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五彩的地毯铺向世界——扎西和她的布达拉地毯有限公司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卢颖 2006-05-26发布

—— 文/卢颖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位名叫扎西的藏族妇女,在继承尼泊尔叔父的遗产后,毅然放弃定居国外的选择,她将自己的全部财产带回西藏,在哲蚌寺前面的当巴村开办了西藏第一家私营合资企业“布达拉地毯有限公司”。现在,她不仅拥有2000余万元人民币的个人资产,更重要的是她把西藏地毯铺向世界的努力已引起世人的关注…… 在西藏自治区工商联秘书长汪朗先生的推荐下,我乘车来到拉萨西郊当巴“布达拉地毯有限公司”的大门口,年过半百的“布达拉地毯有限公司”董事长扎西女士已在门口等候我多时。她风采依旧,亲切依旧,朴素依旧。扎西笑声朗朗的指着厂房边比划边对我说:“这儿就是我的地毯厂,占地面积约6000多平方米,当年花了60万元人民币购置的。我这个私营企业地毯厂从一开始就设在这儿,有编织车间、梳毛车间、剪毛车间、洗毛车间、原料库、成品展示厅和销售服务厅……”

在加德满都经贸洽谈会的展厅里

在编织车间,我看到几十名工人整整齐齐的盘着腿坐在编织机前,一边唱歌,一边编织着手中的地毯。高大的木质机架足有一墙之高,白色底线经纬分明地排列在编织机上,不同颜色的毛线在工人们的手中跳跃着,色泽鲜艳的地毯正从下而上均匀地显现出来。 走进梳毛车间,扎西指着一排排庞大的梳毛机对我说:“您瞧瞧!这些梳毛机,还是当年在我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的帮助下从樟木口岸运回来的。我永远也忘不了,祖国对我这个私营企业的关心和呵护,对我开办这个工厂的厚爱!” 我们来到展示厅和成品库,一个带套间的展示厅和成品库里整整齐齐地排满了各种花样地毯,四周的墙上也都挂满了不同颜色的挂毯。这一幕如同十几年前的一天,那是1989年的夏天,在尼泊尔加德满都经贸洽谈会的一个展厅里,四周的地板上层层叠叠地堆放着一些大小不等的手织地毯和挂毯。一幅布达拉宫图样的挂毯特别引人注目,挂毯旁边,一位女士正向人们展示着她精心制作的挂毯、地毯、卡垫和其他手工编织物。 一直陪伴其左右的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商务处的外交官边巴先生向大家介绍说:“这位是来自西藏拉萨的女企业家扎西女士,她是西藏第一位藏族女董事长……”。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当时扎西微笑着对大家说:“以后有机会,我一定邀请各位前往我在拉萨的地毯厂参观。”深刻的印象清晰地映在我的脑海里。

母亲逢人便说:“我这个女儿和别人不一样”

扎西的父亲是日喀则地区定日县人,解放前夕在藏兵营里当连长。扎西说,父亲和叔叔兄弟两人就只有我这么一个后代。1952年父亲去世后,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靠母亲做茶叶、大米生意来维持。 在扎西的眼里,母亲是一个非常能干的西藏妇女,她经常在外面跑生意。扎西激动地回忆道:“记得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一个冬日,母亲要外出做生意,她洗好的一双袜子一只被风刮走了,那时根本就买不到袜子。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出发,可眼下硬是没什么穿。那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当时我正在小学读书,知道母亲非常辛苦,又不知道如何才能帮助她,眼看着另一只放在床头上的袜子,真不知该怎么办!于是我费尽心思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出了一团毛线,我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我不会编织怎么办?学?学着编织?!一定要学着编织一只袜子!这样妈妈明天就有穿的了,不用受冻了。就这样我用了整整一个夜晚的时间给母亲编织了一只颜色不同粗鄙皱巴的直筒袜子。天快亮的时候,我把编织好的袜子和另外一只一同放在妈妈的床头。由于实在太困了,我一头倒下去就睡着了。母亲起床后,看到这一对颜色不同的袜子,高兴的不得了,穿上它就跑生意去了。 “后来,母亲逢人便说:‘我这个女儿和别人不一样!’这句话一直说了一辈子。在生活中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没有学不会的东西,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山南外贸局的副总经理

