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窋城:周王朝兴起的见证

本站原创 文/图 才旺瑙乳 2024-02-26发布

从周祖陵看到的庆城县城.jpg从周祖陵看到的庆城县城

日前,笔者在对甘肃庆城(原庆阳县)史地文化的探访中,发现周祖遗踪至今仍然备受当地人推崇。其中尤以不窋城和周祖陵为甚。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专家学者的考证与论述,已在不窋墓遗址周边兴建了“周祖陵国家森林公园”。

在数十世周主中,公刘因其居功至伟为世人所熟知。如《诗经》中记有《公刘》篇,曰:“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场乃疆;乃积乃仓。……”甚至当代大诗人刘仁勇也取“公刘”为自己的笔名。而作为周族数百年辉煌基业的奠基人,公刘的世祖——不窋在周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却显鲜为人知。

不窋是夏朝末期周族部落首领,出生于邰(今陕西省武功县),他的父亲后稷是夏朝的农官。不窋子承父职。由于当时夏朝孔甲帝“好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叛之”,致使朝纲大乱。不窋弃官出走,率领周部族迁徙到今天的庆城一带。这一带古称北豳,当时主要是以狩猎游牧为生的戎狄部族的活动范围。

不窋在当地定居后,开始教民众将地穴式居住改为窑洞,并且重农耕,提倡饲养家畜、家禽,植树种花,为周族早期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此,不窋为民众所拥戴,修不窋城而居。

不窋城遗址在今庆城县城东南3里处。据《庆阳府志》载:“周祖遗踪,即府城东山周祖不窋所居也。高阜平衍,远眺俯览,城郭山川豁然在目,遣怀寄兴者可以发幽思而宣湮郁。”但在笔者寻访时,历经数千年风雨洗礼的故城只剩下掩映在荒草与灌丛中的断垣残壁。然而,从这些仅存的物证中,依然不难想见当年不窋在此筑土修城时的艰辛与决断。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族的勃兴与周王朝数百年的辉煌正是肇始于我们眼前的这一片隐迹之地。

不窋在北豳

关于不窋以及其后数代周主的存在与活动,由于历史记载的遗漏和相关历史佐证的匮乏,对这一段历史的研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学术界或者以讹传讹,或无人关注。包括现当代的史学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白寿彝,古文字学者王力等在谈及这一段历史时,或语焉不详或轻描淡写。如郭沫若先生在他所主编的《中国史稿》中仅仅说到:“周人原处黄土高原,那里适于种黍稷,很早就是一个经营农业的部落。后稷三世孙公刘时,农业更为发达,遂定居于豳(今陕西旬邑)。”而根本没有提及不窋居于北豳的史实。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才有学者将目光投注到这一段本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怀着对这一段历史的兴趣与疑惑,笔者走访了长期致力于周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庆城籍专家王光普先生。王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担任庆阳县(今庆城县)政协文史委员期间,为了编写周祖文化资料,曾于1985年专门对当地历代史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所记载的不窋活动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史志记载的不窋肇生处,“在县城北三十五里之处,此地原名延庆城,今名延庆村,此地东留眷马山,西遗手拍墙。有天子掌、娃儿岘、砚台冢、圣水塘、白马涧、擂鼓坪等,遗迹今仍尚存。”

从周祖不窋墓附近出土的绳纹红陶器,属新石器时代制品.jpg 从周祖不窋墓附近出土的绳纹红陶器,属新石器时代制品

据王先生介绍,他曾走访了该记载中的每一个地点,考证了各遗址并搜集了大量流传于民间的相关传说。同时,王先生还悉心收集了当时各学术刊物所发表的关于周族历史的论文。王先生和有关专家认为,周先祖不窋曾以现庆城一带为部族活动中心。有关记载始见于《国语》、《诗经》,在《史记·周本记》中也有详细记述,并排了世系。《明统志》也有记载:不窋墓“碑文剥落,上有片石,大书:周祖不窋氏墓”。又据《庆阳府志》、《庆阳金石志》记载:明嘉靖十九年(1510年)御史周南、庆阳知府何岩,曾重修墓貌、殿宇,并立碑于墓前。清守道王天鉴有诗刻石。清道光二十九年(1819年),庆阳知府步际桐、庆阳营参将察隆阿也在城东三里山颠不窋墓立碑,大书:周祖不窋之墓。此碑碑文尚存。

