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玛:杨树下的灵魂雕刻者

西藏商报 卢明文 央金 2016-07-11发布

每次路过老伴的小卖部,他都会进去看看

尕玛收拾摊子准备回家

黑狗在尕玛的作品旁休息

黑狗和他一起“上下班”

与树相伴30余年

有客人前来询问

次仁琼达在做泥塑

嘎玛坚参正在用电磨打磨

尕玛正在搬运石块

73岁的石刻艺人尕玛在拉萨西郊乃琼寺旁边的一棵杨树下刻石头刻了30多年。他刚从老家四川德格县到这里开始刻石头的时候,这棵杨树差不多和他一样高,现在已长成参天大树。“树长高了,我也老了。” 尕玛微微佝偻着背,用力抬头看向树梢,只见繁盛的树叶如盖,遮天蔽日。文/记者 卢明文 实习记者 央金 图/记者 卢明文

嘎玛坚参和次仁琼达

嘎玛坚参是尕玛的小儿子,今年23岁,妻子次仁琼达比他大一岁。

嘎玛坚参年轻时贪玩,一开始并不想学石刻。直到16岁的时候,他没有继续上学,才决定跟父亲学石刻。

在他的记忆中,父亲总是跟石头在一起,那种铁锤敲打凿子、凿子在石头上撞击的声音,成为他和父亲之间最重要的交流。

虽然他学了一些传统的石刻技术,但他更注重效益,一开始就买了电动刻刀、电磨等工具。材质也从普通的页岩变成更昂贵的大理石,一件成品至少上百元,有的上千元。

他没有父亲娴熟的石刻技术,每次都要用笔先在石头上画出轮廓,然后再用电磨打磨。不仅刻得更快,而且效益更好。除了主要在乃琼寺旁边的石刻场干活,嘎玛坚参和哥哥达瓦坚参有时还会应客人要求,到外地刻石头。不同的客人有不同的要求,而且每一次的石材都不一样,所以必须具有较高的创造力与比较敏捷的变通能力,并且需要一份突破陈旧追求创新的胆识,在这一方面他们超过了父亲。

丈夫每天与石头打交道,次仁琼达做不了这种力气活,她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照顾孩子,做一些简单的泥塑。日子说不上有多好,但收入也还不错,凭手艺吃饭,心里踏实。

尕玛看到两个儿子继承他的手艺并且用上现代工具之后收入比他高,心里自然高兴,但他从不用这些电动工具。他无法接受电磨刺耳的声音,完全没有一凿一凿慢慢雕刻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才是他刻了一辈子石头的缘由。

“我刚刚到这里的时候,这棵树跟我差不多高。”

尕玛的老家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著名的德格印经院就在这里,因此,他从小就耳濡目染了各种雕刻技艺。每逢村子里有匠人刻印经板或者刻石头,他就会在放牛放羊之余,跟着他们学习雕刻的基本技艺。

学会了雕刻,尕玛开始云游四方。每到一个地方,就以刻石头为生。当他快四十岁的时候来到拉萨西郊的乃琼寺,看到这里的山上到处都是摩崖石刻,非常喜欢,就留了下来。

乃琼寺周边比较好的位置都已经被其他石刻艺人占用了,尕玛选了水沟边一棵小杨树下摆摊。刻石头用的工具——锤子、凿子等都是从老家带来的,刚开始没有钱买原料,他就每天去山上捡石块。几年之后,当他慢慢有了一些积蓄,就开始批量买原料,目前他用的石材来自林周县。

认识卓拉是尕玛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卓拉是尕玛的老乡,两人在他乡相遇,自然倍感亲切,走到了一起。后来,两人组成了家庭,并且在乃琼寺旁边的村子里安家落户。

尕玛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两个儿子继承了他的石刻手艺,并且都已结婚生子。一家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当年的小杨树已经长大,它见证了尕玛这30多年的生活,为尕玛遮风挡雨,成为尕玛不离不弃的“亲密伴侣”。

尕玛的一天

尕玛每天早上吃完早餐,8点左右就从家里出发,步行五六分钟到达工作的地方——大杨树下,同行的还有一只黑狗。

工具、原料、成品、椅子、垫子……全都堆放在杨树下,用塑料布盖好。他只需要从家里带一壶酥油茶——一壶5磅的茶,刚好够他喝一天。从林周运来的石刻原料——一块块大小形状不一的青色页岩就堆放在杨树旁边。开始工作的时候,他先搬一块石板到树下,靠在树干上,用刷子给石块上色——一种赭红色的颜料。等颜料干了,他开始用凿子在上面刻经文。

要刻的经文早已烂熟于胸,尕玛直接就开始雕刻。他用的雕刻手法主要是线刻法,用凿子刻出字的线条,石块上被凿掉的部分是白色,其余部分是红色。如果有刻错的地方,直接用笔涂上红色就相当于修改过来了。除此之外,根据客人的需要,有时尕玛也会采用线刻与浅浮雕结合的综合技法,增加立体感。刻好的成品就摆放在树下的一个木架上,供客人挑选,从几块钱到几百块钱的都有。

今年,尕玛已经73岁了,他感觉自己老了,雕刻时常常感觉力不从心,往往干一会儿就得歇歇。他累了就坐在椅子上,喝酥油茶,抽根烟。大黑狗大多数时间都躺在摊位旁边睡觉。

到了中午,老伴卓拉会用饭盒送饭过来,老俩口会聊会儿天,然后卓拉就得去守小卖部。小卖部就开在路边,是尕玛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地。下午五六点钟,尕玛就开始收摊准备回家。年纪大了,不想太累,石刻手艺已经传给两个儿子了,就让他们多干一点吧。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3699阅读 14 编辑:喜热布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