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扬·创巴仁波切

本站原创 pmlm 2013-09-16发布

秋扬·创巴(邱阳/丘阳创巴)仁波切(1939-1987),男,藏族,1939年生于西康囊谦(今青海玉树境内)。

第十一世创巴朱古,东藏苏芒寺总住持,伏藏师,持有噶举及宁玛两派传承,同时也是利美(宗派无偏向)运动的支持者。他是藏传佛教中最早至西方弘法的先驱人物,欧美人士心目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精神导师之一,同时也是优秀的学者、诗人、艺术家。他的一生富于传奇,以狂慧(Crazy Wisdom)的风格为人所熟知,同时也因其前卫大胆、惊世骇俗的行事作风而倍受争议。

生平

一、降世

1939年,出生在囊谦一个穷苦的家庭。

1岁时,被认证为第十一世创巴朱古,被迎入苏芒寺,当上了苏芒寺的主持。

二、闻思修

8岁,由噶玛巴授沙弥戒,师从噶举高僧伦巴多吉、第十世创巴仁波切的弟子噶玛丹增等人,学习佛教戒律、书法、绘画 、舞蹈等各方面的知识。

9岁时,遇见了蒋贡康楚·钦哲欧泽仁波切,13岁,去雪谦寺,跟随蒋贡康楚仁波切学习禅修,学业方面则以岗夏堪布为师。经过严格的苦修苦读,他对藏传佛教的教义都有了广泛而深入的了解,尤其在坐禅方面的功夫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17岁,取得了堪布学位,被认定是一位有资格的伏藏师。

三、深造

1959年,到达印度。

1959-1963年间,担任“青年喇嘛学校”的精神导师。

1963年,获得了斯邦尔丁倡议者(SPAULDING SPONSORS SHIP)的资助,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

在牛津大学期间(1963—1967年),他研习了比较宗教学、心理学、艺术、西方文化等课程,不仅掌握了在西方传播藏传佛教的工具——英语,同时也对西方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他也学习日本花道,并得到草月流日式插花学校的学位。

 

四、还俗

1969年,创巴仁波切因一场车祸而左半边身体瘫痪。这个事件为他带来了清晰又充满着解放意味的心灵启示,他决定不再囿于莫测高深的僧侣形象,而选择舍戒还俗。

同年,他完成生平第一本英文佛学实修著作《动中修行》(MeditationInActon),分别在英国及美国出版。

1970年,与迪安娜·朱迪斯·皮布斯( DIANA JUAITH PYBUS )结婚。

 这事在桑耶林坐禅中心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随后创巴仁波切离开了苏格兰,去了美国。这一变更,却为藏传佛教在西方的传播开创了新局面。

五、弘法

1967年,创巴仁波切来到苏格兰,与阿贡喇嘛一起,在约翰·斯同之家(JOHN STONE HOUSE)建立了西方第一个藏传佛教中心——桑耶林(Samye Lin)。

1970年 5月,创巴仁波切抵达美国,受邀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佛法。

不久,在佛蒙特州北部的青山创建了噶玛曲林佛教坐禅研究中心,别称为“虎尾坐禅中心”。 

1970年11月,又在科罗拉多州的不尔顿( BOULDER)创立了噶玛宗坐禅中心。这个中心规模较大,能容纳近千名美国的藏传佛教修习者。中心分两部,一部分在城区,用作坐禅、工作、住宿等活动;一部分则在郊区,克林思要赛西北约 50里处的洛佛法中心(THE ROCHY MOUNTAIN DHARMA CENTER),这是一处占地 40英里的环境优美的多山地带,极适宜坐禅、修行。

以这个坐禅中心为基础,秋扬·创巴仁波切先后在美国各地成立了多处坐禅中心。

 

顶果钦哲仁波切与创巴仁波切

在北美传法的17年间,创巴仁波切打响了活泼有力和具争议性的老师名号。他的英文流利,属于第一批能够直接和西方学生讲话而不需要翻译的喇嘛之一。他的足迹遍及北美和欧洲,主持数百场开示和研讨会。他在美国的佛蒙特和科罗拉多,以及加拿大的新斯科细亚省都建立了主要的中心,许多较小的佛法修习中心也遍布北美和欧洲的城市。

1973年,在学生及好友铃木禅师的支持之下,创巴仁波切又设立了“金刚界”(Vajradhatu)这个世界性的组织,来统筹管理全美的直属静坐中心。

1974年,他在科罗拉多州建立了“那洛巴学院” (Naropa Institute),后来发展为那洛巴大学(Naropa School)。这是一所结合了哲思研习和人文艺术课程的创新学院,是西半球第一所佛教大学,被超个人心理学家肯恩·威尔伯喻为“目前全美唯一的一所真正具有整合精神的佛学院”。

