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俱舍论》四念处与道次第的关系

法光杂志 格西见悲青增 2010-07-26 11:30:53发布

略谈《俱舍论》四念处与道次第的关系

虽然,四念处的修次并不等同于四谛十六行相的修行,而四谛十六行相修行次第也不会与四念处一模一样,但是,两者都同样开显了圆满的菩提道的所有次第。有的典籍谈到四念处是唯一的解脱道,也有佛典说明只有修四谛十六行相才是究竟解脱烦恼的最终法门。其实,四念处若是独一无二的解脱道,四谛十六行相的修持也将是无可异议的解脱道,若承认四谛十六行相的方向是唯一的解脱方法,四念处也就成了不可否认的解脱之道。佛法当中有许多诸如此类的例子,众所周知的就是三学与六度。且先不谈三学是否等同六度,或说六度即是三学等。戒定慧三学可分衍出六度,而六度也可收摄到三学之中。如许多典籍谈到六度的布施、持戒、忍辱可纳入戒学,而第五禅定与第六智慧波罗蜜多归诸于三学中的定、慧,同时精进波罗蜜多亦有戒的成份,也有属于定、慧。精进持戒时的精进属戒学,而精进修定或智慧之时,其精进又成了禅定与智慧之学。这种互相融摄的情形,证明戒定慧的修证不仅能证得圆满菩提,而且也可以由此解释一切经卷、论说。六度的教证法也无不如此。因此,若说只修三学就可无事不成,无事不达,而另一方面,若说六度才是唯一修成菩提正果的修行,这是不相矛盾。所以,只修三学就可大彻大悟,并不是说不需要修六度,事实上六度法无法从三学脱离而出。三学与六度的这种不即不离而又可独力不相依恃(事实是相互融摄)灭尽烦恼、所知障碍的法门,处处可见,仅此约略说明。同样地,四念处在解脱道次第中,与其它四谛十六行相等修持法门相互融摄,是无庸置疑的。念处有四类,故称四念处,即身、受、心、法之念处。身等四法包含了常及无常的一切现象。虽然,一切法都在这四法之中,而为什么要用如此的顺序来排列?其目的何在?如依次说:“偈曰:次第如生。释曰:彼次第随生,生云何如此,如麤先观察故,由身是麤爱欲依止,此由受爱欲,此由心不调伏,此由惑不灭,故立次第。”“偈曰:四对治倒等故。释曰:能对治净、乐、常、我,是故说念处。次第有四,不增不减。”第一段偈诵说明。虽有学者认为身、受、心、法四念处的排列,首先是众生色“身”的形成,有了身躯之后,慢慢产生感“受”等。然而《俱舍论》自宗则认为,产生贪念而烦恼的根本祸源是“身”体,因怕身体受到苦难或希望身心得到快乐,而追求世间五欲之乐“受”,而这种欲望将带来诸多无法平静的“心”及烦恼之“法”。第二段偈诵解释。如同修四谛十六行相是为了对治常、乐、我、净之邪智,四念处的修炼也是如此。观“身”念处来断“净”邪智,观“受”过失而净“乐”欲,观“心”念处以除“常”见,观“法”无我以便治疗“我”执。结合四谛而谈观身不净而修苦圣谛,观苦乐之受进入集圣谛,对心念的净滤而证灭圣谛、道圣谛,如此不断的修行四念处,而由资粮道进入加行、见道、修道及圆满一切菩提行。如说:“如是熟修杂缘身等法念住已,复何所修?颂曰:彼居法念住,总观四所缘,修非常及苦,空、非我行相。论曰:彼观行者居缘总杂法念住中,总观所缘身等四境,修四行相,所谓非常、苦、空、非我。修此观已,生何善根?颂曰:从此生暖法,具观四圣谛,修十六行相,次生顶亦然。如是二善根,皆初法后四,次忍唯法念,下中品同顶,上唯观欲苦,一行一剎那,世第一亦然,皆慧五除得。论曰:修习总缘共相法念住,渐次成熟乃至上上品(资粮道上上品),从此念住后有顺决择分(加行道)初善根生,名为暖法。”身念处等四念处之名称,是取自此修行道的前后二字来称呼,即针对某一种所观境,如把自己的身体或他人的身体当作观察的对象,对它做某种观察,而后就定在所观现象上,这种定就通称为身念处或四念处。身念处之身指的是考察对象—身,色、声、香、味、触等五境与眼、耳、鼻、舌、身等五根都属此间的“身”,然主要以自他的身体为主。