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对痛苦的认识及对待

网络 丹增嘉措堪布 2009-06-22 10:34:29发布

关于痛苦性质的认识

首先我们讨论痛苦的性质。我们应该懂得:在没有解脱之前,痛苦是轮回中生命的一部分,在凡夫人的一生中,要想远离痛苦是不可能的。如果掌握了这个道理,遇到了痛苦,就会认为这是一种必然,而不是意外的事,就能正确地对待它,即使面临了痛苦,也不会大惊小怪。因而,在遇到痛苦时就可以做到随遇而安。有一些人喜欢用种种夸张的言辞大力渲染幸福和欢乐,并将之用来形容现实生活。他们认为,这样才能使生活充满活力。这种观点,在暂时没有遇到痛苦和困境时,有其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观点忽略了生活的另一面。假如突然遇到一些挫折和稍微尝到一点痛苦的滋味,他们内心就感到震颤,以至无法接受这种事实而变得惊慌失措,完全失去了与痛苦搏斗的勇气和能力。他们不光苦恼忧愁,还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因此,我们应该理智地去认知生活的每个层面与角落,而不应该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佛教非常重视对痛苦的认识,佛陀在初转法轮时,一开始就强调认识苦谛。有关对苦的认识,佛经中一般分为苦苦、坏苦和行苦三种层次。在此我们依次阐述:第一是苦苦,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众所皆有的身体上和心理上出现的痛苦。比如疾病伤痛和心灵创伤等。这种痛苦一产生,包括动物在内的所有众生都能明显感觉到是难以接受的,属于粗大之苦。第二是坏苦,即暂时以为快乐的,但过段时间就变成痛苦。比如美食华衣等,最初带来满足荣耀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很可能引发痛苦。所有世俗的快乐,我们自以为是快乐的,但事实上只要我们还处在迷惑的状态中,这些都不是清净的,而终究会带来痛苦。这种苦在产生时,是不易觉知的,所以,它属于细微之苦。第三是行苦,即此苦没有诸如苦苦和坏苦的明显苦乐之感,但它是这两种痛苦的基础。至于我们生命本身的运作,在刹那刹那地变化,极不稳固,导致了痛苦的形成。这种苦是通过分析生命的细微变化过程而确立的。因此,它属于极微之苦。在认知了行苦的本质与道理之时,就可以说掌握了苦谛的实质。

佛教徒对待痛苦的特点

日常生活,人们有多种面对和消除痛苦的方法。社会上普通人他们所使用的消除痛苦的方法,只能暂时解决一点问题。比如,消除饥饿就要吃东西,防御寒冷就要增添衣服,去除病苦就要服下药物,消除贫困就要去赚钱……由此,人们消除每种痛苦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但这些都不完善,亦不完全可靠。有人说:“要消除饥饿,可以吃东西和喝水。”但是靠吃喝只能解决饥渴的痛苦,而对其它痛苦则没有办法。用一顿餐,喝一碗水,的确可以消除一次饥渴的痛苦,却不可能永远消除饥渴,因为用不了多久,人们又会象以前那样重新感到饥渴。不仅如此,吃一顿饭,消除一次饥饿,这也不是绝对有保证的,也有可能吃了饭会消化不良,而增加新的痛苦。总的来讲,凡夫人所使用消除痛苦的方法,都是暂时性、强制性和局限性的。这些都不是从根本上彻底消除痛苦。就象吃止疼药,暂时起了点作用,可是稍微过了一会儿,又依然如故地疼痛起来……诸如此类情况,仅仅是权宜之计,是不能消除痛苦根源的。当人们内心生起粗大烦恼时,就会采取一些不明智的手段来暂时缓解自己的心绪。这些手段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很多人会把困境的因素轻率地归结于别人,进而用暴力的手段报复他人、陷害他人,企图以此手段暂时地压制自己内心的痛苦;一些人会用酗酒的方法来麻痹自己的神经;一些人把自己家的东西都砸了,希望通过这种发泄的方式来化解痛苦;一些人则摧残自己的身体,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自杀,认为这样就可以消除痛苦了……根据佛教的观点,这样做只是雪上加霜,根本不是消除痛苦的方法,就像砍树不把根铲除一样,它还会生长出枝叶。同理,如果不把痛苦的根源彻底切断,今后还会出现其它痛苦,无论你怎么去排除它们,它们还会在别的地方重新滋生的。我们应该懂得,所有痛苦的根源都是来自于内心不自在才聚集而成。因此,我们应该从这方面着手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人不是机器,可以借用别的力量来控制操纵,并使其本性彻底地得到根本改变——但这是不可能的。仅仅想凭借外部世界的某种手段,去强行消除人们内心深处的种种问题,当然是相当困难的。因为痛苦主要是由心聚集而成,所以应该依靠心来使自己安详和平静,应该依靠产生痛苦的心识本身来消除痛苦,而不能依靠粗暴的行为来消除痛苦,解铃还需系铃人。例如可以用修无常、禅定、如梦如幻等内在的温和的方法,将痛苦彻底消除。这种观点与人们的意愿与主张是相适宜的。从根本上而言,也是有别于其他方法的。用这些方法来消除烦恼的根源——我执心,内心的痛苦就会自然缓解。再进一步将痛苦转为道用——加以利用,亦可提高慈悲心和修行层次。用自他相换的修法,就可以替代他人的痛苦……等等,佛法中有着许多类似的利用痛苦作为增上修行的方法。这些,都是以最终消除人们内心中的“执爱自心”为目的。我们普通人,考虑问题往往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而佛教的观点则恰恰与此相反,它们二者不仅在消除痛苦的方式上有所差别,而且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上,其看法更是大相径庭。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认为,“执爱自心”不但不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安乐,相反它是痛苦的根源。只有克服和抛弃了“执爱自心”,用“执爱他心”去代替它,这样才能获得真正圆满的幸福安乐。所以,必须完全彻底地抛弃造成痛苦的“执爱自心”,这才是非常重要的。

4768阅读 48 编辑:喜饶嘉措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