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城所出《般若心经》德慧译本述略

《安多研究》 聂鸿音 2006-05-30 00:00:00发布

[摘要]《般若心经》是历史上流传最广的佛教经典之一,从古至今,国内多有译本。本文整理介绍了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6年刊布的,至今还不为佛教文献学界所知的西夏时代的德慧译广本《般若心经》,旨在能够为中国佛教史研究提供一份新资料。文章认为,这部前所未见的译本是沙门德慧在1167年奉西夏仁宗之命参照梵文本(或巴利文本)和前代汉译本重新翻译的。[关键词] 黑水城,《般若心经》,德慧译本,对音规则

《般若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历史上流传最广的佛教经典之一。方广锠先生曾说,这部佛经从三国时代至今曾被二十一次译成汉文(方广锠:《般若心经译注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不过,他的这个统计包括了几种20世纪的新译,而今人的作品按照惯例不该算做正式译本,所以真正文献学意义上的汉译并没有那么多。学界通常把传世的《般若心经》大致分为“略本”和“广本”两个系统,现存最早的鸠摩罗什译本和最著名的玄奘译本都是略本。广本比略本多出了所谓“序分”和“流通分”,篇幅大约是略本的两倍多,属于这一系统的著名汉译有法月译本、般若共利言译本、智慧轮译本和法成译本,见于日本的《大正新修大藏经》252—255(还应该提到的是,《甘珠尔》里也保存着一部用藏文翻译的广本,题为Bcom-ldan-4das-ma 1es-rab-kyi pha-rol-tu phyin-pa4i s`ix-po,译者是离垢友(Vimalamitra)和仁钦德(Rin-chen-sde))。这里准备整理介绍的是一部西夏时代的德慧译广本《般若心经》,这个译本不见于历代著录,原件也只是在八年前才首次全文公布,好像至今还不为中国的佛教文献学界所知,本文希望能够为中国佛教史研究提示一份新资料。 德慧译本《般若心经》1909年和大批西夏文献一起出土于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黑水城遗址,随即被科兹洛夫率领的俄国皇家蒙古四川地理考察队携往圣彼得堡,今在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编号TK•128。原件刻本卷子装,与同为德慧传译的《持诵圣佛母般若多心经要门》合为一轴,(据德慧:《持诵圣佛母般若多心经要门》小序说,作为其主体的《圣佛母多心经观行要门》(下文《御制后序》作“真空观门施食仪轨”)原为龙树菩萨所集。)卷首有题为“一切如来般若佛母众会”的版画,末附西夏仁宗皇帝御制后序。俄国汉学家孟列夫曾在1984年详加著录(Л. Н. Меньшиков, Описание китайской части коллекции из Хара-хото, Москва: Наука, 1984, стр. 228),全文照片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6年刊布(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俄藏黑水城文献》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73—77页)。这个本子在当年方广锠编集《般若心经译注集成》的时候还没有发表,所以没有被他收入。 经卷末尾的御制后序讲述了经文翻译的缘起。这篇后序曾由史金波先生抄录发表过(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下面是加上标点的全文:

御制后序。 粤以真空绝相,声色匪求;妙有不无,凡庸叵测。惟我正觉,恢运悲心,有感必通,无机不应。因言显不言之奥,懋阐真空;示物名不物之玄,廓昭妙有。施含万行,慧彻三空。俾乘般若之舟,庶达波罗之岸。甚深之法,实在斯经。文简义丰,理幽辞显。括十二部之分教,总六百卷之大经。色即是空,万浪风恬而真性寂尔;空即是色,千江月印而妙用昭然。不执二边,不著中道。觉薨五蕴,涤除六尘。一切众生,仗兹而度苦厄;三世诸佛,依此而证菩提。朕睹胜因,遂陈诚愿。寻命兰山觉行国师沙门德慧重将梵本,再译微言,仍集《真空观门施食仪轨》附于卷末,连为一轴。于神妣皇太后周忌之辰,开板印造番汉共二万卷,散施臣民。仍请觉行国师等烧结灭恶趣中围坛仪,并拽六道及讲演《金刚般若经》、《般若心经》,作法华会大乘忏悔,放神幡、救生命、施贫济苦等事,恳伸追荐之仪,用达劬劳之德。仰凭觉荫,冀锡冥资,直往净方,得生佛土,永驻不退,速证法身。又愿六庙祖宗,恒游极乐;万年社稷,永享升平。一德大臣,百祥咸萃;更均余祉,下逮含灵。天盛十九年岁次丁亥五月初九日。 奉天显道耀武宣文神谋睿智制义去邪惇睦懿恭皇帝谨施。