1976年,创巴仁波切开始发展出一种伞状的世界性培训组织,取名为“香巴拉精神勇士中心”,并结合了日本书法、花艺、茶道、养生、舞蹈、剧场及心理治疗等课程项目,为的是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的修行中。

他还开设过曼陀罗戏剧班,将古老的藏舞、藏戏与西方现代表演艺术融合起来。

1983年,创巴仁波切在加拿大东岸新斯科夏省(NovaScotia)远离尘烟的一座小岛上,建立了甘波修道院,并指派佩玛·丘卓为首任院长,这是北美第一所为西方人设立的藏密修行道场。 

六、示寂

1986年,创巴仁波切移居加拿大新斯科细亚省哈利伐克斯市。

1987年4月,创巴仁波切于新斯科夏省辞世,得年48岁,他短暂而丰硕的一生以及精彩绝伦的演出就此划下句点。 

 

著作

创巴仁波切共出版了14部富有时代精神的现代佛典,诸如众所熟知的《突破修道上的唯物》、《自由的迷思》、《动中修行》、《东方大日》、 《觉悟勇士》等等。他融通东西方哲学、宗教、心理学、艺术、戏剧等文化素材,最为人尊崇的才能就是擅长以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来诠释传统佛法的最高旨趣。 

他在翻译的领域也很活跃。他和法兰萨斯卡·弗曼特共同新译的《藏密度亡经》,于1975年出版。之后他成立那澜陀翻译委员会,目的是为学生翻译法本和仪轨文,也公开发行重要的法本。

评价

创巴仁波切是把佛法介绍到西方世界的重要人物。他把西方文化和自己的传统结合起来,使得最古老且甚深的教法以完全当代的方式呈现。他讲授的“狂慧”(crazy wisdom) 和“无情的慈悲” (relentless kindness)吸引了一大批“垮掉的一代”美国青年。他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去讲解、阐释藏传佛教,赢得了无数西方弟子的厚爱。

纳长仁波切( Ngak'changRinpoche)指出:“创巴仁波切之弘法,尤其是在当代英语中对大乘佛法的弘扬,是一次突飞猛进的渗入,足以带来超越文化和历史形态的意义。”

在西方教授佛法的短暂时间里,创巴仁波切的成就是深远非凡的。仅就经典的《觉悟勇士》一书,自1984年在美出版后,至今已被翻译成16种世界语言发行,利益众生,已远超越地域、文化、宗教的藩篱。现在,世界各地的大小香巴拉禅修、闭关中心,亦多达两百座。他所强调之众生本具的“本初善”,他的宏观眼界、奉献无私与无尽慈悲的精神,深深启发着所有的学生,以及那些未曾谋面、仅仅阅读过他的书籍的真挚求法者。

创巴仁波切在诗歌领域中的贡献同样突出。他长于将西藏古典诗歌的因素与西方文化,与美国生活形式结合起来。他的诗歌创作,充分显示了诗人驾驭英语的能力。其西藏民族特色的意象和生动活泼的字句,表现了一种将宗教色彩和世俗情感融为一体的独特风格,把读者带进前所未闻的精神境界。

他的弟子,诗人金斯堡指出:创巴仁波切从早期的藏语格律诗到1975年自由体的即兴诗,反映了西藏上师的“善巧法门”,他采用意象主义、后超现实主义的幽默,现代主义的边角废料,主体的直抒胸臆的个人主义表现形式,借用“指头画”(fingerpainting)的手法,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密续中的慈悲的甘露。他吸取了现代西方诗歌的琼浆。他的诗歌,像宏法一样,是昔日上师在其神秘渐悟的沉思中很少表现出来的。

虽然创巴仁波切的弟子认为他是个善巧的老师,但是他不受佛教戒律拘束的风格和怪异的行为,也使他倍受争议。创巴仁波切并不鼓励他的弟子去仿效他的行为,第三世蒋贡康楚仁波切在一次教授中,也曾对创巴仁波切的弟子说:“不要想尝试去审判或模仿丘阳创巴的行为,除非你能够模仿他的心灵。”

 

               主要参考资料:《西藏诗人与美国精神——简介秋扬创巴仁波切的一生》

                                             纪录片《Crazy Wisdom》

四、还俗

1969年,创巴仁波切因一场车祸而左半边身体瘫痪。这个事件为他带来了清晰又充满着解放意味的心灵启示,他决定不再囿于莫测高深的僧侣形象,而选择舍戒还俗。

同年,他完成生平第一本英文佛学实修著作《动中修行》(MeditationInActon),分别在英国及美国出版。

1970年,与迪安娜·朱迪斯·皮布斯( DIANA JUAITH PYBUS )结婚。

 这事在桑耶林坐禅中心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随后创巴仁波切离开了苏格兰,去了美国。这一变更,却为藏传佛教在西方的传播开创了新局面。

