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的记忆——以卓尼农区藏族妇女的“莎茹”帽子为例

卓逊多杰微信公号 杨士宏 2024-01-11发布

这里的话题得从帽子说起,帽子虽然不在服装的范畴,但是服饰的有机组成部分,非常重要,甚至成为不同地域、不同生产类型和不同民族或族群的文化符号与历史记忆。

甘肃甘南卓尼(临潭)农区藏族妇女的帽子种类较多,过去在冬季劳作时一般戴“烟筒”(ཚིར་ཞྭ།)帽,逢年过节或转亲戚时戴金边毡帽(俗称窝窝帽—盛锡福产品为上品);春夏两季一般戴“莎茹”(ཞྭ་སྦྲུལ།或བྱ་སྦྲུལ།)帽子,节庆时间可戴礼帽(盛锡福);还有一种叫“珊瑚班玛”(བྱུ་རུ་པདྨ་།)或(སྤེལ་མ།)的头饰。戴“珊瑚班玛”有年龄界限,一般多为芳龄女子和少妇。

而他者则把这部分戴“莎茹”帽子的农区藏族女性,称作或书写为“三格毛”,把她们戴的帽子叫“石榴帽”或“虎头帽”。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给关心、关注和设问的游客或研学的人们一个完美、科学的答案。

近年来在参与整理《世巴-阿迦一卓尼世传史诗》的过程中,发现《大鹏(琼)说》的内容与长期以来难解的“莎茹”帽子的“文化谜底”越来越接近,并与该书主编帕巴香巴先生进行过深度讨论,且有了初步答案。千百年来流行在卓尼地区的民间说唱,其内容对琼鸟(大鹏)关注非常,在收集的《宇宙类》(创世)八篇说唱中,有两篇用大量的篇幅讲述众鸟之王“琼”的故事。

“要说大鹏的主食,主食则是黑猛蛇”。

头部冠峰十二齿,它的含义是什么?

头顶十二锯齿冠,相征天上日月星。”[1]

“琼”主要以降食黑色毒蛇为主,是一个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在早期的藏文化中,“琼”是“象雄文化”和苯教信仰的一种图腾,后来,“琼”被人们视为祥瑞之鸟,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另外,在《世巴-阿迦一卓尼世传史诗》出版发行会上,会议开始前,工作人员播放卓尼宣传片,笔者眼前突然一亮,在屏幕闪现“三个毛”的藏书写“བྱ་མགོ་མ།”之瞬间,可能因长期接触语言研究的原因,对一些陌生词语非常敏感。无独有偶,卓尼扎古录、临潭术布一带的藏族妇女头饰,因在发辫及其配饰上缀有贝、珠及银铜等金属制成的类似钮扣之饰品,故被称为“提提玛”(ཐོབ་ཐུབ་མ།),汉译为“钮子头”饰。那么,“三个毛”(བྱ་མགོ་མ།),不知是制片者或者是撰稿人有意无意的书写巧合,还是激活了忘却已久的记忆,觉得用词得体,与“提提玛”(ཐོབ་ཐུབ་མ།)相比较,构词结构合理,文化内涵清晰。根据藏语语义,可理解为“琼冠头饰”。因为藏语“བྱ”在此专指“琼鸟”(བྱ་རྒྱལ་་ཁྱུང་ཆེན།)、“མགོ”意为“头”,可会意为帽子或“冠”;“མ”指女性。

因此,“三格毛”应该是文化人最早书写“བྱ་མགོ་མ།”的汉语音译,只是所用的三个汉字从字面上意义上给人们造成了诸多误解。

至于“བྱ་མགོ་མ།”(琼冠头饰),应该以“莎茹”(ཞྭ་སྦྲུལ།或བྱ་སྦྲུལ།)帽子和“珊瑚班玛”(བྱུ་རུ་པདྨ་།)的结构、寓意为切入点,进行分析讨论。“莎”即藏语“ཞྭ།”的音译,指帽子。若将“莎茹”帽子平展铺开,则呈现出的是一只两翼伸展而带有尾羽的“琼鸟”。帽子的记忆——以卓尼农区藏族妇女的“莎茹”帽子为例4.jpg

所以,可将“莎茹—ཞྭ་སྦྲུལ།”视为“琼冠头饰”(བྱ་སྦྲུལ།);顶部缀有红珊瑚或玛瑙的锯齿状点缀,则是“世巴”唱词中象征琼鸟的“冠峰十二齿”;帽子两侧垂于左右耳际,约5厘米长的黑丝线穗子则为“སྦྲུལ།”,象征黑色毒蛇,是“琼”的膳食。在当地藏语方言中,一般将蛇“སྦྲུལ།”读作“ʐu”。因此,“莎茹”帽子的文化内涵应该是“琼鸟降蛇”帽饰;“珊瑚班玛”(བྱུ་རུ་པདྨ་།),顾名思义,是用红珊瑚串缀成的一款头饰,“班玛”,指代莲花,是溢美之词。在一些介绍卓尼民俗服饰类文章中,将“珊瑚班玛”描写成一种“梯形”头饰。其实不然,若将“珊瑚班玛”平面展开,呈现在眼前的也是一只腾飞的“琼鸟”。帽子的记忆——以卓尼农区藏族妇女的“莎茹”帽子为例5.jpg

近几年在甘肃省舟曲、迭部、宕昌等县相继发现了很多早期的苯教经书,其中也有不少关于“琼”的图文,说明“琼”在早期藏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地域之广。透过卓尼农区藏族妇女的“莎茹”和“珊瑚班玛”帽饰,“琼”作为一种古老的信仰图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渐变成为了当地妇女顶戴在头上的鸟中之王和久远的信仰印记。

注释引用:[1]世巴-阿迦一卓尼世传史诗》、(上册)四川民族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P201、205。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3494阅读 23 编辑:喜热布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