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学者阿旺华丹:民族文化的守护者

本站原创 杨月云 2014-06-17发布

阿华对馆藏书籍如数家珍摄影:许娜

藏族学者阿华·阿旺华丹从事藏学文献及藏文古籍研究,已经有近30年。我们采访时,正值阿华老师搬了新办公室不久,还未及整理,满满的一屋子书。而他的工作,也一直和书有着不解之缘。

结缘藏文古籍研究事业阿华是青海人,从小在外公家长大,受家庭环境影响,有机会接触了不少藏文书籍。潜移默化中,阿华逐渐对语言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4年,阿华从青海民族学院藏文专业毕业并留校任教,2年后成为《青海日报》的一名记者。在此期间,中央民族学院办了一个古藏文研究生班,在全国范围内招收了16个人,藏文功底深又有过记者经验的阿华被录取了,从此系统接触藏文古籍研究的相关课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开始通过藏文古籍研究藏学。1987年,35岁的阿华和其它4位研究生班的同期同学,一起来到了当时成立才1年的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参加《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档案史料汇编》的整理工作, 2年后项目完成,4个人根据各自的专业方向,在中心扎下根来,分别成为研究所、图书馆、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就此成为中心图书馆馆长的阿华,进一步接触到了藏汉文古籍文献、档案文献、声像资料等等,开始了作为学者的学术生涯。工作期间,阿华有机会接触其它图书馆的藏文珍贵资料。藏文古籍涉及藏学的方方面面,一个藏学者如果深入了解藏族传统文化,对研究会有很大帮助。两方面因素叠加起来,阿华立意做一个北京地区藏文古籍文献目录的汇总,并为此开始了默默的工作。

《北京地区藏文古籍总目》、《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中国藏学书目续编》等,前人智慧和今人心血凝聚其中。

整理《北京地区藏文古籍总目》2013年,《北京地区藏文古籍总目》(以下简称《总目》)第一卷出版,计划在3-4年内完成全套四卷的出版。书中收录了北京十余家文化机构及图书馆所藏的藏文古籍文献6267函,93646种。对于《总目》涉及古籍的来源范围,阿华有一张自己的地图。从位于中关村的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出发,往南依次是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图书馆,拐过去之后是民族文化宫、故宫,再往北是雍和宫、中心……基本构成了一条环线。阿华就像一个朝圣者,围绕着心中的地图,潜心调查、用心整理。作为国家级项目,从2001年立项到2011年结题,再到2013年出版,《总目》历时十余年。一来是文献的种类、数量多,二来在于这些文献分散十余家不同单位,机构间的协调花费了不少时间,也遇到了很多常人遇不到的机缘。调阅故宫博物院藏文古籍的经历尤其让阿华印象深刻。故宫的文献管理非常严格,即便是特别嘉宾,馆藏的大藏经也只能看第一页,不能翻阅。经过两年关系的疏通,阿华和他的团队总共八个人,终于有幸一睹文献真颜。那是八月份,室外地表温度接近40摄氏度,但收藏文物古籍的故宫地库却保持着16度的恒温。每天到了故宫以后,阿华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换装,穿上棉衣、棉裤、棉帽、棉鞋、棉袜,开始一天的工作,等收工之后再把夏装换回来。就连去卫生间时,也有2名工作人员监督陪同。就这样工作了40多天,终于在限定时间内把故宫馆藏的藏文古籍做了专门的系统梳理。《总目》涵盖的藏文古籍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藏族传统文化,即大五明和小五明;二是藏族历史文献;三是藏传佛教文献;四是藏医藏药文献。在整理《总目》期间,会涉及到古籍作者、生卒年表、文集、传记等周边信息,于是这些被阿华“顺便”整理出来,成为大课题下的子课题,分别是《总目》整理研究资料:

之一《藏族历代高僧贤哲生卒年表》;

之二《藏族历代高僧贤哲文集目录》;

之三《藏族历代高僧贤哲传记目录》;

之四《藏传佛教寺院名录》;

之五《藏族历代翻译名家》;

