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藏区的格萨尔风物遗迹述略

《巴蜀史志》 文/ 王田 2024-07-25发布

格萨尔风物遗迹指的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反映史诗《格萨尔王传》中人物生活场景、战争场景的遗址、遗迹、神山圣水、口碑传说等。总体来看,格萨尔风物遗迹可划分为自然景观、人文遗迹两大类。

卷帙浩繁的《格萨尔王传》通过众多民间说唱艺人传播到广大藏区的牧场与村寨,继而内化为藏族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藏族民众并非单向地接受说唱艺人的精彩表述,相反,民众会把周遭世界的自然、人文景观与史诗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相联系并展开想象。由此,精彩纷呈的史诗内容成为各地藏族民众可以仰视的神山、可以朝拜的庙宇,可以触摸的器物。在一定程度上,格萨尔风物遗迹是《格萨尔王传》的一种特殊叙事形式,是物态化、具象化的“叙事文本”,颇具历史考察价值。

川西高原的甘孜藏区、阿坝藏区普遍流传着《格萨尔王传》,德格阿须草原更被认为是格萨尔王的诞生地,以这里为核心向外辐射,千百年来养成了浓郁的格萨尔文化沃土,众多的格萨尔风物遗迹即是重要的表征,下文择要概述之。

一、德格:格萨尔王的故乡

(一)阿须草原:格萨尔王的诞生地。

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北部的阿须草原地势开阔,山峦环绕,雅砻江穿流而过,当地藏族民众笃信这里是格萨尔王的诞生地,是他们心中的净土。阿须草原上原有格萨尔王出生地遗址,当地政府还建有格萨尔王纪念馆。

阿须草原上随处可见格萨尔王诞生、幼年时期的生活印记。诸如,草原上两个深深的脚印,被认为是格萨尔王的母亲分娩他时留下来的;格萨尔王出生不到1天,便用弓箭射死7只孽鸟时留下的背靠印和脚印;有因格萨尔王幼年时居住过而得名的嘎青岩;有因格萨尔王幼年放牧而得名的“然尼坝”“热火通”;有因格萨尔王与母亲一起打猎为生而得名的“珠哥达”。

川西藏区的格萨尔风物遗迹述略1.jpg东谷寺明代唐卡《格萨尔王》

阿须草原的其他不少地名均与《格萨尔王传》颇有渊源。譬如,“据坝”源自格萨尔王在此地给将士们分发物资;“夏卓龙”因格萨尔王在此地用弓箭射落一只鹰而得名;“磨勒”因格萨尔王在此地砍掉恶魔头颅并卦卜吉凶而得名;“噶日通”因岭国军队曾在此驻扎而得名;“达衮”因岭国大将阿加贡波在此作战时勇猛如虎而得名;“力邛”因岭国大将力邛之妻曾在此居住生活而得名;“西邛立日充”因格萨尔王在此降服恶魔如鲁而得名;“俄支”因收藏有格萨尔王侄子的宝刀而得名。

(二)龚垭:岭国大将嘉擦城堡遗址。

嘉擦是家喻户晓的岭国30员大将之一,嘉擦城堡则位于德格龚垭拉翁通地方的山梁上。嘉擦城堡与古代的中岭部落遗迹相连,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目前,在嘉擦城堡遗址上修建了龚垭寺,在寺庙的墙体下半截和后山处,仍明显可以看到古城堡遗址的断垣残壁。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岭国分为上、中、下3部,而龚垭地区就是岭国中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来,格萨尔王统一岭国,就派遣同父异母的哥哥嘉擦镇守龚垭一带,直到1406年被德格土司家族所取代。而此时,嘉擦城堡四周仍有嘉擦射箭留下的箭路痕迹;有格萨尔王护法长寿五女神佛塔遗址;有嘉擦遇见神仙白梵天王的地点;有“察工多日”崖,相传嘉擦征战时常常获胜后痛饮欢歌,趁着酒兴将酒碗抛向崖壁,留下碗痕。

(三)俄支:岭国都城森周达泽宗。

据《格萨尔王传》记述,格萨尔王统一岭国后定都森周达泽宗,其地在德格西北部的俄支地方。森周达泽宗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四周有城墙,除少部分坍塌外,大部分仍保存完好,其外围城堡遗址也清晰可见。城外的东、西、北3个方向各有一座用土夯筑而成的岗楼。虽经风雨侵蚀,城墙基石上的格萨尔王雕像依然清晰可辨。位于森周达泽宗西南方向的松石九梁大宝帐,传说是岭国内务大臣的办公地。