五、弘法

1967年,创巴仁波切来到苏格兰,与阿贡喇嘛一起,在约翰·斯同之家(JOHN STONE HOUSE)建立了西方第一个藏传佛教中心——桑耶林(Samye Lin)。

1970年 5月,创巴仁波切抵达美国,受邀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佛法。

不久,在佛蒙特州北部的青山创建了噶玛曲林佛教坐禅研究中心,别称为“虎尾坐禅中心”。 

1970年11月,又在科罗拉多州的不尔顿( BOULDER)创立了噶玛宗坐禅中心。这个中心规模较大,能容纳近千名美国的藏传佛教修习者。中心分两部,一部分在城区,用作坐禅、工作、住宿等活动;一部分则在郊区,克林思要赛西北约 50里处的洛佛法中心(THE ROCHY MOUNTAIN DHARMA CENTER),这是一处占地 40英里的环境优美的多山地带,极适宜坐禅、修行。

以这个坐禅中心为基础,秋扬·创巴仁波切先后在美国各地成立了多处坐禅中心。

 

著作

创巴仁波切共出版了14部富有时代精神的现代佛典,诸如众所熟知的《突破修道上的唯物》、《自由的迷思》、《动中修行》、《东方大日》、 《觉悟勇士》等等。他融通东西方哲学、宗教、心理学、艺术、戏剧等文化素材,最为人尊崇的才能就是擅长以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来诠释传统佛法的最高旨趣。 

他在翻译的领域也很活跃。他和法兰萨斯卡·弗曼特共同新译的《藏密度亡经》,于1975年出版。之后他成立那澜陀翻译委员会,目的是为学生翻译法本和仪轨文,也公开发行重要的法本。

评价

创巴仁波切是把佛法介绍到西方世界的重要人物。他把西方文化和自己的传统结合起来,使得最古老且甚深的教法以完全当代的方式呈现。他讲授的“狂慧”(crazy wisdom) 和“无情的慈悲” (relentless kindness)吸引了一大批“垮掉的一代”美国青年。他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去讲解、阐释藏传佛教,赢得了无数西方弟子的厚爱。

纳长仁波切( Ngak'changRinpoche)指出:“创巴仁波切之弘法,尤其是在当代英语中对大乘佛法的弘扬,是一次突飞猛进的渗入,足以带来超越文化和历史形态的意义。”

在西方教授佛法的短暂时间里,创巴仁波切的成就是深远非凡的。仅就经典的《觉悟勇士》一书,自1984年在美出版后,至今已被翻译成16种世界语言发行,利益众生,已远超越地域、文化、宗教的藩篱。现在,世界各地的大小香巴拉禅修、闭关中心,亦多达两百座。他所强调之众生本具的“本初善”,他的宏观眼界、奉献无私与无尽慈悲的精神,深深启发着所有的学生,以及那些未曾谋面、仅仅阅读过他的书籍的真挚求法者。

创巴仁波切在诗歌领域中的贡献同样突出。他长于将西藏古典诗歌的因素与西方文化,与美国生活形式结合起来。他的诗歌创作,充分显示了诗人驾驭英语的能力。其西藏民族特色的意象和生动活泼的字句,表现了一种将宗教色彩和世俗情感融为一体的独特风格,把读者带进前所未闻的精神境界。

他的弟子,诗人金斯堡指出:创巴仁波切从早期的藏语格律诗到1975年自由体的即兴诗,反映了西藏上师的“善巧法门”,他采用意象主义、后超现实主义的幽默,现代主义的边角废料,主体的直抒胸臆的个人主义表现形式,借用“指头画”(fingerpainting)的手法,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密续中的慈悲的甘露。他吸取了现代西方诗歌的琼浆。他的诗歌,像宏法一样,是昔日上师在其神秘渐悟的沉思中很少表现出来的。

虽然创巴仁波切的弟子认为他是个善巧的老师,但是他不受佛教戒律拘束的风格和怪异的行为,也使他倍受争议。创巴仁波切并不鼓励他的弟子去仿效他的行为,第三世蒋贡康楚仁波切在一次教授中,也曾对创巴仁波切的弟子说:“不要想尝试去审判或模仿丘阳创巴的行为,除非你能够模仿他的心灵。”

 

               主要参考资料:《西藏诗人与美国精神——简介秋扬创巴仁波切的一生》

                                             纪录片《Crazy Wisdom》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9367阅读 104 编辑:baimalamu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