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再惹争议 媒体称其为“中国式”大骗局

中国西藏网 翟新颖 2016-04-15发布

近日,“含着吃”的极草失去合法身份被停产,有媒体“起底冬虫夏草”,称其为“‘中国式’大骗局”。有“软黄金”之称的冬虫夏草再一次置身风口浪尖。

4月12日,财新网发表题为《起底冬虫夏草:一个“中国式”大骗局的始终》的文章,称“自始至终,被捧上天的冬虫夏草是否含有有效成分饱受专业人士诟病。综其一生,不过是一个‘中国式’骗局罢了”。

章称虫草酸被认为是冬虫夏草的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但其实虫草酸就是甘露醇——一种非常普通而便宜的化工产品,被广泛用于食品、药物当中,一千克几十元而已。专家称,传统中药配方中虫草用得很少。此外,对于冬虫夏草的功效,一直没有较高级别的论文证据支撑,这是业内共识。

资料显示,上世纪60年代,在西藏1千克冬虫夏草可换两包单价3角钱的香烟;70年代,在青海、西藏,冬虫夏草的国家收购价为每千克21元。1974年,在青海省果洛州,不管什么品相的冬虫夏草的价格都是28元/千克左右。

自2003年“非典”以来,冬虫夏草步入了“奢侈保健品”行列,一路身价暴涨,每千克高达几十万元。但是,背后却是对其“身份”的种种质疑。

今年伊始,冬虫夏草就遭遇前所未有的“身份危机”。2月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称近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对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的监测检验。检验的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中,砷含量为4.4~9.9 mg/kg。冬虫夏草属中药材,不属于药食两用物质。有关专家分析研判,保健食品国家安全标准中砷限量值为1.0 mg/kg,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风险。

早在2009年8月6日,卫生部曾发文《蜂胶、冬虫夏草等不得挂“食”字号》明确指出:“卫生部未曾批准过冬虫夏草作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讨论后也认为,目前冬虫夏草尚缺少作为食品长期服用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数据,建议暂不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直到2012年8月15日,国家食药总局印发了《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方案》,第一次允许冬虫夏草直接被用为保健食品的原料,试点时限为批准试点企业相关产品之日起5年。同仁堂、康美药业、青海春天、劲牌有限公司、江中药业五家企业进入了保健品试点企业名单。

今年3月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称,含冬虫夏草的保健食品相关申报审批工作按照《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未经批准不得生产和销售。

正是在试点期间,“极草”迅速打开了市场,其冬虫夏草经营商青海春天创造了3年业绩增长30倍的神话。但这一神话在去年开始被打破。2015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在抽查中发现青海春天冬虫夏草产品的砷超标问题。2016年3月30日,青海春天发布公告称,国家食药总局勒令其停产。在包括央视在内的电视大作广告的公司主打产品冬虫夏草粉片“极草”被叫停。3月31日,被勒令停产仅一天的“极草”再获“合法身份”,同意换发《药品生产许可证》。事情再次变得扑朔迷离。

未到试点期限为何突然停止冬虫夏草试点工作?对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局局长毕井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冬虫夏草属于中药材,并非食药两用的物质,因此它不能单独作为保健品的原料”。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3627阅读 13 编辑:喜热布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