解脱之道,并带领他们迈向解脱。还有开悟之心的力量,有能力去做前述这些事情,有能力知道什么是真理,有能力知道众生是如何陷于障难中,这些障难如何被净除,以及知道被净除之后如何开悟。能够真正有效地指出解脱及带领众生到达开悟境地的,都是佛的功德。佛陀的事业是利益众生。佛利益众生最深最有效的方法是给予教授,实际对众生指出一条路,让他们得以为自己的觉醒心担负起责任。在弥勒佛的《宝性论》一书中,共有七个金刚句:佛、法、僧、佛性、开悟、开悟的功德及事业。所有这些不过是佛性本身、以及我们所拥有的究竟真理或开悟本性的副产品,这些都是对佛性本身及我们所拥有的开悟本性的不同描述。总之,我们对自己的真实本性是开悟的要有信心,然后试着找出认知开悟本性的方法,再稳定这开悟本性,并运用此开悟本性克服、清除所有的障难。当我们接受佛性的教授时,我们要发心,希望培育如上的开悟功德。比那更重要的是要实际去禅修,要尽可能自然地安住于我们的心。虽然心的表面会受到干扰,虽然心会出现许多烦恼,我们都要相信我们的真实本性。俗谚说:“只要你不去搅拌池水,池水自然清澄。”心会变得安祥、清新、澄明。无论如何,在禅修初期,如同我们所说的,会有许多念头、烦恼生起。但如果我们能处于自然,不要太操弄,而且相信自己开悟的本性会浮现。只要具备这样的信心,安住于此,最终,所有的表相都会获得安定,空性和清明的心都将会出现。当它出现时,就像我们曾描述的,具足信心并且不丧失自重,只要安住在那儿,再也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然而另一方面,如果执于“噢,这是佛性”、“我是一个开悟的人”、“我已证得佛性,所以我很棒”或其它类似的想法,这毫无帮助,这些都是概念的心。当你想要更有自尊时,事实上会更迷惑并且毫无帮助。只要能自然安住,没有任何概念,并且相信自己的真实本性是佛性,当我们表相上的烦恼缠与障蔽瓦解后,将会出现我们向往之道的美好部分。
4911阅读 84 编辑:喜饶嘉措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