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传统藏医药融合现代诊疗技术焕发新活力

新华网 王大千、央秀达珍 2020-04-13发布

袅袅藏香中,来自牧区的患者才嘎趴在床上裸露后背,医生取出药包对病患部位进行热敷,再用轻重不同的手法按摩,随着药膏被皮肤逐渐吸收,才嘎背部因疼痛而紧张的肌肉也逐渐放松。

这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藏医院治未病科实施“霍尔美”疗法的情景。医生和患者置身于一间“特别”的诊疗室,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炎、气血不足等的疾病特征,这里装修成“黑牦牛帐篷”风格:仿制的灶台上摆上奶茶壶,墙壁用黑色粗纹路的壁纸,墙角还有一排隐藏在绿植背后的暖气。

“藏医治未病的传统价值和现代技术正在充分‘交融’。”治未病科住院医师美朵永增说,先把脉,再运用现代西医的体质分析仪,最后根据综合诊断,让患者在对应的环境中接受个性化诊疗、养生服务,达到人体功能平衡。

近年来,借新玉树建设的“东风”和新医改的契机,玉树州大力发展藏医药事业,针对藏区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者日趋增多的实际,利用现代技术打造藏医特色保健诊疗区,深受各族群众欢迎。

走进药浴科,淡淡的药材味弥漫四处。在配药室,犹如供暖系统的蒸气反应罐整齐排列,每个病人的药物经炮制后先在这里熬煮,待温度达到38摄氏度至45摄氏度,直接将药水送入各个病房,患者可以在病房的浴缸里进行药浴。目前,药浴科使用的藏药品种达68种,33张床位全年满负荷,年接诊量超过600人次。

“玉树地震之前,药浴科只有8张病床,患者药浴时使用最传统的木桶水浴,医护人员需要煮药、抬水、放水,费时费力。如今利用现代诊疗配套设施,传统藏医药焕发出新活力。”玉树州藏医院药浴科主任周本先说。

不仅是科室设置和医疗设备的发展,药品制作生产技术方面更体现出古今中西的有机融合。制剂科主任腕玛然旦说:“医院药材全部自采自制,以前都是丸剂、散剂,现在经过现代工艺提取、分离、超微粉碎,制成胶囊、颗粒等,患者服用更方便,疗效也更好。药品制作工艺逐步走向标准化、安全化。”

近十年来,医院生产藏药制剂品种从160种增加到260余种,年产量超过15吨。仁青芒觉、如意珍宝丸、二十五味珊瑚丸、石榴日轮散等畅销药品的原材料来自州内海拔四五千米以上的高山上,制作工艺却融入了现代技术,药量更精准,效果更安全。

“与现代化的‘交融’只能加强,这是藏医走出藏区,服务更多人的根本方向。”玉树州藏医院院长日洒说,从玉树地震前60余名职工、只有B超等简单设备的小医院,发展到现在192名职工,配备有CT、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诊疗设备的新型藏医院,医院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理念,更离不开国家的大力帮扶。

“有着悠久历史的藏医学有许多功能长期‘养在深闺’,直到近年,才伴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提升不断发扬。我们要推动更多医疗机构开展藏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将藏医药融入百姓生活,更好保障人民健康。”青海省中藏医药管理局局长端智说。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4073阅读 39 编辑:喜热布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