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杰 :草原深处的嘹亮赞歌——读王小忠《草原小骑手》《草原小曼巴》有感

《青海法制报》2024.2.2 宋晓杰 2024-02-05发布

1707069841149051.jpg

《草原小骑手》和《草原小曼巴》是藏族青年作家王小忠创作的两部儿童长篇小说,由青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发行,列入“草原少年系列”丛书书系。王小忠是80后作家,此前,他的小说、散文、诗歌均有不俗的表现,这次他带给读者的是首次出版的两部儿童文学作品集,令人耳目一新。

“这里就是英雄的赛场和骑手的天地。我牵着小红马,安红在右边,杰道在左边,当我们来到赛马场对面的山坡时,俨然是三个勇敢的小骑手。”“我”——道吉扎西的理想是:拥有一匹小红马,我们讲述彼此的故事,一同在草原上奔跑,一同在蓝天下歌唱。其实,小骑手更像一个隐喻。书中并没有多少篇幅写到驰骋草原小骑手的养成过程,只是阿爸从牧场牵回的一匹尚未长大的小马驹,替代了道吉扎西理想中的骏马“出场”了几次,小马驹也并未踏上真实的赛道。但全书贯穿的就是这样一个朴素而又远大的理想,谁能说这个思想的“养成”过程不是一名小骑手的成长路径呢?

的确!这是两部关于梦想与成长的故事,同时也是关于坚守与展望、相聚与离别的故事。《草原小骑手》讲述了农牧区交接地多瓦村的孩童安红、德吉草、杰道和道吉扎西之间发生的种种故事。他们养蚂蚁、打蚂蚱、剥豆子、抓野鸡、挖虫草、捉蛐蛐、摘野草莓、分吃月饼、打篮球、给猪膀胱吹气当球踢、偷家里的肉一起分享等等……冒险与探险,以及孩童时代的闯祸、打斗接连上演,也许正是这些并不被成人看做“正事儿”的经历,不断地使他们尝试、修正了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弯路”。事实证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试水、试错的经历必不可少——当然,要在保证他们生命安全、健康的前提下——谁能说那些“弯路超车”不是一种有效的加速版成长教育呢?城市孩子缺少的就是这种纯天然的对自然以及未知事物的探究与“冒犯”。从这点来说,这部小说的意义更加深远。

在《草原小曼巴》中,当江草原和美仁草原上的康珠扎西、央金拉姆、班玛次力、赵叙和周毛塔几个小伙伴形影不离,共同进步。康珠扎西有一个做中医大夫(曼巴)、会讲故事的爷爷桑丹,他因耳濡目染对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放假时,康珠扎西和小伙伴们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外来收购药材的人上山偷挖草药,他们机智、勇敢地与之展开较量,用实际行动保护了草原上珍稀的药材资源,充分体现了他们较强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以及对草原、大地的无限深情。桑丹爷爷曾经说过,康珠扎西“会成为草原上有名的小曼巴”。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劳动和学习一样重要”。康珠扎西的确逐渐成为爷爷希望的那样。

在两部小说中,阿爸的形象不可忽视。

在《草原小骑手》中,阿爸既要像传统的牧民一样照料牧场,又要顺应时代的潮流顺势而为。虽然他出场的机率并不多,但在关键处阿爸总会出现。可以说,他是道吉扎西的精神引领者,也是新时代甘南牧民形象的典型代表。阿爸告诉道吉扎西:“要像格萨尔一样,当个英雄。”对于一个正值精神发育旺盛时期的孩子来说,这样自然而然的教育定会深入骨髓,远比刻板的说教好得多。而在传统节日与习俗中,阿爸的教育也没有缺席。在亮宝节,阿爸说:“什么是宝?一座山、一条河、一棵树、一朵花、一只鸟……一代一代,亮宝节以这种庄严的仪式传承着,从这种感恩的仪式中,我感受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多么重要。”那些挂在他们胸前的珊瑚是代代传承的稀世珍宝——但那并非炫耀财富,而是一种呼唤,一种情怀。那些戴着红珊瑚、绿松石、黄蜜蜡等宝贝的人们,是迎接春天的生命欢舞,人们向着光明,对生命充满热爱,满怀希望。“为大自然,为前面更长的路,为更美的人,为更多的宝,这一切会成为你们的春天。你们才是草原上的骑手,才是草原上的宝。”阿爸还告诉他,插箭节是为了纪念从前战死疆场的英雄,把他们佩戴的箭插在山冈上,既是对他们的纪念,也是为了祈求和平。《草原小曼巴》中的阿爸也曾说过,你“以后会成为草原上的男子汉,种种生活都要经历”。看来,来自父亲的教育可能暂时缺席,但并没有永远缺失,而这样的教育往往是男孩成长的必修课,也是重要一课。

可以说,这两部小说均没有相对宏大的叙事,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波峰浪谷,全书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而然,记录着一群群孩子在辽阔草原上的日常生活、成长经历。在这里,学校生活、假期生活如紧密相连、互相渗透的两个篇章,共同构成了他们真实生活的全部内容。其实,喧嚣的生命律动从来不是指单一的水车马龙的都市生活,在略感孤独与寂静的茫茫草原上,更能感受到大自然蓬勃生命的春华秋实。事实也是如此。在纷繁的时代洪流中,远在甘南草原深处的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岁月的轮回、世事的变迁。但他们在感知、渴望外界新鲜事物的同时,仍然执著地热爱着自己的家园。他们深知,是草原与生俱来的滋养,使他们的家园天清气朗,富足安康。因此,他们更加珍视大自然的馈赠,更加珍惜人与人之间至真至纯的情感——同学转学、老师调离,友情、师生之情的描述频繁出现的离别中,依依恋恋之情可见一斑。

两部小说主旨明确,立意高远,语言清丽,节奏明快,是一幅现代版草原少年学习与生活的动人画卷,是一首草原深处传来的嘹亮赞歌,不仅赞颂了火热的时代,而且热情讴歌了以道吉扎西、康珠扎西为代表的草原少年的纯真与美好,他们是善良、纯洁、勇敢、智慧的一代,更是有理想、有作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一代。小说中大量关于甘南草原秀美风光的描绘清新怡人,令人过目不忘。水草丰美、林地宽阔、河水流淌、鸟雀欢歌。草原的气息扑面而来,草原的风情俯仰即拾,没有任何雕琢的痕迹,如草原上流荡的风、山间涌动的泉,无遮无拦,自由而欢畅,为两部小说的丰富与完美增添了诸多光彩。

来源:《青海法制报》2024.2.2

 1707069567426805.jpg

宋晓杰,笔名飒飒,1968年生于辽宁盘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从十七岁起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参加过第十九届“青春诗会”和“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2012—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出版诗集《纯净的落英》《味道》《宋:诗一百首》《忽然之间》《早班火车》,以及其他文集二三十部。曾获第二届冰心散文奖、2011年度华文青年诗人奖、辽宁文学奖、第六届全国散文诗大奖、《扬子江》诗刊双年奖等等。现供职于辽宁文学院文艺创作研究发展中心。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2544阅读 28 编辑:岗路巴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