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庭尧:创作300米水墨巨制《文成公主》

成都商报 杨 灵 2018-04-08发布

敬庭尧在成都的画室里作画。

敬庭尧,1949年生于四川省遂宁射洪县,自幼酷爱美术,1965年年仅16岁因其绘画天分特招入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军美术家高级职称评审委员,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

4月1日,34集纪录片《千年追寻⋅文成公主》正式在央视11频道开播。纪录片讲述的,是69岁的川籍军旅画家敬庭尧耗时10多年,创作300米水墨巨制《文成公主》的过程和足迹,以及在画家视觉下展示的文成公主留下的文化遗产。

在成都二环路西一段天友国际酒店顶楼的画室里,敬庭尧的《文成公主》还没有创作完成,他每天工作10个小时,依然觉得时间不够,“不忍心把时间拿去做别的”。

15年巨作:300米长卷的宏大叙事

纪录片导演楼建军几年没有见到老朋友敬庭尧,也没有他的消息,他后来才知道,敬庭尧在“闭关”创作《文成公主》。楼建军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得知敬庭尧这个计划后,他便有了纪录片的拍摄计划。

2016年到2017年,楼建军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来记录敬庭尧创作《文成公主》的过程。敬庭尧介绍,纪录片除了跟拍了一年,还有很大一部分视频资料是自己此前进藏记录下来的。多年前,在着手画《文成公主》时,敬庭尧进西藏采风搜集大量创作素材,都要做相关的视频资料。

为什么要画文成公主?敬庭尧解释,过去几十年,他到西藏采风至少有五六十次,画了很多西藏题材的画,风景、人物都有,后来觉得各方面条件成熟了,就想画一张重要的画。敬庭尧说,他希望通过文成公主这条主线,充分展示藏汉之间美好的历史文化,表现藏汉团结,藏汉交流碰撞出的火化,结出的硕果,让这段历史能够更全面深刻地留世。

为了完成这张主题宏大、容量丰富的画,敬庭尧将这张画设定成3米高,300米长,分唐蕃和亲、弘扬佛法、风土人情、神山圣水四个篇章,要画1000多个人物,以及很多建筑、山水、动物等。

“好在我长期在西藏采风写生,有一定的经验储备,自己的身体也还能适应这样的工作强度。”敬庭尧说,作为一个独立的画家,这张画工程量很大,仅是搜集资料就花了3年,目前已经画了8年,完成了三分之二的内容,预计还要花三四年才能完成。

作画过程:住在画室,每天工作10个小时

敬庭尧在酒店有两个画室,一个在四楼,一个在顶楼。顶楼的画室是专门为创作《文成公主》而装修的,空间很大,四周墙上,都贴着正在画的《文成公主》。敬庭尧的助手兼学生何逵亭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在拉萨也有敬庭尧的画室,老师每年都要去那边采风三到五个月。

画画的时候,敬庭尧就停不下来,也不能有别人打扰,有时候站着画,有时候坐在地上画,有时候又搬来脚手架爬上去,“69岁的老人了,每天工作10个小时,我们年轻人都觉得吃不消”,何逵亭说,敬庭尧每天作画的时间很有规律,早上8点半开始到12点,下午到2点到6点,晚上还要工作两三个小时。

敬庭尧平时就住在画室,虽然离家近,但一个月可能不回去一次。“工作要有惯性,不能懈怠,每天要有推进,不然就完不成,现在这个年龄了。”敬庭尧说,回一趟家,会被干扰,耽搁时间又分散精力。

他说,老伴十天八天过来看他一下,最近清明节,他也让老伴替他回遂宁射洪,“我回不去,没人替我画画”。

敬庭尧并没有觉得艰苦,他把画画的过程看作一个职业习惯。他说“平时是不忍心把时间拿去做别的,一个人物画不完,可能吃饭都不香。”

保证质量:不能原谅自己降低标准

“我花了三年时间来做案头工作”,敬庭尧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在创作之前,敬庭尧访问了很多学者,并重走唐蕃古道,沿着当年文成公主进藏路线去考察。敬庭尧说,他走了两次唐蕃古道,第一趟是创作之前的2006年,第二次是创作过程中的2010年。

敬庭尧介绍,创作过程中最难的是,这么多人物形象,画出来的可能达不到想要的要求,这种情况可能是资料不够,一些细节不理想。这时候没有办法,只有回到西藏,去现场搜集,回来继续画。不能杜撰,也不能原谅自己降低标准。敬庭尧说,这样做就比较累,一是耽搁时间,二是需要体力。这之中既艰辛又美好,当解决了这个难题,也有成就感。这种情况经常出现,这么大一幅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接下来的三分之一,一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2018年春节刚过,敬庭尧又去了一趟青海搜集素材,在海拔3800米的地方呆了半个月。2014年的时候,为了了解转山人的形象和状态,敬庭尧背着行李和相机,在海拔5000多米的冈仁波齐跟着转山的人走了一圈,3天徒步了60公里。

对话

创新手法,打破熟知的传统绘画语言

成都商报:以画家的视角和切入点,如何去画历史,去表现1000多年的时空?

敬庭尧:当代人怎么去了解文成公主时代的历史,是有一定障碍的,作为画家,也面临着这样的障碍。要把1000多年前的吐蕃、唐朝的人物形象画出来,画得有时代感,只能通过大量的史料,来还原这段历史,并充分了解关联的文化背景。

成都商报: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与您过去的创作经验有什么不同?

敬庭尧:都是写实主义,当然,从艺术风格上讲,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写实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实验,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绘画语言,这样才能实现形式和内容上的统一。另外还要打破所熟知的传统绘画语言,尊重借鉴藏文化的艺术元素,比如唐卡、壁画、石刻等,还有民间艺术,都要用到这幅画里去。另外,唐代画家阎立本就画了一幅非常著名的画,叫《步辇图》,画了松赞干布派人到大唐求婚的故事。这张画是中国美术史上非常重要的作品,这为我创作《文成公主》带来直接的艺术依据。

成都商报:文成公主的故事很多,在画里是如何取舍和表达的?

敬庭尧:有些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比如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的佛像,现在的人们依然还在朝拜,佛还是那尊佛,一直没有变,把1000多年的时空拧在了一起。比如西藏很多节日,千百年传承下来,都跟文成公主有一定关联,这又是一种融合传承,展现了两个民族的凝聚力。我要画的,就是把这些重要的元素表达出来。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3545阅读 22 编辑:喜热布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