周祖不窋墓用砖墙围圈保护.jpg周祖不窋墓用砖墙围圈保护

庆城县城东三里的东山山颠,有一处明显土筑痕迹的东西向的长方形土冢,这就是历代都称之为“周祖不窋之墓”的墓冢。除了墓冢周围有明显的一层土筑痕迹外,在冢北靠西有一小窑洞,洞内后壁至今还留有一层东高西低的坡形青石片,青石片下土质较为松散,青石片上土质较密,但都没有杂质,也没有夯筑痕迹,可见青石片上土层为后世加修。这正与《明统志》所说的:宋不窋墓,“上有片石”的记载相符合。

明嘉靖时碑,1986年出土于不窋墓附近。“周”残缺,“不窋”字迹清楚.jpg 明嘉靖时碑,1986年出土于不窋墓附近。“周”残缺,“不窋”字迹清楚

王先生在考察中曾在当地一位村民的家中发现一块青石做成的窖盖,这块窖盖呈长方形,质地为青砂石,其表面大部分已经被凿平或磨平,没有文字痕迹,但是在石片的一角还可以看到断续碑文约二十字:“……不窋生鞠,鞠生公刘,俱在……公承公先祖……不窋承……乾成……”经考证应为明嘉靖年间所立之碑。

从上列考证可以认定,今庆城东三里东山山颠的墓冢,就是周祖不窋的墓冢。

当笔者问及,近年学界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不窋及其后的公刘主要活动地在今宁县一带。王先生表示,从历史资料看,公刘出生在庆城。更多的实物遗存和佐证说明庆城为周祖不窋的主要活动地。

周先祖的迁徙

在庆城边的环江与柔远河的交汇处,笔者驻足良久——由此而下,泾河流域便是周祖和他的部族曾经生衍并往来迁徙的川塬沟峁。一个远古氏族的背影就在其中若隐若现。

周先祖四次迁徙路线示意图(资料图).jpg周先祖四次迁徙路线示意图(资料图)

在周族早期一千余年的历史中,周先祖曾经以邰为起始,进行了北、南、西、东四次大规模迁徙。第一次大迁徙便是由于不窋被罢免了在夏朝的官职之后,带领他的部族由邰迁往北豳。“豳”字的象形意义为一个烹煮肉食的器皿。由字义可以看出,北豳之地原为游牧狩猎的戎狄部族所占。在不窋及其后代定居北豳之后,由于提倡农耕等等措施,使得周部族的经济实力有了迅速提高。但是,周部族毕竟是“北豳”这片土地上的外来者,面对内部发展的要求和周边戎狄部族的侵扰,及传至公刘一代,周部族又进行了第二次迁徙。这一次,公刘率领部族由庆城迁到了西峰塬上,建立了古豳国城。

根据有关学者的推断,周部族在公刘的带领下所做的迁徙,原因诸多,但主要的原因普遍被认为是戎狄对农人囤积的劫掠,迫使周部族逐渐离开北豳。在随后的历史中,周部族还进行了第三次和第四次迁徙,直至最终定都于镐。

周祖陵.jpg周祖陵

周祖不窋墓前的墓碑亭.jpg周祖不窋墓前的墓碑亭

可以想见,作为以农耕为主的周部族,迁徙必然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战略。因为,“安土重迁”是所有农耕民族的特点,非万不得已不会放弃自己的土地而背井离乡。不过,从历史的结果看,这几次大规模的迁徙,使得周部族扩大了自己的活动范围,提升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规范和社会文化,为后来周王朝的数百年辉煌打下了坚实基础。

古豳遗风今犹存

随着寻访的深入,笔者对黄土高原的文化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史记·周本记》载:“不窋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怠业,时序其德,遵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 可以说周先祖继承了轩辕黄帝时代或者更早的农耕文化,并加以发展。在此基础上积累了更为丰富的政治、经济、道德等华夏文明传统。由于周先祖的功德,直接形成了周的礼仪,影响了整个华夏民族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个性。

周祖不窋塑像.jpg周祖不窋塑像

周祖鞠陶塑像.jpg周祖鞠陶塑像

周祖公刘塑像.jpg周祖公刘塑像

至今不仅仅在庆阳,乃至整个黄土高原和北方,民风纯朴,“……好稼穑,勤本业,民醇不讼,士笃懿,有文礼,重丧祭,尚义举。”民众勤劳、朴实、憨厚、直率,性格粗犷和豪放。有学者认为,这实际上就是周文化优秀道德品质的遗存,或者化身。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知庆州时,有感于不窋对华夏文明的不朽功绩,曾赋诗歌颂:

“烹葵剥枣古年丰,太守劝农农勉听。莫管事殊俗自同,从今再愿调豳风。”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2323阅读 19 编辑:喜热布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