1956年国家派扎西去西南民院学习汉语。1959年平叛改革时,扎西跟随部队一块儿进藏。那时,她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解放军从拉萨到浪卡子再到洛扎县,后来扎西就留在洛扎县,这一呆就是18年。 1970年组织上又派扎西前往北京外贸公司学习业务两年,主要学习外贸的实际操作与进出口业务。返藏前夕,她又在北京外贸直属的几个工厂进行实习。回到西藏后就分配在西藏山南地区外贸公司工作。 扎西追忆着昔日的岁月,一往深情地说:“山南地区外贸公司成立时,我是创始者之一。从1976年到1988年,我一直在山南外贸局当副总经理。这一时期我经常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到上海、北京、广州交易会、香港等地参观考察。 “80年代初,我带着山南地区外贸部门收购的藏毯参加广州秋季商品交易会,由于当时地毯的洗染工艺落后,再加上广州气候潮湿炎热,地毯竟发出难闻的气味儿,于是我就把香水喷洒在地毯上,可是香水也掩盖不住异味,地毯怎么也卖不出去。” 从香港出差回到拉萨后,扎西就接到尼泊尔叔父去世的电报。后来,又收到了一封继承遗产的通知单。1986年扎西带着一双儿女去尼泊尔继承遗产。

一张纸条到银行,贷款80万元人民币

扎西说:第一次到尼泊尔机场时,便看到堆放的像小山一样的地毯到处都是。后来我惊奇地发现,尼泊尔生产的地毯产量大,质量高,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当时我心里就在琢磨,尼泊尔都能出口地毯?我们西藏为什么不能出口地毯?!再说了,那些羊毛都是从西藏来的!尼泊尔地毯出口量那么大,而我们连一条地毯都卖不出去,这是为什么?尼泊尔商人都是打着西藏地毯的旗号向外销售,而我们才是真正的“TIBET”,西藏有用之不尽的羊毛,我为什么不能办一个私人的地毯厂?不妨试一试?!一定要试一试! 回国后我就赶紧把我的想法写了出来,我要办一个地毯厂!西藏自治区经贸厅魏厅长非常支持和同意我的想法,他说:“你这个想法太好了,你干吧!我们支持你!”就这样,西藏自治区经贸厅给银行写了一张纸条,我去银行贷款。一张纸条到银行,轻轻松松的领取贷款80万元人民币。拿到贷款后我激动的不得了……

“布达拉地毯有限公司”成立

1988年6月扎西辞掉了山南地区外贸公司副总经理的职务,与尼泊尔地毯商合资兴办世界屋脊上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布达拉地毯限公司”。 万事开头难,刚刚新建的地毯厂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当时配套政策不建全,检验产品时间过长,出口相当困难。在建厂的头几年里,尼方合作伙伴觉得西藏地毯太难做了,于是撤股不干了。扎西一咬牙,自个儿开始干! 在尼泊尔机场,她雇人填写英文表格,到处找帮工运送地毯,又从尼泊尔买了梳毛机。扎西高兴地说:“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专门为我买的梳毛机运回西藏提供了方便,甚至还专门派人送至樟木口岸。” 精明能干的扎西引进了尼泊尔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她从尼泊尔雇请了3名染色、平剪、制图等环节的技师,把西藏地毯传统和当代国际流行图案相结合,采用瑞士进口的高档环保染料,除去西藏地毯上的怪味,产品很快走向了国际市场。以往西藏地毯的年出口量曾经仅有几千平方英尺,而扎西的地毯仅在3年中就达到了4万平方英尺。 如今,扎西的“布达拉地毯有限公司”共有3个分厂,设备齐全,技术力量强大,监测手段完善,公司完全按着现代化企业制度严格管理,产品可靠。技工织毯历史大部分均在15年以上,拥有图案设计、纺线、染线、缠线、织毯、平毯、洗毯、剪花、整修等一条龙的生产线。产品采用百分之百的西藏阿里地区的羊毛(西藏最好的羊毛),染料是植物染料、土染料、纯手工编织而成,具有不退色、耐用的特点。生产的纯手工地毯具有藏民族独特的风格、色彩。主要生产有:地毯、挂毯(布达拉宫挂毯)、卡垫、靠背、宫殿毯、走廊毯、马鞍垫、马鞍盖毯等100道、80道、70道等各种图案、各种规格的产品。不仅销往天津、广州、上海、北京等省市,而且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意大利、德国、瑞士、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用户的喜爱,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好评。 几年来,布达拉地毯有限公司年出口200-300万美元,个人总资产超过了2000万元人民币。2000年度出口创汇名列西藏全区第5名。 扎西颇为自豪的说:“地毯厂已经今非昔比啦,目前公司总共拥有职工260多名,几乎全是藏族工人,职工来源是下岗人员、知识青年、待业青年、农牧区的剩余劳动力。十几年来,我每月按时发工资,从来没有拖欠过工人的工资。”

与美国人合办“西藏高原羊绒有限公司”

