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拉卜楞寺的“曼巴扎仓”:藏医药走俏国内外

中国新闻网 南如卓玛 2019-03-25发布

初春时节,甘肃甘南草原还零星飘着雪。晨光熹微,被誉为“世界藏学府”的拉卜楞寺“曼巴扎仓”(藏语:医学院)门诊部外,藏族男女用藏袍裹着头、戴着口罩排成长队。每个人一次只能限购一袋藏药。人群中的藏族大叔仁青告诉记者,自己曾最长排队三个小时。

资料图:藏医药浴法药液。江飞波 摄

已在雪域高原传承三千多年的藏医藏药,因其“秘制”而知名。近年来,民众养生意识提升,藏药逐渐走俏。西藏及四省藏区将藏医药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扶持,结合现代制药规范和传统藏医秘方生产的藏药产品正不断地从藏区走向内地、走向世界。

在甘肃夏河县,民众排队所购藏药出于拉卜楞寺六大学院之一曼巴扎仓(医学院),是1784年由第二世嘉木样久美昂务大师,先后引请西藏拉萨药王山利众院藏曼·益希桑布等创建,并开展藏医药学僧院式教育的地方。

1979年,夏河县藏医院成立,官方特聘拉卜楞寺曼巴扎仓高僧旦巴嘉措为首任院长。由此,该院的服务理念、临床用药方剂、药材采集加工、配方剂量剂型均承袭正统的拉卜楞寺曼巴扎仓。

该院现任院长、藏医主任医师桑老于1982年从甘南卫校首届藏医班毕业后分配到该院,师从旦巴嘉措高僧学习藏医药采集、炮制、临床治疗近二十年。

“那时候,一天有七八十个病人,现在病人越来越多了。”他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感慨,自己从医37年间,藏医药的发展不可同日而语。求诊的患者中,除了藏民众外,也有来自港澳台、美国、荷兰等境外和国外游客。

记者在取药窗口看到,一瓶洁白丸5.8元(人民币,下同),有病人开了一个月的药量,也不过五六十元。

在制剂室,每一道工序有单独的工作间,大部分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手工流程,少部分靠设备批量生产。

在外治科,藏药浴、哒尔嘎(放血疗法)、艾灸等诊疗室床位爆满,预约病人最多时超过200多位,每个住院病人大概治疗十天左右。

夏河县藏医院外治科主任旦智贡保介绍,该院大部分藏药材是按季节从周围山上采集的,采自哪个山,就用那个山的水冲洗干净。此后,或晾晒、或煅烧、或熬制……药材品种不同炮制方法亦不同,有些药材需炮制四五十天。

桑老表示,藏医药经过千年传承,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的检验历程,服务藏区及周边民众健康,而藏医药走出寺院,显示了藏文化的吸引力和开放性,在不断交流中藏医药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3279阅读 21 编辑:喜热布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