从后序可知,这部《般若心经》是由西夏“奉天显道耀武宣文神谋睿智制义去邪惇睦懿恭皇帝”命兰山觉行国师沙门德慧根据梵文经本重新翻译的,时间是天盛十九年(1167)五月初九日,目的是在皇太后逝世一周年的纪念大法会上供散施之用。“奉天显道耀武宣文神谋睿智制义去邪惇睦懿恭”是西夏仁宗皇帝的尊号,而仁宗皇帝在位的1140—1193年也被后世史家认为是藏传佛教开始进入西夏的时期。 具有“兰山(贺兰山,Alashan)觉行国师” 封号的德慧很可能是个来自吐蕃的僧人,因为我们知道,西夏佛经题记在提到党项和汉族僧人时一般都在名字前冠以姓氏,如“嵬名智海”、“杨智广”,而直接以名相称的一般都是吐蕃人,如“龙幢”(Klu4i rgyal-mtshan)、“吉积”(Dpal brtsegs)。另外,后序的下文谈到德慧在法会上主持了一个“烧结灭恶趣中围坛仪”,从字面上看,这毫无疑问是个藏传佛教的仪式,“中围”应该是逐字译自藏文的dkyil-4khor(坛城)(这个词源是在我的同事扎洛副研究员的指点下确定的。),不过我目前还没有能力准确地指出全部的藏文是什么。“德慧”这个人名也许可以认为相当于藏文的Yon-tan blo-gros之类,不过我在手边的佛教史著作中完全找不到他的生平资料。从西夏本土的佛教文献看,12世纪中期以后到西夏境内弘法的吐蕃僧人很多,可是不知是什么原因,那些僧人的名字好像都没有在藏文史籍中保存下来。 下面是经过标点的德慧译本《般若心经》全文:

梵云:啊唥拽•末遏斡帝•不啰嘿钵啰弥怛•纥哩捺也•须嘚啰 此云: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兰山觉行国师沙门德慧奉敕译 奉天显道耀武宣文神谋睿智制义去邪惇睦懿恭皇帝详定 敬礼般若佛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祗舍崛山,与大比丘众并诸菩萨摩诃萨等无量众会,前后围绕。 尔时世尊即入甚深三摩地。于时会中,观自在菩萨即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蕴自性皆空。时舍利子承佛神力,而曰:“观自在菩萨,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云何修学?愿垂演说!”即时观自在菩萨告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应观五蕴自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舍利子,诸法性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无智,无得亦无无得。是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亦无所得故,依般若波罗蜜多,心无罣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子,应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即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曰: 怛宁达:唵!遏帝遏帝!钵啰遏帝!钵啰僧遏帝!磨溺!娑诃! 是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复次世尊即出甚深三摩地,赞观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汝今所说般若波罗蜜多者,诸菩萨摩诃萨等应当修学。我等诸佛,悉皆随喜。”佛说此经已,舍利子与观自在菩萨等无量众会,天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和罗伽、人、非人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御制后序说这部经文是德慧根据梵文经本重新翻译的,此言不虚,因为译文除了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到“无苦集灭道”那一段话似是照抄玄奘译文外,其它许多地方都可以显出译者是真的对校了梵本。最典型的例子是玄奘译本有“远离颠倒梦想”一句,其中“梦想”不见于梵本,而德慧译本正作“远离颠倒”,没有“梦想”二字,这一点和梵本及除玄奘以外的前代其他汉译本一致。 从内容上看,这个译本属于“广本”系统,前面的“序分”和后面的“流通分”译文均与法月译本、般若共利言译本、智慧轮译本、法成译本差别不大。惟一有特色的是梵文经题和“本宗分”结尾那几句咒语的音译: 啊唥拽•末遏斡帝•不啰嘿钵啰弥怛•纥哩捺也•须嘚啰 < Arya-Bhagavatī-prajñāpāramitā-h3daya-sūtra 怛宁达:唵!遏帝遏帝!钵啰遏帝!钵啰僧遏帝!磨溺!娑诃!< Tadyathā o/ gate gate pāragate pārasa/gate bodhi svāhā 如果按西夏人说的汉语西北方言大致还原这两则音译,那么其结果会和存世的梵本微有不同:啊唥拽•末遏斡帝•不啰嘿钵啰弥怛•纥哩捺也•须嘚啰 = ﹡Arya-Bagavate-praññaparamita-h3daya-sūtra 怛宁达:唵!遏帝遏帝!钵啰遏帝!钵啰僧遏帝!磨溺!娑诃!= ﹡Tadyatha o/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gate bodi svāhā