之六《藏文古籍目录词汇》。

《总目》就像一个微缩的图书馆索引,用藏、汉、拉丁三语,把每一本(篇)北京地区涉藏文化单位馆藏藏文文献古籍的名称、类别、页码、作者(含生卒年)、版本、主要内容(含插图)、馆藏信息囊括其中,系统、细致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阿华说,了解一个民族必须要了解她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要尊重她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要发展她的文化。文化是民族的根脉,通过它可以了解很多东西。《总目》不但是汇总和导览,对后来的藏学研究者了解、应用藏文古籍非常有帮助。同时,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促进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阿华认为,藏文典籍文献分类编目与整理研究,对于后人研究藏学有着很好的借鉴和学习作用,同时能增强藏学研究者对于学术问题的认识角度和理解深度,可以学会更有深度地去思考藏族传统文化研究中的重大问题。通过藏文古籍文献分类编目与整理研究,对先辈研究藏族传统文化成果的相对了解和掌握,有利于对藏族历史文化中的重大问题的准确把握;通过藏族历代高僧贤哲学术思想的梳理研究,对先辈研究藏族传统文化理论成果的相对了解和掌握,有利于对文化深层问题的科学把握;通过藏族历代高僧贤哲学术研究方法的探讨研究,对先辈的学术的文化研究方法的相对了解和掌握,有利于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课题探讨多了一些认识角度和学术思维。

见证藏学事业的蓬勃发展1987年阿华刚到北京时,中心也刚刚起步,租来的办公室和宿舍位于北京的北太平庄,所有一切可以用《沙家浜》里的戏词形容:十几个人,七八条枪。20多年后,阿华谈起中心的历次搬家也还都历历在目,搬家除了环境的变化,也给了阿华了解家底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中心硬件环境和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备,阿华也见证了中国藏学研究事业的蓬勃发展。如今的中心修建了两栋大楼,设有历史、宗教、社会文化、藏医药、当代等五个研究所,除此之外,还有藏学出版社、中国藏学杂志社、图书馆、藏文化博物馆、网站等等。队伍越来越庞大,研究领域也在扩展。比较大的课题包括《西藏通史》,《中华大藏经》藏文《甘珠尔·丹珠尔》(对勘本),藏文版的《中华大典》等等。《总目》是其中之一。在普通人看来,阿华的工作也许枯燥无趣:花十多年的时间,做一项基础工作,为通往藏学研究的大道上开路铺石。阿华的办公室之外,就是北京繁华的北四环。10多年的时间,足够据此不远的中关村新贵把几个人起步的小网站发展为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于此同时,也有人安静地坐在书斋里,翻阅古籍,浸染书香。藏文字最早出现于公元7世纪,据传为当时吐蕃七贤臣之一吞弥·桑布扎创制,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藏文典籍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中内容最为丰富的,在数量上仅次于汉文典籍。古老文明以文字为介,传承着精深的文化,历经千年洗礼,代代传承,熠熠生辉。正是这样的魅力,让阿华为之倾心,以之为傲。而这也是我们所处的时代:需要科技推动的现代化生活,也需要隐藏在现代生活之下传统文化根基的滋养。科技需要有人创新发展,而文化也需要有人守护。

阿华·阿旺华丹简介阿华·阿旺华丹,男,藏族,1952年12月15日生于青海省海东地区乐都县。1974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少语系藏语文专业。198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民语系古藏文研究生班。200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古籍专业研究生班。1976年—1987年青海日报社编辑记者、翻译等工作,其间还兼青海省委党校主办《攀登》(藏文版)主编。1987年—1990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文档案翻译室翻译、编审等工作。1990年—2004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图书馆任馆长、副研究馆员。2004年—2010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文献资料馆任副馆长、研究馆员。现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研究馆员、馆长。主要从事藏族传统文化、藏文古籍及藏学文献研究,主要著作有:《藏族传统文化辞典》、《中国藏学书目》、《藏族大辞典》、《觉囊派典籍要目》、《北京地区藏文古籍总目》、《藏文古籍图书解题目录》、《北京地区藏文碑刻目录》、《藏文古籍目录词汇》等;发表学术论文《论藏文文献的开发与利用》等40多篇。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3607阅读 18 编辑:Largo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