二、德格周边的格萨尔风物遗迹

除德格外,其周边的石渠、甘孜、色达、白玉、新龙、炉霍、道孚、康定等地,也有众多与《格萨尔王传》相关的风物遗迹。川西藏区的格萨尔风物遗迹述略2.jpg

白玉噶拖寺至今保存着格萨尔战将的铠甲和战刀

石渠地区被誉为岭国大将查香丹玛的故里,这里也是《格萨尔王传•丹玛青稞宗》发生的地方,因而众多的遗址、遗迹均与史诗有着深厚渊源。比如,洛须龙溪卡地方有邓玛宗遗址;达真甲日地方有尼绷达尔雅城堡遗址;瓦图地方有格萨尔王妃珠牡的夏季行宫遗址;当地的噶依温泉也被称为格萨尔温泉;在松格嘛呢石经城发现了30余尊描绘格萨尔王及其30员大将的精美石刻。

在康区负有盛名的甘孜绒坝岔马,被认为是格萨尔王征战中路过此地留下的马种,这里甚至有格萨尔王放马的地点“其达柯”。另外,甘孜乃龙神山有许多格萨尔王遗迹,比如,岭国30员大将赛马图景和修行洞;少年格萨尔王觉如与岭国乞丐赛马相遇时的遗迹;晁同降伏妖魔遗迹;自生的格萨尔王降生图景;自生的格萨尔王宝藏守护神马头明王图像。

色达是岭国长系部落上岭色尔坝八部的故里,这里的格萨尔文化氛围非常浓厚。比如在昂拉神山附近有一座高10余米、周长100米的土石堆,相传为色尔坝八部首领色尔贝•尼绷达尔雅住地的宫殿遗址,且得到格萨尔伏藏大师仲堆•尼玛让夏的认定。色尔贝•尼绷手下有4位大臣,而色尔坝一带是吉唐扎西绕登、杰噶班玛旦真的属民居住地。又如色达翁达西北部的雅格山被瑜伽大师玉柯秋央让卓认定为格萨尔王神山。再如色达霍西涅柯沟内的阿甲神山,因岭国大将阿奔城堡的靠背山而得名。

白玉河坡地区因生产制造岭国兵器和日常生活用品而闻名藏区。河坡“当巴”地方留有古时制造兵器留下的炼铁遗迹;河坡“拉吉”地方因格萨尔王曾在此地检阅部队而得名;河坡“卡塔”地方因格萨尔王所属瓦西昌台部落的行宫建在此地而得名,意即“毗邻宫殿”;河坡“吉松姆”地方因格萨尔王曾在此地营救自己的孩子而得名,意即“保护王子”。

川西藏区的格萨尔风物遗迹述略3.jpg传说格萨尔王爱妃珠牡沐浴的珠牡措

新龙地区藏语称为“瞻堆珠牡宗”,该名称来源于《格萨尔王传•霍岭大战》。当时,格萨尔王率领的部队在霍尔国频繁遭遇凶悍攻击,打仗携带爱妃珠牡多有不便,于是格萨尔王将珠牡安顿在“瞻堆”官寨,直到战争取得胜利。基于此,后人称该地方为“瞻堆珠牡宗”,意为珠牡居住过的地方。此外,新龙还有拉扎呷神山、雨毡遗址、阿色相达格萨尔王点将台、嘉擦试剑石等遗址、遗迹。

炉霍地区旧时也称“霍尔章谷”,当地人认为章谷是当年格萨尔王征战四方大敌之一的霍尔白帐王及其属民居住之地。炉霍境内有不少涉及霍尔的遗迹,比如,相传位于嘎啦中至虾拉沱一带的古老城堡是霍尔白帐王的城堡。

道孚地区被认为是《格萨尔王传•玉绒色宗》发生之地,道孚玉科草原上留下许多相关遗迹。玉科境内有格萨尔时期的城墙遗址和拴马树;各卡地方有格萨尔王搭帐篷的遗迹;龙灯地方的一片草原被称为格萨尔塘,传说是格萨尔王征战弭药部落时安营扎寨的地方,这里尚有点将台遗址。

康定传说是格萨尔王征战途中的歇息地。康定新都桥曲木寺内珍藏一尊“嘎东塔”,相传格萨尔王在攻打第六圣僧鱼子王时,凭借大臣阿嘎然探来的敌方情报而取得胜利。格萨尔王为表达对阿嘎然的谢意,赠送他一尊“嘎东塔”和一顶头盔,护佑其降妖除魔。

理塘地区有不少格萨尔风物遗迹。今勒普寺之前身被认为是格萨尔王家庙;兔耳神山周围有格萨尔时期的佛塔、手印、马蹄印、大将修行洞等遗迹;森格玉宗神山脚下有格萨尔王的修行泉、珠牡织布的遗迹;格聂神山周围有格萨尔王的试剑石、王妃帐篷遗迹、马蹄印;下木拉的“马岩”地方,传说因格萨尔王曾派遣一位名叫“马岩杰布”的将士驻扎此地而得名。

巴塘地区与格萨尔有着不解之缘。巴塘措拉地方又名“岭嘎溪”,有“岭国后裔”之意,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姜岭大战时期的古堡、格萨尔王大营盘和格萨尔王试剑石、磨剑石;巴塘虎头温泉被认为格萨尔王曾在此沐浴;章柯草原流传着“赛马登位、珠牡寻马”的传说,还有格萨尔王劈石以鼓舞士气的遗迹。

