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铜师普次仁:铜佛锻造的未来不是梦

中国新闻网 杨柳 2012-06-11发布

“3年内出师,5年内报名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10年内招收300名学徒。”眼前这位身着大红色卫衣,玩着Iphone 4手机,刚满25岁的藏族时尚小伙普次仁口气不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授予国内工艺美术创作者的国家级称号,目前仅有300余人获此殊荣。普次仁似乎看出记者脸上的疑虑,“这就是我参与锻造的”,他边说边望向身后一尊莲花生大士的铜制佛像。佛像背光高1.7米,重200余斤,摆放在正于拉萨举行的“首届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展”手工技艺展厅的正中央。在阳光的照射下,佛像熠熠生辉。别看普次仁年纪轻,但学习铜佛锻造技艺已9年有余。他告诉记者,要想出师必须全面掌握唐卡、锻铜、泥塑的全部工艺,最聪明的人也要花费12年。“锻造这样一尊佛像要经过剪裁、敲打、雕刻、镀镶等工序。雕刻眼睛和手是最难的,比例也很难掌握。一般佛像的身高必须保证在手掌摊开后八拃的长度,否则就要重新制作”。铜佛锻造技艺已在普次仁家族中传承了七代,“我的祖上来自于尼泊尔,到西藏后与一位昌都姑娘成婚,便留下来从事佛像锻造行业”。“过去手工艺人是下等下级人,现在可大不一样了”,普次仁说,2010年,白纳锻铜技艺被评为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各地的订单多得接不过来。为了传播锻铜技艺,普次仁家打破了只能在家族内传承的规矩,不仅开门收徒,还开公司、联合办培训班,开始了一条龙式的商业化经营。普次仁告诉记者,家中的公司每年盈利30万元人民币左右,今年他们与达孜县职教中心联合办的培训班计划招生50多人,报名时却来了160多人。作为新一代的传承人,普次仁不满足自己只有小学文化学历。他白天工作,晚上学汉字、学电脑,用Iphone在网络上搜索锻铜技艺的知识,在QQ和微博上用汉字向朋友们传播藏文化,未来还计划学习英语,把锻造技艺带出国门。“在村子里,像我这个岁数的男孩早都结婚了,可我忙得根本没时间。”日子过得忙碌,普次仁选择用听歌和看电影舒缓压力,他喜欢阿杜的歌,爱看史泰龙的电影。如今,普次仁已带着他们锻造的铜佛走遍北京、天津、四川、山西等多个省市,现在他最想去的地方是尼泊尔。“我想去尼泊尔学习他们的铜佛锻造技艺,再带回来与藏族的锻铜技术相融合。要是能把藏族的锻铜技术和订单扩展到尼泊尔和日本,那当然是最好了。”说这话时,普次仁脸上腼腆地笑着,眼睛里却闪着光芒。普次仁透露,今年他们计划申请白纳锻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几年则要扩大招生人数,“你说,藏族铜佛锻造技艺的未来还只是梦吗?”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4493阅读 54 编辑:Largo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