我们可以把其中遵循的对音规则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为来母汉字加上“口旁”以比况汉语里没有的梵文颤舌辅音r或颤舌元音3。例如加上口旁的“罗”(la)代表梵文的ra,加上口旁的“冷”(li)代表梵文的ry,加上口旁的“里”(li)代表梵文的3(>ri)。 二、为影母汉字加上“口旁”以比况汉语里没有的梵文长元音或鼻化元音。例如加上口旁的“阿”(a)代表梵文的ā,加上口旁的“奄”(am)代表梵文的o/。 三、为塞音和擦音汉字加上“口旁”以比况梵文复辅音的第一个音素。例如加上口旁的“得”(ti)代表梵文的t-,加上口旁的“纥”(hi)代表梵文的h-(传统上把梵文的h3读作hri)。 四、用《切韵》的鼻声母字来对译梵文同部位的浊塞音。例如以“宁”译dy,以“磨”译bo。 这几条规则基本上符合以唐代不空金刚(Amoghavajra)为代表的汉传密教传统,而以下三例则表现出了鲜明的汉语西北方言特征: 一、以“达”对译thā。按“达”字《广韵》定母曷韵唐割切,对音照例应该是dhar,而德慧显然是把这个字读成了a。我们已经知道,汉语宋代西北方言与中古音系有两项最显著的区别,一是中古汉语的全浊声母一律变成了送气清声母,一是中古汉语的入声韵尾全部脱落了(李范文:《宋代西北方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看得出来,这两项区别全都反映在了“达”字上面。 二、以“遏”对译ga。按“遏”字《广韵》影母曷韵乌葛切,对音照例应该是at,而德慧显然是把这个字读成了ga。部分影母字带有衍生出的舌根音声母,这不符合汉语语音演化的通则,似乎只能看成是西北方言的特例。 三、以“嘿”对译ñā。相应的梵文原文是prajñā,藏译śes-rab,汉译“智慧”,通常音译“般若”。不过,“般若”肯定不会是经典梵文prajñā的对音,学界一般认为它来自巴利语的paññā。估计德慧在这里也是按巴利语读的。当然,“黑”字照例无论怎么加口字旁也不会出现ñā的变音,我猜想这是受了西夏语或藏语影响的结果——在西夏语和藏语里,“黑”这个词的读音都极像ña,所以可以认为“嘿”的口旁是要提示读者在这个地方要采用“训读”,即按照西夏语或藏语“黑”这个词的读音来念。以“嘿”译ñā这种令人费解的方法不仅是德慧用过,它还见于1190年刊印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在这部著名的西夏语汉语对照词汇集里,作者就用“嘿”来为当“黑”讲的西夏字注音(黄振华等整理:《番汉合时掌中珠》,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90页)。 最后还有两个罕见的译例,即以“末”对译bha,以“溺”对译dhi。依唐代汉传密教惯例,《切韵》的鼻声母字只用来对译梵文的不送气浊塞音而不用来对译送气浊塞音。另一方面,汉语宋代西北方言里的“末”、“溺”二字也只读作不送气的ba、di而不读作送气的bha、dhi。结合上面刚谈过的paññā一例,我猜想这样异常的情况应该溯源到当年据以翻译的原本——或许Bhagavatī(薄伽梵)和bodhi(菩提)两个词在德慧见到的原本里就写作Bagavate和bodi,这就是说,德慧据以翻译的原本也许并不是经典梵语的,而是某种“俗语”(Prakrit)的,尤其可能是巴利语的。