乡城地区也留下了格萨尔时期的遗迹。乡城青麦地方的松牧牛场上有格萨尔王测力石;沙贡地方有达根格萨尔温泉;洞松地方有格萨尔王鞭笞硕曲除恶蟒的遗迹;平顶山“通沙贡”,意为“积土而成山”,相传因格萨尔王在尼斯村脚的山坡上掘下一锄土,并投掷到硕曲河岸的村寨北面形成山丘而得名。

三、川西北阿坝县的格萨尔风物遗迹

地处川甘青结合部的阿坝县一带,有不少与《格萨尔王传》颇有渊源的自然人文景观、民间传说。比如该区域内一些地名来历就可以追溯至格萨尔征战四方时期。

阿坝,藏语发音为“阿洼”,而“阿”是“鼓”的意思。相传姜岭大战后,战败的姜国萨当王带着残部一路逃亡,格萨尔王紧追其后。一日来到一个山顶,眼前豁然开朗,格萨尔王骑马驻足山巅,用鞭鞘指着山下说,下面的地盘像一面巨大的鼓,被四周蜿蜒的山脉包裹其间,而西南两水环绕、一面靠山之处就是鼓声最响亮的地方。随即,格萨尔王把“阿洼”的西面土地赐给哥哥嘉擦,并说待嘉擦修好宫殿和寺院后,一定来居住。从此这片形似巨鼓的土地被称为“阿洼”,而西面两水环绕、一面靠山的土地被称为“安斗”,这是藏语“我来居住”的意思。

相传阿坝附近有一个叫丹玛的部落,一次部落首领抢走岭国美女,引来杀身之祸。岭国出兵打败丹玛部落,还缴获大批青稞,准备将之运往岭国。负责运输的是王妃珠牡,为尽快把青稞运离丹玛,她就在自己的领地内修建了一排排粮仓,并将丹玛的青稞储存起来,之后再慢慢转运至格萨尔王的城堡。由于储存青稞的仓房不能承受太大重力,又要通风预防青稞发霉变质,因此一排排的仓房被隔成许多小间。当青稞运完后,废弃的仓房开着无数扇门窗,后来这个地方就被称为“格莫”,意思是有很多门。而运输过程中,散落的青稞第二年便长得颗粒饱满。直到今天,格莫地方仍是阿坝地区远近闻名的青稞主产区,当地人相信这得益于珠牡曾在这里存储粮食。

阿坝麦坤地区的灿木扎地方属半农半牧地带,这里牛羊肥壮、青稞高产。相传格萨尔王的伯父绒擦察根曾在征战中路过此地,对这里的山势地貌留下深刻印象。后来的岭国庆功封赏大会上,格萨尔王问绒擦察根想要什么样的封赐。绒擦察根回答,自己年事已高,想要一个安度晚年的福地。他描述那个地方,山顶上鹿群追逐嬉戏,百花盛开;半山上牧歌悠扬,水草丰美,牛肥马壮;山脚下鼓声阵阵,人们在庆祝丰收。格萨尔王满口答应,并说那真是一个“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的地方啊!而绒擦察根得到的这块“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的宝地,藏语发音正是“灿木扎”。

阿坝城东南面有一块大草坝,藏语称为“麦拢恰塘”,意为镜面一样的草坪。

相传自岭国时期开始这里就是物资交易的市场,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开市,交易7天,期间商贾云集、热闹非凡。这一市场交易传统延续到阿坝麦桑第九代土司安木让时代,他曾下令取消这一市场交易形式。几年后,土司安木让去西藏朝圣,途中多有不顺事情发生。回到阿坝后土司开始反思,又经过打卦得知,自己破坏了自格萨尔时期就延续下来的市场交易传统,受到神灵怪罪。于是,土司请来大批僧人在麦拢恰塘念经3日,随即恢复市场交易活动。这一商贸活动传统延续至今,被称为“扎崇节”。

川西藏区与《格萨尔王传》有关的风物遗迹数不胜数,上述提及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这些格萨尔风物遗迹是描述、传承史诗的一种载体,当地藏族民众通过可眼观、可触摸的风物遗迹,更为直观地记住了格萨尔王的丰功伟绩。(作者简介:王田,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1]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局、甘孜藏族自治州格萨尔办公室编:《史诗的家园——格萨尔故里文化遗产撷珍》,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

[2]袁晓文、李锦主编:《藏彝走廊多彩的格萨尔》,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

[3]甲央齐珍:《略论〈格萨尔〉在德格地区的流传》,《西藏研究》,2016年第1期。

[4]扎西次仁:《格萨尔与甘孜州》,《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2期。

[5]马成富:《黄河第一湾与岭国格萨尔渊源考》,《西藏艺术研究》,2004年第2期。

原刊于《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1522阅读 12 编辑:喜热布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