扎西的生意越来越好,有两位美国人了解到扎西的情况后,专程来到西藏,想与扎西合作。扎西长吸了一口气说,唉!开始我不太乐意,因为没有人手,资金又有限。他们走了。又来了,又走了。一直谈了几个月。美国人说,你投资少一点没有关系,我们可以给你贷款。就这样美国人投资70%,我投资30%。1994年5月我与美国商人约翰·墨凯(JOHN MCKAY)合作创建了“西藏高原羊绒有限公司”。美国人迈克·索扎门任董事长;约翰·墨凯任副总经理;我任副董事长、总经理和法人代表。 扎西顺手拿了一团羊绒对我说,看!西藏羊绒经过现代科学洗涤技术处理后,它具有手感好、柔软、防寒力强、耐用等特点。羊绒天然色有:白色、乳白色、灰色、白灰色、浅紫色、深紫色等,加染后各种色泽均有。西藏羊绒系数14mm(1毫米等于1000微米),在全国羊绒质量中名列前茅。目前,我们主要生产无毛绒、羊绒纱、羊绒衫、羊绒方巾、披肩、围巾、羊绒毯等产品,销往美国和意大利。我们在欧洲有两个最大的客户,都在意大利,其中一个叫嘎鲁,是一个大羊绒商人,年年都买我们的羊绒。

投身光彩事业,造福一方人民

扎西动情地说:“我已经古稀之人了,为西藏建立一个农牧业基金,是我晚年最大的理想。在洛扎与农牧民一起居住生活的18年岁月里,我深深的理解了西藏农牧民生活上的疾苦。” 1993年,扎西送给山南浪卡子县贡布学乡地毯厂7万元人民币。让这个乡镇企业用这7万元钱与布达拉地毯厂合资建厂,扎西自己负责产品的销路。很快这家濒临关闭的小厂从40余名工人增至150人,在厂里工作的农牧民收入由先前的每年不足千元增长到每人每年6千余元,其中的140人家中的绝大多数都盖上了两层新房。 1996年,扎西在林芝办了一个畜牧业综合农场,占地3100亩,投资800多万元。扎西说,创办林芝畜牧业综合农场目的有三:一是种植业,种一些药材;二是养殖业,养一些鸡、牛,为林芝地区的农牧民提供一些鲜肉和蛋类,还供给周围老百姓部分小鸡,增加他们的收入;三是为老百姓提供一些改良种牛。我要用这个农场和农场所赚的钱办一个“西藏发展农牧业基金会”,帮助山沟里生活贫苦的农牧民建电站、修水渠,发展农牧业生产,为他们过上好日子尽一点微薄之力。她为了农场这块土地能长出庄稼,她不知费了多少心思,当一片片绿油油的小麦出现在尼洋河畔昔日的乱石滩地的时候,扎西流下了最辛酸也是最快乐的泪水。 几年来,她在尼洋河滩上建起了桥梁,架设了高压线,购买了推土机和联合收割机,种上了青稞、小麦等,还养了几十头改良种牛。虽然建场已经多年了,由于种种原因经济效益较低。 这位外表文静但内心却十分刚毅的藏族女性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初衷,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后来,农场又开发了新产品——西藏松茸酒。西藏松茸酒采用的是100%的纯净雪山水、西藏无污染的优质青稞和珍贵的野生松茸为原料酿造而成。但愿西藏松茸酒的开发能给扎西畜牧业综合农场注入新的活力。

办一个自己的窗口,实现网络销售一条龙

扎西在商海竞争中获得了成功,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常年忙于企业经营的她,对家人照顾不周,丈夫离她而去。看到曾经相濡以沫的丈夫离自己而去,扎西既伤心又无奈。 1993年她的“布达拉地毯有限公司”被有关部门推荐刊入《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明星特辑》一书,并颁发了明星证书。1995年扎西被誉为95明星人物,并参加了中国百名女企业家大会。她的事迹被收录到《中国妇女500杰》中……这些年来各种奖项接踵而至。但是扎西还是扎西,她没有高级轿车,也没有豪华住宅,生活平淡而朴实的她一如既往地奔波于西藏和世界各地。 在谈到未来发展时,她说:“公司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国内生产,国外销售是我最终的目的。眼下美国已有一个代理销点。当然,最终我还是要办一个自己的窗口。” 现在,扎西地毯厂的图案设计也已完全实现电脑操作,扎西自己也正在通过国际互联网同外国客商做生意。在电脑室里,对电脑颇感兴趣的扎西一边用鼠标在电脑上轻点图案资料,一边高兴地对我说:“现在,我在网上做了一些广告,但是还不能进行销售业务。最近,我准备了一些图片资料,将来在网上为公司做一个主页,真正实现网络销售一条龙。”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3910阅读 17 编辑:华锐·索南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