综上所述,我们是不是可以对黑水城所出的德慧译本《般若心经》形成这样的初步认识:这部前所未见的译本是沙门德慧在1167年奉西夏仁宗之命参照梵文本(或巴利文本)和前代汉译本重新翻译的,德慧很可能是当时来到西夏境内弘法的吐蕃僧人之一,他曾被西夏王室授予“觉行国师”的封号,驻锡在贺兰山,他的译文带有西夏地区流行的汉语西北方言的特征。

作者简介:聂鸿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御制后序说这部经文是德慧根据梵文经本重新翻译的,此言不虚,因为译文除了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到“无苦集灭道”那一段话似是照抄玄奘译文外,其它许多地方都可以显出译者是真的对校了梵本。最典型的例子是玄奘译本有“远离颠倒梦想”一句,其中“梦想”不见于梵本,而德慧译本正作“远离颠倒”,没有“梦想”二字,这一点和梵本及除玄奘以外的前代其他汉译本一致。 从内容上看,这个译本属于“广本”系统,前面的“序分”和后面的“流通分”译文均与法月译本、般若共利言译本、智慧轮译本、法成译本差别不大。惟一有特色的是梵文经题和“本宗分”结尾那几句咒语的音译: 啊唥拽•末遏斡帝•不啰嘿钵啰弥怛•纥哩捺也•须嘚啰 < Arya-Bhagavatī-prajñāpāramitā-h3daya-sūtra 怛宁达:唵!遏帝遏帝!钵啰遏帝!钵啰僧遏帝!磨溺!娑诃!< Tadyathā o/ gate gate pāragate pārasa/gate bodhi svāhā 如果按西夏人说的汉语西北方言大致还原这两则音译,那么其结果会和存世的梵本微有不同:啊唥拽•末遏斡帝•不啰嘿钵啰弥怛•纥哩捺也•须嘚啰 = ﹡Arya-Bagavate-praññaparamita-h3daya-sūtra 怛宁达:唵!遏帝遏帝!钵啰遏帝!钵啰僧遏帝!磨溺!娑诃!= ﹡Tadyatha o/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gate bodi svāhā