其间的念即念、定、慧等五别境中的“念”,“处”有安住之义,合并后可称安住于正念或安住于身体某种现象的正念。在实际的修行过程中,首先要运用智慧来辨别身体的不净或无常、苦、空或无我等任何一种现象,当这种智慧有了定解,也就是对其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生起正念,用正念把智慧所观察到的内容牢不可拔的记住。其中四念处所观的对象身体而言,有行者自己的身体及他人的身体等两种。针对此观察对象“身”的内容有四大种及其特性与功能,或白骨、血肉等三十二不净物等,这些都是修身念处时可观察的内容。身念处所观主题范畴非常丰富,同时若能观察身之生、老、病、死或无常、苦、空、无我,也是最佳的解脱方法-身念处或四念处。或许有人怀疑怎能将一切修行之道都收摄到四念处?四念处可分为自相念处与共相念处两大类。同样地,身念处也有自共相之身念处两类。自相即自己的特点或自己不同于他人它物的特殊相,如能持、能摄、能熟、能长、增盛等业用,及坚、湿、暖、动等性质,都是地、水、火、风不共之特点。无常、苦、空及无我等是普及许多事物的现象,所以称这些为共相,是地、水、火、风与别的事物共同具备的现象。如此说来,不论自相、共相的内容都可作为四念处的对象来实践,从而四念处的修持也含摄一切菩提之道。如说:“云何作四念处观?偈曰:身受及心法,由简择二相。释曰:先由别、通相,简择身,次简择受、心、法。别相者,是彼各各自性;通相者,譬如一切有为以无常为相,一切有流以苦为相,一切法以无我空为相。复次身有何别相?四大四大所造为相……”就如同修行之道,虽然分为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及无学道,但是这五道所修持的都离不开出离心、空正见。最初的出离心及空正见名为资粮道,接下来是加行道,当行者现证空性之时成为见道、修道,最终修得无学道。四念处虽亦排列在三十七道品之初,接下来还需要修炼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及八圣道。四正断、四神足等三十三相道行,并不是不能列入四念处,三十七道品是因修道之次第而分,资粮道的出离心、空正见等称为四念处,而加行道暖、顶时,其五根也是四念处,加行道忍位及世间第一法的阶段是五力,见道时七觉支,修道时名为八圣道。加行道以上因为修炼的进度而取三十三相与其修次相关的名称。然而,四正断等三十三相菩提道都只是原始四念处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另外不同的内容,因此,也不能以这些名称完全取代四念处名称的运用。总之,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的界限从资粮道直至佛地,五根的界限从加行暖位到佛地,加行忍位至佛地都遍布五力,七觉支是从见道时开始,八圣道的修持主要从修道时命名。有关界限的限定,以上所言主要依据唯识典籍,《俱舍论》的观点亦不会与如上所说很大差异,如说:“当言何位何觉分增。颂曰:初业顺决择,及修见道位,念住等七品,应知次第增。论曰:初业位中能审照了身等四境。慧用胜故说“念住”增。暖法位中能证异品殊胜功德。用勤胜故说“正断”增。顶法位中能持胜善趣无退德。定用胜故说“神足”增。忍法位中必不退堕善根坚固。得增上义故说“根”增。第一位中非惑世法所能屈伏。得无屈义故说“力”增。修道位中近菩提位。助觉胜故说“觉支”增。见道位中速疾而转。通行胜故说“道”支增。”四正断是断除及证悟未断及已断、未证及已证之义。四神足的意义,如同神足通可以轻而易举地到达里想之凡、净二土,这些修行将让行者易如反掌地达成他的目的。五根之根有自主或权利之义,即此时可以不再受烦恼的障碍,有一定的自主。五力即此时的道力相较烦恼来说强而有力,具备了控制烦恼的力量。