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尖扎县:非遗牵手文旅焕发新生机

青海日报 尖扎县委宣传部 2024-10-12发布

近年来,青海省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坚守文化初心,不断深挖非遗保护价值,从“精”字入手加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体系建设,以现代化、个性化激发非遗活态传承,从“细”处着手培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

“绒毛画”主要以牛羊等动物绒毛为原材料粘制,技艺起源于青海,曾经因制作工艺极为复杂淡出市场。尖扎县非遗传承人张吉祥通过不断钻研与创作,逐渐“复活”了此项技艺。在他手中,用动物绒毛、羽毛等粘贴制作而成的“绒毛画”古朴大气、栩栩如生,引来很多人参观收藏。

构建非遗长效保护机制,将热爱变坚守,这是“手艺人”与“守艺人”的传承。尖扎县积极探索非遗保护与传承新路径,鼓励非遗项目申报,严格把控评选,分配保护单位,扩大宣传范围,拓宽传承人培养渠道,做到既要发现又要保护还要传承。截至目前,共评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35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5项;搭建非遗长效发展机制,让手艺变收益,这是传统技艺与现代经济的链接。整合全县文体旅版块资源,促进非遗项目与经济产业双向赋能,升级“小作坊”开创特色非遗品牌,搭建“新链条”开发“非遗+”,传承技艺,带动增收。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设非遗工坊30间,解决就业600余人。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1221阅读 15 编辑:喜热布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