我们可以把其中遵循的对音规则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为来母汉字加上“口旁”以比况汉语里没有的梵文颤舌辅音r或颤舌元音3。例如加上口旁的“罗”(la)代表梵文的ra,加上口旁的“冷”(li)代表梵文的ry,加上口旁的“里”(li)代表梵文的3(>ri)。 二、为影母汉字加上“口旁”以比况汉语里没有的梵文长元音或鼻化元音。例如加上口旁的“阿”(a)代表梵文的ā,加上口旁的“奄”(am)代表梵文的o/。 三、为塞音和擦音汉字加上“口旁”以比况梵文复辅音的第一个音素。例如加上口旁的“得”(ti)代表梵文的t-,加上口旁的“纥”(hi)代表梵文的h-(传统上把梵文的h3读作hri)。 四、用《切韵》的鼻声母字来对译梵文同部位的浊塞音。例如以“宁”译dy,以“磨”译bo。 这几条规则基本上符合以唐代不空金刚(Amoghavajra)为代表的汉传密教传统,而以下三例则表现出了鲜明的汉语西北方言特征: 一、以“达”对译thā。按“达”字《广韵》定母曷韵唐割切,对音照例应该是dhar,而德慧显然是把这个字读成了a。我们已经知道,汉语宋代西北方言与中古音系有两项最显著的区别,一是中古汉语的全浊声母一律变成了送气清声母,一是中古汉语的入声韵尾全部脱落了(李范文:《宋代西北方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看得出来,这两项区别全都反映在了“达”字上面。 二、以“遏”对译ga。按“遏”字《广韵》影母曷韵乌葛切,对音照例应该是at,而德慧显然是把这个字读成了ga。部分影母字带有衍生出的舌根音声母,这不符合汉语语音演化的通则,似乎只能看成是西北方言的特例。 三、以“嘿”对译ñā。相应的梵文原文是prajñā,藏译śes-rab,汉译“智慧”,通常音译“般若”。不过,“般若”肯定不会是经典梵文prajñā的对音,学界一般认为它来自巴利语的paññā。估计德慧在这里也是按巴利语读的。当然,“黑”字照例无论怎么加口字旁也不会出现ñā的变音,我猜想这是受了西夏语或藏语影响的结果——在西夏语和藏语里,“黑”这个词的读音都极像ña,所以可以认为“嘿”的口旁是要提示读者在这个地方要采用“训读”,即按照西夏语或藏语“黑”这个词的读音来念。以“嘿”译ñā这种令人费解的方法不仅是德慧用过,它还见于1190年刊印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在这部著名的西夏语汉语对照词汇集里,作者就用“嘿”来为当“黑”讲的西夏字注音(黄振华等整理:《番汉合时掌中珠》,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90页)。 最后还有两个罕见的译例,即以“末”对译bha,以“溺”对译dhi。依唐代汉传密教惯例,《切韵》的鼻声母字只用来对译梵文的不送气浊塞音而不用来对译送气浊塞音。另一方面,汉语宋代西北方言里的“末”、“溺”二字也只读作不送气的ba、di而不读作送气的bha、dhi。结合上面刚谈过的paññā一例,我猜想这样异常的情况应该溯源到当年据以翻译的原本——或许Bhagavatī(薄伽梵)和bodhi(菩提)两个词在德慧见到的原本里就写作Bagavate和bodi,这就是说,德慧据以翻译的原本也许并不是经典梵语的,而是某种“俗语”(Prakrit)的,尤其可能是巴利语的。

综上所述,我们是不是可以对黑水城所出的德慧译本《般若心经》形成这样的初步认识:这部前所未见的译本是沙门德慧在1167年奉西夏仁宗之命参照梵文本(或巴利文本)和前代汉译本重新翻译的,德慧很可能是当时来到西夏境内弘法的吐蕃僧人之一,他曾被西夏王室授予“觉行国师”的封号,驻锡在贺兰山,他的译文带有西夏地区流行的汉语西北方言的特征。

作者简介:聂鸿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御制后序说这部经文是德慧根据梵文经本重新翻译的,此言不虚,因为译文除了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到“无苦集灭道”那一段话似是照抄玄奘译文外,其它许多地方都可以显出译者是真的对校了梵本。最典型的例子是玄奘译本有“远离颠倒梦想”一句,其中“梦想”不见于梵本,而德慧译本正作“远离颠倒”,没有“梦想”二字,这一点和梵本及除玄奘以外的前代其他汉译本一致。 从内容上看,这个译本属于“广本”系统,前面的“序分”和后面的“流通分”译文均与法月译本、般若共利言译本、智慧轮译本、法成译本差别不大。惟一有特色的是梵文经题和“本宗分”结尾那几句咒语的音译: 啊唥拽•末遏斡帝•不啰嘿钵啰弥怛•纥哩捺也•须嘚啰 < Arya-Bhagavatī-prajñāpāramitā-h3daya-sūtra 怛宁达:唵!遏帝遏帝!钵啰遏帝!钵啰僧遏帝!磨溺!娑诃!< Tadyathā o/ gate gate pāragate pārasa/gate bodhi svāhā 如果按西夏人说的汉语西北方言大致还原这两则音译,那么其结果会和存世的梵本微有不同:啊唥拽•末遏斡帝•不啰嘿钵啰弥怛•纥哩捺也•须嘚啰 = ﹡Arya-Bagavate-praññaparamita-h3daya-sūtra 怛宁达:唵!遏帝遏帝!钵啰遏帝!钵啰僧遏帝!磨溺!娑诃!= ﹡Tadyatha o/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gate bodi svāhā