七觉支指如同转轮胜王的七宝,七种智慧也能让行者称王,即根除了分别烦恼的种子。八圣道如尊者妙音所说是以转轮圣王之宝轮而喻。《阿毘达磨俱舍论》:“世间轮有辐等相,八支圣道似彼名“轮”,谓正见、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轮辐,正语、正业、正命。似毂正定。似辋故名法轮。”三十七品菩提支的定义,界限及内容不能仅依其名义的解释来判断,许多例证说明它们的名义与其实质有所差异。略观身念处的(地、水、火、风)之少许自相(能持、能摄功能至暖性、动性等性质等)、共相(无常、苦、空及无我等),就能确知四念处的观察对象、考究内容及它的范畴(从资粮道至修道)是含摄一切所知事物。这也是印度早期、中期及晚期的大小乘共同的宗趣。四念处所摄及的范围虽广,且没有佛教徒说这些不是修行之道,然而四念处的所有修持是否属于五道中的任何一种道,就有了不同的看法。有部及经量部的大部份学者主张四谛十六行相的四念处才是五道十地之道,许多观能持、能摄等自相的四念处并不能列入五道十地。中观及唯识学者则认为任何一种四念处所观修内容,如观身不净、观呼吸、持戒、正命、正念等正行,皆属五道中之道。大小乘主张四念处的道心方面有所差异,虽然小乘主张只要实践四念处即能证得圆满菩提,但真正能让行者证悟菩提的四念处就是四谛十六行相的四念处,故四念处中只有四谛十六行相的四念处才是解脱之道。而大乘佛教徒因把所有四念处观修内容,都可归纳到五道、十地次第中,所以乍看之下,比较不能了解到何者为四念处的主要观修法门,而何者只是次要修习法门。大乘学者虽然会把四念处的所有所修的内容,归至五道十地中,但与小乘相共,只有四谛十六行相的道,才是唯一三种菩提(声闻、缘觉、佛)共有的智刃慧剑。世亲谈到三十七品菩提道是由不同的名称来区别,然都离不开加行道等四道,也都属慧等十法之本质。如说:“道亦名为菩提分法,此有几种?名义云何?颂曰:觉分三十七,谓四念住等,觉谓尽无生,顺此故名分。”(广分为三十七品)“略说几道能遍摄耶?颂曰:应知一切道,略说唯有四,谓加行无间,解脱胜进道。”(归纳为四道)“此三十七体各别耶?不尔。云何?颂曰:此实事唯十,谓慧勤定信,念喜舍轻安,及戒寻为体。”(本质有十法)表面上佛经比较简单易懂,许多法类结合故事,说某人因坏了某事而要承受某种苦果。最终因某种修行而证悟菩提。相较之下论注容易让人望而却步,然而,单从以上三十七道品的开合、层次及范围界定即能体会,吾人单单依赖佛典是无法了解得如此清楚分明。因此《俱舍论》四念处等的分析,实是学人简易通达《阿含》四念处的唯一快捷方式。总之,三十七品菩提支,虽有三十七个不同道及七组不一样的层次,四谛十六行相也有观四谛之现观及十六行相的实践等,然而它们的内容并不是完全不同,都有互相含摄且属四念处。就如同一位比丘,虽然是比丘身份而非沙弥,但他已具备了沙弥的一切戒体,因而当此人犯杀生等戒时,不只是犯了比丘之根本杀戒,同时也犯了沙弥之戒,而守护杀等戒时也一样可获得双重善业。四念处的菩提支,圆满的建立了三乘菩提及其证悟之道,三乘行者自始至终皆不能缺少四谛十六行相的修持。在谈论独觉行持时似乎都以十二因缘描述而非四谛十六行相。然十二因缘是最明显的四谛十六行相的张衍,是四谛中的苦谛与集谛的详细内容。因此若要实践独觉之道,必须要对四谛十六行相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及串习。菩萨所行六度万行及所证寂静之灭,也都无不是道谛与灭谛中的极致。因此,断烦恼证菩提,离不开四念处也不能没有四圣谛之修行。相同地,不能因开合不同取名相异而分胜劣、排主次,也不用质疑其中何者才是究竟之道而何者不是。

5125阅读 66 编辑:喜饶嘉措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