我们可以把其中遵循的对音规则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为来母汉字加上“口旁”以比况汉语里没有的梵文颤舌辅音r或颤舌元音3。例如加上口旁的“罗”(la)代表梵文的ra,加上口旁的“冷”(li)代表梵文的ry,加上口旁的“里”(li)代表梵文的3(>ri)。 二、为影母汉字加上“口旁”以比况汉语里没有的梵文长元音或鼻化元音。例如加上口旁的“阿”(a)代表梵文的ā,加上口旁的“奄”(am)代表梵文的o/。 三、为塞音和擦音汉字加上“口旁”以比况梵文复辅音的第一个音素。例如加上口旁的“得”(ti)代表梵文的t-,加上口旁的“纥”(hi)代表梵文的h-(传统上把梵文的h3读作hri)。 四、用《切韵》的鼻声母字来对译梵文同部位的浊塞音。例如以“宁”译dy,以“磨”译bo。 这几条规则基本上符合以唐代不空金刚(Amoghavajra)为代表的汉传密教传统,而以下三例则表现出了鲜明的汉语西北方言特征: 一、以“达”对译thā。按“达”字《广韵》定母曷韵唐割切,对音照例应该是dhar,而德慧显然是把这个字读成了a。我们已经知道,汉语宋代西北方言与中古音系有两项最显著的区别,一是中古汉语的全浊声母一律变成了送气清声母,一是中古汉语的入声韵尾全部脱落了(李范文:《宋代西北方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看得出来,这两项区别全都反映在了“达”字上面。 二、以“遏”对译ga。按“遏”字《广韵》影母曷韵乌葛切,对音照例应该是at,而德慧显然是把这个字读成了ga。部分影母字带有衍生出的舌根音声母,这不符合汉语语音演化的通则,似乎只能看成是西北方言的特例。 三、以“嘿”对译ñā。相应的梵文原文是prajñā,藏译śes-rab,汉译“智慧”,通常音译“般若”。不过,“般若”肯定不会是经典梵文prajñā的对音,学界一般认为它来自巴利语的paññā。估计德慧在这里也是按巴利语读的。当然,“黑”字照例无论怎么加口字旁也不会出现ñā的变音,我猜想这是受了西夏语或藏语影响的结果——在西夏语和藏语里,“黑”这个词的读音都极像ña,所以可以认为“嘿”的口旁是要提示读者在这个地方要采用“训读”,即按照西夏语或藏语“黑”这个词的读音来念。以“嘿”译ñā这种令人费解的方法不仅是德慧用过,它还见于1190年刊印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在这部著名的西夏语汉语对照词汇集里,作者就用“嘿”来为当“黑”讲的西夏字注音(黄振华等整理:《番汉合时掌中珠》,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90页)。 最后还有两个罕见的译例,即以“末”对译bha,以“溺”对译dhi。依唐代汉传密教惯例,《切韵》的鼻声母字只用来对译梵文的不送气浊塞音而不用来对译送气浊塞音。另一方面,汉语宋代西北方言里的“末”、“溺”二字也只读作不送气的ba、di而不读作送气的bha、dhi。结合上面刚谈过的paññā一例,我猜想这样异常的情况应该溯源到当年据以翻译的原本——或许Bhagavatī(薄伽梵)和bodhi(菩提)两个词在德慧见到的原本里就写作Bagavate和bodi,这就是说,德慧据以翻译的原本也许并不是经典梵语的,而是某种“俗语”(Prakrit)的,尤其可能是巴利语的。

综上所述,我们是不是可以对黑水城所出的德慧译本《般若心经》形成这样的初步认识:这部前所未见的译本是沙门德慧在1167年奉西夏仁宗之命参照梵文本(或巴利文本)和前代汉译本重新翻译的,德慧很可能是当时来到西夏境内弘法的吐蕃僧人之一,他曾被西夏王室授予“觉行国师”的封号,驻锡在贺兰山,他的译文带有西夏地区流行的汉语西北方言的特征。

作者简介:聂鸿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4136阅读 24 编辑:方萌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